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制霸好莱坞> 制霸好莱坞_分卷阅读_212

制霸好莱坞_分卷阅读_212

  而对于大部分发行方和制作方来说,利好和利差不可能是在电影上映当天才忽然呈现,大概从内部试映会开始就会启动回馈,如果有邀请票房预测机构的话,也会给出结果,当然首映场的影评人、观众回馈、官网点击等等亦是重要渠道,不论是制作人、发行公司还是演员本身,都会密切关注这些信号,用它来宽慰着自己的紧张,屏息等待着真正大规模上映的那天。
  从首映式的反馈来看,这些应邀出席的大牌对于《倒霉爱神》的质量还是认可的,这是好莱坞每年都会批量生产的商业电影之一,但起码质量合格,回本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整个映后感言和派对的气氛都还不错,对导演和制作人、演员来说,这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而对于其余局外人,这也是对大梦本身对商业项目的开发、营销、发行能力的一个证明,让他们对大梦有个不错的印象,增强了以后进行合作的可能。
  “对,我相信这是个很不错的项目,应该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珍妮和她的两个主演站在一起,“你是个非常有观众缘的女孩,瑞秋,真的非常甜美,观众会爱死你的……当然还有克里斯,从《公主日记2》开始我就很看好你,这部片会让你的事业有个很好的开端的。”
  虽然瑞秋.麦克亚当斯比珍妮要大了三岁,克里斯.派恩也大了珍妮两岁,但他们对于珍妮老气横秋的夸奖都没有任何不适感,反而流露出荣幸、开心的情绪:不论是瑞秋还是派恩,咖位、奖项、演技和影响力都和珍妮有天壤之别,珍妮已经跑进了另一个比赛,而他们根本才起步。面对珍妮,两人根本不会兴出比较年龄的感觉,因为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而另一个‘瑞秋’——珍妮弗.安妮斯顿,也端着酒杯走到了珍妮身边,“珍妮弗——就是过来打个招呼,我得先离开派对了——一会还有点事。”
  “啊,亲爱的,为什么这么着急走呢?”珍妮立刻歉意地对两个‘小朋友’笑了笑,抛下他们拉住了安妮斯顿——她的《老友有钱》也将在不日上映,因为是艺术片,所以发行是由大梦和韦恩斯坦联合进行,可以说韦恩斯坦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对大梦来说不是坏消息,因为韦恩斯坦还承包了一些公关活动,这对于大梦的发行部门是很好的历练机会:从迪士尼本部拿到商业片的发行案例研究,跟随韦恩斯坦的发行团队学习艺术片的发行、公关技巧。而且,由韦恩斯坦来公关的话,也许《老友有钱》会有拿到一些奖项提名的机会。“我们还没好好聊几句呢。”
  虽然珍妮的记忆里,安妮斯顿似乎没拿过什么奖项,不过,安妮斯顿本人在小成本影片上的成绩也很令人动心,她往电影圈发展的时候,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再加上气质亲和,也很难走大片女主角路线,安妮斯顿亦是非常聪明地选择了走这种小成本商业片的路线,她的影片质量未必高,演技也未必好,但一定是赚钱的,区别只在于赚多赚少——制片人最喜欢这种演员了,珍妮当然不会错过和她打好关系的机会。
  再者,珍妮也想和她好好聊聊今年的奖项月——《老友有钱》已经制作完一段时间,也送往各大电影节参选,目前回馈的评价可说是褒贬不一,而且性别分化明显,在大部分女性影评人那里,《老友有钱》收获了好评,而男性影评人普遍评价为‘过于沉闷’、‘琐碎而绝望’。按照这样的势头,影片本身获得提名的可能性是不太大了,毕竟大部分最佳影片的提名都要兼顾到艺术性和商业性,你一部电影可以深刻,但不能太自说自话,太无聊。
  《老友有钱》诉说的是四个中年女人之间的友情,实际上也是以中年危机为核心,全片没有成形的主要矛盾,以四个女人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缓缓开展,这是一部让人有些绝望的电影,毫不留情地揭开了生活中脉脉温情的那一层画皮,不论有钱没钱,四个女人都孤独、病态而绝望,而影片本身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却毫无解决方案,即使在影片的最后,由安妮斯顿饰演的奥利维娅改变了自己贫穷的窘境,但这也不意味着她真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她还是一样,空虚、扭曲而又虚伪、病态。不论是友情、爱情还是金钱,都不能成为这些女人的依靠,那么她们的出路在哪呢?不知道。
  你不能说它不深刻,没想法,但显然,《老友有钱》不会获得市场和评委们的青睐,而由于影片本身的局限性,另外几个女主角的表演也缺乏华彩段,虽然很见功力,但未必能得到多少肯定,只有安妮斯顿饰演的奥利维娅,集中了影片所有的戏剧性,而且角色本身颠覆性很强——中年女人、贫穷、虚荣,行动夸张,悲凉而又引人发笑……它的夸张这一点,和安妮斯顿在两年前刚结束的《老友记》是一脉相承,但这夸张是以绝望为底色,在笑声后又让人觉得悲凉。安妮斯顿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可以说是超越了之前得到过的所有角色——事实上,这可能也是她得到过最有发挥空间的角色,毕竟之前她拿到过的《老友记》、《冒牌天神》,都是指向性非常明显的商业作品,她饰演的也多数都是典型人物,几乎不存在深挖角色的可能。
  演技本身有突破,表现也够出色,电影又是有褒有贬的争议作,胜过完全没水花的平庸作不少,《老友有钱》论质素会很差吗?未必,之所以没水花,除了导演不是大手以外,就是因为少了个强势的公关团队,否则起码也能给公关出一些二线奖项的提名,为安妮斯顿营造出声势,就是争一争金球奖的提名也未必没有希望。
  ——然而,很遗憾的是,大梦并不打算投入太多公关经费,因为《老友有钱》在200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没有引起太轰动的回响,这证明来自六大和狮门、新线等独立电影巨头的购片人不看好它的盈利前景。这个项目现在肯定还是有得赚的,但如果要公关争奖那就难说了,对于公司来说,一部影片有没有得奖的潜力,是不是不得奖就委屈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奖、得提名以后,公司所赚的钱会不会变多。——如果还执着于‘好片就该得奖’的思维,那么明显这公司是经营不长久的。
  所以在之前的例会中,珍妮和切萨雷一致同意放弃《老友有钱》的奖项规划,只进行常规宣传,这个想法也和发行商韦恩斯坦兄弟不谋而合,《老友有钱》会在艺术院线做几个轮映,然后利用安妮斯顿的海外知名度往外售卖版权,用买断式交易回笼现金,下线后售卖dvd,争取女性市场,这样规划下来,回本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乐观地估计,大梦一百多万的投资应该是可以翻倍收回。
  对比最开始的构思:独立发行《老友有钱》,合作发行《倒霉爱神》或把发行权交给福克斯。最后这两部影片的实际发行策略也是证明了电影业是个变数极多、极快的行业,即使富有洞见如切萨雷,也不可能让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要点就在于一定要灵活及时地调整自己。像是《老友有钱》,成片出来以后,切萨雷看过一次就改变了想法,开始寻找韦恩斯坦的帮助,因为用他的话说就是,“过于艺术性了,商业性极度缺乏,我们需要韦恩斯坦这种老手的智慧。”——没有韦恩斯坦,大梦可能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挖掘《老友有钱》的潜力。
  而现在的这个局面,对于大梦来说也是很有利的,第一次投资的两个项目几乎都可以确定盈利,而且没有金手指帮忙,这说明她和切萨雷(现在主要是切萨雷),有独立运作现在这个规模的大梦的能力。
  但,对于安妮斯顿来说,《老友有钱》在奖项市场上默默无闻,那就未必是最佳的结果了,珍妮也是想和她谈谈这点,如果安妮斯顿愿意自己出钱冲点提名的话,珍妮亦是乐于提供方便之门,介绍自己用过的冲奖pr给她认识。毕竟,安妮斯顿和布拉德.皮特离婚以后,电影圈人脉损失不小,她又刚从电视转型电影,虽然有经纪人和pr的帮忙,但也正处在需要人脉的阶段。
  “啊——”不过,挽留的话刚一出口,珍妮就恍然大悟:她实在是忙晕头了,居然连今晚布拉德.皮特也现身这点都没注意到。
  当然了,离婚后在各个场合碰面,对于都混好莱坞的夫妇来说是很常见的事,不过05年的这出大戏到现在都让这三人组极受媒体关注,甚至还不停地有‘皮特和安妮斯顿有意复合’的传闻出来,安妮斯顿有意避嫌也很正常。珍妮歉意地连声说,“非常抱歉,珍妮弗——我送你出去。”
  “这没什么,”安妮斯顿倒是非常豁达,她毫不介意地笑说,“这件事已经快两年了——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记得,不是吗?否则即使是对明星来说,我们都有些太自我中心了。”
  珍妮也放松地笑了起来,她和安妮斯顿定下了过几天一起吃饭的约会,把她送到了会场门边,随后转过身,又堆起笑容,周旋在了宾客群中,没有多久,又和布拉德.皮特夫妇谈笑风生了起来——虽然心里对他们未必多有好感,但这就是制片人的职业素养,即使是乔治.克鲁尼,珍妮和他也是言笑晏晏,不可能存在当面互撂狠话的情况。
  在几个不同的小团体里分别讲述了《迈克尔.克莱顿》谈下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过程,注意地让几个版本都有所不同,不至于泄漏真正的细节,又花费了不少功夫对那些有意参加《梦露》制作的大咖们一一表达感谢之意,约定商谈时间,当首映式结束时,珍妮已经累得一句话都不想多说了,在回家的路上,她毫无形象地瘫软在宽大的座垫里,歪着脖子懒洋洋地看着窗外,足足安静了小半段回家的路程,这才突然地打破了车里的寂静。
  “希望尼克和瑞秋、派恩别太恨我。”
  “为什么会这么说?”克里斯看了她一眼。
  “还用问吗?”珍妮把脚架到了对面的座垫上,“今晚本该是他们的夜晚,但最后所有人在谈论的都是我、我、我和《梦露》——如果你是尼克,你会不会有一点恨我?”
  “为了新闻和票房?”克里斯耸了耸肩,“我不会的,我猜尼克也不会的——信或不信,他对于《梦露》也憧憬得很呢,毕竟,你要知道,《梦露》可是一部爱情片。”
  珍妮大笑起来,“噢,可爱的老尼克——但想法的确有些荒谬……”
  她现在并不想谈《梦露》,这个话题在今晚被谈起的次数之多,已经让她有些想吐了,珍妮转而用脚尖碰了碰克里斯,“你猜《倒霉爱神》的首日票房会是多少?”
  《爱神》的首映礼安排在上映的前一个周末,为的是让观众看到新闻以后,记忆还新鲜*时就能看到电影,所以再过五天,它就会在全美两千多个院线首映,为了办到这一点,光是拷贝支出就有过百万美元,其余宣传成本折算下来已经接近千万,在能俭省尽量俭省的情况下,也已经接近了成本两千万的一半,如果想要票房盈利,全球票房要靠近一亿,如果放宽目标,只希望全项目盈利,北美票房也要接近制作成本线两千万,这样才能在之后的几年内陆续通过全球票房、版权和dvd售卖等等来慢慢回本,并赚取几百万、一千万的利润。不过,如果是后者的话,那项目压力就很小了,首周末能有五六百万票房,首日能有个两百多万就算是及格。
  “我猜……我不知道,”克里斯放弃了,“我从不关注chick-flick的市场,你猜——你希望会有多少票房?”
  珍妮吐了一口气,“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想多余的猜测对我们的心情也不会有太多帮助,不是吗?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答案……”
  手里同时运作着几个项目,又要亲自制作《梦露》,不论是大梦的工作人员还是珍妮,当然都忙得不可开交,反而切萨雷因为只负责幕后事务,清闲了不少,在珍妮的□□乏术中,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的,11月的第三个周末到来,在感恩节小长假的钱一个周末,《倒霉爱神》正式登陆全美两千多家影院,不少通过《公主日记2》和《贱女孩》、《婚礼傲客》认识到克里斯.派恩和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观众迫不及待地走进电影院,观赏起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爱情喜剧……
  #
  “感觉还不错。”作为大学生,琼恩的空余时间当然不少,尤其这已经是她的最后一年大学生涯了,修课不多的情况下,她轻松地找到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在周五下午坐进了电影院里,愉快地看完了一个半小时的爱情喜剧——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一周前在新闻里知道了这部电影是珍妮弗投资制作,看到了那场星光熠熠的首映式,她也不会如此积极地在上映首日就来观影的。“你觉得呢,宝拉?”
  她的大学同学宝拉对于电影一直不太热衷——她是那种闲暇时间忙于派对、恋爱和逛街的标准小女人,上次两人一起看电影,还是琼恩陪着宝拉来看《恶魔穿着prada》,基于不同的原因,她们一起在电影院重看了好几遍《prada》,别的什么《加勒比海盗》、《魔戒》,对宝拉来说都有些枯燥无聊,她之所以会来看《倒霉爱神》,也是因为之前看过《公主日记》的dvd以后,喜欢上了克里斯.派恩,同时又通过地铁站的海报知道了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他。
  然而,比起只是保守地给了‘还不错’评语的琼恩,宝拉现在却十分兴奋,轻笑个不停地说,“啊,我觉得非常好看!刚才有几段简直笑死人了——噢,还有,还有他们在舞会里接吻那段,克里斯多帅啊!还有那女孩,阿什莉,她的演员叫——”
  她看了看电影院里随处可见的海报一眼,又继续陶醉地说,“瑞秋,瑞秋也很漂亮!——为什么电影院不能多放一些这样的好影片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多来几次电影院的。”
  对琼恩来说,《倒霉爱神》就像是街边面包房里卖的蛋糕,味道还不错,但说不上多精致,和五星级酒店的甜点无法比,大餐那就更不必说了。就是看完不至于觉得‘对不起票钱’的爆米花电影,但还远远没到‘物超所值’的地步。中间有很多剧情让琼恩觉得很无聊,还有点硬扯,完全是靠男女主演的美貌在撑着。
  不过的确和宝拉说的那样,感觉有一年多没在电影院看过类似的爱情电影,所以新鲜感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不过即使如此,她也不觉得它有宝拉所说的那么好看——可,它是大梦的作品嘛……
  “是啊,上一次看到你这么喜欢的电影,还是《恶魔穿着prada》……”她没有反对宝拉,而是和她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电影里让人心动的内容,“当然,还有《恋恋笔记本》……”
  在整个2005年、2006年都没有多少爱情片的情况下,尼克.卡萨维茨拿手的浪漫场景,还有严格把关下多次修改的剧本中呈现出的小笑点,似乎收到了良好的回馈,就像是大部分影评人评价的一样,算是一桶合格爆米花的《倒霉爱神》,收到的成绩要比合格更好一些,市场似乎对打出‘爱情场景宣传’、‘轻松好笑宣传’和‘名人八卦宣传’的发行策略反应良好,而整整一年没有一部像样爱情片所营造出的市场真空和观众饥.渴感,也让这部电影的成绩超过了它的质量——《倒霉爱神》首周五就拿到了六百万的成绩,次日公众假期票房升至八百万,周日稳住这个数字,首周末报收二千二百万,虽然imdb分数迅速跌到了7.2,烂番茄的观众喜欢度也在70%上下徘徊,影评人喜欢度在50%左右,从影评口碑来看,着实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那又如何呢?通过合适的档期选择、发行策略而不是影片质量赚到钱的片子,并不只是《倒霉爱神》一部,好片未必赔钱,差片未必亏本,这就是变幻莫测而又始终如一的市场规律。
  首周报收2200万,不论接下来怎么跌,票房盈利肯定是不争的事实了,所以,虽然紧接着就要面对感恩节这个大档期中许多重量级大片的冲击,但《倒霉爱神》剧组已经开起了庆功会,而珍妮呢,她虽然也是松了口气,并且真心有欢呼雀跃的冲动,但却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抒发自己的快乐——看完了切萨雷寄来的电子邮件,她随手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微笑着注视阿瑟.克拉克从盥洗室蹒跚地踱回咖啡桌前。
  “抱歉,老年人的膀胱——简直是一出错综复杂的悬疑故事。”和知名科幻作家同名的阿瑟挥了挥手,诙谐地说,又和珍妮交换了几句俏皮话,便切入了正题,“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梦露》吧,珍妮弗,我们都已经知道你要去英国拍摄,你要在英国选角,这些我都能帮得上你的忙——不过,有个问题我必须先弄清楚:亲爱的珍妮弗,《与梦露的一周》到底会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你想把它拍成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
  是啊……珍妮原本喜悦、兴奋,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浮躁的心态,被阿瑟的一问完全冲刷走了,余下的是淡淡的,这段时间以来一直纠缠着她的迷惘:《与梦露的一周》,到底应该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倒霉爱神》在文里的设定是有相当程度的改编,剧本有过改动,男女主互动也更有火花了,我觉得这片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剧本非常扯,而且林赛在里面不是很漂亮,和克里斯的爱情画面有种硬扯的感觉
  至于《老友有钱》,这片子很闷,但是安妮斯顿演的真的还不错的,其实艺术片,好片未必不闷,因为它并不是很讲究观看快感的,就像是这几年的奥奖得奖片一样,大家看的时候未必会觉得非常精彩,不能用看爆米花片的心态去看吧。《老友有钱》我还挺喜欢,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
  《倒霉爱神》票房不错~
  ☆、第二百一十一章 《梦露》选角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好吧,接下去的话珍妮就不会背了,不过她毕竟是受到特色教育土生土长的东方学生,政治课上的一些只言片语还是留在心里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证明自有其道理,就像是《梦露》的制片,她和切萨雷原本认为要打造一支水平较高的团队会较为艰难,但没想到得益于《迈克尔.克莱顿》的剧组变化,以及那些表演素材的泄漏,这一切忽然变得轻松无比,史蒂文.索德伯格、西德尼.波拉克这两个超级大导都表达了对项目的兴趣,以她现在的关注度来说,想要塑造一支奥奖级别的摄制队伍也许都不困难。而在外部的困难散去以后,唯一的阻碍无非是这么一点:在人选几乎是任挑的现在,她该怎么去挑人呢?她到底想把《梦露》做成什么样的项目呢?
  照搬不是答案——虽然打算以这个素材进行拍摄,但那也只是因为在两千年以后,以梦露为题材的传记片只有这一部激起了水花,珍妮对于原片的质量评价并不高,《与梦露的一周》有优点:再现了60年代风情,拍出了少年科林的青涩心事,与那种少年韶华将尽的淡淡惆怅,他和梦露的关系也被处理得很诗意,很优雅,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但除此之外,《梦露》的琐碎、平淡感太强,再加上米歇尔虽然演技超凡,但长相实在和梦露不沾边,珍妮在观看的时候也是时而被演技带入,时而又有点犯尴尬恐惧症,所以最终观影感觉并不好,艺术性和商业性融合得很一般,而艺术性本身又太稀少、太轻飘,这部影片最终在奥奖没能获得奖项,米歇尔也不过是公关了一个提名,珍妮认为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公允的。
  以她来出演梦露分析的话,珍妮认为表演方面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毕竟她有金手指护体,而另一个重要角色劳伦斯.奥利弗,她准备沿用肯尼斯.布拉纳,这一位英国剧坛、影坛的王子是古典派、表现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和珍妮的体验派形成冲击对比,很好地表现出梦露和英国片场的格格不入,但导演人选珍妮现在都还没有答案,最次是寻找原导演,打造一部接近原版质量的影片,靠自己的表演去冲提名,最好的当然是按照她的意图进行改编,反正这部戏她是全额投资,话语权接近全满,可以量身定作,想要什么风格就要什么风格。——但问题是她到底想要什么风格。
  是原版的不痛不痒?把梦露的睡眠障碍和精神问题处理得仿佛清风拂面?就像是少年的一个迷梦?还是以少年的眼光来看待梦露?还是大幅削减科林的戏份,以梦露的危险人生为重点,把整部片处理成梦露在彻底堕落和混乱前的回光返照,让她的混乱再难堪一些,再有冲击力一些?然后整部影片的基调再阴暗一些?
  这其实就是整个制片人的工作难点所在了,摆平各个环节,对于熟手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这样的选择不论是多伟大的制片人也要遇到——一个好题材如果遇上了坏思路,找到了不对味的导演,带来的可能就是让人心痛又难堪的失败,制片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对珍妮这个贪心的制片人来说,她不但想要艺术性,也想要商业性,不但想要增强自己的发挥空间,也想要协调各角色的表现余地,更是希望最后能制作出一部各方面都尽善尽美的艺术精品,而不是经过仔细考量和计算,有优点有缺点的商业赚钱、冲奖作。以这种心态来制片的话,那就更加无从选择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思考和选择注定是她一个人的事,在不解释前请提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明白她做选择的心路历程,珍妮只能以自己入行几年的有限经验来完成改造的思考、判断,以及导演人选的选择。而在对于电影工业了解更深入的现在,她早已不像是当年试图改编《恶魔穿着prada》时一样无知无畏了,她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资深制片人压阵的现在,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小孩挥舞着大锤一样,随时都可能失控。
  按捺下了浮动不安的心思,珍妮对阿瑟诚恳地笑了笑,开口邀请他跟上自己的思路,“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了原著,阿瑟,不过《梦露》素材的两本回忆录对电影改编来说都有些太清淡了,重点更集中于60年代的电影工业风情和科林本人的内心世界,但,科林并非很有矛盾的性格,我个人认为电影应该做恰当的改编,让梦露在科林回忆中的梦幻形象和现实中的——”
  珍妮耸了耸肩,“火车惨案般的人生,找个平衡点。”
  “非常有趣的观点,”看得出来,阿瑟是真正赞同珍妮的思路,他露出了沉吟的表情,“你想要淡化科林本人的痕迹,让他更多的成为观众的象征,用他的视角去揭露梦露的人生——让他的参与度再深一些,是吗?”
  “确实如此,我不想看到浮光掠影的几个侧面,我想挖得更深,把梦露的挣扎,她和遗传精神疾病的斗争——她和阿瑟.米勒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无法共处都拍出来。”珍妮热情地说,这也的确是她的真心话,梦露是她共情次数最多的真实人物,她对她有些特别的感情,甚至珍妮感到自己对她的了解是绝无仅有的,她很怀疑世界上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了解玛丽莲.梦露,了解这个在大明星的面具背后孤独、恐惧而残破不堪的灵魂。
  但——为了市场考虑,她不能把这些全都完整展现出来,甚至是为了艺术性也不能,毕竟把一个人的一生如实呈现那是纪录片,艺术片的素材肯定要经过挑选、美化和剪裁,而且梦露真实的一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过于黑暗和混乱了,珍妮深思地继续分析,“但我不希望那太黑暗,太真实,只是在梦幻失真和残酷的现实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就像是《潘神的迷宫》,能入能出,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来找吉尔莫.托罗来当导演,他有些过分的讲究形式,商业片习气难改,他更适合幻想题材,也没拍过传记片……”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但阿瑟敏锐地把握住了珍妮话里泄漏的信息,“啊,这么说,你还没选定导演喽?珍妮弗?”
  “剧本还在撰写阶段,”珍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提了一句,“还没到能让我满意的程度,所以是的,我们还没法大范围的寻找导演,而西德尼的身体不好,史蒂文又要忙《十三罗汉》,我认为他也不太适合执导《梦露》。”
  她没透露自己已经和索德伯格初步聊过了自己的一些构思,两人没有谈拢的事情。这种事一般在影片下档以前都默认是秘密,不好随便乱讲。
  “大导演的脾气一般都不太好。”阿瑟说道,他不动声色地把自己包揽了进来——“尤其你对这个项目很有掌控欲,我们最好为你找个脾气不错的上升期青年导演,这会让你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一般说来,制片人很少在制作过程中扯到这么深,和导演的分工还是非常明确的,但《梦露》这部片子是珍妮自己一手牵头建立起来的,什么权利都在她手上,钱也是她自己出的,她肯定是希望影片最终能和她自己需要的效果一致,而不是把本子交给大导演,让他们去玩。珍妮笑了笑,也没有戳破阿瑟的小心思:和美国比,英国一直都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来自英国的导演和演员普遍更加专业、善于沟通和珍惜机会,所以她不介意让阿瑟出面为她穿针引线,寻找一些优秀的导演。毕竟阿瑟说的也有道理,咖位小一些的导演也许配合度会更高,服务精神也更强一些。不像是大导,想和她合作更多的是看中了她的演技,是导演去塑造她、使用她,而不是两人一起合作。
  “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她说,“当然我们可以几方面同时进行,先把基本的演员群给确定下来,比如说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科林.克拉克,阿瑟,我需要你拿出最合适的人选,别敷衍我——我不在乎名气,我只要演技和角色契合度,他要和我对戏而不能落入下风,当然,他的气质也得和内向青涩的贵族小子配合得天衣无缝,总之,当我们开始试镜时,我希望看到的是这么一批有潜质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乏善可陈的关系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