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施家望据理力争,才为林叙争取到了机会。
  当然,程安民为林叙说了话,才是他当上这个项目主管的真实原因。
  程安民说的是:不给他机会设计,他哪来的经验?
  厂里有人嘀咕,说他们这批人都是交大帮,交大出来的一个带一个,个个都混得如鱼得水。
  施家望倒不是交大毕业的,他属于捧臭脚的,自然而然被归入了交大帮的行列。
  施家望:
  他都气笑了。
  照这么说,海城交大至少得给他发张毕业证书吧?他这不是比交大自己的学生还要忠心?
  就该把这张图纸给厂里人都看看,谁能做出这样的图,这个主管就给他当了。施家望又翻着其中几张图纸,你看,这是pc公司做的,这是我们做的,衔接得很好。
  放在几年前,说这份图纸是pc公司全程设计,或者说这是日子国设计公司的作品,恐怕都有人相信。
  林叙手头还有其他任务吗?程安民问。
  施家望犹豫了一会儿,把林叙做创汇项目的设想说了。
  做什么项目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还是钱。
  他要做就由他做呗。程安民道,出了错我这儿替他担着,随他去折腾,他总能折腾出东西来。
  施家望又补充了一句:林叙说了,他争取把建船台的费用给挣回来。
  程安民笑道:船台的事还用他操心?厂里以后肯定还会造大船,等这艘船完工了,我们就开工建大船台。
  海军那边的项目他也要关注关注,人家点了他的名。程安民揉着额头,最近厂里有几个去日子国学习的名额,据说是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派林叙过去,他人正用着呢,不派他,又觉得有点可惜。
  施家望也觉得确实如此。
  程安民犹豫片刻:你问问他的想法吧,看他愿不愿意去。
  眼下各个单位都在积极派人出去学习,不过这几年逐渐出现了一个问题,派出去的人才,不管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对方国家高薪挽留,出去了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在南江厂这边,林叙属于有技术的人才,厂里也担心他一去不回头。
  钱这方面厂里倒不太担心林叙,林叙对钱的渴望不深,但关键是,林叙是那种见了技术就不肯动的人,万一他被海外的技术给勾住呢?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现在的华国太落后了,老百姓太穷了。
  别说林叙他们这批刚进厂、拿着几十块工资的大学生,就算他们这种级别高、每个月拿着几百工资的老人,去海外考察一次,他们一年工资不够买人家柜台里一台相机!
  既然人才会一去不回,为什么还要送?
  就是因为送一百个出去,哪怕只回来十个,只要这十个人能学到高精尖的技术,能让国家的科技向前迈一小步,这笔投资也是划算的。
  国家拼的是良心。
  总归有人有良心!
  这艘散货船正式开工之后,林叙比之前更忙了,施家望和t他提了出国的事,林叙都没记到耳朵里。
  散货船建造期间,林叙日行上万步,把厂里各个车间全部跑了一遍,从船体到甲板,到舱室,再到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的安装,林叙到处都要插一手。
  光是船头安装的这个步骤,林叙就和其他科的同事一起做了大量计算。
  林叙,你这是要当保姆全程包办啊!陈辽说话的语气还是酸溜溜的,不过船已经建造到这一步,他心里已经对林叙完全服气,只是嘴上还是不肯饶人。
  林叙看透了他的性格,把他拉过去帮忙。
  建造不是他们设计部的事,不过设计部全程也不能缺席,因为工人们未必能按图纸施工,还有材料和零件的使用,也需要根据设计图来确认虽然有世沪世谊两艘船的经验在,6万吨级散货船于工人们而言依然是一个挑战。
  建造本身是一项忙碌而繁重的任务,画设计图的时候,林叙觉得自己很辛苦,然而看着车间里各项任务再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船体逐渐成型,林叙觉得自己的努力很有意义。
  这是南江厂第一艘6万吨级散货船,但无论是林叙还是厂里工人们都知道,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艘6万吨级的散货船。
  咱们可是要靠这艘船去挣面子的,不好好干怎么行?
  争取早日把日子国的船给打倒了!
  技术员们多少有些畏惧日子国领先的技术,觉得难以超越,工人们的心思就要单纯多了。
  现在不能超,以后难道还超不了?
  不服输,干就是了!
  建造的过程中,林叙把自己设计船的想法和其他科的同事们、工人们进行交流,每次都能交流出新问题,也能有新的收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