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掌珠令> 掌珠令 第404节

掌珠令 第404节

  静西侯从靖王府出来后,直奔皇宫而去,皇上早早派大太监去接静西侯入宫。
  在首辅等留在宫中值班的朝臣见证之下,皇上亲自出御书房迎接静西侯,不等静西侯行跪拜礼。
  皇上弯腰拉住静西侯,感慨万分握住静西侯的胳膊,看到静西侯泛白的鬓角,眼圈微红,一颗颗泪珠下:
  “这些年不见,你都有白头发了,当年朕同你分别,朕记得你英武不凡,朕不该一直让你镇守西凉。”
  “臣能为陛下镇守西凉是臣的荣幸,臣在西凉并不觉苦,白发也不过些许几根而已。”
  静西侯恭敬又温顺,说道:“陛下和臣分别时有了些许变化。”
  “嗯,朕也老了。”
  皇上随口说道,慕容清不是很会说话,不懂得讨好他。
  难怪一辈子只能做杨皇后的裙下臣,亲近不得杨皇后。
  “您比以前更显霸气又稳重,相貌到是没太大的改变,当初您潜龙在渊不得志,如今您坐拥天下,娶了女公子,顺心顺意。”
  静西侯郑重其事说道:“臣不仅是天穆的臣子,曾是女公子的奴仆,皇上娶了女公子为妻,命她正为中宫,母仪天下,陛下也是臣的主子……”
  “你是朕的股肱之臣,说什么主子?”皇上心里是高兴的,面上很是不赞同,“英雄莫问出处,你的功劳同镇守西凉的辛苦,朕同皇后都看在眼中,万万不可再说奴仆自贬之言。
  不管皇后如何,朕从来只当你是朕所信任的臣子,曾经朕把你看做好兄弟,同随朕打天下老兄弟一样,你比他们对朕更重要。”
  静西侯嘴唇微动,忙转身去擦拭眼角感动出来的泪水,更咽道:
  “臣以后不会再提出身,牢记皇上对臣的信任,豁出去性命报答陛下。”
  皇上揽住静西侯的肩膀,低声在他耳边宽慰着。
  君臣两人颇为相合,一起迈步走进御书房,很快郭太监出来让首辅等人今日不必当值了。
  “皇上同静西侯把酒言欢,抵足而眠。”
  说完之后,郭太监亲自去张罗饭食,挖出埋藏多年的好酒。
  首辅看了看天色,又看了一眼昭阳殿方向,静西侯此时回京并非好事。
  静西侯有个妹妹,本来皇上是要让她成为太子妃。
  可太子已经废,秦王赵王各有难言之隐,靖王娶妻云薇,难道皇上打算把静西侯之妹嫁给五皇子秦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让静西侯之妹入宫,加封贵妃。
  第四百三十一章 同首辅谈谈心
  别以为皇上不敢老牛啃嫩草,纳本该当做太子妃的静西侯亲妹入宫为贵妃,皇上不在意纳了儿媳妇人选。
  比静西侯亲妹大上二十岁都不叫大,那是男人的成熟老练,君临天下的老男人那也不是老,沾上权势能叫老男人吗。
  以静西侯的精明,皇上流露此心意的话,静西侯含泪叩谢恩典,乖乖送亲妹入宫侍奉皇上。
  首辅从来不曾小看过静西侯的‘没良心。’同他反复在皇上和杨皇后之间横跳的本事。
  最终静西侯选了更有皇上。
  这一局是皇上赢了杨皇后,不知昭阳殿如何反击了,还是杨皇后认命了?
  萧首辅出宫后,和同僚辞别,上了马车。
  有随从在他面前禀告,萧首辅脸上的沉郁更浓,“你亲眼看到静西侯从靖王府出来?然后才赶到皇宫去?”
  “奴才看到靖王贴身仆从先给皇上送了消息,在宫门口时,奴才认得靖王的随从,这才派人打听清楚,奴才敢保证静西侯入京第一个见得人是靖王殿下。”
  “你可曾打听到靖王同静西侯……”
  萧首辅止住话,随从露出一脸为难。
  萧首辅摆手道:“莫灰心,连皇上的人都未必能打听到真相,皇上在靖王府有密探,悬廷司派人随时照看靖王,靖王想让皇上知道的,皇上才能从密探口中听到。”
  萧首辅曾经悄悄提醒过皇上,靖王穆阳可以隐瞒皇上,不知皇上是听懂了,还是装糊涂,横竖他说过之后,得到靖王一封书信。
  书信上没写旁的,只有他在书房中的一段话。
  萧首辅吓出一身的冷汗,当时书房中只有他同幕僚的闲谈,身边并无奴才侍奉。
  从那一日起,萧首辅已经放弃去打听靖王的任何消息了,绝大部分时候不同靖王交恶。
  皇上的密探萧首辅能看到,不知靖王的人是不是在他身边,还是说,皇上的密探已经被靖王掌握住了,给皇上一份情报,‘顺便’送一份给靖王?
  无论哪一种情况,萧首辅对靖王无比慎重。
  靖王看似与世无争,风光霁月,不在意朝政。
  萧首辅等人从不敢小看了靖王,甚至当初,他们都认为靖王才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子。
  直到靖王过继到闵王名下,成了闵王的儿子,萧首辅不认为靖王继承大统毫无希望。
  反而,可能性更强了。
  “你派人去靖王府门口盯着,看看靖王会不会明日出京就藩。”
  萧首辅眸色沉沉,带着几分歇息不好的倦怠,幽幽叹了一口气,“那群人斗胆包天,妄想截杀靖王,真当靖王是好欺辱的,还请半步宗师,能跨入宗师镜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为银钱驱使。”
  萧首辅按了按太阳穴,皇上看不透靖王深浅,频繁试探,世家那群人真以为自己的财富同名望能让宗师镜或是高手去刺杀靖王?
  一群天真的人!
  萧首辅是不打算劝阻了,毕竟他没精力去拯救一群不听话又自作聪明的人。
  牺牲掉他们能换来靖王对江南士族的网开一面,萧首辅可以派人去给穆阳送消息……出卖对靖王图谋不轨的人。
  “再派人盯着静西侯,他今夜是否留在皇宫,还有杨家的几个旧部,尽量打听皇后娘娘的动向,静西侯奉诏回京,皇后娘娘不可能忍得住。”
  萧首辅拧紧的眉头舒缓了几分,眉间的皱纹还是很深。
  静西侯回京,对他们士族来说许是能够缓上一口气,不至于面对皇上同皇后联合强劲的打压。
  “西凉?太远了,不过一旦西凉有变,都城南迁的话,不知有几家能保留下来。没了杨家守护北地,皇上真能挡住北蛮铁骑吗?”
  萧首辅微微摇头否定脑子荒唐念头,皇上绝对想不到曾被杨公率军重创的北蛮又有同中原一战之力。
  杨公战死,杨家男儿断绝血脉传承,即便杨家精锐还剩下一些,终究不如当年英勇无畏,不惧生死。
  萧首辅绝不会承认承恩公是杨家血脉,能继承杨家衣钵,一直以来承恩公就是皇上找出来做施恩杨家的。
  萧首辅拍了拍膝盖,沉声道:“好在还有靖王殿下,他才是杨家继承人。”
  “大人的意思是靖王领兵?”
  “嗯。”
  萧首辅点点头,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随从,“你派人送去靖王府,偷偷的,最好别让人知道……不,不,不好。”
  他又将玉佩收回,轻声分咐:“你去给云大人发一张请帖,今日我在谭家菜馆宴请他,摆一桌最好的席面,让谭大厨亲自下厨,他知道云大人的口味。”
  “云大人算是谭大厨的东家之一,谭大厨一直很感激靖王妃,只要云大人来谭家菜馆用饭,不用您明说,谭大厨都会亲自下厨。
  因此有不少馋大厨手艺的人总是邀请云大人去谭家菜馆,十次邀请,云大人只应一两次。”
  “还有一人能让谭大厨拿出全部手艺,只是没人敢去邀请靖王而已。”萧首辅捋须,唇边多了一抹笑意,“他们更怕靖王啊。”
  很快,云默接到了萧首辅的请帖,看到设宴地点是谭家菜馆之后,云默小声嘀咕了几句,“不会是首辅大人也想去谭家菜馆解馋,不,试试新款菜色吧。”
  萧首辅一直把云默当成未来的政敌,对云默没少打压,云默也不好借助皇上的偏爱而硬刚萧首辅,引动文官的反弹。
  云默只能凭着聪明谨慎,以及自己不多的人脉抵挡萧首辅的刁难,用更好的政绩去堵上萧首辅的算计,争取到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僚。
  其实,萧首辅曾经对云默表示过欣赏拉拢,甚至一度选定云默做自己亲传学生,将来让云默继承他的位置,统领士族。
  云默娶了姜夫人,又召靖王为女婿后,再加上皇上对云默有别于文臣的偏爱偏信,萧首辅感到了云默的威胁。
  他这个首辅还没打算让位,云默就已经偕大势逼迫他让位了。
  萧首辅不甘心这么快被云默取代,不甘心让出文臣领袖之位,对云默敌意浓过栽培欣赏。
  云默派人回府给姜夫人送了口信,今晚回去晚一些,给双胞胎洗澡的活,云默今日就不做了。
  为培养父子亲近关系,每日云默雷打不动给双胞胎中的儿子洗澡,女儿自然是姜夫人来洗。
  这对夫妻对儿女很疼爱,很多小事都不假奴婢之手,姜夫人连乳娘都没请,她奶水足够两孩子吃。
  惹得云爱极是羡慕,时常缠着姜夫人,求宠求疼,云爱对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双胞胎更宠,她还没成亲有了带孩子的经验。
  姜夫人放心把双胞胎交给云爱带。
  家里和睦,云默整日笑呵呵,丝毫没有同僚续弦后,继妻同儿女们面和心不和,闹得一地鸡毛。
  傍晚,云默走出吏部,他前两日被皇上派去吏部协住吏部尚书办差,若没有太大意外,明年初的官员京查就由云默主持了。
  于是,云默更忙,当然也更加炙手可热。
  邀请云默酒宴更多,不少官员不好同云默结交,回家去让夫人走一走姜夫人的路。
  同姜夫人做生意的命妇们在家中更显重要,丈夫大多舍下小妾等美人,对能赚钱,能结交,还能保住他们的官职的夫人多了几分敬重。
  姜夫人人缘好到不行,除了丈夫女儿带给姜夫人的荣光外,姜夫人能赚钱能带着命妇们一起赚钱,同样值得钦佩。
  云默上了马车,“去谭家菜馆。”
  萧首辅宴请,无论是为何原因,云默都不能不去。
  他一直认为士族不该被彻底铲除,而且世家大族也不可能全部铲除。
  同皇上打天下的开国勋贵大多都是贫寒百姓,凭着一腔义气同皇上征战四方,他们形成了新兴的世家名门,但是尚无法同传承已久的士族抗衡。
  最少三代之内,开国勋贵无法取代原本的士族。
  当然,云默是支持削弱世家大族,但不是完全剿灭。
  云默迈入谭家菜馆后,谭大厨亲自在门口恭迎。
  云默连连摆手,“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你不要学我夫人名下的掌柜,来一句姑爷好,我可受不了。”
  谭大厨心宽体胖,原本清瘦的身材如今吹了气一般胖了整整三四圈,再没有做茶楼掌柜的小心谨慎,圆圆脸庞富态极了:
  “您是不知京城有多少男子羡慕你啊,叫您姑爷的人越多,羡慕您的人也就越多。”
  谭大厨曾是靖王的人,虽然同姜夫人合伙做生意,靖王也放了他们全家自由身,他的外甥还在帮靖王做事。
  他默认自己还是靖王门下,不好学着姜夫人入股的生意的掌柜称云默为姑爷,“今儿很巧,有东北来得奇珍野味,我亲自下厨给大人多做两道补身的好菜,大人也尝尝山珍海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