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93节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193节

  见王薄的危害不是特别大,大隋官兵就将剿灭王薄的重要性延后,先去剿灭那些较为嚣张、堵塞了高丽粮草运送通道的民贼。
  有官吏上书皇帝,这些民贼开垦的田地,待隋朝征伐高丽大军转回的时候正好一波吞并。
  义军中也有人担心此事。
  王薄苦笑:“魏公,别说他们,我也担心啊。”
  魏徵已经脱去道士的打扮,作汉时游走四方的佩剑文人装束。
  他笑道:“知世郎,待你种出第一批粮食,百姓皆来投靠,你到时兵员和粮草充足,就算大隋军队来了又怕什么?”
  王薄忐忑道:“我真的能打过大隋军队吗?”
  魏徵笑着摇头:“就算你不种地屯粮,就能打过大隋军队了吗?还是说大隋军队就不会来打你了?”
  王薄想了想,道:“魏公所言极是,是我入障了。”
  他叹了口气:“待有了田地有了粮食,我才更加明白先生教导我的话。我原本什么都没有,也就不惧怕与隋军打仗。现在有了田地,明明势力更强大了,却居然怕了。”
  魏徵道:“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如此。你们原本一无所有,就不怕失去。现在生活好了起来,谁愿意去死?说来,大隋如果给你们一条活路,谁又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王薄点头:“是。”
  他磨了下牙:“那狗贼皇帝又要征讨高丽,不知道这次会如何。”
  魏徵道:“我见他这次征高丽也不会顺利。”
  王薄眼睛一亮:“可是先生的推断?”
  魏徵失笑:“不需要先生推断,稍稍读过些书的人都能看出问题。现在大隋民乱四起,后方不稳,皇帝却要征伐外敌。试问后方不稳,前方将士如何安心攻打?他就算把将士派出去了,后方稍稍出些问题,他就得班师回朝。这一来一往,估计连辎重都来不及拉走。”
  王薄细思后,道:“如果他连辎重都来不及拉走……”
  魏徵道:“征讨高丽时,他一定会强征许多民夫。如果知世郎放心我,我愿意混入其中。”
  王薄立刻道:“不行!先生将魏公托付给我,我绝对不能让魏公冒险!混入征夫的事魏公尽可放心交给我。我很擅长。”
  魏徵道:“知世郎,那请让我与你同去。”
  王薄再次摇头:“魏公,我不是不信任你,我正是信任你,希望在我离开的时候,你能帮我守好这里。如果我不幸死在了高丽,那魏公可继续带领他们反抗狗皇帝。”
  他起身拱手作揖:“拜托了,魏公。”
  魏徵惊讶。
  他来的时候就表明自己的身份,并说自己只忠于李家二郎三郎。他没想到王薄会将军权交给自己这个外人。
  魏徵不由对王薄敬佩多了几分。
  怪不得三郎君会选中王薄,王薄此人虽然只是一个铁匠,但确实很有风采。
  魏徵想起为王薄授课时,王薄吸收知识的速度。
  如果王薄从小有条件读书,估计这世上当有他的文名。
  世上还有多少王薄这样沦落世间的人才?
  魏徵心里生出了一些念头。这些念头就像种子埋在了他的心底。现在他没空想太多。
  魏徵也起身回拜:“知世郎,你一定会平安无事,不用担心。你被先生选中,当有气运之人,一定能看到大仇得报那日。”
  王薄想起李玄霸,心头一松:“承公吉言。”
  魏徵道:“知世郎信任我,我也不藏拙了。在知世郎离开之前,我请出使其他义军首领。在大隋被推翻前,我们的目的一致。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就不会被各个击破。现在义军首领已经有了联合之意,只缺一个纲领。”
  王薄道:“我也是这么想。我已经把先生给我的书籍,找人印刷了很多份寄给他们。行为处事已经有所改变的义军,魏公尽可以接触;将我送去的书籍弃之不顾的人,魏公就不要去了,我们不是同一路人。”
  魏徵道:“我想先去翟让处。”
  王薄道:“我与公的意见一致。”
  魏徵与王薄相视一笑。
  大隋的军队和粮草又朝着高丽前行,魏徵乔装打扮前往东都附近,去寻找那支插在大隋心脏处、杨广却完全不重视的翟让义军。
  魏徵行动的时候,房乔也在行动。
  虽然李玄霸没有告诉他,但看着义军的奇怪动向,阅读了义军发放的诗册后,房乔就猜到李玄霸在里面一定做了些什么。
  李二郎高调剿贼,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视线。
  而李三郎就躲在李二郎的影子中谋划天下,世人一无所知。
  好一对双生兄弟,配合真是默契。
  房乔最近动了辞官的念头。
  他倒不是嫌弃县令的官太小,而是以他的道德,实在是难以完成长官交代的任务。
  房乔在江南当县令,这里没有受前两年水旱灾害糟蹋,百姓本应该活得还不错。
  但山东等地遭遇水旱灾害,民乱四起,杨广征伐高丽就只能搜刮江南。
  房乔现在的工作就是征税征徭役,目睹了许多人家破人亡。那一幕幕的人间惨剧,让房乔十分憔悴,只能装病躲在县衙里,不去完成长官布置的任务。
  “看来这县令是做不下去了。”房乔对妻子道,“夫人,你又要和我吃苦了。”
  卢夫人摇头:“不,这不是吃苦。郎君,我们去寻李二郎李三郎,他们现在在张掖,应该已经需要你了。”
  房乔不意外夫人猜到了他和李二郎、李三郎超出友人的关系,道:“我也是如此想。不过在那之前,我得送他们一份大礼。所以请夫人先行离开。”
  卢夫人道:“郎君要赴险?我不离开。”
  房乔笑道:“我若一人留下就不叫赴险,能够顺利逃脱。我的抱负还未实现,不会赴险。夫人先行离开,我才好做事。”
  卢夫人道:“那就依郎君所言。”
  房乔道:“夫人请先回洛阳告知父亲,希望父亲能辞官与我同行。”
  卢夫人叹气:“我尽量劝说,但……唉。”
  房乔道:“我知道父亲倔强,尽力即可。”
  房乔递交了辞官的文书,留在县衙等候交接的官吏。
  卢夫人先带着家眷北上。
  待暂代县令的官员到来后,房乔带着二十壮仆和几车书册,借口访友,在附近郡县游荡。
  李玄霸在江南也安插了义庄。房乔每隔几日就回义庄,将书册埋到地窖下。
  这就是房乔当官几年,为李世民和李玄霸准备的大礼——江南各郡的户籍资料。
  房乔因学问出众。在他故意表现后,常被郡守借去整理户籍文书。
  房乔背了一些,藏了一些,又花钱购买了一些。
  现在天下大乱,户籍管理基本瘫痪。他只需要少许钱财,就能在小吏那里用比柴火的价格换来大捆大捆的户籍档案。
  这些钱都是从义庄中支取的。
  在房乔赴任时,李世民和李玄霸不仅支援了房乔许多钱财,还给了他权力随意支取义庄钱财。
  房乔本以为义庄的钱肯定不多。他自己留了些贵重家产准备变卖。
  “二郎君三郎君早知道房公大概到了需要用钱的时候,所以在赴任张掖之前,特意从家中运来许多钱财供房公支取。”一个新来的管事笑道,“若房公觉得不够,我快马向夫人禀报。房公稍留几日,夫人会很快备好钱财送来。”
  房乔疑惑:“夫人?”
  管事道:“二郎君三郎君离家前,将义庄之事交由夫人管理。不过此事国公是不知道的,请房公不要说漏嘴。”
  房乔心头一动。
  他拱手问道:“老翁所说夫人,可是襄阳长公主之女?”
  管事笑道:“是。是周高祖武皇帝的外甥女。”
  房乔明了:“玄龄以后就倚仗夫人了。”
  管事道:“不不不,夫人说了,以后请房公多照顾二郎君三郎君。”
  房乔心中微叹。没想到窦夫人居然参与了进来,更没想到的是,唐国公居然还不知道?
  听闻窦夫人曾经被周武帝亲自教导,真是了不得啊。
  有了窦夫人的钱财资助,房乔兴奋不已。他可以搜集到更多江南户籍文书了!
  第107章 扯着大旗作虎皮
  户籍资料不仅仅是人口数, 还有未开垦荒地面积、已开垦荒地数量、可供百姓采撷的山林鱼塘数量等。
  隋朝执行的是沿袭北魏的均田制。
  如萧何在离开咸阳前抢救户籍资料和官方文书一样,房乔只要得到了江南诸郡的户籍土地资源数据,就算战乱波及江南导致人口数量锐减, 大唐仍旧可以直接拿着当地田地资源资料, 第一时间分田重建户籍档案。
  若非活不下去, 百姓不会入山当隐户。大唐什么时候完成土地普查开启新一轮分田,百姓就什么时候下山重入户籍。
  虽然在山上也能悄悄开垦,但没给官府交“保护费”, 人身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百姓就算没有受过教育也有基本的生活智慧,只要唐朝的税赋降低,权衡利弊后, 他们就会下山。
  从杨坚开皇三年的“大索貌阅”,到杨广大业初年加强“貌阅法”, 隋朝花了近三十年才完成如今规模的户籍检索。如果唐朝从零开始摸索, 至少也要摸索个二三十年。
  房乔只要拿到江南的户籍资料,大唐占领江南的第一时间就能将江南的生产资料利用起来。
  至于为什么要从地方上扒拉户籍资料,而不是直接拿中央的资料,原因当然是隋朝地方官谎报开垦田地的情况太严重。
  与外国人将隋文帝列入“影响世界历史前一百名人”不同,隋文帝在华夏后世史书中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华夏古代史学家肯定了他结束战乱的功绩, 但对他的文治功绩并不是太认可,因为隋文帝时期的人口和土地数据谎报严重。
  隋文帝时期, 人口增速百分之四,新中国有科技加成才百分之三;能纳税田地近40亿亩,新中国将新疆、西藏、东北都开垦了才20亿亩。这数据谎报程度, 看得后世史学家直头疼。
  谎报的数据是层层加报, 地方上的数据因为需要实地征税所以错漏不多。唐朝开国时就吃了这个亏, 只拿到中央的数据, 地方上的数据遗失在战乱中。李世民当皇帝二十多年,大半时间都在重新勘察国内土地和人口数据。
  杜如晦去世的早,房乔给李世民当了十五年的宰相。李世民二十三年的皇帝生涯,其中三分之二都由房乔这位丞相辅助,可见房乔在“贞观之治”中的功劳。在李世民诸多大臣中,房乔也是最先跟随李世民的人之一,杜如晦等人都是房乔举荐。
  如果说杜如晦的本事离张良还差一些,但房乔从跟随李世民到为相这几十年的时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再世萧何”。
  那么房乔的谋算和萧何一致,是理所当然的。
  去张掖的路上,李玄霸也在心声中和二哥猜测房乔肯定会帮他们把江南户籍弄来。
  李玄霸:【房玄龄赴任前就和我说过此事。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不一定有机会做到。他只说会试一试。我和母亲也提过此事,母亲说她会竭力支持房玄龄。房玄龄有这种意识,不愧是大唐的“萧何”。】
  李世民抓耳挠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