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入慕之宾> 入慕之宾 第223节

入慕之宾 第223节

  我也看着他。
  “朕不能不这么说。”他压低声音,解释道,“眼下情势,如何保住你们母子的性命才最是要紧……”
  话没说完,我将手放在了他的额头上。
  他愣住。
  果然,那里很是烫手。
  “陛下该吃药了。”我说,“且躺下吧。”
  ——
  景璘的身体本是虚弱,经过这长途颠簸,也有些扛不住。
  纵然吃了药,他这发热也一直褪不下去。
  我只得让人去取雪水来,浸湿巾子,敷在他的额头上。
  折腾了一番,直到第二日,景璘才终于好了些。
  他醒来之后,看了看身边的我,苦笑。
  “你可觉得朕在说大话?”他说,“说什么要保护你,可到头来,还是你伺候朕。”
  “什么保护不保护,”我端水来,用褥子将他垫起,喂他喝水,“你我当下都是孱弱之躯,相依为命罢了。”
  景璘盯着眼前的水,片刻,道:“这里的东西,都是赵王的人呈来的?”
  我说:“陛下疑心这饮食之中有毒?”
  景璘唇边浮起一抹讥讽的笑。
  “朕命不久矣,他就算等不及,也不过是送朕快走一步罢了。”他说罢,看了看我,“你不一样,朕说的那些话,赵王未必会信。说不定他此时正想着如何继续下手。从现在开始,你仍吃你的干粮,若是渴了,宁可取窗外的冰融了吃,也不可吃他们送来的水。你且撑一撑,朕会想办法将你送走。”
  我沉默片刻,道:“陛下先前说过,这中毒之事,太后是知道的,对么?”
  “不然,她为何在朕登基之后,一直往朕的后宫里塞人,从无间断?”景璘的语气平缓,仿佛在说一件不相干之事,“朕在母亲眼中,早就是一具枯木。朕能为她做的,是留下许多的子嗣,让她能牢牢坐稳太后的位子。”
  我看着他,道:“在陛下看来,太后是何时与赵王联了手?”
  景璘也看着我,少顷,道:“你莫不是在怀疑,父皇出征北戎之时,他们就已经联手?”
  我摇头:“那时,那最大的心愿就是让陛下继位。她没有强大的母家为靠山,几个皇子却各有倚仗,要让陛下继位,唯有靠先帝。先帝出征时,还带上了你,她与赵王联手陷害先帝,并无好处。”
  景璘唇边那讥诮更深。
  “虽然朕最终得以继位,但母亲并非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他淡淡道,“朕的那些兵马的供养钱粮,朕一直疑心着母亲究竟是在何处筹措的。现在,朕知道了。朕自以为终于得了一番率领千军万马北踏大漠的威风,不想,就连那大忠臣徐鼎,也是赵王的人。”
  这话说得消沉。
  我知道,此事对景璘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陛下觉得,赵王果然是要来对我腹中孩儿下手的么?”片刻,我忽而道。
  景璘有些诧异。
  “怎讲?”
  “我为鱼肉,他是刀俎,他何时来取我的性命都可以。只怕是等不到陛下将我送走的。”我说,“赵王无论是想对我下手,还是对我的孩儿下手,都不必他亲自出面。只消派些人来,或是在食物或饮水之中掺些东西,我便可一命呜呼,死无对证。就算将来有人找他算账,他也可撇得干干净净,又何必大张旗鼓,在陛下面前弄出这番阵仗来?”
  景璘想了想,似觉得有理。
  “故而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也拿不准我这身孕是哪里来的。我离开洛阳已有时日,在平朔城与陛下相处过。”我说,“赵王是个多疑的人,他想试的,是陛下。如今,他还不到与太后反目的时候。陛下既然已经认了这孩儿,那么他将我们母子拿捏在手中,对他有利无弊。”
  景璘看着我,没有说话。
  他的眉头蹙起,似在琢磨,好一会,开口道:“阿黛,在你看来,赵王虽与母亲联手,可有朝一日,必会反目,是么?”
  我说:“赵王能做出陷害先帝之事,又何须忌惮与太后反目?这些年,他羽翼渐丰,太后纵然能控制朝廷,身居正统,可争起来,也未必会是赵王对手。”
  “那么,便要说说第二件事。”他说,“太上皇。果然已经死了么?”
  第三百二十九章 徐鼎(上)
  我的心头被触了一下。
  “陛下觉得,他还活着?”我说,“赵王在撒谎?”
  “西北之地开阔,就算赵王神通广大,他到石虎城来必也是费了许多时日。”景璘道,“推算之下,太上皇被杀,他未必可亲眼所见。如此一想,他说太上皇死了,也不过是空口无凭。”
  这事,也是我一直琢磨的。只是就算有所疑虑,提起它,仍会让我心绪不定。
  不过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景璘竟会与我说起这个。
  “陛下不希望他死了?”我说。
  “若是平日里,朕是希望的。”景璘淡淡道,“不过当下之势,他最好还是活着。让赵王这等孽畜得逞,朕心有不甘。”
  说罢,他看着我:“朕知道你在想什么。赵王隐藏多年,如今一朝撕破脸,必是十拿九稳。故而你又疑心此事恐怕假不了。”
  景璘果然是明白我的,我的心思,他猜得一点不差。
  我正要说话,忽然,听到些窸窣的声音。
  景璘显然也听到了,与我对视一眼,面色敛起。
  他没有废话,随即起身来,抄起一旁的宝剑。
  那动静却与先前颇是不一样,我发现,是从后面传来的。
  正当我诧异,一个黑影突然从帐子后面出来。
  景璘才将宝剑拔出一半,只听那人低低道:“陛下,是臣。”
  说罢,他已经跪在了面前。
  我定睛看去,只见那人穿着一身仆役的衣裳,竟是徐鼎。
  景璘看到他,却怒气更甚,全然没有把剑放下的意思。
  “你来做什么。”他冷冷道,“你跟着赵王将朕囚禁,枉朕一直以为你是忠义之人,是朕瞎了眼。”
  徐鼎忙向景璘叩首,满面愧色:“臣自知无颜来见陛下,可有些事,臣还是要向陛下禀报。”
  景璘道:“何事?”
  “臣会助陛下及太上皇后逃出石虎城。”
  我愣住,景璘也愣住。
  他的目光朝我瞥了瞥,面色不改:“朕为何要信你?”
  “臣出身将门,世代忠君。臣断不会做那辱没先祖,毁伤门楣之事。”徐鼎道,“臣当初被太后拔擢统帅这五千兵马时,曾向太后立誓,掌兵之际,遵从圣上,可一旦见到太后手谕,则奉太后手谕为上。故入城之前,见到太后谕令,臣不敢不从。陛下明鉴,臣所做一切皆奉命行事,断无谋害圣上之心!”
  景璘仍沉着脸,正要说话,我示意他打住。
  “徐将军方才说,要助我等逃出石虎城。”我说,“如此一来,徐将军不仅要与赵王反目,还要背弃誓言,反叛太后?”
  徐鼎正色道:“臣效忠的,是太后和圣上,并非赵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赵王既然要对圣上不利,纵然他有太后谕令,臣也不可愚忠。那忤逆犯上之事,待臣回京后,自当向太后请罪。”
  听得这话,景璘的神色才稍稍和缓了些。
  我颔首,道:“圣上和太后岂是是非不分之人,徐将军冒死护驾,乃大功一件,何言请罪。只是当下,石虎城全在赵王手中,不知徐将军可还能号令手下兵马。”
  “这些兵马,仍听从臣的号令。”徐鼎道,“太上皇后放心,若要强行冲出去,臣定然……”
  “不可。”景璘打断,“这些兵马定然在赵王监视之下,不可轻举妄动,打草惊蛇。”
  说罢,他想了想,忽而问道:“杜女史、韩先生以及回纥王女一众人等,当下如何了?”
  “赵王令人将杜女史和韩先生下狱,不过皇后放心,臣已经派人暗中照料,他们不会受亏待,当下也安稳。”徐鼎道,“至于回纥王女一行人,当下还安置在驿舍之中。赵王不打算与回纥反目,算得以礼相待。”
  听闻杜婈和韩之孝无事,我的心稍安了些。
  “在途中,将军曾劝我将韩之孝遣走,远离回纥人。”我说,“当初我等走此路,是将军所提议。在那时,将军就料到了赵王在石虎城,对么?”
  徐鼎沉默片刻,再度伏地一拜:“臣出发之时,受命之一,就是将太上皇后一行拿下。赵王持太后谕令,命臣设法将太上皇后送到石虎城来。是臣愚蠢,未曾料想赵王有那谋反之心,以致陛下陷于不利之地,请陛下治罪。”
  他说的受命,不用问,是受了太后的命。将我捉起来,正是太后的意思。
  这徐鼎,确实是个忠臣。如今他伸出援手,所作所为,是为了景璘。如果赵王没有反意,那么他也会一心一意来对付我。
  不过事到如今,任何能帮我们脱身的人,都弥足珍贵。
  我并不打算在这是非上纠缠,话锋一转,问起我最关心的事:“太上皇被杀之事,你知道多少?”
  韩之孝答道:“臣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亦是到了这石虎城中才知晓了此事。这两日,臣在赵王与旁人谈论时的只言片语之中,摸清了大概。就在陛下启程前往北戎王庭之后不就,太上皇到了平朔城外,中了埋伏,血战三日之后,自刎而亡。”
  这话,每一个,都似沉重的寒冰,砸在我的心头。
  身上阵阵发寒,我定定地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手不自觉地又放在了小腹上,心跳如擂鼓。
  “杀太上皇的人,是谁?”只听景璘问道。
  “禀陛下,”徐鼎道,“是琅琊王。”
  呼吸在一瞬间凝住。
  ——你嫁给太上皇,是心甘情愿的么?
  ——你会离开上皇么?
  景珑在洛阳见我时,问我的那些话,仍在耳畔。
  “琅琊王?”只听景璘道,“他也投在了赵王门下?”
  “赵王一向对琅琊王多有拉拢。”徐鼎道,“这些年来,宗室之中,不少人唯赵王马首是瞻。便如这石虎城的景毓一般。”
  说着,徐鼎的面色沉沉,向景璘道:“陛下,这也是臣忧虑所在。赵王在宗室中尽得人心,当下之势,太上皇已被翦除,赵王手中拿着陛下,便可反过来要挟太后。太后身在京城之中,未知其中阴谋,却对赵王给予全然信任,殊为不智。只要陛下从石虎城中逃出去,赵王的奸计就不可得逞。”
  第三百三十章 徐鼎(下)
  景璘没有答话。
  我思索着,还想再问,门外有些动静,似乎有人要进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