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苟在诊所练医术> 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684节

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684节

  丙戊酸钠给儿童用药,安全剂量一般是20mg/kg,最多不能超过30mg/kg。”
  号称老街第一医生这种蠢事,他从不敢认。
  聪明人都是低调做人,闷声发财。
  喜欢自称第一,搞一些噱头的人,往往都是蠢人。
  为了所谓的虚荣,然后惹来一身的嫉妒,这非常不值得。
  “没错呀,我给孩子按照20mg/kg体重计算的剂量。这已经很保守的算法了。”
  张胖子说道。
  “那得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才行。如果这个孩子事前已经服用了其它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你便是开的剂量再小,他也是要出事的。还有,如果孩子的身体本来存在一些其它基础疾病,或者存在某些缺陷,所谓的安全剂量都会变得不再安全。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患者的体质特殊,哪怕你只给他开一片的剂量,他也同样耐受不了。
  就像有的人可以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沾酒就会醉倒,与体质也存在很大关系。
  处方药本来就存在很大风险。
  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张老板也可以采用一些更保守的方法。
  比如先开小剂量的药物让患者试用,没问题再让患者接着服用。
  当然,我明白其中的难处。大家卖药都是整盒卖。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普通药一整盒卖没关系,处方药最好还是小心一些。”
  李敬生这是真心实意的指点张胖子。
  换作以前,他认为同行是冤家,肯定不会当这种滥好人。
  现在他的诊所做大做强了,再看张胖子、赵老板这些竞争对手时,心态,眼光、格局都有了很大变化。
  这些人已经不能再成为他的真正对手。
  同时,他也真心希望医疗行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健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一家独大,相当于一根独木,肯定不是好事情。
  旁边还需要一些低矮的灌木衬托。
  就好比当将军的,手下没兵,那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啥都不是。
  在这条街上,有着一个健康的医疗大环境,对他的阳光诊所也会有很大好处。
  说得更高深一点,他现在成了城南老街的老大,要担心的事情已经不是被快康诊所、百姓药房挤垮。就算他们再强几倍,也已经撼动不了阳光诊所的深厚根基。
  李敬生与阳光诊所在城南,甚至在江离市,都已经有了很深的民意基础。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当好带头大哥,维护好城南老街的整个‘生态环境’。
  试想,大家都是一个池子里的鱼,他现在吃壮了,长肥了,比其它鱼的个头都大。
  其它鱼打架已经打不过他。
  但是哪条鱼要是死了,或者出点什么事,肯定会影响整个鱼池的水质。
  他这条大鱼也得跟着倒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老板今天给的指导,是我读再多的书都学不到的用药知识。谢谢李老板能够如此开阔的指点我这位同行。阳光诊所能做大到今天的地步,果然是有原因的,张某自问这思想觉悟比你差得不是一点点。”
  张胖子听了李敬生的指导后,露出深思的表情。
  慢慢消化其中的用药知识。
  对李敬生的人品,他也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送走了张胖子,李敬生也在思考着阳光诊所未来的发展方向。
  很早之前,他的想法就是把阳光诊所做大做强。
  现在真的发展起来了,他开始考虑更具体的发展方向。
  外科业务一直有发展,但是卡死在一二级手术这个限制内。很难再朝更高级的领域发展。
  这对阳光诊所的未来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按照他的想法,他想打造一支一流的医疗团队,涉及到内科、护理、外科,三个大的领域。
  然后再具体的,还会有更细的划分。
  现在连这个主要框架都没有弄好,下面的细节也就没办法开展。
  第409章 等一个发展契机,这是觉得又行了?
  要打破诊所无法开展住院业务,无法做三四级手术等限制,其实也不难。
  只要规模上去了,申请升级为综合医院就行了。
  小诊所一般很难一步到位,都是慢慢壮大的。
  先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然后评上二甲了,就可以冲击三级乙等医院。一般较少升级为三级丙等医院的。
  这是从根本利益考虑出发。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医疗行业尤其如此。
  通常情况下,丙等医院都是各方面评定较差,差不到考评标准,这才定为丙等医院。
  也有的是医疗质量等问题,被降级。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好。
  虽说大多数患者不懂这些,但是有懂行的随便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说一声,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那家医院不行。
  这会严重影响门急诊的业务量,招医生、护士、行政这些,高端一点的人才就很难招进来。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很难看到有人挂牌,二级丙等医院、三级丙等医院的招牌。
  相信没哪个学生会在自己脸上写,我是差等生几个字。
  除非脑袋上有包就差不多。
  李敬生的阳光诊所,本来以他现在的能力,还有经济收入,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阳光诊所一步步往上升级。
  但是与付院长有着君子约定,这十年必须控制诊所规模,医生与护士的数量不能超过五十人,他必须遵守。
  医护人员的数量控制在五十以内,其实不算什么。
  因为李敬生本来就想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走精英路线。
  诊所最近都没有再招新的医护人员,便是为了把宝贵的名额留着,专门招精英人才。
  招收精英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
  因为有点本事的医生与护士,很少有人愿意进一家诊所工作。
  还有,招过来以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关。
  得想办法带领他们创收,养活他们。
  一个厉害点的外科医生,没有四五万一个月,很难留住人。优秀一点的护士,行情价基本上都在两三万一个月。
  就拿组建一支外科团队为例。
  主刀由李敬生本人担任,想要做大手术,至少需要三名医助。
  正常情况下,一助的实力不会比主刀差太多。
  二助与三助也是各有特色。
  很多人认为二助与三助就是负责拉钩、缝皮的,那是指一般的手术团队。
  比如一个导师为了节省人工成本,让手下的规培生当二助、三助。想想看,发到人家规培生手里的工资也才两千一个月,总不能指望人家比主治还厉害吧?
  能帮着拉个钩,缝皮关腔,已经很不错了。
  真正想建立一流的外科团队,二助、三助,同样会非常牛b。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工资不会低。
  二助至少需要月收入三万左右,三助不能低于两万。
  护士至少需要两人。
  做大手术,标配至少三名护士。
  如果想要有自己的团队特色,肯定还要招个厉害的营养护士,这又是一笔花销。
  麻醉医生也是必不可少。
  现在厉害点的外科团队基本都会开展内腔镜手术,有一位优秀的麻醉医生就显得尤其重要。
  厉害的麻醉医生,低于三万一个月想都不要想。
  正常情况下,麻醉医生还得配个麻醉护士。
  光是这些,加起来就已经十个人了。
  这还不能称为一支完整的手术团队。李敬生要发展的是一条龙服务的团队。
  也必须这么干。
  因为手术做成功了,还只是成功了一半。
  后面的术后管理同样重要。
  管床的医生、护士,共四名,这已经是寒碜的配制了。
  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两个医生,五到六个护士。
  一个医生配三个护士,基本是标配。
  这是指病人足够多的情况下,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发挥到最大。
  管床的医生和护士,开的工资可以低一点。
  哪怕只开到一万一个人,那也是好几万一个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