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穿到年代当姑奶奶> 第758章 记者来了

第758章 记者来了

  “小柳,你最近是不是有点皮痒了?”这话,白曦是笑盈盈的说出来的。
  “没有,没有,姑奶奶,我没有啊!”陈大柳立马打了个激灵,心说,差点忘了,姑奶奶是最不爱写字的。
  黄乡长虽然不知道怎么了,但他也乐于看热闹,不过,白曦又怎么会让人看热闹,轻哼一声,也就吩咐陈大柳去服装厂盯着了。
  本来,黄乡长是为了躲开挨骂,顺便过来骂骂陈大柳的,哪知道,就这么被牛罗村不温不火的给打发了。
  他这一趟来,骂人没骂成,想了解牛罗村服装厂的情况呢,也没了解成。
  要说干了什么吧,也就是和白曦诉苦了一下,但是也不知道白曦听不听,反正黄乡长觉得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陈大柳要是知道黄乡长心里的嘀咕,一定会愤愤道,能诉苦就不错了,给我们姑奶奶说那么多,要惹得我们姑奶奶吃不好睡不好怎么办,我们姑奶奶还长身体呢。
  黄乡长一走,白曦就自言自语:“按说,现在应该也来消息了呀。”
  她哪里知道,加坡新那边,牛罗村的展位这几天无比的火爆,陈有福一行人给人解说衣服,说的嗓子都要冒烟了。
  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就各个换上牛罗衣裤,一边给人介绍牛罗衣裤的特点,一边充当模特展示。
  除了一开始,因为展位靠后没什么人以外,接下的几天,展位那是人挤人。
  毕竟有些商家也不是第一天就有时间来的,从开始展览到闭幕的最后一天,都是会有商家陆陆续续过来的。
  终于,第七天,展览结束,牛罗村白记的牛罗衣裳因为设计新颖大胆,用料突破常规,又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获得了加坡新本次服装展览大赛的一等奖。
  一等奖有奖金有八万块。
  但最有价值的,并不是这八万块,而是后面会接踵而来的订单,而且牛罗村的彩布也跟着火了一把。
  国内外打着时差和通讯的不方便,虽然已经获奖,但统计外加发放奖金什么的,也没那么快。
  这个时候,邻省有个记者听说了杨教授被气晕的事情,立马灵光一闪,带上设备就往牛罗村赶。
  牛罗村门岗一听说来人是记者,又看过工作证,也就把人放了进来。
  孙记者是大时报的记者,特地从邻省赶过来,就是想要写一篇这件事情的报道。
  进村还要查工作证?
  孙记者悄悄的记下来,牛罗村小小一个山村,比机关单位都要严格。
  记者是做什么的,不就是要采访么。
  之前也有记者随着学习小组的人来采访过,所以,牛罗村的人不疑有他,孙记者采访的时候,大家都很乐意回答。
  “你说门岗啊?我们村必须要有门岗啊,要不然,外面那些人就随便进来,不讲卫生不说,到处乱摸乱画的,太讨厌啦。”
  孙记者一边点头表示认同,一边又悄悄记下,牛罗村排斥外来人,没有一点祖国人民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的觉悟。
  “你说我们身上这衣服啊?这叫牛罗装,是我们服装厂生产的,要五十块钱一套呢,不过现在还不卖。”
  孙记者悄悄记下,震惊世人,有着服装厂的牛罗村,居然村里人还穿着破损没打补丁的衣服,而且衣服贵的离谱,普通职工两个月都买不到一套,简直是吸血虫。
  “你说什么?杨教授啊?这个我们不清楚,他病的严重吗?哦,出院了啊,那算了。”要是病的严重的话,可以来我们村求医来着,姑奶奶能治好。
  孙记者再一次记录,牛罗村对于气晕杨教授之事情,丝毫没有悔改之心,冷漠且无所谓,令人闻之震惊。
  “衣服吗?我们这衣服是我们姑奶奶设计的,好看吧?时尚吧?我们姑奶奶可厉害啦,我们大家都听她的。”
  孙记者又开始动笔,村中有一村霸,常年欺压村民,让大家听令于她,大家敢怒不敢言。
  “你说我们村生产的衣服把杨教授气晕了?我们不认识杨教授啊,不过我们觉得我们村的衣服挺好的,没见我们家家户户都穿么。”李老黑乐呵呵的,心说,我们姑奶奶都喜欢的,你们觉得不行,那是你们没眼光。
  “我们吃什么?这就多了,有什么吃什么,我们这里就有集市,家里缺什么就去那边买,很方便的,不过我们最喜欢姑奶奶,所以,姑奶奶喜欢什么,我们也喜欢。”
  “我们姑奶奶,可好了,时常给我们发鸡蛋什么的,不过我们现在家家户户家里都养着鸡呢……”
  孙记者一边点头,一边写到,牛罗村长期被村霸把控,上到穿衣,下到吃什么,都得被管着,没有一点自由可言。
  “想去服装厂看看?”
  “那不行,服装厂外人可不能进去,里头生产着呢。没我们姑奶奶的话,我们也是不能进去的,除非是服装厂的职工。”
  孙志军再一次记录,村集体厂子却掌握在村霸手里,牛罗村的村民必须要仰仗她的鼻息存活,敢问,牛罗村的后路在何方?
  “见姑奶奶?那不行,我们姑奶奶不爱见外人,你就别去了。”谁来都想见姑奶奶,我们姑奶奶又不是那庙里的泥菩萨,想见就见的。
  “……”
  牛罗村的人压根不知道孙志军在套话,哪怕他们也没说什么,还是被孙志军故意曲解了。
  孙志军拍摄了几张能证明他报道真实性的照片,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回去后,孙志军就连夜写了一篇报道出来。
  洋洋洒洒,语气悲愤无比,令人身临其境。
  主编一看,当下就怒了,好嘛,当代社会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毒瘤,必须要报道,还一定要大幅报道。
  隔壁省瞒着不报道,我们来给他捅破了!
  稿件被送到报社,然后刊印出来。
  第二天,报纸上热门的版块,让人看了一阵哗然。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人们了解别处的消息的途径就是从报纸上,从广播里,从收音机里,还有人们的口口相传。
  (有点累,不过我还有一章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