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第45节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第45节

  以江暮云前世待的那个救助点为例。
  所谓的具体安置点,就是在地上用喷漆划出一个个格子、标上序号。
  这些被划出来的格子, 就是每个人或家庭单位的安置地。
  安置地之间没有墙, 只有几根金属杆, 中间隔着软塑料。
  可能是救助点建得太匆忙,安置地有没有塑料隔板,塑料隔板是不透明的还是磨砂的,几乎全部看运气。
  大家有条件的自己带几块布,挂上去挡一挡, 隔出一片小空间。
  没条件的就那么将就住,每天看着人从自己前前后后过。
  充电要去固定充电点,刷身份证, 每人每天限时长,想要多用一会儿就花积分。
  救助店内设有购物窗口,食水、日用品都有得卖。
  只是每个人能买到的物品数量是永久限量的, 而且购物要刷身份证, 必须本人购买。
  想要买到更多, 那就只能用救助点的积分。
  官方有开放大众食堂,但都要花钱,价格还不便宜。
  想自己开火做饭也可以。
  救助点内安有一氧化碳报警器, 如果有人因为做饭引发警报的话,响一次罚款五千。
  不是罚某个固定的人或家庭, 而是该范围内当时所有点火做饭的人一起罚。
  但是就江暮云的经验来看, 救助点内的通风还是做得很好的, 至少江暮云还没见过正常做饭引发警报的。
  除非是想私下搞点小生意, 不然平时自家在安置点做个饭、烧个水都没问题。
  救助点设有污水处理处, 所有污水都必须倒进污水处理处,但现在大家都更倾向于自己把污水沉淀过滤留着继续用。
  垃圾同样设有垃圾处理点,在救助点内随意倾倒一次罚五千。
  所有罚款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干得越多罚得越多。
  除了这些,在救助点内被发现有违法行为的,也会被直接迁出社区救助点,送进特殊救助点统一管控。
  当然了,在送走之前,该赔的钱该交的罚款一样也不能少。
  拿不出来那官方有得是法子让人用劳力补齐。
  而负责处理这部分事务的,就是救助点里设立的治安处。
  除了治安处,救助点内还设有医疗处。
  像秦时武入住南安社区救助点之后,就大概率会被分派去医疗处工作——特殊时期,哪哪都缺人。像医生这种稀缺人才想自由择业是不太可能了。哪怕秦时武其实还在规培。
  值得一提的是,救助点内还设有付费洗浴间,除了贵没缺点。
  虽然一直都有传言说,洗浴间的水用的都是污水处理处的那些水,但洗浴间依然是救助点内最受欢迎的存在。
  这些在《救助点信息》里只有笼统介绍,江暮云也没有把详细情况说出来,只是把这些基础设施一一列在纸上。
  江暮云点点本子上的字,对秦时文道:“官方文件上说得比较简要,我们保险起见就按最差情况来。”
  秦时文手上的笔转了一圈,在本子上标下衣、食、住、行、杂五个字。
  “先从最基本的‘住’开始。”秦时文在纸上记了一笔:“首先必须要带的东西,就是用来遮挡的帘子。还有链条锁。”
  江暮云补充道:“最好弄个铃铛之类的,就挂门边上。”
  《信息》中并没有提到安置地之间有无档板,但是有建议居民自行携带遮挡物和锁。
  为了保险起见,江暮云和秦时文商量了一下,索性就按救助点内没有任何隔板的标准来。
  江暮云在本子上记下,还特意标注了一个“厚”字:“锁就带自行车锁,帘子最好带个不透光的,不然晚上开灯会很麻烦。”
  救助点里是按朝六晚十统一开关灯的,十点以后想照明就自己带灯。
  如果帘子容易透光的话,那晚上里头一开灯,外面的人就能欣赏皮影戏了。
  秦时文想了想:“需要带顶账吗?如果每天早上都是被灯照醒的,那也是有点恼火。”
  江暮云摇头:“比起把自己头顶遮住,我觉得还是在安置点里再搭个小帐篷比较安全。晚上睡在帐篷里,一些重要物资也能放在里面。没有帐篷的话,那种全包式的蚊帐也能用,用布蒙上再开个门就行。”
  帐篷虽然上不了锁,但帐篷有拉链。
  不管是半夜有人拉拉链开帐篷,还是直接把帐篷划个口子,那动静都比单开一道帘子大多了。
  如果不想一觉睡醒,就发现自己的家当悄无声息地失踪了的话,这层基础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救助点里确实有明文规定,对所有违法行为无论轻重都是零容忍,也设有不少监控。
  可救助点里的监控,主要还是为了维持大体上的秩序而存在的。
  比如哪里发生了流血冲突,哪里有人不遵守秩序胡乱倾倒垃圾等。
  为了保护居民隐私,这些监控画面的范围,大多会被控制在公共区域,而且不会设置在高点,盲区是非常多的。
  如果有失窃数额较大的,上报到治安处,人家还会挤出时间来帮你查监控找人。
  但如果只是丢了点小东西,那大概就只能自己认栽了。
  一个救助点内万多号人,每天从失主前后路过的可能有上百人次。
  要是丢杯水丢包纸都要来查监控找贼的话,那治安处每天就不用干别的了,配八十台电脑都看不过来。
  和平时期小额个人财产失窃还不予立案呢,特殊时期特殊办法,既是无奈也是必须。
  秦时文记下一笔:“蚊帐我家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安置点里能不能放得下。”
  在救助点里,每个人被分配到的基础居住面积是三平米,每户人家每多一个人就多一平米。这一点每个救助点都一样。
  但这几平米的面积究竟是个什么形状,长宽分别是多少,江暮云也说不准。
  江暮云很实际:“那你就先带两个,放不下再说。又不是进了救助点就不让出来了,带多了再送回来呗。多跑一趟的事。”
  秦时文拇指和食指一圈,比了个ok。
  江暮云的思路是顺着野营用品走的:“还有铺盖和桌椅板凳,你家有那种小型桌椅吗?防潮垫或者折叠床之类的有吗?”
  秦时文点头:“有小马扎和折叠桌,防潮垫倒是没买过。”
  江暮云把“地垫”两个字圈起来:“那我一会给你带几个回去,我这有不少,都是些野餐垫啥的。”
  江暮云之前借着“露营爱好者”的身份囤了不少东西,这会儿完全可以拿出来用。
  “洗漱用品、清洁用品、耳塞眼罩、充电宝剪刀,这种杂七杂八的也都得带上。”
  秦时文说着,在纸上把她能想到的都挨个列了下来。
  “还得再带个能充电的灯或者是手电筒。”江暮云补充道:“官方简介上说是有充点电,没说每家每户都有插头取电。”
  秦时文是经常出远门参加比赛的,对于出门在外需要准备什么已经烂熟于心了。
  她把其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列出来之后,俩人再一起查缺补漏就好。
  列完这一类,江暮云接着往下顺:“衣服鞋袜就不用说了,薄厚各带一套。家居服和睡衣也得带上。”
  救助点里的平均温度大概在十度上下,这是《救助点信息》里明确写着的,所以需要准备一些不那么厚的衣服,方便在救助点里穿。
  准备家居服则是因为救助点不限制居民出入,但外面的温度会。
  当温度到了零下八十度甚至更低的时候,除非是像江暮云这样特意买的极地防寒服、极地科考鞋,不然任凭你穿再多,出去也是三分钟就透心凉。
  江暮云前世因为没有足够厚的衣服,硬生生被困在救助点里几个月没出去过。
  在这种被迫当死宅的时候,能有一套家居服穿着,幸福感和舒适度绝对可以翻倍。
  至于睡衣,那还真不是江暮云矫情。
  救助点里上万人口,平均到两层,一层也有好几千。
  好几千人挤在同一层住啊,还没有墙壁隔音,睡眠稍浅一点的人都能被逼疯。
  这时候外部环境已经没法改善了,要是自己这边还不能睡舒服点,那日子才是没法过了。
  别管是专门的睡衣,还是平时穿的秋衣秋裤,总之睡觉时能贴身穿的衣服,是一定要准备的。
  江暮云在本子上写到一半,忽然道:“姐,你睡觉的时候穿衣服的吧?”
  秦时文的手顿住了:“你说呢?”
  江暮云讪笑。
  那不是有过先例在嘛。
  睡觉时穿得太厚会不舒服,可如果有果睡的爱好的话,风险也是挺大的。
  江暮云就见过某天半夜有人偷东西被抓,最后发展成了打群架。救助点里临时搭起来的隔挡被推散了一地,不少人都是被挡板砸醒的。
  大部分人咽不下这口气,袖子一捋就申请参战。
  还有一堆被殃及的无辜池鱼不想掺和进去,就只能躲得远远的。
  其中有不少都死死拽着身上的被子,捂出汗了都不肯撒手。
  江暮云埋头转移话题:“在行这方面,就是一些自卫用的武器,还有常用药品之类的。”
  在出行所需这方面,江暮云都是按着bob逃生背包的标准来的。
  包括她这次去救助点,也准备把自己之前配置的逃生背包带上。
  世事总有万一,这辈子几次降温的时间点都和前世对不上,万一救助点里也发生了一些不可控的意外呢?
  江暮云的家当都在空间里,不管发生什么意外都能带着家走。
  可只要她没有立刻离开人群,一个人扎进深山老林里隐居的打算,她就得把表面功夫做到位。
  整理完这部分之后,日常生活所需就列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食水两大块了。
  江暮云先把煤炉、卡式炉、燃料三项写上。
  他们之前去露营的时候,除了那几大箱木炭之外,还买了不少卡式炉和气罐。
  卡式炉用起来可比小煤炉方便多了,在可选的情况下当然要优先选用卡式炉。
  秦时文手上的笔转了几个圈:“我是倾向于平时自己做饭的。毕竟家里这么多东西,不吃放着说不定回来就坏了。”
  江暮云觉得秦时文说得有道理,除了他们的厨艺都不太达标之外,自己做饭没有任何缺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