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第140节

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第140节

  “那沈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姜邈还是对这件事情很好奇,为何参与了魏昭那么大的事情之后,却并没有拿到什么好处的样子?
  “那你可能是真的想不到沈家与魏昭之间的关系的,魏昭乃是太后的养子,他的母亲曾经是后宫之中一个低位妃嫔,一般人都想不起来她的名字。
  在魏昭年纪还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后来魏昭才被现在的太后收养了。
  但他登基称帝之后,竟然也毫无给自己母亲和母族提身份的意思,让其他人和太后都以为他小小年纪养在太后膝下,早已经养熟了。谁又能想到,是因为他母妃的身份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陆澹从那些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不敢置信的。
  没人能想到,楚国的皇帝魏昭,身上竟然留着差点让楚国灭国的外族人的血脉?
  魏昭的母亲其实正是出身与沈家,沈家才是魏昭真正的母家。
  魏昭的母亲年轻的时候颇有姿色,因缘际会之下被朝中一个大臣看中,推荐入了后宫之中。
  从此那个一门心思钻营的官员,也就有了把柄在沈家和后来的魏昭身上。
  而沈家本身就并非楚国人,甚至所谓的沈家都不完全是一家人,前身只是一个外族商队。
  为了隐蔽和万无一失,自然不需要什么明显的好处了。
  而这些年来沈家的商队甚至已经加入了有名的商会之中,常年在边关游走,也不知收集和送达了多少情报。
  姜邈听了之后也不得不惊讶,事情说复杂倒也不是非常复杂,只是完全出乎意料罢了。
  不过事情就要结束了,只希望边关的战事也能如预期中顺利吧!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跟姜邈说完这个话题的第二天, 陆澹在朝上就将查出来的事情,干脆利索地做了一个了结。
  末帝魏昭与外族之间的关系,一个默默无闻的沈家, 竟然有那样的来历, 让满朝文武都有些不可置信。
  而且朝中一个与末帝魏昭并未有多少联系的官员,竟然也与魏昭有那样隐秘的联系, 此时也都被陆澹清算了。
  便是再不可置信, 人证物证俱在,证据链的说服力基本上可以说没有造假的可能。
  更何况, 末帝已经死了, 前朝已经覆灭, 现在的皇上陆澹也没必要做造假这样的事情。
  而随着这个事情的了结, 边关上的陆将军又重新出现,并且出其不意地在战场上大举地击败了那些匆匆联合起来的部族的联军的消息, 就让满朝振奋了起来了!
  聪明之人此时都已经反应过来了,如今的这种局面莫不是皇上与远在边关的陆将军一起做的一个局?
  毕竟陆将军走的时候,已经说了有意在这次秋冬之际,看是否有机会彻底地将边关的威胁进一步的接触。
  那还有哪种方法, 比先让他们聚集起来更方便的吗?
  没有了。
  如今朝中这个曾经被皇上心心念念的事情彻底连根拔起的同时, 边关的局势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或许这次,陆将军还真有可能实现他的梦想呢!
  至于前朝已经成为庶民的太后和安王,以及有了些别的想法的贵族官员之类的,当下就傻眼了。
  只要兵权一直在陆家人手上, 他们便是再多的谋算都只是多余的罢了。
  即使他们掌控了朝堂, 只要陆将军挥军逼近京都, 全国上下没人可以抵挡得住!
  更何况这朝堂之上的风向, 也完全不像他们设想的那样。
  虽然陆澹如今上位时间很短, 甚至年纪也很轻,但是他做事完全滴水不漏,根本没有他们想像中不知所措的稚嫩。
  本来在陆澹登基的时候,就没有跳出来阻止的这些人,就不是什么意志坚定之辈,便是心有想法也只会看伺机而动。
  此时看事不可为,便心照不宣地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至于被忽悠得心头燃起希望,又一朝希望落空的太后和安王是什么想法,并不是很重要。
  安王也再一次地体会到了陆澹曾经跟他说过的那些话,原来他这个身份并不是得到别人的忠诚和拥护是理所应当的。
  别说他在前朝的时候也只是安王,哪怕是皇上,也不见得什么东西都是他本应该有的,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改朝换代这回事了。
  彻底地认清了这个事实的安王,精神一下子就萎靡了下去。
  因为他细数他的一生,好像除了他本身的身份之外,真的找不出什么值得别人追随的理由。
  所以如今孤家寡人苟延残喘,好像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过巨大,曾经的安王,如今的庶民魏晏直接就承受不住了,开始整日沉迷在醉酒中不愿意清醒。
  日复一日地,连他的亲生母亲曾经的太后,也从最开始的心疼劝解,到最后的听之任之了。
  毕竟任谁听到自己亲生儿子醉酒之后,情真意切地指责自己为何要收养皇上,为何在当初自己中毒的时候没有查出来真凶?为何他生不逢时,为何太后从未为他着想过,一心想着那个养子等等控诉,能一直心平气和的。
  她没办法跟他儿子解释她也不是开始就是太后的,她也是一步一步用尽手段才成为太后的,甚至她成为太后跟她收养魏昭的关系也很大。
  当初的时候,与其说她一门心思想着魏昭,不如说那个时候她和魏昭就已经是合作的关系了,虽然可能在魏昭看来是利用的关系。
  但绝没有自己亲儿子口中那么多的母慈子孝,即使有也都是互相演出来的罢了。
  连她都没想到魏昭会向她的亲儿子动手,毕竟那个时候安王年纪还小,且根本毫无根基,根本不可能对魏昭造成多大的威胁。
  但她更没想到的是,她的亲生儿子慢慢恢复的时候,竟然也不放心她将她瞒了过去,此时又来说什么她不为他着想?!
  太后也是十分无力,如今这种情况,她曾经便是有千种后宫中的手段,都没有用武之地。
  经过这次的事情,更是完全的想清楚了,便是她不认命也没有任何不认命的资本了!
  短短半月的时间之内,曾经养尊处优还颇显的年轻的太后,如今白发也是快长满一半了。
  好在她的娘家虽然没有将他们二人接回家里去住,但是也不至于绝情到底,到底给了他们安身之处且时常接济,但要如曾经那样养尊处优,不理俗物却是不可能了。
  对于他们来说,过这种普通平民的日子,已经是日日在内心里煎熬了。
  至于那些意图不轨的贵族官员之类,满以为这次的事情结束得无声无息,也没什么痕迹。
  但在接下来的大半年中,这些人都陆陆续续地被陆澹以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有前科及犯罪等行为进行了划分和处置。
  真有能力的人,只要不是那种非要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陆澹也不是不能容人的人。
  而其他的,本身一身破绽的,自然被陆澹一抓一个准,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了。
  无声无息的都没人知道他们最开始就是在这个时候,就被陆澹重点盯上,重点关注的。
  边关的战事一直胶着,却也不时地有好消息传来。
  但因为敌人实在太善于逃跑了,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拉扯。
  好在这个结果也在他们的预料范围之内,也提前做了充足的粮饷方面的准备,倒也不算什么。
  而在这个阶段内,陆澹第一次在边关来的奏折中看到姜野风的名字的时候,就立马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姜邈。
  这个奏折是边关的请功奏折,其中第一次出现的姜野风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足以说明写这个奏折的人对他的欣赏。
  而虽然这并非是陆澹父亲的笔迹,但是从行文风格上,陆澹还是看出来了自己父亲的习惯。
  看到最后果然是他父亲口述,让其他人代笔的奏折。
  姜邈知道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的同时也不由的感叹,原来他竟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陆澹劝她:“或许他确实与军中有缘分吧,而且他在这方面的天赋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希望如此吧。”姜邈顿了一下说道,“只是他在我的印象当中还是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一时之间还没办法将这奏折之上的人跟他联系在一起。”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只希望此次真能如伯父所愿,此次即使不能一劳永逸,能让往后十几二十年不再起兵戈也是好的。”
  陆澹轻轻的握着姜邈的手说道:“这些年来父亲也是见惯了战场之上生死无常,常年这样的消耗也是他想要在他有生之年结束战争的原因之一。放心吧,这次一定能如大家所愿的。”
  姜邈点点头,只能在心里默默祝愿了。
  织造坊的织布机改良也已经完成了,定下来的最终的方案,不仅大幅度的提升了效率,甚至连人都比改良之前的轻松多了。
  本来姜邈已经打算更换织造坊里的设备了,但是又有另一个往日里擅长纺织的宫女,提出了另一项关于改良织带有花纹的布的更有效率的方法。
  在原有织布机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人加以配合,比原先织那种带着花纹的布的效率要提升几倍以上。
  姜邈知道的时候都震惊了,这段时间还真的是一直好消息连连,有这些成果,织造坊想不挣钱都难。
  后来她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觉得或许是因为宫中的宫女都来自全国各地,她如今这一出也算是博采众长的效果了。
  于是她和郑大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生产一部分已经改良好的织布机,至于这个给织布机上加配件和加一个人配合,来达到生产高档花纹布料的方法,也尽快的进入实验和调试中。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整个织造坊气氛明显地积极了起来。
  一来是因为姜邈除了最开始承诺的奖励之外,因为这个方法的实用性,又追加了更加丰厚的奖励,还将提出这个想法的宫女提升为了将要实行改良织布机组的组长,可以说算是升为管理层了。
  二来则是因为姜邈决定将这个改良织布机的命名作为奖励,以最先提出这个方法的宫女的名字作为命名!
  第二个才是让所有人震惊和激动的,因为只要这个织布机存在,甚至听姜邈的意思,以后或许会推广到全国各地。
  那这个宫女的名字也将流传到全国各地,甚至流传到后世。
  这种历史中留名的方式和机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更何况是女子呢?
  被命名为玉珍织布机的织布机,投入到了织造坊之中的时候,看到那织布机上刻着的玉珍织布机的字样,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又听说了又有人提出了改良花纹织布的方法,也被姜邈重视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下一个人会是自己!
  对于这种趋势,姜邈是乐见其成的,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就行。
  毕竟连她自己都对如今这短短时间之内,织造坊里的人动脑子思考创造出来的东西感到震惊了。
  谁知道还有多少古代的智慧,只缺少一双发现和重视的眼睛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了秋天, 收获的季节,连京都这边都在丰收的喜悦当中。
  今年虽然肃州因为天灾的原因欠收十分不好过,但是从最近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看来, 全国总体上还算得上一个丰收年。
  而京都周边本就一年四季气候适宜, 也未有什么天灾人祸,收成也非常的不错。
  姜邈的农庄里面今年虽然拨出了一部分地方做了工厂, 但比起那么大的面积, 大部分还是曾经的农作物。
  因为姜邈不吝人工和工钱,作物都伺候得很不错, 姜邈特意去看了几眼, 最让她心动的还是那个桃林中的桃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