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633章 科举雏形

第633章 科举雏形

  智商敏锐之人,已经意识到刘备在大宴群臣时跟法正搞“绝缨之会”的戏码,肯定是稍后就要让法正帮忙干豁出去的脏活儿了。
  他们的智商果然没有误判,这不,五天欢宴大赦结束之后,七月初六,也就是刘备登基后第二次五日一朝的正式大朝会上,就正式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法议题。
  聪明人隐隐感觉到,这项变法议题肯定会迎来重大的洗牌,不知又有多少擅长搭上便车的家族能崛起,又有多少错失良机的豪门将成为过气的云烟。
  这天一早,朝会那些常规性议题盘点完之后,司徒钟繇率先出列,向皇帝请奏:
  “陛下,自桓灵以来,天下选官之制糜烂,非佞幸贿谀阉宦之辈不得为官,灵帝时更是公然卖官鬻爵横行。天下大乱之始,皆肇于此。
  而后董卓李傕郭汜等辈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朝廷威仪衰微时,刻菔为印、狗尾为绶,授官随意至极。以致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如今更有袁氏二贼、弟兄相继残贼汉室、挟傀伪帝,伪称欲以九品官人法革除选官弊政,内行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狂士标榜、欺世盗名、窃盗鼎司,倾覆重器之实。虽号袁逆得人之盛,实则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今陛下神文圣武,肃清西夏,除残去秽,荡涤乾坤。既正大位,正当趁此气象,一扫四十来年弊政,使祖宗之法存菁祛芜。
  且自灵帝以来,天下士人所习之学,与前代多有不同。董仲舒天人感应邪说,多有曲解孔孟原意、穿凿附会,先帝时也多曾罢斥,若察举所考继续沿用前代,已无法适应时势。
  如今对于董逆罢黜之论、事关纲常者多改李司空之学,事关历数者多改诸葛长史之学。臣请陛下整顿察举旧法,与时俱进,以应时变,顺海内志士仰望,解天下百姓倒悬。”
  第一个挑起话题的是钟繇,而非李素。这也是为了程序上更少惹人非议。
  钟繇所言,也多半是针对变法动机,不涉及具体操作方向,以优先解决“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
  按照三公的分工,司空更多管的是财税和工商,也就是未来九部中的户部、财部、工部。司徒分管的才是人事和司法,对应未来九部中的刑部、文部、使部。
  刘备让李素当司空,一来因为他岳父蔡邕在刘协一朝挂司空。二来也是李素本来就擅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搞种田,之前税赋制度变法都是他搞的,才有“租庸调输”法今天的程度。
  如今关于钱和税的变法基本上到头了,后面重头戏是关于人和官的变法,理应由司徒担纲。谁让李素现在还不是人和钱都管的丞相呢,有人分权,就得演戏。
  过几年等他名义年龄也超过三十周岁了,再立点儿诸如灭掉某个诸侯的大功。而钟繇到时候也老了,至少五十几岁,把李素再升一级,变成钟繇荀攸的直属领导,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注:李素现在名义年龄周岁二十八虚岁二十九。实际因为他出道的时候就虚报了三岁,所以是周岁二十五虚岁二十六。)
  钟繇说完,满朝文官鸦雀无声,先短暂观望了两秒。等刘备亲自开口垂询:“兹事体大,三公可有集议?司空以为如何?”
  李素拿着和田玉的笏板出列:“钟司徒所言甚善,臣附议。”
  百官随后也纷纷表态:“臣等附议。”
  刘备:“既如此,着三公集议察举科目、举制、考核内容之改革。太常卿、廷尉与录尚书事诸有司分署细则。”
  随后,李素、钟繇、荀攸带着管宁、法正一群人,有模有样分组讨论了一下,不久后就在朝堂上当场先给出了一个框架。
  今天的讨论,主要还是讨论以后的察举科目要怎么设置、考试内容要怎么改革。至于具体的考试方式、如何防止作弊,这些是大朝会结束之后关起门来讨论的,不用让百官都知道。
  这样也是尽量减少横生枝节,减少可能出现矛盾的环节,也提高了议事效率。
  一行人当众讨论了足足小半个时辰,中间禀奏刘备圣裁数次、磨合争夺,最终决定将来的朝廷要常设孝廉、茂才、明法、贤良、知兵、明算六科,其中取士多者每年一考,取士最少者也要三年一考——
  其实,刚才的争论里面,最大的争议点就是要不要保留“孝廉”这一科。刘备和李素当然是想唯才是举,从此不考试道德了。这也更符合乱世的需求。
  但毕竟孝廉科的影响力太大了。哪怕李素在朝会之前私下里跟钟繇荀攸通气,把其他高层摆平了,下面还是有很多人跳出来苦苦哀求请皇帝考虑保留。
  而且这些人很多也不是坏人,是确实为朝廷考虑,很多人也是忠臣。
  李素最后考虑了一下,终于意识到:历史上曹操可以作为个案偶尔下一个“唯才是举令”,但那毕竟不是百年常法,是临时性措施,所以反对没那么猛烈。
  但要作为一项永久性的常设选官制度改革,名义上就永远不考虑道德,确实有点难以服众。而且刘备本人当年就是在灵帝的时候弃官回家募集乡勇与讨张纯、被刘虞命人举为孝廉的,过河拆桥很容易引来的天下人对刘备人品的猜疑。
  所以李素最后临时决定:保留孝廉就保留孝廉好了,但只是名义上保留,未来哪怕依然考孝廉,也不是看你的道德作秀,而是笔试为主!要考经学的扎实程度,学问不行只会做秀依然要刷下去!
  这样也免得民间疯狂作秀、各种花式刷名声搞二十四孝,甚至是厚葬之风愈演愈烈损害国力、导致财富大量灭失。
  当然了,因为李素打算把察举制改为地方候选和中央考核两级,所以地方候选的时候还是可以稍微考虑一下道德的。明显有丧德败行劣迹的坏人可以先筛选掉。
  只要是品行一般端正、没有劣迹的人推上来,到了中央这一环节再重点考试经学。这样,道德把关只要确保候选人不是一个危险品,最终能用还是靠才学。
  “不仁不孝但有才”这种选拔标准,终究只能是一时之计,不可能成为百世之法。
  在这一点上,其中最后太常卿管宁的一番苦谏,着实让刘备动容:
  乱世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变法不能是只对眼下最有利的权宜之计。那些权宜之计只能以教令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法律的形式出现。
  先秦之时,奖励耕战的商鞅之法,对于秦六世余烈、攻伐六国的阶段有利,但一统天下之后,就成了尾大不掉的弊政。所以变法和教令的分野必须明晰。
  君臣对取士科目形成一致之后,剩下的就是这六科分别考出来干什么、能做哪些官,同时又要考哪些内容。
  按照李素和钟繇商定的设计,孝廉是最基础的科目,考取之后依然只能当候补性的郎官,没有任何实际职权,后续要看实习期的表现,才能决定授予具体的事务性官职。
  但是,孝廉与其他五科也有不同,那就是考了孝廉之后,依然保留将来再报考其他科目的权利(也得你被地方上推举、再占用一个相应科目的候选名额)
  只要考得好,还是可以转职为其他五科的。
  也因为孝廉是基础,所以孝廉考的仍然是儒家经义。不过为了增加考试范围,李素也把后世科举的“四书”加了进来,反正他不怕考试范围太广、穷人买不起足够多书、读不了那么广的知识面。
  李素对现阶段科举的要求,本来就是真心选才,选脑子最活才学最广的,不追求以此分配利益束缚人心,也就不追求“划小考试范围、让大家务于精纯,把少数几本书读精读透”。
  考试的成绩判定方面,李素为了降低人们的认知成本,依然采用了十分制的打分方法,把每个考生的考卷结果判为零到九分。这一点跟隔壁的九品官人法倒是一样的。
  李素这人很现实,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袁绍从陈群那拿的九品官人法有弊端,但“上上、上中……到下中、下下”的九级评分方法,本身没有问题吗,有一部分能借鉴的,就毫无心理障碍地拿来用。
  后世的官员也是从一品到九品,跟汉朝时候的品秩石数分级也能对应,李素也照着这个来,可以降低天下读书人的理解成本。
  孝廉要考的经学,其他五科的举子也要考,但他们还有另外的几门专业课。
  茂才要求最高,考出来后可以做通才官,什么领域的官都能做。所以要考政务策论、兵法推演、刑名律法、算学历数,最终算五门总分满分是四十五。所有参加茂才科的候选考生最后取总分最高的得茂才。
  贤良要考政务策论,外加考一门诸子论衡,也就是哲学类的科目。考过后只能做民政官或者学术官,总分是二十七。
  明法要考刑名律令,外加考一门《韩非》,主要是立法学思想。考过后可以做司法官、监察官,也是总分二十七。
  其中那门《韩非》也不是直接拿古人的著作考试,而是要李素、诸葛亮和法正作注后的版本,作为考试教材,以免考生吸收了韩非“法术势”当中“术”部分的毒害,而“势”的内容也要删减不考一部分。
  知兵要考兵法战策,外加考一门骑射武艺,可以担当武将、兵部官,总分二十七。
  明算要考算学历数,外加考一门物理,可以担当工部、将作类官员,也包括盐铁官,还能当财部的钱粮类官职,总分二十七。
  这六科设置之后,之前汉朝四百年那些零零散散不常设的察举科目,就彻底废除了。
  “明法”、“知兵”和“贤良”原本就是有的,只是李素把考试内容改了,“明经”这些被吸收了。
  “明阴阳灾异”则是因为考试依据董逆邪说而被彻底废黜,变成了科学进步的“明算”,以后以物理数学课取代阴阳灾异课。其他更小众的科目就更不用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