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93节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93节

  “也好。”贺星回点头道,“此事要尽快。”
  陈昌一脸严肃地答应,等朝会结束,也是走在第一个。
  贺星回却是将陆裳叫了过来,“这件事,你这边也拿一个章程出来。”
  陆裳有些惊讶,“陛下的意思是?”
  “依朕看,以后各地的学校会越来越多,这里面的事务也会越来越庞杂,以礼部如今的编制,管理此事,只怕力有未逮。”贺星回道,“朕打算在礼部下面单独成立一个教育司,负责掌管全国的教化之事,到时候,朕会推荐你进入教育司。”
  陆裳闻言,眼中猛地迸发出强烈的光彩。
  贺星回并不打算只把女官限制在秘书省,让她们做一些文书的工作,这是从一开始秘书省成立的时候,她们就猜到了的。可是究竟什么时候将她们推出去,让她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却还需要时机。
  陆裳很有耐心,她并不介意等待,也会在等待的途中做好足够的准备。
  但她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来得这样快。
  她深吸一口气,才将胸腔里澎湃的情绪压了下去,抬头看向贺星回,“我会好好准备的。”
  “这对你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一个机会。”贺星回道,“这几年来,因为报纸杂志的繁荣,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新东西。这些东西,虽然科举考试偶尔也会涉及,但还远远不够。朕希望你进入教育司之后,能够主持编撰一套教材,用于全国各地书院的教学工作。”
  陆裳眼中的光彩更甚。
  遥想当年,她跟阿喜说,只要皇后陛下支持她们,让她们编出来的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那她们所开创的学问,就会成为显学。
  而现在,这套教材编出来,如果能够成为书院指定的课本,再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那么她们的目标就初步达成了。
  解释经典,她们现在仍然不够资格,可是如果能走出这关键的一步,掌握编撰教材的资格,那格局立刻就会不一样。这不仅仅是她自己的一步,也是秘书省的一步,是所有女官的一步,同样,也是陛下计划之中的一步。
  陆裳越想越觉得,这个时机是如此地贴切,比她所想的任何发展都更合适。
  但她看向贺星回时,又会忍不住想,对于陛下而言,究竟是她伸手抓住了这个时机,还是她本来就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的出现呢?
  这个念头让她心底又激荡起无数的情绪。
  以前读史书的时候,陆裳不懂,为什么那些大臣们动不动就愿意为自己的君主效死。忠贞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但是在世家的教育之中,是不存在这种东西的。
  可是现在,她懂了。
  那些在外人看来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身处其中的人而言,便是毕生所求。
  陆裳激动得脚步都比平时更加轻盈了几分,从紫宸殿出来,正好遇到了袁嘉。她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个手里拎着茶壶,另一个用托盘捧着好几个茶盏。看见陆裳,她连忙问,“里头忙完了?”
  陆裳点头,她便伸手拉住陆裳的袖子,“阿裳先别走,有好东西给你看。”
  于是陆裳又跟着她回到了殿里,就见袁嘉亲手将茶盏取出来摆好,拎着茶壶往里面斟茶。不过这茶水倒出来,陆裳才注意到,它竟然是乳状的,带着微微的褐色,有一股很浓的奶香和甜味。
  “尝尝看,我刚刚学会的新吃法。”袁嘉说着,捧了一盏茶递到贺星回手边。
  贺星回很新奇地接了过来,抿了一口,问,“这是奶茶?”
  “陛下一猜就猜到了。”袁嘉笑眯眯地说,“我今儿才跟着一个草原来的姑娘学会的。你们知道吗?她是来参加艺术比赛的!竟然有胡人千里迢迢地来参加咱们的比赛了!明天的新闻头版,我就打算写这个。”
  陆裳这时已经品尝过了这个“奶茶”,点评道,“糖放多了。不过竟没有奶腥气,难得。”
  “这可是秘方。”袁嘉神秘兮兮地说,“加杏仁进去一起煮,就能去除奶腥味。”
  贺星回也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代喝到了奶茶。除了没有珍珠芋圆之类的小料之外,口感上跟她记忆中的奶茶相差不远。
  这让贺星回也来了兴致,心血来潮地准备复刻一下奶茶。
  珍珠西米烧仙草之类的原料好像是舶来品,不过芋泥、豆沙、燕麦之类应该没有问题。
  她提了这个建议,袁嘉立刻记下来,还说,“我听巴哈尔说,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她都想留在烨京,跟着其他人学习。只是京城居大不易,她得想办法赚钱。依我看,与其去酒楼里唱曲,不如开一家奶茶店,多弄几个品种,说不定会成为京城新的风尚。”
  贺星回听到这里,不由问,“除了这个奶茶,他们还从草原上带了别的东西吗?”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很多进口的作物,都是经由西域丝绸之路传进来的。贺星回喝了一回奶茶,不免惦记起这些好东西来。
  那些远在美洲的好东西暂时弄不到,但已经传入中原的,总可以培育。
  袁嘉说,“还有一种胡瓜。听说是他们找不到水源的时候,补充水分用的。味道真的跟水一样,我不喜欢。陛下若是感兴趣,我再去讨一个。”
  当天下午袁嘉就将“胡瓜”送来了。贺星回本以为是甜瓜或者哈密瓜,结果一看才发现,居然是西瓜。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西瓜,完全不是后世红红水水的模样,根本不像是一样水果,味道更是寡淡得毫无滋味。即便如此,贺星回也很高兴,让人把种子剖出来,送到皇庄上去培育。
  其实就这么一点种子,种在宫里也可以。不过贺星回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向很克制自己,不喜欢闹出太大的动静。
  交给皇庄去培育,若是能种出味道好的西瓜,直接让户部推广,便是造福天下百姓。若是种在宫里,便成了奇巧之物,说不定让人以为她喜欢这些,也跟着去学。
  西瓜的培育工作还道阻且长,但礼部和陆裳关于管理天下书院的章程,却都已经拿出来了。
  贺星回先看了礼部给的那一份,毫不意外,就完全是补窟窿的思路。她说哪里有欠缺,他们就补上哪里,根本没有考虑过系统地整合与详细的规划。
  她不置可否,将这份奏折放在一边,拿起桌上的另一份,递给其他人,“诸卿看看这个。”
  众人先看到的是封面上陆裳的名字,立刻就提起了心。等看完了里面的内容,就全都陷入了沉默。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十分优秀的章程,特别是在有另一份衬托的情况下。
  贺星回在这个时候将之抛出来,意思也很明白:她想让女官插手这项工作。
  虽然当年重设秘书省的时候,贺星回说得很好听,只是让她们负责自己身边的文书工作,但实际上,女官们掀起来的风浪,是事先谁都想不到的。尤其是一份《世界报》,几乎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也彻底奠定了她们的地位。
  谁都不会觉得这些女官只能整理一下文书案牍。
  所以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那两个字:来了!
  他们很不想接话。明知道贺星回是要把女官推出来,可是谁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接了话,岂不就让这件事落定了?
  于是众人谴责的视线,都落在了陈昌身上。
  这是你礼部的差事,你既然抢到手了,怎么就不能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章程呢?但凡差得不是那么多,他们也有理由拒绝。
  第084章 规范
  陆裴也没有想到, 自己和陆裳在见面,是在这样情形下。
  礼部新设教育司,专管天下教化之事。第一件就是召集天下各大书院的山长, 赴京与会,商议办学章程。
  这几年来,开办书院,也成了很多在野的文人扬名的手段。其中难免良莠不齐、资质不一,朝廷要把这件事情管起来, 陆裴并不算意外。
  紫宸殿内的那位陛下,最喜欢的两个字, 似乎就是“规范”。
  大到出台各种法律, 小到设立种种规章, 任何事都要有规范,然后依循法令来处理,而非向从前那样,更多地看主管官员的想法。
  很难说这样究竟好不好,不过时至今日, 大家应该都已经习惯了。
  所以相较于其他同僚们的惴惴, 陆裴表现得十分坦然。
  他办书院,并不是为了跟谁竞争,而是为了充实自身的能力,取回应有的体面, 自然一丝不苟。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他一个个挑选过的, 贵精不贵多。这两年, 挺秀书院的学子, 也已经开始在科举考试发力, 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只是他没有想到,到了教育司,负责接待他们的教育司负责人,竟然就是陆裳。
  准确地说,是副司长。群臣最后自然是没能拗过贺星回,还是让陆裳接了这份工作,只能在职位上压她一头。不过司长是由礼部尚书陈昌兼任,并不负责实际的事务管理,所以整个教育司,都是她说了算。
  时隔数年,兄妹二人隔着长桌相望,互相点头致意。
  是的,长桌。这是陆裳带到教育司的第一件东西,一张长达三米左右的桌子,一侧是圆弧形。她自己就坐在圆弧形的顶端,其他与会的书院山长们,分坐于长桌两侧。
  听说紫宸殿里就有这么一张桌子,不过在这之前,没有人想过效仿。
  陆裳在教育司摆出了这张长桌之后,但凡是场地能放得下的部门,都定做了一张。听说满京城的木匠,如今都在做这种桌子。想必不久之后,就该传到民间了。
  便如此刻,山长们坐在桌旁,人手一份笔墨纸砚,一只白瓷茶盏,立刻就体会到了它的好处,也开始思量能不能在自家书院里添上一张。
  陆裳给教育司添的第二个大件,是一台印刷设备。
  新鲜出炉、犹带着墨香的文件发下来,也是人手一份。
  等资料发到各人手中,陆裳才站起身,先是说了一番套话,然后就进入了正题,“请诸位到教育司来,也是为了商议办学的章程。这既能规范当下已有的书院和学校,也能为将来想要办学的人指引方向,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共同完善。”
  “第一项,是教师资质考核。”陆裳道,“如今书院聘请老师,全凭山长个人裁定。我当然相信诸位山长的水平,也相信你们择才时会有考量,但书院想要长久存续,想要成为权威,就必须要制定标准。”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也让这些老师们来考一考。
  先由教育司考核一番,为合格者发放资质证书。至于各家书院是否还要进行二次考核,就由他们自己决定。
  考虑到这跟进士考试不一样,很多人不会愿意自己出路费,千里迢迢来京城考试,所以考试的地点就定在各家书院,每年教育司派遣巡考官下去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再整理出名单,给各个书院都发一份,也好让他们知道各地都有哪些贤才。
  至于教师考试的内容,就是牵涉到了今天的第二项议程了。
  那就是教材编写。
  如今书院教课,都是各行其是。除了四书五经不变之外,使用的教材也各不相同,很多就是山长或者老师自己的多年的心得,再教给学生。这固然能够传承老师的思想,但也难免会造成学生水平不一。
  所以教育司才让他们坐在一起,共同商量出一套比较可靠的教材。而这套教材,之后会纳入科举考试和女官考试的考核范围。
  除此之外,陆裳还宣布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学科的划分。
  之前无论是书院教课,还是各级考试,都是把所有的内容混在一起考察。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的东西过于驳杂,不利于他们梳理和总结。因此,这回制定教材,就将学科划分纳入了其中。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
  书院里现在就有不少学生,如果贸然更换教材,还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体系,他们岂不是很难适应?
  “诸位放心,这个问题,教育司当然也考虑过了。”陆裳道,“所以这套教材编写完毕之后,会先下发到各书院,组织老师们学习。等老师们学有所成,再对他们进行教师资格考试,然后才会普及到学生。而且也是从刚刚招收的新生开始普及,并不会影响前面的学生。”
  也是要等到这一届学生结业的时候,科举考试才会进行相应的变革。
  这整个过程,按照陆裳的说法,大概需要十年左右。两年用来编撰教材,老师们再学习两年,剩下的六年是留给学生成长的时间。
  她这么一说,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今年改了明年就要考,那肯定无论如何都是来不及的。但是陆裳一竿子将之支到了十年后,尽管每个人都很清楚改革不易,但还是会有一种“时间充足,可以慢慢来”的错觉。
  于是便有人问起,这学科该如何划分?
  陆裳道,“这也是需要诸位集思广益之处,不过,教育司也先拟了一个简单的划分方法,以为参考。”
  她指挥众人将手中的文件翻到相应的页码,“目前,暂时划分为经学,文学,数学和科学。”
  “这科学又是何物?”
  “科学就是诸位所说的新学,是从《世界报》开始出现的一门研究自然万物的学科。”陆裳道,“皇后陛下为它赐名为科学。”
  这话又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毕竟前面三门学科,大家都可以理解,经学自不必说,文学从经学之中分出来,确实会显得更清晰,至于数学,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科目。唯有这个“新学”,是才出现没几年的东西。
  说句实话,在座这些人,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部分人都有些排斥这种新学,因为这跟他们所学的体系截然不同,如果不是每一期报纸都跟着看,就很容易迷糊。
  不过也只是议论一番,没有人公开反对。谁不知道《世界报》就是面前这位副司长主编的?而站在她背后的人,毫无疑问就是贺星回。现在她成了教育司的副司长,负责天下教化,会把“新学”弄进来,简直是理所当然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