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大国制造1980> 大国制造1980 第43节

大国制造1980 第43节

  这是复印版,已经厂长签字了,显然昨晚徐厂长也加了班。
  她看完了,就听见江建中喊了一声:“于主任,饭给你捎回来了,快点吃吧,可能凉了。”
  于主任嗯了一声,何熙就听着脚步声朝着自己这边过来了,抬头一看,正瞧见于桂芬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往这边走,跟她目光对视上了就说:“何顾问,我带着胡敏去一车间,跟邬大河商量商量配合的事儿,你没去车间,跟我去认认人吧。”
  这是必须的,何熙立刻点头:“行啊,你吃完饭吧。”
  于主任已经一口将包子吞了,那大包子噎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连忙喝了两口茶,才空出嘴来,风风火火地说:“行了,吃完了走吧!”
  何熙拿着包就跟了上去。
  出了办公楼往西边走,就是车间了。
  于桂芬就给她介绍:“前面这个是二车间,后面那个大的,是一车间。”
  何熙看了看,二车间显然是时间久远了,不是一般的旧,而一车间看着就新,显然是这两年新盖的。
  这一二车间的名字,恐怕不是以历史算的,而是以重要程度命名的。
  路过二车间的时候,何熙还往那边瞧了瞧,这会儿已经是上班的点了,里面人不多。
  于桂芬瞧见何熙看就解释:“二车间主要生产2150发动机,是六十年代的主力机型,已经很老旧了,需求量不大,现在开工率严重不足。”
  何熙点点头。
  很快就到了一车间,和二车间闲散的情况相比,一车间可是热火朝天。
  这时的发动机生产,可不似21世纪已经大部分自动化,有机械臂帮忙,完全是靠着人工操作的。
  如果仅从车间看,没有任何高大上的地方。
  到处都是机床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灰尘,说话完全靠吼。
  于桂芬轻车熟路,带着何熙一路向前,还跟人打着招呼,问着邬大河在哪里?
  何熙大部分名字都没听过,不过也有熟悉的,比方说昨天提起的吴太高、张慧丽、罗小军和高长虹。
  她就记下了样子。
  很快到了装配线,刚刚有人说邬大河在这里,不过何熙看了一圈没瞧见人。
  于桂芬则直接跟一个瘦瘦小小的工人说起了话:“杜勇,邬主任呢?”
  何熙又对上了号,杜勇是昨天郑主任提过的那位很棒的装配工。
  杜勇是个开口先笑的人,露出大白牙笑着说:“于主任啊,邬主任上厕所了。一会儿就过来,你等等。”
  于桂芬哦了一声,站一边了,倒是有人不停开始打量何熙,毕竟她实在是太显眼了。
  有人忍不住问:“这是新来的技术员吗?没见过啊!”
  于桂芬一听就聊起来了:“不是,这是何顾问。”
  顾问可是够唬人的,不过工人却不信:“她才多大,能当顾问?”
  这又不是秘密,于桂芬就把大比武的事儿说了,这可是大事儿,一听大家都感兴趣了,连忙问:“什么时候比?装配这块肯定是老杜吧,别人也不成啊。”
  杜勇倒是沉稳笑着说:“咱就是一块砖,厂里哪里需要哪里搬,反正我听安排。”
  于桂芬就喜欢杜勇这性子:“老杜这话爽快!”她还普及了一下这次大比武的重要性:“如果能赢,ts1号就可能落户咱们海州厂了。那可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海州厂肯定能成为一流厂!”
  这个大家都喜欢。
  这代表着工资高奖金高地位高。
  而且,这时候的工人谁不爱自己的厂子,谁不想自己的厂子好?!
  于桂芬这么一说,连杜勇都激动了:“哎呦,那可太重要了,必须得赢!”
  “就……”于桂芬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插了一句:“于主任怎么过来了?”
  这声音听着陌生,何熙扭头看,就瞧见一个白胖子走过来,不是邬大河。
  胡敏在旁边小声介绍:“这是一车间的副主任刘海涛。”
  何熙皱皱眉,已经猜想到了邬大河这是躲出去了。
  于桂芬恍然不觉,连忙问:“邬主任呢?”
  刘海涛说:“他有事出去了,有什么事跟我说一样的。”
  于桂芬就立刻将带来的分组计划给他了:“刘主任,我们技术科加了一夜班,把计划都弄出来了,你们一车间可得配合。现在节油啊外观啊还有产品其他的改进还没落地,这个要等一等。现在要紧的是,把参赛的技工集中培训一下。”
  “我们列了五个人的名字,你看着谁合适,也可以加上一起培训,别超过十个人。”
  “时间就是晚上下班后,七点到九点,大家加个班。”
  于桂芬说完就等着刘海涛回应了,哪里知道,他看了一眼后就笑了:“于主任,你们这够快的。按理说,厂里这么大的事儿,我们一车间怎么也要参与,可是……”
  他这一可是,何熙就知道有问题了。
  其实昨天的表现看,邬大河就不会痛痛快快配合的。
  “你怕是不知道,省里几家农场统一订购拖拉机,咱们有两百台的生产任务,我们哪里有空啊。”
  “这事儿我知道啊。”于桂芬也不愿意了,直接指了出来,“可这200台的交货时间是八月前,这还有三个月呢,怎么就紧吧成这样了。再说,我们又不是把你们全车间人调走,就几个人,你们就不能生产了?”
  刘海涛就笑了:“你别生气。这看着是挺松快的。可生产这事儿你也知道的,万一哪天机器坏了,万一哪天有别的任务,我们赶早不赶晚。”
  那边杜勇也听不下去了,直接插嘴:“这事儿是大好事,再说也不占用上班时间,选上谁,我们加班不就行了。”
  刘海涛看着杜勇直接说:“抽调这几个人倒是没事,到时候他们一对改装任务下来,不占生产线吗?杜勇,你为厂子里着想,我也是为厂子里着想。”
  “刚刚于主任的话我听了,我觉得,这事儿啊,看着香,其实离着咱们远着呢。阳城厂,江城厂,咱们哪个比得过。这边耽误了生产,结果还没赢,你们干部工资可是照发,我们工人呢,奖金可是要扣掉的。”
  “这么多人,指着奖金吃饭呢。我得负责任。”
  他这一说,原先还觉得这事儿挺好的工人们,就没有出头的了,甚至杜勇想说点啥,也被人拉住了。
  赢了的确好,可涉及到奖金工资那是真不行。
  尤其是刘海涛还挑起了一个对立。
  干部的奖金和工人的奖金是不同计算方法的,技术科拿的平均奖,那是雷打不动。可是车间拿的是效益奖,跟利润挂钩。
  谁愿意冒自己的险?
  于桂芬是真怒了:“刘海涛,这可是厂里的任务,你推三阻四干什么呀?”
  刘海涛也说了:“你也说了是厂里的任务,厂子是全体职工的厂子,那不得要职工同意啊。”
  “我问问,你们谁愿意去?没关系的,谁去都可以,不过我这边可是要人顶了你的班了,省的生产完不成。”
  前有奖金威胁,后有工作不保,谁敢出声。
  这么大嘈杂的车间,愣是静了下来。
  等了一会儿,刘海涛才无奈地说:“我也不是不让,你看都不去,于主任,你也说了全厂的事儿,要不,你找找别人?二车间也挺好的。”
  后面一句话,他说的可是言不由衷,脸上的嘲讽意味特别明显。
  于桂芬都气笑了:“你这么威胁,谁敢应?”
  刘海涛这会儿脸啪嗒掉地上了,黑着脸说:“于桂芬你可不要污蔑人,我什么时候威胁了,不行,你得跟我到厂长那儿说清楚去。你这是血口喷人。我好好的一个主任,为了工人着想,分析了利弊,你凭什么说我威胁?我哪句话说的不对?”
  “走!”他说着,还真要拉于桂芬。
  何熙直接上前一步挡在了他面前,刘海涛这才第一次正视她:“何顾问吧,这没你什么事,你别挡路。”
  何熙说:“我挡于主任不是为了不去厂长那儿,我只是觉得你拉扯不好看而已。去啊,为什么不去?走!这里这么多人,这么多耳朵眼睛,把话说一说,厂长自有公断。”
  刘海涛也就是一闹,哪里想到何熙真去,他能去吗?
  他就笑了:“我哪里会真拉扯,我就是生气。算了,我们生产任务忙,你们赶紧找别人吧。”
  说完,就头也不回离开了。
  何熙于是又往工人那边看了一眼,可大家显然都有点惧怕,没人主动。就是杜勇想说点啥,愣是被他后面的工友拽住了,结果什么也没说。
  等着出了一车间,于桂芬就气呼呼的说:“我要去厂长那儿告状,他邬大河怎么能这样?”
  何熙说:“关邬大河什么事?他出面了吗?我们去告状,充其量将这个副主任记个过,到时候还是邬大河管理车间,没用的。他不想参与各种法子都有。”
  于桂芬忍不住说:“那就不落地了?”
  何熙说:“落啊。我们去二车间。”
  于桂芬有点担忧:“二车间行吗?他们……”
  话音没落,就瞧见步镜音正等在一车间门口不远处,瞧见她俩,立刻迎了上来:“何顾问,我想了一晚上,虽然二车间能力是差点,可这种事我们也不能落后。我跟您请缨,让我们也试试吧。我们当个备选也愿意啊!”
  27. 三章合一  就二车间了【捉虫】
  步镜音说的特别诚恳:“这事儿还是以一车间为主, 我们这边技术一般,也不是生产t185的车间,了解也不如他们多。但是, 我们车间也有不少厂里的老师傅,还带了几个徒弟,总不能越来越差吧,我们跟着学学。”
  何熙倒是喜欢步镜音的态度。
  不吭不卑有理有据。
  她就点了头:“走吧, 去看看。”
  步镜音立刻在前面带路,一路上都在介绍二车间:“现在有工人400多名, 焊工铣工、钳工我们都有八级工的。”
  于桂芬显然不是很想让二车间上的, 趁机提醒了一声:“你们是有, 可跟没有没区别。钳工张师傅静脉曲张的厉害,下肢水肿都站不稳当,早就不上一线了。铣工赵广鑫倒是年轻力强, 天天带着徒弟出去干私活,厂里记了大过都不回来。焊工余师傅倒是肯干,技术也不错,可她不是刚生了没多久,休产假呢?”
  何熙这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车间这么火热, 这些八级工还留在二车间。
  整个一老弱病残啊。
  步镜音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拿不出手,不过还是很坚持的:“张师傅不能久站,他也带了徒弟,王昕挺好的,学的不错了。余师傅的确休产假呢,不过也快结束了, 这个月就回来上班。至于赵广鑫,我叫他。”
  “而且,我们还有点小东西,给何顾问看看。”
  “什么东西?”何熙挺感兴趣的。
  步镜音就说:“就是张师傅研究的呼吸器。前一阵子t185总出故障,一车间那边忙不过来,张师傅帮忙检修了几台,发现这机子烧机油太厉害了。他听徒弟王昕说,国外的柴油机都有呼吸器,他自己就琢磨了一个,我们找了一台维修的t185试了试,真挺管用的。”
  何熙眼睛都亮了。
  呼吸器其实到了她的年代还在用。
  她之所以忘了这事儿,是因为现在呼吸器还不普及,到了83年左右,国内才开始第一代呼吸器,是塑料做的,非常简易,自然通风。而她的年代的呼吸器已经变成了强制通风,叫做曲轴箱强制通风,或者pcv系统,不叫这名字了。
  恰好落在盲点。
  何熙连忙说:“走,看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