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鉴宝之王> 第360章 失传已久的柴窑

第360章 失传已久的柴窑

  不多想,周芷晴上了陈三顺的车,而陈三顺直接启动汽车,前往前往烧烤城。
  烧烤城在南城,这边靠近江边,晚上江风吹拂,十分凉快。当然,烧烤城有很多,只是分大小而已。
  西街那边,也就是大哥肖虎之前烧烤的地方,也有很多烧烤店。
  南城烧烤城,相对来说,比较大型,所以,陈三顺直接将人带到了这边来。
  两人抵达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半,这个点,南城烧烤城正是人多的时候,一般会持续到十一点,热闹非凡。
  陈三顺不是第一次过来,但觉得不是经常,几年不来,这边发展得很快,江边出现了一栋栋大厦,可见,南城发展得非常迅速。
  “没想到,这边发展得这么好。”
  陈三顺道。
  “你是有多久没来南城啦?政府早就看好这边,所以大力发展呢,如果你有打算开公司,或者开店,都是可以试试这边。”
  周芷晴如实道。
  “暂时没有想法,除非搞房地产,不过,我们八子当中,几乎没人搞过房地产,经验不足,起步艰难。”
  陈三顺如实道。
  “那倒也是,目前房地产方面最强的,就是林家,有林家这个巨无霸在起那么顶着,估计就算想搞,也搞不过他。”
  周芷晴如实道。
  “林家?”
  一听到林家,陈三顺就有了精神。
  “嗯,林氏地产,在锦城各个城区都有楼盘,占据了整个锦城房地产的半壁江山,而且他的房价,比其他人公司的价格都要高一些,但却很受欢迎,一是名气大,而是他的楼盘位置比较好,把好的位置全都抢完了。”
  周芷晴如实道。
  “好吧,又是抢。”
  陈三顺淡淡道,显然已经有了想法。
  房地产是个暴利行业,他的确也很想搞,但目前缺少一个契机,暂时先放一放。
  两人很快就进入了烧烤区,这边街道两边,全都是烧烤店,一眼望不到尽头,大概能有两公里长。
  不过,人也很多,几乎每一个店,都坐着不少人,证明这里的生意不是一般的好。
  道上也不缺地摊,倒是搞得道路有些拥堵,幸好这里是步行街,车辆禁止入内,所以就算拥挤,还是能轻松通过的。
  两边地摊种类也很多,各式各样,倒是让陈三顺忍不住放慢了脚步。一般大漏都是在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地摊,而地摊的老板,有很多并不是很专业,他们多半是从一些普通人身上收来的,而普通人有一些东西并不普通,因为他们不懂,所以觉得普通,拿出来低价卖了。
  而老板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件不太普通的普通物件,稍微将价格提高几倍,也可以卖出。
  所以,就需要一个识货的人去将他们识别出来,而这个人,便是捡漏大王。
  陈三顺就是这个捡漏大王之一。
  起初一段路,陈三顺看不到好东西,毕竟地摊并非全都是卖古董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草药、衣服,鞋子,玩具之类的。
  “看什么呢?”
  周芷晴突然看到陈三顺,发现他一直盯着两边的地摊看,好像在找什么似的。
  “习惯了,一看到地摊,就总觉得里面可能有宝物。”
  陈三顺苦笑道。
  “好吧,那我们就在前面一家烧烤店吧,这家烧烤店人并不是很多,看上去地方也宽,挺舒服的样子。”
  周芷晴指了指十几米远的一家烧烤店,店面外面搭着长长的大棚,足有三十多米,桌位比较多,环境貌似挺不错。
  “行,那就去他那吧。”
  陈三顺无所谓,哪里吃都一样。
  周芷晴点了点头,跟着周芷晴走了过去,不过在临近那家烧烤店的时候,陈三顺突然有站住了脚步,因为这里有个地摊,上面的东西,非常吸引他。
  这地摊上摆着不少瓷器,但都是小瓷器,比如小花瓶,碗,以及盘子。
  其中,一个盘子有些特别。
  这盘子天青色,表面如镜,非常单薄。
  他急忙蹲下,一把将盘子抓在手中,然后轻轻弹了一下,盘子立刻发出了一声脆响,声如磬,外表滋润,包浆光滑,有一些细纹,看上去非常精美,陈三顺看了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芷晴,稍等片刻,我想看看这个盘子。”
  陈三顺道。
  “好。”
  周芷晴也不着急,吃烧烤不是正餐,只是当成宵夜而已,现在时间还早,不着急,她本来是打算点了菜之后,一边聊天,一边吃,慢慢来。
  就这样,陈三顺看了五分钟,最后他才确定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柴窑瓷器。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
  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间撰写,明中期由王佐增补的《格古要论》,记载有:“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麄黄土,近世少见。”
  可见,柴窑是多么珍贵,已经失传已久,据了解,当年严嵩父子,就是倾全国之力,寻找柴窑,最后只能找到几个,可以看得出来,到了明朝以后,柴窑几乎是绝迹了,而且,大多数还是宋代的仿制品,目前存世量就那几十个,可见其珍贵程度有多高。
  可以跟汝窑相提并论了,同等珍贵。
  所以,这盘子如果真确定是柴窑,那陈三顺就算是捡了个大漏,几百上千万肯定是有的,甚至更多。
  柴窑是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所烧,出自当时的河-南郑-州,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那里本来就适合做陶器,又因为当时世宗姓柴,故名。
  当时亦称御窑,从宋朝开始改称柴窑。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
  为古来诸窑之冠,但底部大多为粗黄土色。
  陈三顺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就算不是真品,那肯定也亏不了多少钱,于是,他打算先买下,别看太久,让老板看出蹊跷,等会他不卖了,拿去古玩店卖,那就尴尬了。
  “老板,这盘子多少钱?”
  陈三顺见老板开始怀疑,急忙问道。
  老板见陈三顺挺喜欢的样子,故意道:“这可是古董,至少是清朝以上的,值不少钱呢,给我五万块吧。”
  “古董?你忽悠谁呢,古董你还放这里卖,早拿去古玩店卖了好吧,我见这盘子挺好看的,买下来做个纪念,给点实在一些的价格,要不然,我就去吃烧烤了,你留着慢慢卖吧。”
  陈三顺故意道。
  “小伙子,那你说给多少,你给个准价吧。”
  老板直接说道。
  他花了五十块收下的,这玩意他拿给朋友看过,而朋友是古玩店的伙计,见过不少古董,看了一眼,说没有相应的,便说这可能不是古董。
  老板本来就是小本地摊,哪里懂这些,见到懂行的朋友都说没见过了,自然就以为是个普通的东西。
  毕竟柴窑在世界上数量太少,市场流通几乎没有,在明朝以后,就开始绝迹,剩下的都是被放在博物馆,那伙计没见过也很正常。
  “一百块!”
  陈三顺道。
  “嘶~”
  老板倒吸了口气,随即苦笑道:“小伙子,你这价看得也太厉害了点吧,从五万砍到了一百块,能不能别那么恨啊,留口汤喝行不?”
  “喝汤啊,行,一百五,不能再多了,否则,我去吃烧烤了。”
  陈三顺道。
  听到这里,周芷晴显然看出了蹊跷,只要陈三顺认真挑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应该是捡到漏了。
  于是,周芷晴故意道:“老公,我们赶紧去吃烧烤吧,人家肚子饿了呢,你说有事没事儿,你买个盘子干啥,家里有的是。”
  “哦好吧,我老婆急着要去吃烧烤了,那算了吧。”
  陈三顺故意道。
  “别,一百五是吧,好,就一百五,一口价,你别再给我提价了,多一分我都不要。”
  老板道。
  陈三顺有些哭笑不得,多一分不要?
  要是我说给你五万,估计兴奋得要抢钱了吧。
  “老婆,这玩意还不错,一百五要不要?”
  陈三顺故意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