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大唐隐相> 第185章 给诸位说一段评书

第185章 给诸位说一段评书

  两个宰相,李林甫都想讨好。可他知道,做这讨好的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对方看见。
  不然,两边都会得罪。他内心里虽是知道韩休的分量重一些,可也知道萧嵩才是圣人真正喜欢的人。
  所以,两个都要讨好,必须讨好。如此,他才能在仕途上精进一步。
  “李侍郎,如何走在了后面?”身后突然有人问道。
  李林甫赶紧转头,看到是裴耀卿走了过来。
  “裴府尹如何也落在了后面?”李林甫笑着反问道。
  裴耀卿怔了怔,随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李林甫也笑了,然后就拉着裴耀卿一起向书院那边走去。
  这些大臣来到书院,最遭罪的人就是李承休了。
  整个书院只有他是有品秩的散官。所以,见到这些上官的时候,每一个他都要行礼。
  只行礼倒也罢了,那些官员回礼后还要说上两句客气话,这样一来,李承休躬身的时间就更长了。
  只几名官员还好说,可这数百人如此折腾下来,李承休就觉得自己的老腰快要坚持不住了。
  看到里巷那边依然有官员向这边走来,李承休咬咬牙,心说为了书院,今日便豁出去了。
  比起外面的杂乱无章来,院子里倒是井然有序的。在李嗣业等人的带领下,这些官员依照品秩,依次先去后院拜了英烈亭。
  大臣中很多人都早已看过这座亭子,可书院里的老先生板着脸说,这是书院的规矩,进到书院里,就必须先拜英烈亭。
  先前老先生点灯熬油的考了大半辈子进士,为的就是想成为这些官员中的一员。现在,他早已不想这些事情了。
  无欲则无畏。这会他说起这书院的规矩来,就格外郑重,如同宣读诏书一般。这些高官们虽是听着不是滋味,可嘴上却也没办法反驳他。
  “无规矩不成方圆,诸位,请多担待。”
  说完最后这几句话后,老先生便扬长而去。
  看着老先生的背影,有几位大臣摇了摇头,心说这人何以如此傲气,不知今日来此的都是高官吗?
  可领头的韩休和萧嵩都没说什么,这些人也只是私下里说了几句就不再说了。
  书院如今又多了几名先生,而颜真卿和许远也不再是学子的身份,而是做了这里的先生。李泌说,这叫做“择优留教”。
  现在,这两位择优留教的年轻先生,正笑吟吟的站在这些官员面前。
  虽是宽大的院落里摆了一溜桌椅,可最后坐下来的只有韩休和萧嵩两人。而其余官员无论如何想让,也不肯坐下来。
  李泌站在前院学堂的窗户后面,看到那些官员谦让了一番后,到底也没有坐下来,就想着自己倒是忘了,这些官员讲究尊卑有序,正式一点的场合,是断然不肯和上官平起平坐的。
  再看韩休和萧嵩坐着的样子,李泌忍不住笑了一下。
  两人坐着的位置,竟然隔着三个座位的距离。
  而那些大臣们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隐隐分成了两派,分别站在两位宰相后面。
  李泌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倒是愣了一下,心说真的分的这么清楚吗?可再看这两派人之间,李泌却差点笑出来。
  一位穿浅绯色衣袍,身材略胖的官员,正笑吟吟站在这两帮人中间的位置。而这人后面,还站着几名穿浅绿色官袍的官员。
  红配绿,还是绿叶衬红花?李泌看着这个有些诡异的组合想着。
  估计站在中间的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骑墙派吧?
  李泌正待问问站在旁边也向外看着的裴耀卿,中间站着的那个笑脸人是谁时,就听到韩休开口问道:“你家小先生在哪里?怎么不见他来这里。”
  颜真卿行了一礼,回道:“小先生得知诸位高官来此,怕慢待了诸位。所以,他说要准备几个节目以娱诸位,总不能让诸位白来这里一趟。”
  颜真卿说的有板有眼的,这些大臣听的一愣一愣的。颜真卿已经说完了,他们还好像没有醒过神来的样子。
  “以娱诸位?”韩休皱眉问道。
  “正是,小先生就是这么说的。”颜真卿一脸正经的说道。
  韩休看看坐在另一边的萧嵩,看到他也是皱眉的样子,就在心里叹了口气,暗自说道,李泌啊李泌,今日来的人,未必都是喜欢你的人,你就别整那些稀奇古怪的事了。
  李泌是不是整了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接下来就知道了。因为,颜真卿接下来说出的话,更是让他们掉眼袋。
  “首先,我要给诸位说一段评书……”
  韩休瞪眼看着他,心说这又是搞的哪一出?评书,评书是什么?
  颜真卿不等韩休再次发问,看了许远一眼,先开口说道:“话说我朝高宗皇帝当政时,李勣征伐高句丽……”
  高宗朝时,一代名将,英国公李勣征伐高句丽的往事,这些官员都清楚的很。可把这件往事这样说出来,倒是第一次听说。
  颜真卿负责说评书,站在一边的许远则负责击掌应和。每当颜真卿说到紧要之处,许远便拍一下巴掌。
  他们说的是李泌改动过的评书。许远击掌,就犹如说书人拍醒堂木。
  高宗征伐高句丽的故事,书院里的人常讲。初时,是王忠嗣他们这些武人为了研究当时的战术,一遍遍在李泌让人做的沙盘上推演当时的战况。
  毕竟前朝两位皇帝征伐了四次,前后出动大军几百万,也没把这个蕞尔小国拿下来。后来,本朝太宗皇帝兵分两路御驾亲征,竟也功亏一篑。直到高宗时,七十三岁的老将李勣亲自出马,在薛仁贵等名将的协助下,才一举荡平高句丽。
  这样的战例很值得研究。
  最后,李泌干脆就把荡平高句丽的往事编成了评书,还起了个名字叫“荡夷志”。
  也就是两炷香的工夫,颜真卿就把这段评书说完了。
  那些大臣们意犹未尽,看着他二人竟是有些依依不舍的。
  学堂窗户后面,裴耀卿端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小先生,看来当年高宗朝征讨高句丽的壮举,这样说出来更是有意思。”
  李泌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不但是征讨高句丽的故事可以这样讲,别的事情也可以。比如,瓦岗英雄程咬金的故事。”
  裴耀卿正待说话,李泌又一脸诡异的接着说道:“我看他们一个个都是意犹未尽的样子,不如我亲自出去,给他们再说一段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