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晚明霸业> 第691章 吴三桂的心思

第691章 吴三桂的心思

  马车停在深州城外,马车上大多数人下了车。
  其余的都是商人,看着他们的同伴离去,他们的内心颇有几分舒畅和寂寞如雪的感觉。
  如今不似前些年,商人的地位低下,如今的商人当官的也有。
  只要照章纳税,谁都不会说什么。甚至给国家做出贡献的商人,皇爷还有奖励,这让大家对商人都不怎么方案了。
  只是这寂寞,却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一个商人走南闯北,几乎每一天他身边都是陌生人,对于家里亲人的思念会一日甚于一日,一直等到挣了钱才会回到家中歇息。
  可是回到家中,又要挣钱养家糊口,繁荣家族。
  所以商人,虽然日子过得潇洒,可一辈子几乎都在路上颠簸,那份寂寞没有人懂。
  就连见过大世面的温旭,当看着马车摇晃着铜铃离去的时候,内心也有些沮丧,似乎马车上那些聊的很开心的朋友再也见不到了一样。
  直到下连队才冲淡了他内心忽然多出来的那股难过。
  李苟带着温旭去了驻地。
  首先要进行注册登记,证明身份,然后拿到了军需官签发的清单,去仓库领取属于他自己的装备。
  李苟虽然是个叨叨怪,但是教师出身也不是一点儿优点都没有。
  起码这个家伙是个古道热肠的家伙,帮助温煦解决了不少问题。
  尽管温煦是一个上士,可是他依然不属于军官,没有军官的那么多福利,好在明皇坚持官兵平等,士官的待遇也不错。
  在军需官那里他得到了一顶崭新的钢盔,上面插着大红色的盔羽,两套大红色的棉甲,一套铁甲,一个行军背包,一套参合,一套被褥,还有水壶。
  三级军士长声音很是机械化,仿佛没有任何感情,“小心不要将代表身份的盔羽弄丢了,不然要关紧闭。被褥和餐具出了问题,可以来我这里更换,对了,你使用什么武器?”
  “有马槊吗?”温煦感觉自己拿那么个奇葩的武器,肯定能亮瞎一群人的眼睛,年轻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他张扬的性格。
  “那是旧时代的武器,你是军官允许配备左轮火铳和雁翎刀,你想要什么?”
  “能都要吗?”温旭问了问。
  仓库的后勤官是个三级军士长,经验非常丰富,摸了摸温旭的手上的茧子,点点头从军械库里挑了一套新装备,“雁翎刀怎么使,你在军校肯定学习过,但是左轮短铳肯定没见过。
  这是最新列装的武器,弹丸省着点儿用,现在还没规模化生产,咱们新军一团优先列装的。也不知道你这小子有啥好的,上头竟然招呼优待。记得去教导队学习学习怎么使用。行了,签字吧。”
  “谁说我没用过左轮火铳!”
  说完拿起火铳,走到军械库外面,对准靶场的靶子,砰砰砰便是几枪。
  枪枪命中靶心,站在不远处偷看的李苟吓得一哆嗦,差点儿又尿了裤子。
  这位可真是能人啊,能够成为自己的偶像,果然不是简单的人物。
  而其他正在休息的士兵,也一脸懵逼。
  “这是哪里来的大佬?他刚才使用的是左轮短铳吗?”
  “不清楚啊!”
  一群士兵一脸疑惑,跟看怪物一样看着温旭。
  而军士长也放弃了之前的轻视,点点头说道:“行了,东西都拿走吧。年轻人低调点儿好,在新一团别那么张扬。”
  温旭跨过长刀,将短铳别在腰间,缓缓的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并不喜欢雁翎刀,他感觉在战场上厮杀,长枪更加厉害一些。但是刀和短铳在军中,是地位的象征。
  自己要长枪,只会让士兵心里疑惑。
  “先去洗澡,再去换衣服,咱们新一团讲究多,之前高燕将军领着咱们的时候,要求咱们必须保持卫生,后来大眼儿将军回来之后,也没该规矩,要是你这卫生搞不好,可要挨罚的。”
  李苟看着温煦出来,跟在一边儿解释道。
  温煦低声问道:“这军士长怎么总是一张扑克脸。”
  “你这是上面打招呼了,不然更不会有好脸色。”李苟小声说道:“当兵的,可得跟军需官打好交道,走这边儿,咱们去澡堂子。”
  每个营都有属于自己的澡堂子,每个团都有属于自己的卫生间,不能混用。因为这里是是军营,普通民夫不能擅入,打水挑粪一应有辅兵来做。
  温旭总觉得在厕所上写了自家番号有些别扭。但不得不承认如此一来的确容易分辨,不会走错。
  等到了浴室,却让温旭又有了一番土包子进城的感叹。
  这里的浴室非但有新兵营那样联排的水龙头,而且还有一个个小屋子。是全松木搭成,结合处糊了水泥。密不透风。地上是木板铺成的地板,从间隙中能够看到暗红的火光,那是旁边有烧煤的窑室。在窑室正上方,是一块微微发红的铁板。
  “这是干嘛的?”温旭说着就想往里进。
  李苟一把拉住温旭:“这里汗蒸的地方,只有军官和橄榄球队的人才能用。咱们不能进。”
  温旭哦了一声,却还是对汗蒸十分感兴趣。他站在水龙头下,任由温水冲刷,心里却还想着汗蒸是怎么个洗法,又是何等滋味。
  不一时,一队壮汉呼啦啦闯了进来,各个都比温旭高出一个头,身形是温旭的两个大。李苟在旁边低声道:“这就是橄榄球队的。”
  温旭看着这些壮汉三五成群进了蒸浴室,不一时里面就传来了嘶啦作响的水汽声。很快,没有关严的门缝里,钻出了丝丝缕缕的水蒸气。
  “没蒸过,”李苟也颇为失落地摇了摇头,“听说是皇帝陛下弄出来的,反正看那些人似乎都很舒坦。唉,啥时候我也能当军官就好了。”
  “士官就不行?士官当到了顶也还是兵。”李苟叹道:“不过你看我,训练不比你们少,津贴还比你们少呢。
  文书这个岗位杂七杂八的事儿非常多,而且训练要求一点儿也不低。
  “好好干,以后升了参谋长就好了。”温旭安慰道,随口叹道:“要是能快点升军官就好了。”
  ……
  “各级副职官全转军官,根据实际军职分授军衔,连夜去新兵营挑兵!”
  济南府大都督官厅中的一间偏室里,大眼儿终于拿到了全套批文,可以进入营扩师的最后一步:挑兵。
  作为第一支扩编大部队,当然要趁着这个好机会,把新兵中的好苗子都挑走。这时候可不是讲战友情的时候,主力部队若是松一松,以后可就是万劫不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降成巡检司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大地热闹起来。曾经阴郁压抑一成不变的日子似乎逐渐远去,一个新的世界缓缓展开了帷幕。
  “开炮!”
  轰!
  “开炮!开炮!”
  轰轰!
  ……
  这里是太岳山东北口的一处山道,两侧山体连绵,中间山谷东西最大宽度只有四十四丈,也就是马陵关所在地!
  在通往辽州的三条山道之中,只有这里设立了关隘。由此可见,另外两条路已经险峻到了不修关卡也足以确保大军不能通过的程度。
  吴三桂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眯起眼睛看着眼前近乎一边倒的屠杀。
  守军甚至都没有步出营寨,只是以六尊交错放置的红衣大炮就击退了孔有德的汉八旗精兵。
  这六尊火炮并非守军仅有的大炮,吴三桂已经看到三次,明军将发热的火炮在战斗间隙推下去,换上备用炮。他不知道营帐里到底藏了多少炮,但这六个炮位之下,必然有更多的火炮作为支撑,使得明军可以随时用大炮将冲锋上前的清兵轰杀下去。
  随着炮声结束,吴三桂哀叹地看着面无血色的孔有德,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已经彻底失败了。清军已经彻底被轰掉了胆气,甚至无法推进到昨天的位置就全队溃散,就连真夷巴牙喇用大刀都阻止不了士兵的溃逃。
  “收尸。”孔有德几乎是咬着牙说道。
  被强征来的民夫胆战心惊地上前收拢尸体,拉到后面去烧掉,否则会引发瘟疫。
  明军并没有进攻那些被赶上来收拾的民夫,而是抓紧时间替换火炮,准备弹药和火药。
  孔有德之前曾误读了明军的这种态度,以为明军不会对汉家百姓开炮,故而驱动大量民夫冲在前面,让甲兵紧随其后。只要百姓冲过了火炮。明军炮阵自然就破了。这是当年女真人和蒙古人发明的攻城战术,心慈手软的宋人经常上当。
  然后孔有德忽略了守兵镇守马陵关的决心,虽然民夫的确冲进了清兵从未推进到的位置,但只要满清甲兵踏过了炮击线,明军火炮便会毫不犹豫地发出怒吼。
  “这里打不过去的。”吴三桂对一旁气急败坏的孔有德道:“明军的火炮打得比你的远,而且打得准。”
  孔有德怒视吴三桂。却不能反驳。他带来的五门火炮还没有推进到炮击位置,就迎来了明军轰击,其中有三门被跳弹击中,炮体受损,没人再敢用。这样的准确率,实在是让人惊惧。即便是全盛时候的乌真超哈,对炮手的最高要求也不过是:把炮弹打出去。
  “我就不信,他们有那么多的炮药!”孔有德怒道。
  炮药比寻常火药更加难以配比和保存,只要用的硫、硝质量差一些。便不能做出合格的炮药。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在严格质量监控和最大程度追求精密配比的火药厂,炮药的生产已经上了轨道,由最富经验的老工匠层层把关,确保炮药、铳药、引火药、爆破药各种类别的火药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辽州虽然地处山地,交通不便,但是它本身足以囤积十五天的粮食、火药,而且每天都有邯郸运来的军资。从未断绝过。如果要拼消耗,显然是孔有德这边的成本更高。
  “打不下来的。”吴三桂摇头道,“这才是一个马陵关,后面有什么营寨谁都不知道。”
  “王爷,你就真的只在一旁看着么?”孔有德将怒气迁到了吴三桂头上。
  “本王已经上启摄政王,请他准我渡河攻打榆林。”吴三桂淡淡道:“当日本王说得很清楚,降清只是为了救明。对面这明军大旗一日不倒。本王就一日不会从这儿过去。”
  孔有德好像听到了自己后槽牙磨动的声音,心中怒骂:你这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小人!现在想回头么?且去问问南边那些文臣肯不肯放过你吧!
  吴三桂没有理会孔有德的怒火,心中却是遗憾:当日没有想到明朝竟然能迸发出这样的战斗力,早知道何必降清?坐船去山东保护圣驾才是正理!只看藁城之战,还以为明军是回光返照。但现在再看辽州的部署,这简直是逆天改命啊!
  崇祯朝一共十七年,总共铸炮不过五十门,为何一个辽州竟然就能放十余门?其他地方的火炮都调到马陵关了么?吴三桂心中不解,但也想不出有谁能够为他解惑。
  投降满清已经是实打实的污点了,而且听说大明对满清的仇视甚至比对闯逆还高出一线,乃至于满清大喊着“替明讨贼”的旗号,都被无情地打了耳光。那么要想日后再保有一条退路,只有西征闯逆,适时反清,才是能够将功补过。
  想到这里,吴三桂又有些发愁,自己手里这六万关辽军已经元气大伤,许多都是入关之后补充的新兵,连兵器都没有,用的还是农具。要靠这样六万人独立讨闯肯定是不行的,但若要清兵一起去,自己却要受到监视和牵制……唉,不管怎么样,先讨要点兵器马匹总不会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