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696章(求票!!!)

第696章(求票!!!)

  贺军尧把马蹄烧饼掰开里面是中空的,然后正好夹进去一个油炸鬼,递给了方默南。
  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看着贺军尧的动作笑着说道。“老话说的——东一伙子,西一伙子,早点就吃马蹄烧饼夹果子, 就说的是马蹄烧饼。”
  方默南咬了口,吃起来香酥甜美,十分可口。咽下去烧饼果子后抿了唇,“好吃!”
  “你家哥哥,对你可真好!”老大爷们笑着说道,“不错啊!小伙子知道照顾妹妹!”
  方默南抿嘴戏谑地看着他,看着眼中郁闷不已的贺军尧。
  “小姑娘是外地来的吧!”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肯定地问道。
  “是啊!所以才让哥哥带我来吃正宗的京味儿。”方默南特地咬紧哥哥两字。
  贺军尧抓着她在桌子下面的手,轻轻地抠着她的手心儿,像是猫抓似的,挠得人痒痒的,想要抽回手,结果被抓的更紧。这家伙的‘报复’真直接。
  “难怪不知道两样儿,不知道油炸桧!”戴眼镜地老大爷和蔼的说道。
  “不是油炸鬼吗?”方默南抬眼疑惑地问道,声音甜糯,在这两个老人眼里,则分外的可爱。
  “油炸鬼,也称炸果子,老一辈儿的人出于对奸贼秦桧陷害民族英雄岳飞的愤恨,曾把“油炸鬼”念成“油炸桧”,我们都这么叫。”头发花白地老人笑着说道。
  “现在也只有这里吃到正宗的油炸桧了,这种椭圆形的果子,在解放前及解放初期时粥铺里常有制售,现在嘛!一般的早餐铺子都是炸油条。”戴眼镜地老人说道。
  方默南点点头,听他们这么一说,这油炸桧还真是跟油条有点儿像,吃起来酥脆!
  “都说羊城人吃早点(早茶)最丰富、最讲究,要我们说啊!这老京城早点绝对与它有一拼。为什么这里强调‘老’呐,因为时下的街头早点与人家差着‘行市’,不认输不行。”花白头发地老人,兴致颇高,难得现在的年轻人,听他们‘讲古’,听得这么认真的,所以讲起来非常的带劲儿。
  戴眼镜地老大爷接着话茬道,“我们儿时对京城美食的印象是从早点开始的。那年代,一般皇城根儿下老人的家庭,早点很少自己做,多从外面买回来或到外面去吃。
  那时我们吃早点十分方便呐!甭上大街,胡同巷口都有早点铺、早点摊。您要是再犯懒,推着小车、挑着馄饨挑儿,卖炸糕、热切糕,甚至卖粳米粥、油条、烧饼的,走街串巷,到您的院门口吆喝叫卖。
  我们那时候,住着大杂院,我记得大院东屋李奶奶逢卖粳米粥的独轮车小贩门口一吆喝,准端着小锅颠颠地出了院门,不一会儿端回热腾腾的粥、芝麻烧饼,爽口的小咸菜‘奉送’白饶。侯宝林的相声《改行》中就有这吆喝:粳米粥贱卖俩子儿一碗,烧饼大小您来看看。”
  老人学的惟妙惟肖,逗乐了同在店里吃早点的食客!
  戴眼镜地老大爷,似感慨,似怀念道,“我记得,小贩熬的‘粳米粥’就是好喝,米粒近圆形,十分有黏性,色泽洁白,绵软滑润,味儿香甜可口,熬得火候又好,很受食客青睐。卖粥的小贩品种不单调,红豆粥、芸豆粥、杂豆粥、大麦米粥,应有尽有。配粥吃的有烧饼、焦圈儿,脆麻花、油炸鬼,五六种特色小菜,咸菜以及红糖白糖白送不要钱。”他说着说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戴老师,您这是说我熬的粥不地道了。”店老板板着脸佯装怒道。
  “哪能啊!您熬的绝对不差!”戴眼镜地戴老师赶紧一副讨饶地样子讨好道。
  “呵呵……”众食客又笑了起来。
  “戴老师,这样称呼您可以吧!”方默南嘴角绽放地笑容,谁都不会拒绝,戴眼镜地老大爷点点头,方默南又道,“听您的说了这么多,想必皇城根儿下的小吃您熟悉的很,能介绍介绍嘛!我和哥哥也想品尝一下地道的京味儿。”
  贺军尧听着她故意地喊哥哥!听得是嘴角直抽抽!看着她小人得志地样子,抓着的手就更紧了。真是挠心挠肺的,他却宠溺地看着她道,“快吃,凉了味道就差了。”
  方默南好像有点儿自作孽不可活!瞪了他一眼,踩了他一脚,才他收敛了不少。这才不紧不慢地吃着眼前的两样儿,放下勺子,拿着筷子夹着烧饼吃,刚开始手忙脚乱的,后来倒是有条不紊的。
  “小姑娘!你可是找对人了。”店老板笑着介绍道,“戴老师就是皇城根儿脚底下长大的胡同串子,对京城里的小吃,那是如数家珍、知之甚详。”
  戴老师看着方默南精致的笑脸,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难得的现在还有年轻人喜欢这些,高兴地说道,“那好我就讲讲!”
  戴老师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手绢,抿了下嘴,又塞进兜里,一只手扶了扶瘸腿的眼睛问道,“羊头吊子汤是什么知道不?白水羊头吃过没?没吃过吧!啧啧,吃过这个,那才叫一个三月不识肉滋味儿!小姑娘我告诉你啊!吃肉啊不能吃臀尖啊肚儿那些位置,那都是肥囊!吃肉就要吃筋头八脑儿的杂碎,吃鸡要吃鸡爪,吃鸭要吃鸭舌,猪肉要吃肥肠下水,羊肉就得吃羊头!”
  “羊肉大补!冬天吃最好不过了。”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点头附和道。
  其他食客说道,“戴老师,我们知道东来顺的涮羊肉好吃!还有好过它的。”
  戴老师挺了挺身,腆出肚子,摆出一副内行的架势“东来顺的涮羊肉是不错,但和我说的还差一点儿。还不是我们这儿最好吃的。”
  “这个我知道廊坊二摊‘羊头马’,飞刀纸薄炒椒盐儿。”贺军尧冷不丁的淡淡地说道。
  戴老师诧异地看了一眼总是冷脸,沉默不语地贺军尧,“行啊!小伙子,懂行!”
  “行了,姓戴的,别卖关子了。”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急切地说道。
  戴老师忽然笑了,眉飞色舞地开始讲解道,“《燕京小食品杂咏》中称马家六代的白水羊头: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撒得如雪飞,清脆不腻爽口香。”他顿了一下接着道,“这白水羊头啊,创始人是廊坊来的一位老艺人,名叫马玉昆的,人称‘羊头马’!冬日里的京城刮着西北风,马大爷他就在西四二条小胡同里,推着他那一辆铜包角木轱辘的小车儿,吆喝他的独家秘制白水羊头!
  “只见马大爷他头戴清真小帽,身穿蓝布大褂,白衬衫,挽起白袖口,每天下午四点后推着一个轱辘的木制手推车,车的四周是铜活包角,带着独家自制的椒盐。夜幕降临是挑灯经营,老马在车中央一站,手持牛耳刀一挥,刷刷片起来羊头肉,快速似刀飞,肉片薄如纸,撒上装在牛角里的椒盐,放在碧绿的荷叶上,清香四溢。哎呦那叫一个香啊!……
  这每天老马的车子周围都有好多群众专看老马片羊头肉的功夫,久之就成了前门外的一景儿了。老马卖羊头肉还有一个特点,如果说椒盐一用完,再有多少羊头肉也不卖了。所以后来留下了一个口头禅:卖羊头肉的回家没有细盐(戏言)。看来吃白水羊头肉,要是离了老马特制的椒盐也就没有它的风味儿了。”
  戴老师特有的京片子,就如同说单口相声似的,听的人是如痴如醉的。更是听得众食客是哈喇子流满地啊!恨不得现在就去尝尝这美味的羊头马!
  接下来,戴老师又侃起了皇城根儿下,各家老字号的豌豆黄,芸豆糕,豆汁焦圈,茶汤面茶,哪家的豌豆黄最清香爽口,哪家的豆汁儿最窜鼻够味儿,一副资深行家的口吻,那架势就如同乾隆皇帝点评满汉全席,说家说的是头头是道。
  听者听的是如痴如醉,外家哈喇子不停的流。
  “我的乖乖!在这儿皇城根儿脚下,住了那么多年,算是白活了,一定要去尝尝!”众食客一致说道,“就是!就是!实惠还便宜,为嘛不吃!”
  “知道干迸儿就酒, 嘎嘣脆这句俗语吧!”戴老师推推眼镜又道。
  “当然知道了,干迸儿用手一掰就碎, 吃起来酥脆咸香回味无穷。这可是旧京时学童及百姓们解饥时的好食品,小时候,光着屁股蛋子,可没少给我家老爷子买干迸儿下酒!”其中一位年约四十的食客笑着道。
  他的话语勾起了老一辈们儿怀念,都有拿着钱去给自家老爷子买干迸儿的经历,余下的二分钱钢镚儿,冬天时买上一块儿大白兔奶糖,夏天的时候买上一根冰棍。奶糖是回家分成好几块儿,弟弟妹妹一人一块儿,冰棍是一个嘬一口,吃多了可是要挨打的,就这都能让邻居小伙伴儿羡慕好久。
  上世纪60年代初,大白兔奶糖的包装跟现在有点不一样,白兔图案是卧着的,后来又改成了一只跳跃状的白兔。不过对于很多50、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也不可能经常吃得到。“平日能够偷吃白糖已很好了,怎敢奢望奶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