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258 千古完人李世民

258 千古完人李世民

  李世民自觉不久于人世,当下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入卧内,对他说:“朕今天把后事全部托付给你们。太子仁孝,你们所知道的,要好好辅导他啊!”说完,又对太子李治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用担忧天下!”说着,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得他的帮助。我死,不要让人谗言离间。”便令褚遂良草诏遗诏。
  他做完这些事,终于告别了这个令人他无限爱惜的大唐。
  这一年,是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也就是说,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二岁,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旧唐书·宪宗本纪》记载,唐宪宗时的朝中重臣李藩说:“文皇帝(即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也就是说李世民是服用了长生药才死的。
  这只是一种说法,我相信,以李世民的神明英武,肯定不会去相信长生不老的荒诞之言。他的死,跟他家族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李氏家族,本就不是什么长寿家族,李渊算是长寿的,也就活了六十一岁,之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没有超过六十岁的,由此可知,李世民的死,还在于家族没有长寿基因有关。
  李世民虽然只活了五十二岁,但是,他立下的丰功伟绩,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博大胸怀,让他成为了最完美的皇帝。
  他在政治上,重用人才,从谏如流,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行府兵制、均田制、科举制;他在军事上,打败突厥、高昌国、高丽、薛延陀等国;他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减少农民负担,同时也支持商业的发展,使得大唐人民富足,国家昌盛,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它的,如文化上、民族融合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各国各民族敬仰的天可汗。
  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也高到了极点,《旧唐书》评价他说:“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这是把李世民捧到了古往今来,再也没有一个皇帝可以超越他。
  事实上,遍观历史,真的再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像李世民这么完美了!
  《新唐书》说李世民是历史上仅有的卓然见于后世的六七个皇帝之一,可谓非常难得。
  司马光说他:“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至于其他历史学家,没有不盛赞李世民的。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最完美的皇帝,甚至是最完美的人,实际上就在于他的能够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
  我们人,是没有完美的,谁都有一大堆的缺点;但是,我们可以走向完美,那就是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
  人与人的区别,其实也在于此!
  走向完美者,在于不断改正缺点;始终落后者,在于从不改变自己的缺点!
  那些完美的艺术雕刻品,就是雕刻家不断完善所完成的;假如雕刻家不去完善,把该削的削,该增的增,雕刻品怎么能完美?
  李世民正是用自己的一生,不断地去雕刻,不断地去增削,把自己冒出来的缺点,统统改正过来,而优点,不断发扬光大,所以,他最终造就了古往今来最完美的皇帝。
  不过,完美的雕刻品,在于它本身就是优质的木材,不然,再怎么增削,也达不到完美。
  李世民本身就是个优秀的人,他知人性,懂形势,晓规律,打战有着异于常人的英勇,治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才能,对百姓有着悲天悯人的仁慈,对外国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些,都是他本身的优秀之处,再加上他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终成千古完人。
  康熙在评论李世民的时候,说:“朕观古来帝王,如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谊浃洽,故能陈善闭邪,各尽所怀,登于至治。”
  他是如此的崇拜李世民,也学习李世民,最终也让自己成为了千古一帝。
  李世民文武双全,他留下了八十八首诗歌,大多写景,绮丽优美,令人读了赏心悦目,可见他非常热爱大自然,非常热爱生命,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他写给萧瑀的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我翻读了他所有的诗歌,最喜欢的还是那首《饯中书侍郎来济》: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
  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整首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令人读了爱之不舍。可惜,很少人知道李世民的诗写得这么的优美。
  他所有的诗,都是非常优美的诗,有着青春的气息,喜欢诗词的人,大可去找来读读,会让你感受到李世民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的书法也非常的好,以隶书见长。
  公元640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他对朝臣们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他说的虽是书法之道,实际上,就是学习之道,一要坚持不懈,二要抓住重点来学习。
  写了这么多李世民的事迹,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的有情有义,对待功臣们,他从来不去怀疑他们,也没干那种过河拆桥,杀害功臣的事,这一点,是许多皇帝,乃至于近代一些领袖仍然无法比拟的。他哪怕是对要造反,要杀他的功臣,也充满着情义,比如侯君集,明明就是要杀他的人,可是,他还流着泪跟大臣们请求放过他一命!在不许的情况下,也满足侯君集的要求,放过他的妻子和儿子······
  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对权力的不留恋,那是做不到的!
  司马迁在写到晏子的时候,充满着无限的向往,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我想,面对李世民这样的人,真是虽为之执鞭,亦所欣然!
  李世民,一代明君,臻于完人,虽千古,而名不朽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