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明末之新帝国> 第885章 理所当然

第885章 理所当然

  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就没有经历过什么舒心的事情。
  关外的建奴,早就在他爷爷万历皇帝期间,就开始造反,当时就倾全国之力去打,剿之不灭,连万历皇帝都无法歼灭的敌人,像他的儿子泰昌皇帝、孙天启皇帝更加没有办法。
  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建奴大势已成,他们的兵锋已经开始直逼长城,大明在关外庞大的辽镇,也就剩下寥寥数城,死死地守住辽西走廊而已。
  这本来已经是十分的要命的,自从崇祯元年起,席卷全国的流寇之乱迅速的发生,战乱让朝廷花费的大量的钱粮,大量的兵力来镇压,可以这般的说,崇祯皇帝当上了皇帝,就没有闲过。
  别人当上皇帝,那就是过上了好日子,过上了随心所欲的好日子,崇祯皇帝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像坐上了一趟永远停不下来的战车一样,只能够工作,不停的处理各种危机,终有一天,会车覆人亡。
  刘家军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写照,在刘家崛起之前,大明要对付的最大的敌人,就是建奴,就是流寇,就是在西南作乱的奢安等,几处用兵,已经让朝廷焦头烂额,拆东墙补西墙。
  刘家的崛起,更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似庞然大物的大明,居然被对方轻轻一推就倒在了地上,他们最为富裕的江南、湖广之地,居然如此轻易的就被刘贼所占。
  而且他们还咄咄逼人,控制了山东之地,如果刘贼兵出山东,直扑北直隶,兵叩京城,也就是几天路程,这些东西令皇帝寝食难安,更加的忧虑。
  崇祯皇帝不过是三十岁的人,但是眼角已经有了很深的鱼尾纹,两鬓已经有了白发。
  要知道,他也就是比刘布大上几岁而已,但是双方在外形上相差就是相当的大。
  民间一直就有一种说法,灭明者流。
  开始许多人认为这是流寇的刘,刘家崛起了以后,很多人就认为这是刘家的刘,应该就应在了刘布身上。
  许多人都拿刘布跟崇祯皇帝相比,刘布年轻力壮,身形剽悍,英姿焕发,如日之初,如日之升,崇祯皇帝贵为天子,他脸上的皱纹,还有两鬓的白发,比刘远桥的还要多。
  但是到了今年以后,到了皇帝锐意改革,破釜沉舟的做出一些改变以后,确实是令大明的情形有所改变。
  以前在等闭之间,他们是凑不出大批的兵力的,但是现在他们轻易就抽调出七十万大军前去剿匪。
  而且也凑够了足够的军费,如果是以往,有七十万大军的话,朝廷就是砸锅卖铁,就是把官服和官印都拿去卖了,也抽不出这么多军饷,但是现在大明,确实是凑了这么多粮响。
  起兵造反以后,一直顺风顺水的刘家,也发生了这样的那样的问题,首先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打破了刘家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其次就是刘家能够纵横江淮一带,凭的就是他们在大运河的运输之便,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跟他们闹翻了,双方大打出手,临清和济宁乱成了一团。
  在这要命的关头,又发生了鸡鸣寺之变,这就令刘家军军心大震,方寸大乱了,崇祯皇帝认为这一切都是好兆头,好的开始,只要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大有可能,今年就可以拿下山东,明年就平定刘寇之乱。
  正值此时,就是他们的钦天监也都送来了大好的消息,自从刘寇乱起以后,大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特别是他们主管鬼神命运之说的钦天监,一直称,风不调雨不顺,不是好年景。
  但是现在则不同,今天钦天监就上书朝廷,告诉皇帝,现在那是紫薇帝星,光芒大盛,三大凶星,贪狼、破军、七杀锋芒大弱,黯然无光,这是大喜之兆!
  听到了这些情报,崇祯皇帝可是非常的高兴,虽然鬼神之说过于虚无缥缈,但是毕竟是好消息,毕竟是振奋人心的事情。
  而且好消息还有,自从许建强自从朱燮元那里得到一个准信,他说必须在雨季才能跟华夏军决战。
  所以他就一直请了一批老农在研究天气,看看北方的第一场春雨,什么时候来。
  这时候,这些人也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认为,综合种种的气象条件,今年第一场雨,会比往年来得早。
  自从计划雨季作战,许建强就命令他们赶制和购买大量的蓑衣,以便供部队在雨季出征的时候穿着。
  这些情报综合起来,就称得上是形势一片,大皇帝都有些高兴。
  华夏军乃是火器部队,他们大量的使用火器,这也就意味着雨天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不便,所以朱燮元、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相继都做了约定,那便是只能选择在雨季跟华夏军进行决战,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决战,很快就会展开。
  其实雨天打仗,对军队来说都是非常惨的一件事情,士兵们冒雨作战,很容易受伤和伤寒,非战斗减员都非常的大。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稍微受一点轻伤,都可以造成是大伤,然后死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走投无路,朝廷也不会选择这一种方式。
  皇帝的旨意已经下给了三位大帅,那便是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当他们认为可以出兵的时候,不必向朝廷请示,当即的出兵。
  其实朝廷现在部署在山东附近的三大重兵集团,已经是大明最后一支部队了,而且每一支部队人数都超过二十万,都相当于以前一路的主力,三路合击,可以给敌人以巨大压力。
  皇帝和朝廷相信,只要任何一路得手,他们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为了打这一场仗,大明已经进行了全国的总动员,他们是真正的总动员,在他们实际控制区内,能够用的兵能够调用了。
  甚至地方的差役和豪门家丁,也都纷纷的被他们调遣,用于支援前线的战争,比如说运送物资等等,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人人参与的地步,基本上每一户人家,都有人参与了这场庞大的战争中去,无数的人,家破人散,剩下的大多是逃走,可以说整个北方已经是一片混乱。
  南方的刘氏家族,虽然他们也进行了总动员,但是他动员的是军队和官府的力量,还没有像北方的朱明这样搞得鸡飞狗跳,搞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这般的敲骨吸髓,竭泽而渔。
  因为他们知道,百姓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要有百姓在和百姓的支持,他们就算是打败了这一仗,还可以在百姓的支持之下再度的回血。
  但如果百姓都不支持了,他们就得挂逼了,他们就是活着,再也没有办法回血了。
  所以他们现在还没有做到强拉壮丁入伍那一步,不过他们向这些官绅和有钱人们征收战争税,大卖战争国债却是真的。
  现在大明和华夏,他们都开始用尽一切手段来搞钱,而朱明他们搞钱的办法就是相对的粗暴,简单直接,就是向这些有钱人开刀,不给的话,就问你一个私通于华夏贼,图谋造反的罪名。
  而南方则不会这么搞,他们竭力在游说地方的乡绅,让他们认捐,同时发行战争国债,这种债务是强行推销给这些乡绅的,你要么就是捐,要么就是买,否则也差不多是通敌卖国,他们也是把这些乡绅们,强行的拉上了他们的战车,这就是在战争之中,百姓苦难的地方,双方都不择手段的强迫你们站队。
  其实百姓根本就不想站队,根本就不想掺和进这些事情去,但是别人强迫你这么做,要求你这么做,你不做也得做。
  这也是华夏军的用意,不要你们帮忙打仗,但确实把他们拉上来,你还得全力以赴支持他们,否则有朝一日,他们完蛋了,朝廷的官兵秋后算账,只怕也会给你们这些人算上一笔。
  总之整个大明,中原大地,长江南北都是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动员,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而筹谋。
  本应该是准备春耕的时候,却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令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一点,下半年都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在南方还好一点,因为官府系统和军队进行动员了,但是对于民间的管辖,并没有放松,也都命令百姓开始准备春耕了。
  在北方则是完全的乱了,官府和权贵全部的心思,就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
  如果他们打赢了这场仗,什么东西都会有,如果打输了,这就不好说了,这就意味着他们现在拥有的东西,都会丢失,甚至种的田地,都不知庄稼由谁人来收,所以根本就不急,根本就不忙。
  赢了就去南方收割赋税和钱粮,输了就得饿死人,就得一无所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所以北方上下军民,把一切希望,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山东之战,根本无暇他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