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日月永在> 第310章 海图和神秘的欧洲面纱(下)

第310章 海图和神秘的欧洲面纱(下)

  站在国家的层面去了解一块神秘的区域,那么需要了解的无非就那么几点。
  政治、军事和文化。
  政治包括版图格局、政治制度、国与国相互之间的关系。
  军事包括军队的数量、实施军事打击的主要手段、动员战争的潜力。
  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生产资料的产出基础依靠什么。
  这些要素都是朱允炆需要通过郑和来了解的,而后者也没有让朱允炆失望,他在阿拉伯的这几年,并没有白白虚度,手中掌握着或是道听途说,或是第一手来自欧洲难民的消息。
  几十年前的那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使得欧洲上上下下所有领域都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文化。
  “眼下在极西之地。”
  “那里叫欧罗巴,你就用这个来命名吧。”
  面对郑和投来的疑惑目光,朱允炆为自己找了一个随意的解释:“朕早前在北平看了成吉思汗当年西征留下的一些随笔,在阿拉伯极西之地有很多的国家,那里的国家为他们所共存的土地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欧罗巴。”
  郑和对这个回答深信不疑,于是便用这个名字替代了极西之地这个有些泛泛空洞的名称。
  “陛下说的没错,欧罗巴的国家有很多,奴婢询问了一些自胡斯东逃的欧罗巴人,他们的国土‘东西驰马’不足半月可抵,由此推论,其国疆之大小还不足我大明一省,如此般之国,大大小小足有数十。”
  胡斯,是哪个国家?
  朱允炆蹙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这个名称太冷僻了。
  如果他熟知欧洲史的话,这个名字就不会陌生,胡斯并不是一个国家,按照书面写法,应该叫做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地区在抵抗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担任领导地位的是胡斯党,所以他们在宣称身份的时候,称自己为胡斯人。
  “你刚才说,东逃?”
  “是的,东逃。”
  郑和笃定的点头道:“欧罗巴的战争很频繁,听说有两个国家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仗,迄今还没有停下。”
  这个说法让朱允炆瞬间想到了英法百年战争。
  这个节骨眼,英法百年大战可不正打得如火如荼,算算时间,再过些年,圣女贞德就该展露头角了吧。
  “他们崇奉一个名为‘天主’的宗教,许多欧罗巴国家的君王都需要一个名为教皇的宗教人士进行加冕仪式才算正统,几百年前,他们的圣地耶路撒冷沦陷,这个教皇便号召和组织欧罗大绝大多数的国家进行了收复失地的战争,前后又打了几百年。”
  这不就是十字军东征嘛。
  “因为宗教信仰的入侵与抵抗,整个欧罗巴的战争活动十分频繁,虽然大多数规模都很小,但是爆发的频率和次数相当多,因此,大量的欧罗巴人通过船只和陆路,希望寻找到一条通往咱们大明的通途,哦,他们的书里记载称咱们大明为中国。”
  中国这个词诞生是极其早的,绝不是因为后世才拥有的简称。
  古人认为中原神州为天地之中心所在,并且以此进行宣称,马可波罗游记到底存没存在过没有定论,但是成吉思汗的西征,因为这次军事行为,使得欧洲人知道在东方有一个强大、富庶的帝国,是这个天地的中心所在。
  因此,在欧洲人的称谓中,他们也同样叫东方那个国家为中心之国。
  成吉思汗西征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战争一个领域,最简单一个事例,便是火药的传入改变了欧洲的战争方式。
  而更大的改变,则是看不到的思想上种下的一颗种子。
  欧洲人因为这次入侵知道了东方有一个国家!
  跟咱们中国人一样,欧洲人骨子里也一直笃信的认为他们是世界中唯一存在的,就好比神话故事,咱们有盘古,他们有上帝。
  突然知道原来这方天地很大,而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版图、人口原来在东方那个国度面前如此的渺小,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向往。
  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哥伦布大航海,不就是为了证明世界是圆的,他从欧罗巴向西出发也一定抵达能中国。
  在思想和文化的差异下,欧洲人的思想更趋利避害,这种思想因为一场黑死病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他们寄希望阿拉伯人能够带他们通过大海前往咱们大明,但这些人更多的下场是死在阿拉伯。”
  郑和摇头道:“因为宗教的战争原因,阿拉伯诸部仇视欧罗巴人,东行的欧罗巴人都在阿拉伯诸部被扣下成为奴隶,奴婢这一次在阿拉伯停驻,所带回来的欧罗巴人,多都是这些奴隶。”
  “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郑和想了想后回道:“奴婢早他们一步先到的泉州,算算时间,此时这群欧罗巴人应该是刚到泉州,如果没到的话,也应该快抵达了。”
  这个时候早膳也吃的差不多了,左右下人撤下这些碟碗,换上了香茗。
  升腾的水汽中,朱允炆仿佛看到了一群记忆中那些白皮肤,一副‘世界霸主’、‘文明世界领路人’姿态的玩意正在向他走来一般。
  “你在阿拉伯,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朱允炆这个问题让郑和有些不明所以,他试探着问了一句:“陛下指的是哪些方面。”
  “就是,这欧罗巴人有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狂想。”
  朱允炆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好按照大概的意思进行描述:“比如说,这群欧罗巴人中有没有喜欢扯淡,聊些不切实际的玩意。”
  什么是科技,科技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并且将这个过程通过知识合理化。
  所以,幻想是科技的诞生基础,而通过实践完善幻想的理论体系就是过程,最后便是完整的结果。
  “再或者,这群人里面有没有提过一些乱七八糟的知识,说一些晦涩难懂的诸如化学反应啊、物理实验之类的话。”
  郑和越听越迷糊,想了半天才坚定的摇了摇头:“没有,他们只是想着来咱们大明,奴婢问他们为什么想来大明,他们都说想要追寻见识一下书中那个神秘强大的中国,其他的,从来没有提起过。”
  只是一群在欧洲活不下去的贫下中农?
  一群富有冒险精神的探险客?
  来这么一群玩意有个屁用啊。
  朱允炆蹙紧了眉头,有些失望,而后又问道:“你知道现在欧罗巴那边打仗,有用火枪的吗?”
  “有一部分。”
  “是什么样的款式?”
  这个回答让朱允炆有些紧张,火药才传到欧洲多少年,火枪就诞生并且投入战争使用了?
  “跟咱们的之前用的差不多,并没有大规模的武装,听说欧罗巴眼下主要依靠的还是骑兵,一种类似于当初女真金国人的铁浮屠,浑身包甲,甚至连马匹都覆甲的重骑兵。”
  欧洲的贵族重骑兵传统战术。
  朱允炆这才放下心来,郑和既然说类似于之前大明使用的火枪,那应该就是火门枪了,毕竟郑和出海之前,火绳枪还没有问世诞生,郑和是没有见过的。
  在火器的使用上,眼下的大明倒还算得上领先欧洲一个身位。
  但即使如此,朱允炆也不敢有‘眼下的欧洲,在大明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弟弟’这种自信的想法,诚然,现在的欧洲绑在一起可能都打不过大明,毕竟冷兵器为主流战争手段的时代,人口就代表战争潜力。
  一场黑死病之后,全欧洲的人口还真没大明多。
  但依然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科技的跃进这种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实现的。
  虽说现在的欧洲是个弟弟,但可能只需要短短三十年、五十年,人家就能实现超车。
  而在超车之前,就恰恰是这几十年当弟弟的过程中攻克的许多技术难关。
  没有前边几十年当弟弟的积累,哪里会在一夜之间就站起来呢。
  朱允炆不知道的是,在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内,火绳枪就会在欧洲诞生并且疯狂的进化,胡斯战争中火绳枪便成为主流配置,又十年,火绳枪再次革新,半机械式通过扣动扳机自动点火击发的新式火绳枪就会诞生。
  按照这个原理进行研发,类似于手枪的短式火绳枪问世。
  随后欧洲人继续进行研发,火绳枪仅仅问世不到一百年就被淘汰,燧发枪诞生。
  也就是说,当戚继光从日本人手里获得火绳枪技术的时候,欧洲人已经开始装备燧发枪了。
  万历年间,大明糟糕的财政已经无力建造福船守卫海疆的时候,英格兰人已经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影响世界格局的‘大陆均势’政策和政府托管授权的公司制、联合帝国制更是成为建造日不落帝国的地基。
  这个时候,谁又是弟弟?
  两百年,大明别说对抗整个欧洲,就算想单挑打赢英国、法国都够呛了。
  所以不能因为人家现在是弟弟就觉得永远如此,可能人家现在已经拥有当老大站起来的储备,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将纸上的东西变出来罢了。
  “传令泉州港,等这批欧罗巴人到了,立刻送来南京。”
  朱允炆嘱咐了一句:“备好翻译,朕要跟他们聊聊。”
  大明会建造火枪、大炮,知道火药的配方,但一直没有成系统的知识库,没有相应的数理化体系知识传授,无法进行大批量的培养科学家,这一直都是朱允炆心焦的地方。
  欧洲现在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朱允炆不知道,这方面的书籍有没有朱允炆也不知道。
  所以他必须要弄清楚,然后将这些人才、书籍全部带回大明,并且倾尽全力的去支持他们完善!
  (晚上还有两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