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日月永在> 第102章 庚辰科殿试(下)

第102章 庚辰科殿试(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朱允炆出现在奉天殿的时候,参与殿试的学生和监考官已经全数到齐。
  “开始吧。”
  朱允炆轻轻落座,冲身旁的双喜说道。
  后者便上前一步,唱道,“庚辰科殿试开考,诸学子各归其位。”
  随着一阵阵磬响,大殿中的一众应考的学子便是起身,而后有宫女、内宦自偏殿走廊处手捧考卷鱼贯而出,在每个人的桌前发放试卷和笔墨。
  殿试规格上比后世高考、国考什么的高的多,虽然也是一人一桌,但中间相隔的距离并不远,要不然奉天殿再大也充不下两百多人。
  不过即使如此也没人敢抬头瞎瞄,更遑论作弊剽窃了,科举舞弊,被发现就直接拖出去下狱等砍头了。
  瞬间,整个奉天殿陷入安静之中,三名监考官向着朱允炆躬身行礼后,开始履行自己的监考任务,留下朱允炆一个人坐在龙椅上百无聊赖。
  “朕能下去也看看吗?”
  朱允炆扭头看向双喜,后者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不能,陛下您要下去乱走,恐怕这些学生就没法专注于考题了。”
  闹了半天,朕这个皇帝不能离开龙椅?
  只坐了一刻钟,朱允炆就有些烦了,准确来说,他后悔了。
  “算了,给朕也拿一份考卷来。”
  好多年没考过试了,闲着也是闲着,朱允炆突然就想看看,自己如果穿越成了平民,有没有考中进士的能耐。
  议西南诸国是。
  提笔写了一会,朱允炆就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他妈是不是跑题了?还有,这是我写出来的玩意吗?
  算了,我还是安心当皇帝吧。
  朱允炆傻眼,奉天殿里所有的考生现在也在发傻。
  这是个什么题目?
  这个题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玩意?
  只有寥寥几人看到这个题目后会心一笑,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西南的事,早已尘埃落定,哪里还有什么好议论的,殿试出这种题目,目的根本不在于重新审视西南,而在于肯定罢了。
  只是这文笔,要慎重。
  杨士奇是江西籍,早前会试结束后,超半数参与殿试的学子都是江西籍,他也与有荣焉,遣府中下人去江西会馆勉励了一众后进一番,此番殿试巡场,他就一直在关注几个重点的学子。
  胡广、王艮、李贯、吴溥、金幼孜,这可都是江西籍中的佼佼者,会试中名列前茅的大才,自然也是杨士奇眼中的重点。
  这次殿试的考题,杨士奇自己之前也在家里做过一遍,深知这次考题的困难。
  这个题目的重点不是议这个字,而在于最后的‘是’。
  稍有不慎,解题就会跑题,而一旦跑题,那就跟中心思想背道而驰了,这群考生,大多数都只有二十来岁,他们,还没有进过仕途,能看清这题背后的深意吗?
  想着走着,杨士奇就来到了胡广的身边,打眼一看,心里就是一凉。
  “西南之事,在于王霸并济,蛮夷之地,不通教化者甚多,理应王道先行......”
  废了。
  杨士奇轻咳一声,心中爱才惜才之心顿起,有了提醒之意,但胡广明显已经陷入深深的自嗨中无法自拔,下笔之间龙蛇起舞,挥挥洒洒之间就是数千字的锦绣文章。
  唉。
  杨士奇心里暗叹,才学是有,但用不到对的地方,等于无用之功罢了,复又摇了摇头,不在关心胡广,转而走向其他的地方。
  殿试的时间为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实在是过于熬人,朱允炆看到殿中有不少学子明明已经写好了考卷,却只能坐在位置上发呆,便一起身,沿着御阶走了下去。
  “陛下?”
  解缙吓了一跳,忙迎上前去,“殿试还未结束。”
  你一个皇帝四处乱走,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这殿试还怎么举行?
  朱允炆尴尬一笑。
  “朕坐不住了。”
  解缙心里暗乐,小声道,“既如此,陛下可先往偏殿。”
  这倒是朱允炆没想到的,原来皇帝待不住可以先离场,他还以为要待到殿试结束呢。
  “有多少人做完了考卷?”
  解缙打眼一扫殿内,回道。“差不多已有一半之数了。”
  “问一下,有愿意提前交卷的,可以先行离开了。”
  朱允炆抬腿就走,同时叮嘱道,“把收上来的考卷给朕送过来,稍后,你也同来随朕批卷。”
  皇帝金口玉言,就算提前交卷不合规矩,但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再加上考试的时间实在是过于冗长,很多身体不好的年轻人早都憋得坐不住,一听能交卷,绝大多数做完考卷的学子便慌忙交了卷。
  偏殿之中,解缙就跟朱允炆俩人开始了批卷的工作。
  批卷简单,殿试考题的中心思想放在那,只要跑题的一律作废,没跑题的留中,然后皇帝看哪些文章顺眼钦定一甲即可,二甲的名词,自然由吏部来排。
  “杨荣、杨溥、胡嫈、金幼孜。”
  一份又一份考卷自朱允炆手中经过,有些人的名字便被朱允炆记到了脑子里。
  能看透并且做对这份考卷的学生委实不多,所以批卷的工作并不算难,等到殿试结束,朱允炆跟解缙二人已经将提前交卷的考卷批阅一空。
  等杨士奇和毛泰两人找到朱允炆复命的时候,朱允炆已经和解缙两人开始喝茶聊天了。
  “结束了?”
  杨士奇捧着一摞考卷放到朱允炆御案上,笑道,“结束了,臣方才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今朝录进的人数,可能会比之前几次殿试少上不少。”
  杨士奇身后的毛泰苦笑一声,终是年轻学子,内阁和六部拟定的这个考题,到底是难了不少。
  “有入陛下青睐的吗?”
  杨士奇看了看龙书案上一小沓被摘出来的考卷,笑着问道。
  朱允炆便指了指杨士奇,“倒是有两人跟卿同姓啊。”
  历史上的三杨,可是即将要同朝为官了。
  杨士奇便知道朱允炆口中的两人是谁,笑了起来,“陛下说的是杨荣和杨溥吧,方才臣巡场之时,从这两人身边经过,草观一眼便知道,这两人是要录进的。”
  殿试后十日内要放榜,那是因为以往的考题基本上参与的学子都能做出来,重点在于解题的深浅和文采,所以吏部才会在筛选留存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次殿试倒是省心,一多半都跑了题,没跑题的,皇帝钦定一甲之后,吏部根本不需要废多少功夫,就能把二甲定下,剩下的自然是三甲同进士了。
  “杨溥、金幼孜、杨荣。”
  朱允炆直接定下了一甲的名单,随后起身,“至于传胪,就定胡嫈吧,其余者,三位卿家自定。”
  “臣等恭送陛下。”
  三人心里俱都好笑,今年这般,可能是大明三十余年来最快批卷的一次殿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