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太子失忆后> 太子失忆后 第233节

太子失忆后 第233节

  贺诚明就像说一个陌生人的故事,说完后,便和温如水聊起生意。
  这次他进京,带了不少江南那边的海货过来,想和温如水一起敲定在京城做海货生意的事。
  两人聊起生意的事,很快就抛开其他杂事,专心致志地筹划起来。
  如此忙碌几天,温如水进东宫见裴织,同她汇报生意上的事,顺便将李家的后续与她说。
  裴织听完后,笑问:“阿水觉得贺诚明怎么样?”
  “挺好用的。”温如水有一说一,“他的脑子很灵活,是做生意的料子,有他出主意和走动,确实为我省了很多功夫。”
  纵使不承认,她也知道,贺诚明很能干,比自己能干多了。
  裴织点头,“有他帮你,那我就放心了!你以后有什么想做的生意,可以和他商量,你们拿主意就好。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再告诉我罢。”
  温如水消化了会儿,终于明白她的意思,整个人惊喜不已。
  她提着的心终于落定下来。
  太好了,就算有贺诚明这样能干的大将,太子妃最重视的还是她呢。
  秦贽知道贺诚明进京的事,过问一声便没再关注。
  当初他会将贺诚明领到裴织面前,也是看出这人有些能力,想给太子妃弄点能用的人。这是给太子妃做事的,不需要讲究什么身份,只需要能干就行。
  裴织同他说贺诚明和温如水最近在搞的生意,这两人想干票大的,有意将京城和江南发展成一条紧密的商业链。
  见他脸上难掩疲惫之色,她柔声问:“殿下,你最近在忙什么?”
  秦贽道:“唔……孤在查外族在京城的探子,还有皇祖父当年留下的人手……”
  “可有什么眉目?”
  “有一点。”秦贽将她揽到怀里,汲取她身上的气息,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眼皮微敛,看起来像快要睡着。“最近大禹发展得太好了,总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心急,想……”
  裴织过了会儿,没听到他说话,转头看过去,发现这人竟然睡着了。
  她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伸手摸了摸他的眉眼,拉来一张薄被将两人盖住,然后舒服地倚在他怀里,和他一起小憩。
  第186章 太子妃又凶残了。...)
  每年过了端午, 天气越来越热。
  太子也越来越忙。
  户部的事已经步入正轨,国库充盈,大禹已经不用再为国库发愁,昭元帝便将他放到其他部衙门, 可谓是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放, 让他在六部历练。
  大臣们都明白皇帝的心思, 皇上明显是要锻炼太子, 虽然太子确实很能干, 但皇上显然还希望太子更能干一些,于是都十分配合地给太子找事做。
  秦贽每天晚上回来时, 裴织已经睡着, 等她醒来, 太子殿下又早早地离开, 让太子妃觉得,她好像很久没见到太子爷似的。
  某天深夜,太子妃终于醒来,睁眼看到正准备上床歇息的太子殿下。
  “孤吵醒你了?”秦贽放柔了声音,拍拍她的肩背轻哄, “你继续睡。”
  裴织睡眼朦胧,含糊地问:“殿下最近在忙什么?都好久没见着你了……”
  “孤每天都有回来。”太子爷为自己申辩, 没有太子妃在身边, 他睡不着, 就算再困再累, 他也要回寝殿抱着太子妃睡,而不是在外面随便对付。
  裴织若是清醒, 一定会被他的话弄笑。
  他有回来,问题是她没见着他的面啊。先前他虽然忙, 但偶尔也会休息一下,能在晚上睡前看到他,这会儿人都看不到。
  “可我没见着殿下……”她嘟嚷一声。
  秦贽这才明白她的意思,一颗心顿时温软一片,将她拥在怀里。
  “孤最近在忙水泥的事,打算开始修路……”
  随着他的叙说,裴织渐渐地清醒过来,听得津津有味。
  但凡只要大禹发生什么改变,就算很细微,都能让她极感兴趣,心里会升起一种愉悦感,这约莫就是亲自见证国家改变,越来越强大的自豪感。
  秦贽说完后,亲亲她的脸,“好啦,你赶紧睡罢,省得明儿没精神。”
  裴织却完全精神起来,压根儿就没睡意,若不是看他实在疲惫,她可能会将他拉起来促膝长谈。
  因为实在太忙,就算有精神力,秦贽仍是疲惫之极,可见他最近要忙的事情很多。
  天亮后,太子爷又去忙碌了。
  裴织赖了会儿床,便跟着爬起,时间差不多时,去给太后请安。
  来到慈宁宫,她发现后宫的嫔妃们都在,还有几位皇子皇女,大家凑到太后身边说笑逗趣,气氛和乐融融。
  太后的精神也不错。
  据说最近康平长公主的病情好了许多,不再胡乱地发疯,偶尔也能认人,太后得知这事,觉得女儿迟早能恢复正常,心情自然也舒畅。太后的心情好,宫妃们自然也跟着好,来太后这里坐坐,看看能不能遇到皇上。
  见到裴织,太后道:“宣仪很久没进宫啦,你有空帮哀家去看看她,省得她小姑娘家的,不爱惜身体。”
  “皇祖母放心,我会的。”裴织笑着说,“宣仪确实瘦了好多,不过等康平姑母的身体好了,她就会恢复的。”
  太后见她说起外孙女时语气亲昵,心情越发的高兴。
  她就喜欢看到太子妃和外孙女感情好,将来她不在了,有太子妃护着外孙女,外孙女的日子虽不能像她在时一样顺遂尊贵,倒也不怕有人欺凌她。
  太后这辈子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外孙女。
  她这外孙女本性纯善至孝,被她母亲养得乖巧怯懦,没有长辈护着,容易被欺负。自己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能庇护她到什么时候,只能为她多作打算。
  说话间,太后突然想到什么,看向丽贵妃,语气带着几分关切,“丽贵妃,二皇子妃是不是快要生了?”
  丽贵妃脸上难掩振奋,“是的,嬷嬷都说不是这个月底就是六月初。”
  二皇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是昭元帝的第一个孙辈,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倍受关注。
  “二皇子妃那边的人手可够用?多派些人去伺候,接生嬷嬷、奶嬷嬷都要准备好,还有太医……”太后忙不迭地叮嘱。
  丽贵妃跟着点头,一一回答。
  殿内的嫔妃们见太后和丽贵妃说起二皇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十分羡慕,羡慕之余,若有似无的目光落到太子妃身上。
  二皇子妃都快要生了,太子妃肚子里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太子身体有问题,不是太子妃身体有问题?
  不管是哪个有问题,东宫无后是事实,也不知道皇上和太后怎么想的。
  这时,梅贵妃道:“母后,二皇子妃都快要生了,也不知道太子妃什么时候有消息,让我们一起高兴高兴。”
  这话十分不客气,若是正常的女人,肯定会被这话伤到,心情难堪又焦虑。
  但裴织不是正常人,就算不能生,她也是底气十足。
  她道:“多谢梅母妃关心,原来梅母妃这般重视本宫的肚子,您放心,等下回见到父皇,本宫会和父皇提一提的。”
  梅贵妃涨红了脸。
  殿内的嫔妃也是一脸愕然,被太子妃的不要脸惊呆。
  别人宫斗都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宫里的女人比的是宠爱和肚子,太子妃光有宠没有孩子,这宠爱怎么可能长久?
  女人最要紧的,还是生个孩子,在夫家站稳脚。
  可太子妃都嫁入东宫三年,肚皮一直没消息,也不怨别人说她。只是她们才提一句刺刺她,她竟然不要脸地说要找皇帝告状,让皇帝来管管他的女人……
  连太后都听得极为无语。
  可看太子妃那理所当然的无辜模样,太后心里诡异地升起一种“太子妃确实能做得出这种事”的念头,太子妃不屑和后宫女人斗,所以就让皇帝去管他的女人。
  这些年,太后哪里看不出太子妃是什么样的。
  看着娇美纯善、笑脸迎人,其实就是个不吃亏的主,她不会用低劣的手段和人斗,因为她背靠皇上和太子,两个男人帮她出手,压根儿不用她做什么。
  谁敢给她气受,她只需要告诉皇上和太子一声,两人就会为她出头。
  可怜那些嫔妃还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甚至不知道皇上对太子妃的态度有异,都以正常女人的标准来看待她。
  太后私底下也被皇上叮嘱过几句,让她多看着,别委屈了太子妃。
  问题是,这样凶悍的太子妃,谁能委屈她?
  梅贵妃气得不行,口不择言地道:“太子妃,本宫这是关心你,关心东宫的子嗣,你扯皇上做甚?若是太子妃身体有恙,还是赶紧叫太医来瞧瞧,别耽搁子嗣大计,若不然,叫皇上给太子赐几个身体健康的侧妃,总有能生的……”
  说到最后,她用帕子捂住嘴边的笑容,眼里的恶意极为明显。
  “多谢梅母妃关心。”裴织语气平淡,“本宫知道梅母妃因为三皇子的婚事焦虑,心情不愉快,难免喜欢胡言乱语,本宫不会放在心上的。”
  “你……”梅贵妃再次被她堵得脸色发青。
  见她还要再说,太后终于开口,“梅贵妃,你莫不是对哀家的决定有什么意见?”
  三皇子和宣仪郡主的婚期是她开口推迟的,她知道梅贵妃心里有怨气,只是碍于身份不敢说,这会儿太子妃提出来,她心里也不爽快了。
  就算知道太子妃祸水东引,可若没有梅贵妃先撩,太子妃会提这事吗?
  “母后,我没有。”梅贵妃赶紧跪下,“您误会臣妾了,九月份是个好日子,天气凉爽,新人成亲不会太受罪,是您爱护两个孩子,臣妾高兴都来不及。”
  好说歹说,太后脸上的怒意终于缓下来。
  这会儿,没人再敢提太子妃肚皮的事,都识趣地转移话题。
  太子妃果然如传闻中凶残可怕,想起这位可是杀水匪像砍瓜切菜似的,这群宫妃们不禁抖了抖,默默地决定,日后还是警醒一些,不要像梅贵妃这样气昏了头,和太子妃对上。
  这还没完。
  傍晚时,很多宫妃都听说梅贵妃被皇上训斥,让她待在永和宫抄佛经,清净心思,省得胡思乱想。
  这是连面子都不给梅贵妃。
  也让她们意识到,皇上对太子妃的偏心,就算是因为太子而爱屋及乌,这也太过了点。
  太子妃到底有什么本事,让皇上和太子都如此向着她?
  梅贵妃和太子妃对上,面子里子都失了,气得永和宫的瓷器再次换了一轮。
  安玉公主也差点气疯,可她对太子妃的畏惧越来越深,就算气死也没办法,只能找三皇子诉苦。
  “三皇兄,太子妃怎么能如此讨厌?我真的好讨厌她……上次在康平姑母府里,她见到我去找姬昙之,她一定在暗地里笑话我……”
  三皇子皱眉,“太子妃不会笑话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安玉公主气愤地打断,“三皇兄,你是什么意思?你竟然护着那女人?”
  三皇子见妹妹不可理喻,也有些心累,“安玉,我说过了,你别和太子妃对上,否则吃亏的是你。这次确实是母妃先挑事的,就算太子妃……母妃也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