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我在三国救蜀汉> 第614章 那个时候

第614章 那个时候

  司马昭此时面对着诸多相国府的属官,乃至自己的谋士重臣。
  他的脸色并不好,或者说十分的不好。
  不过他仍然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仍然没有同意他们的祈求,收回自己的成名,选择将鲜卑人驱逐出去。
  而刚刚赶回来的荀勖此时也是满脸的不忍。
  他的不忍不仅仅是对那些无辜受难的百姓,还要对司马昭的变化。
  荀勖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不仅仅是司马家的姻亲后代,他和司马昭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荀勖是当年被称之为慈明无双的荀爽的曾孙,是射胜校尉荀斐的孙子,他爹早逝,在荀家他并不算多么受待见和重用的。
  毕竟在荀爽之后,下一代之中真正称得上是挑大梁的毕竟还是香君荀彧,毕竟还是术之大成者荀攸。
  而不是他的祖父,荀斐。
  荀勖这么多年他真正出名的时候,还是跟随司马家之后,
  他最开始也曾经是一个学者,是一个好人,他也想要和他的曾祖父一样成名,成为天下名儒,成为天下最为倚重的那个人。
  荀勖从小就没了爹,在那个吃人的家族之中,他的日子也是十分的凄惨。
  不过他幸好有一个十分好的舅舅,虽然荀勖的母亲并不是钟毓的亲妹妹,但是钟毓这个钟家的大家长,仍然在面对自己族妹的求援之时。
  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手,他亲自去了荀家,那是荀勖这么多年为数不多的见到的钟毓发怒模样。
  钟毓将他们母子带回了钟家,从此他得到了钟家的教导,甚至于他的舅公钟繇曾经见到了荀勖之后,还忍不住的夸赞他能够超过他的曾祖父。
  而荀勖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十岁可做文。
  虽然尚且还算是足够的稚嫩,但是这等天赋已经足够让人吃惊,让人震惊了。
  长大成人之后的荀勖,不但文采斐然,在自己舅父钟毓的帮助之下,他还成为了大将军府的属官。
  那是他第一次进入仕途,那时候的荀勖,只感觉自己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匡扶天下的能臣志士,他甚至练练上述自己的诸多建议,希望他的大将军能够听用。
  他一人身兼荀钟两家的家学,虽然荀家的家学基本上全靠自学,但是他的天赋太好,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
  靠着自学都能够做到相当不错。
  更有钟家的悉心教导。
  荀勖明明有着诸多的本事,有着很好的建议,可是谁让他的大将军,叫做曹爽呢。
  当时正是猖狂的曹爽,没有听从他的任何建议,甚至对他嗤之以鼻,将他辛辛苦苦熬了好几天的计策谏言,直接扔到了火盆之中。
  那一刻,荀勖只感觉自己的心都碎成渣子了,那是他第一次上书,也是他第一次被人如此鄙视。
  不对,是好多次了,当年在荀家,他也是如此,被如此的薄待。
  勾动了心中往事的荀勖,有了第一次人生大罪,也就是那一次,他在洛阳的酒肆之中见到了如今的这位大魏相国司马昭。
  那时候的司马昭,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冲动。
  自己的醉酒之话,他听了一遍,第二日就带着那些写下来的东西,找到了自己,和自己畅谈到了很晚。
  对自己的仁德之政,对自己的计策,对自己的军伍之事大加认可,并且和自己讨论到了很久很久。
  他和自己从新更改了这些东西,从新让这些计策变得更加的切实可行。
  那一天,他仿佛找到了自己人生之中的唯一知己。
  只不过他们,当初,都是那么的不起眼。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再是那个向往超过自己的曾祖父的士子,不再是那个渴望让自己家族之人全都认可自己的荀家小子。
  他已经变了。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心兴旺仁德仁政的士子了,他现在满心的污秽,他现在一肚子的权谋,他被人们称之为祸国殃民的贰臣。
  可是他不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值得,他觉得自己应该。
  司马昭不但是他的主,更是他的朋友,他愿意为了司马昭背弃家族,背弃一切,来到他的身边。
  只因为他认可司马昭,认可这个曾经对自己就算不是言听计从,那也是对自己尊敬有加的人。
  史阿的刺杀,鲜卑的入寇,这真的只是贾充的功劳。
  第一个提出刺杀刘禅的哪里是什么贾充,明明就是路遗那个家伙,当初是他先提出来要刺杀刘禅,他曾经在许褚将军传人身边学过几分。
  自持有那么几分本事,想要直接用刺杀之法解决一切,但是当初自己知道之后,便阻止了。
  他并不是老学究,也不是什么死脑筋,但是他仍然劝阻了,而司马昭当时也态度十分的坚决。
  那个时候,他们或许还有些稚嫩或许还有些天真,还有些想要兴王道之师。
  但是不可否认,那个时候的他们,更加的像是真正的人。
  贾充的出现改变了很多,荀勖自己也要承认,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人。
  荀勖这是没有想到司马昭变得这般的彻底。
  他真的是在乎那些鲜卑人?
  贾充,一个胆敢弑君的家伙,他真的在乎的是鲜卑人,他的计策只是那十几万的鲜卑人?
  若是雍凉之地尚在他们手中,若是天下州郡多在他们手中,或许还可以。
  但是现在他们不但有长江,而且还有黄河,有山川河流,有淮泗流域,有汉水纵横。
  这么多的水道,就算是耗也能活活的耗死他。
  就算是一点一点的磨,也能够磨死他们,十几万的鲜卑人啊,听着那么的厉害,可是真的要让他们加入战场。
  他们的实力却又不足以挽救一切。
  更不要说,恐怕贾充当初也不知道他们又十五万人之多。
  这些鲜卑人,只不过是他们的诱饵,他们的引子罢了。
  用他们,引动更多的塞外异族,然后通过之前的那一条计策,那一条约定,让北疆的众多异族和刚刚占领中原的大汉开战。
  在巨大的人数和实力面前,中原那些城池一定会有主动投降的。
  只要有,他们就会大做文章,就一定会对他们十分的优待。
  等到了越来越多的城池投降之后,刘禅和那些世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就彻底的成为了一场笑话。
  而且这还能够引动当年被魏太祖曹孟德带走内迁的那些异族,这是一笔很大的兵源,甚至可以说,这些兵源都不需要他们提供太多的粮秣辎重。
  他们只需要去劫掠,去抢,去夺,去祸害中原等地的百姓。
  等到大局已定之后,那些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的将领们,钟会,杜预,还有陈骞他们,想来就会立刻倒戈一击。
  这个时候,司马昭就是一个真正的救世主,他挽救了天下百姓。
  当然,真相那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便是现在的荀勖都有太多的办法让真相彻底的消失不见。
  真的到了一统天下,他司马昭不但可以战胜刘禅,他甚至可以一举攻伐塞外,这当真就是成就了不世之功了。
  可是这么做,他的良心呢。
  司马昭从这一刻开始,他就真的不再有良心了。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和他秉烛夜谈,为了一条利民的屯田之策撕扯整整一晚,只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一些的司马昭了。
  世家,权谋,胜利,一步一步的让当初那个司马家的二公子变成了如今的大魏相国。
  荀勖现在都记得,当年他们互相询问对方的志向。
  荀勖说,想要成为超过他曾祖父的一方大儒,成为这世间的另一个标杆。
  而司马昭则是说,他就像一辈子当司马家的二公子,惹了祸有父亲和大哥,自己有了想法就去做。
  他们会保护自己,会让自己一展胸中所学。
  那个时候,荀勖是一个初入官场的将军府属官,是一个落落不得志的荀家旁系子弟。
  那个时候,司马昭是一个散骑常侍。
  那个时候的司马昭刚刚收到洛阳百姓的万民伞。
  那个时候的司马昭为了能够不让百姓耽误农时,硬顶着曹叡的命令不去为他奢侈修建宫殿而出力,保证了洛阳周边所有百姓的口粮。
  那个时候,他们两个人都还是一方少年。
  看着如今被这么多人几乎算是逼宫的司马昭,荀勖知道他紧跟着要做的就是一个选择。
  选择劝导,还是选择同意。
  裴秀作为裴家嫡系已经将自己的头磕出来了鲜血,他明明也看出来了这些,但是他依旧不认同。
  他的道德不允许,或者说任何一个心中还有良知的人,都不认可这件事情。
  用无数百姓的性命,换取自己的成功。
  这和胜败无关,这只和对错有关。
  荀勖看到这一幕,看着司马昭眉头紧锁,双拳紧握,牙齿紧咬,死死压制着自己的脾气,看着那裴秀满脸都是鲜血的拽着司马昭的裤脚,不让他离开的模样。
  他笑了,就如同当年的那个时候,他和司马昭一同看到府邸之外,升起的朝阳一般的模样。
  “荀勖,赞同相国之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