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94节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94节

  孩子们一边说话,折青看看吃了一会,便也举起茶杯,以茶代酒,站起来,朝着后面的众人道:“又是一年,岁岁朝朝,愿明年这时候,做官的已经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尚且在读书的,也能学到更多的学识。”
  “不过,在这之前,什么都不及你们的身体康健,所以,今日除夕,便只有一句话给诸位:愿,长命百岁,岁岁平安。”
  众人激动,纷纷举杯,大声道:“愿殿下安康,千岁千岁千千岁。”
  折青点头,将茶杯递到嘴边,一饮而尽。
  门外窸窸窣窣的又在下雪了,她笑着道:“又是一年了。”
  第123章 大年初一的唐先生和唐夫人
  大年初一。
  禹国如今一共有二十四州。
  以前大年初一写对联, 都是六州海清河晏,后来增加到十二州岁岁安平,再后来到十八州恰逢盛世, 最后写到现在,是二十四州千秋万代。
  唐先生早早的贴好了自己写的对联, 大清早出来一看, 心中欢喜。
  他如今在京都小学里面做一年级的先生, 也是班主任,准备从一年级带到四年级, 将孩子们送去高中后,就一直留在四年级了。
  唐先生这种以前带过四年级考高中的有经验的先生, 还是很吃香的,所以一进了小学,就分到了一座小宅子——不属于唐先生, 只有教书十年后,才能过户到唐先生的名下。
  如今, 只能算是分到的临时宿舍,不过只要唐先生不离职,不犯错, 宅子还是能一直住的。
  这边都是先生住的宅子, 且普遍小, 是用水泥建的三层新式房屋, 八九十个平方的模样, 一共二室二厅一厨一卫,因是新建的,所以刚来的时候,家里给他们已经布置好的家具都是新的, 沙发,桌椅,还有镜子——能将整个人都照进去的穿衣镜是唐夫人的最爱。
  一层楼有六户人家,都是小学的先生,大家彼此认识,所以唐先生就带着唐夫人挨个去拜年。
  拜年的时候,是不需要带东西去的,按照京都如今的习俗,去人家家里拜年,富裕点的人家,还会给你装一包糖。
  唐夫人跟隔壁的梁先生夫人是朋友,因为住的近,又都是背井离乡出来的,还都是徐州人,所以一来这里,两人就“如胶似漆”的手拉手去逛街了。
  梁夫人是个和气极了的人,耐心好,喜欢倾听,所以唐夫人有什么烦恼都会跟梁夫人说说。
  之前说唐先生不肯纳妾,梁夫人就站在自己的角度道:“不纳妾便不纳妾吧,如今京都地价贵,咱们可买不起以前四四方方的宅子了,只能住在楼房里,可这楼房,一共就两个房间,你买个妾室来,住哪里?”
  这就是实际问题了。
  唐夫人就想了,“是没地方住哈。”
  梁夫人点头,“对啊,你和唐先生住一个房间,你儿子住一个房间,哎哟,以后儿子还要娶媳妇呢,还能纳妾?住哪里?总不能出去租赁吧?那……那还不如不纳妾呢。”
  没地方给妾室和奴仆们住这个问题可真是太现实了!唐夫人之前还想着买个丫鬟回来,可是买回来住哪里?住在堂厅吗?堂厅也不大,多膈应啊。
  况且,宅子小了之后,唐夫人很明显的就感觉到自己注重隐私了。她不想让一个仆人知道她在做什么。
  所以,她在适应了几天后,迅速的做出了反应,也不提买奴仆了,跟着梁夫人去请钟点工。
  没错,如今钟点工反而比奴仆更加受欢迎了。她们有的按照时间收费,有的还可以包月,每天按时来打扫,做好饭和打扫完卫生后就走。
  反正,比买一个奴仆多花些银子,但是方便也是真方便。于是,唐夫人阔气的包下了一个大婶每天来做饭洗衣打扫卫生。
  如此,耗费的钱财就大了,唐夫人即便想买座大宅子给唐先生纳妾,也没银子了。
  唐先生就乐滋滋的很——他万万没想到,唐夫人断了纳妾念想,竟然是因为宅子太小,买不起大宅子。
  于是就继续装穷,继续跟唐夫人灌输家里穷,将来给孩子娶妻,为孩子搏前程需要很多银子,家里的存银不能动。
  “再者说,你敢买宅子么?如今这宅子能分的如此顺利,都是因为咱们是从其他州来的,又没宅子,没地方住,才分到的,你要是买了宅子,这宅子就分给别人了。”
  那唐夫人就有点不乐意了。所以想来想去,只能是自己多赚银子,赚很多很多的银子,等到可以将这宅子丢出去给别人也不心痛的时候,她就可以买了。
  所以,她跟梁夫人好的跟亲姐妹似的,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梁夫人跟她一般,家里是没有侍妾的,也没有奴仆,梁夫人还愿意带着唐夫人一起做生意。
  梁夫人是个夸夸党,夸人能抓住人心里最想让她夸的地方,所以唐夫人就很喜欢跟梁夫人一起说话。
  今日拜年,唐夫人第一个要求就去梁夫人那里,去别的地方她不乐意。梁夫人就带着她去睡觉的卧室看自己新做出来的簪子。
  是一支类似小鸟的花瓣簪子。
  “这也是一种花,开的像小鸟似的,我觉得挺好看的,你看看,你喜欢吗?我一做出簪子,就觉得适合你,昨日晚间守岁做出来的,想着去给你,结果你们昨晚睡的早,灯火早早熄灭了,便没有去打扰你们。”
  唐夫人就脸有些红,可见昨晚睡的早,是妖精打架去了。
  她欢喜的接过簪子,往头上戴,拉着梁夫人小声说话。
  她说的是隔壁隔壁的隔壁,也就是他们这一层新住进来的教书之家。
  “听闻是家里女人也是先生。”
  唐夫人不是很自在,虽然也知道也有女先生,可还是第一回 见到。她见女先生的第一眼,便觉得有些不喜欢。
  她觉得那位女先生的气场,对,就是气场,跟她有些不符合,她们就好像两个世界的人。
  唐夫人跟她说过一次话,她说家里纳妾的事情,可那位女先生笑盈盈的听着没有说话,然后直接转了话题,说起了学校。
  唐夫人小声的道:“我不爱跟她说话。”
  梁夫人就道:“话不是如此说的,千人千面,司马先生心地善良,住进来的时候,不是还给我们送了饼干吗?”
  唐夫人抿唇,小心眼的挑拨离间,“她傲气的很,不跟我们一块说话。”
  梁夫人就道:“你啊,你比司马先生可大了十岁呢,跟她计较什么,你就想想,你家唐先生为了孩子们的事情忙吧?她也是一般的,整日里忙的很,哪里有时间跟我们一块啊。”
  唐夫人就想了想,觉得是。
  “我家老爷每天管那么多孩子,累的很,嗓子也是哑的。”
  每天要说那么多话。
  梁夫人就道:“咱们跟她其实是一样的,你想想,咱们两个人忙着开铺子的时候,多难啊,人生地不熟的,你要熬夜设计花样子,我要看铺面,请雇工,是不是?那时候,你还有时间跟别人套近乎?”
  唐夫人赞同的点头,“那时候,我跟我家老爷都没几句话说。”
  于是,唐夫人就为自己恶意揣测司马先生的小心思感到羞愧。
  接下来去司马先生家拜年,她对司马先生就好的很,一个劲的道:“你累的很,别让自己这般累。”
  这让司马先生朝着梁夫人点头致谢,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唐夫人这般转变,是因为梁夫人。
  三人就凑在一起说话,司马先生和梁夫人主要是倾听者,唐夫人喜欢说话一点。
  她说的是日常的东西。
  “听闻那郊外的农业基地里的东西,是由群英策上的沈离沈大人亲自种的,他厉害的很哩,这个时候,还能用各种咱们不知道的技术,种出西瓜,草莓,甜瓜来。”
  她也想买点给唐先生吃,可是买不到,她道:“那种东西,没点子关系,怎么能买的到?我啊,这辈子怕是不能吃了。”
  结果没过一会,梁先生家的侄儿就来了,唐夫人看了眼,里面赫然有各种水果。
  别说西瓜草莓和甜瓜了,就是罕见的哈密瓜,香蕉,也是有的。
  唐夫人等梁家的侄儿走了,这才过去,起初是羡慕,“这么多东西啊。”
  然后是酸溜溜,“没想到,你家这么有权势。”
  最后还有些嫉妒,道了一句:“我可是一点儿也不知道。”
  梁夫人就笑了。
  “你啊,快坐过来吃吧,我慢慢跟你说。”
  唐夫人就乖乖的坐过去了,唐先生一看,乐了,道:“我家这个,只有梁夫人才能治。”
  梁先生就笑,“两人合得来。”
  唐先生问:“刚刚那位,就是群英策上的天文学家吧?没想到,竟然是你的侄儿。”
  梁先生笑笑,“是啊,他聪慧的很,也孝顺的很,最近跟着平安巷子里的大人们研究课题,忙的很,午饭也不吃了,晚上才过来吃一顿。”
  唐先生点头,不再问,而是跟梁先生说起了小学要不要增加晚自习的事情。唐先生觉得孩子们还小,倒是不用这么早就开始上早晚自习,但是梁先生却觉得,可以让孩子们决定自己上不上。
  “冬日里,学校是有暖气,有些上进的孩子早早的就起来读书,下了学之后,还要回去读书,富人家的还好,那些穷人家的,家徒四壁,如何能熬的起??不如就在学校里直接读书。”
  唐先生觉得这般也好,那些孩子还不舍得点灯,也没银子去那种私人开的图书馆。
  他想了想,道:“三月里的万民大会,不如就提个建议上去?你说,开放十二时辰的公办图书馆怎么样?”
  梁先生觉得不好。
  “那就要日夜守着,书多,晚上灯火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整个图书馆就要烧起来。”
  所以还要重新商量。
  说完这个事情,两人又商讨其他小学其他的事情,看有哪些能在三月万民大会上提出来的。
  这般到了中午,唐先生的儿子和梁先生的儿子从外面玩雪回来了,见了父母两两坐着,叹气,“中午估计还是在一起吃饭。”
  唐先生的儿子回去就烧水洗澡,果然刚洗了出来,就听唐夫人喊他过去吃饭。
  两家人在一起,吃了大年初一的中午饭。
  第124章 阿暖姑娘
  大年初一, 村子里的人都要互相拜年。
  邮递员阳江家是人最多的。
  山路弯弯绕绕,他一个人,从山头的村子走到山尾, 不断的给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送他们儿子女儿或父母寄回来的东西。
  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知道的多, 听说过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邮政员为了自己的贪婪之心, 会将包裹里面的东西自己用了, 要是有银子,还会将银子拿走。
  你要是问了, 他就说自己没拿,定然是运输途中出了事情, 有一回被当场抓住,才将人送去了官府吃官司。
  所以听的多了,他们临走之时, 就会跟家里人约定好了,凡是寄回来的东西, 都会打个特殊的绳结,要是那绳结动了,说明有人拿了东西。
  但是这么多年, 阳江手里的东西, 是一样没少, 有时候还会给你贴一点信封银子, 穷苦人家没有银子的, 写信他就免费帮了。
  所以不免赢得了许多人的感谢,外出的人一年到头在外面,如今过年厂子里放了假,回了家, 不免就要来感谢。
  这一来,就发现来的人多,这个夸,那个夸,夸的阳江父亲笑盈盈,晚间吃饭的时候,喝了不少的酒,拉着阳江道:“你可给你爹长脸了。”
  阳江的母亲瞪了丈夫一眼,又是老生常谈:“江子这活多受罪啊,这寒冬腊月的,歇几天,又要出去送了。”
  阳江的妻子也心疼丈夫,“是啊,如今家里也不缺银子,不如——”
  阳江的父亲就气的很,“你们不懂,这不是银子不银子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