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27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_分卷阅读_127

  ☆、第十五章
  东阳公主与高履行的婚事在长孙皇后出月子之后就宣布了出去,高妙言自然是不用再做待嫁公主的伴读了,转而变成了东阳公主小姑的身份。
  因为和东阳公主相处了有将近五个月,妙言还是挺喜欢这个未来的嫂子,虽是皇后嫡女却性情温和丝毫不骄纵,恩,和自己哥哥真般配。不过出宫就不能和元华一起玩耍了,要不还是去找元芳吧。妙言愉快地决定了。
  九月二十日,休沐,应国公府。
  杨氏对着二女儿说:“你又知道什么叫般配了?”
  武颜自信十足地笑着说:“娘亲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虽说是齐大非偶,可是高家是皇后娘娘舅家,高老爷子位列凌烟阁第六,妙言的爹爹也是门下省侍中——东阳公主并不算下嫁。又怎么不般配?”
  杨氏倒没有料到自己随便对着元华说一句,元华就头头是道地给自己分析起来。愣神之后笑着说:“那元英也要在年前出嫁了,也是个般配的人家,接下来就是你了。”
  果然大唐的风气不一般,娘亲居然打趣起了自己女儿!
  武颜做不来娇羞的样子,镇定自若地说:“我与大姐相差四岁,现在就考虑,太早了吧?”
  二女儿如此镇定,杨氏笑着摇头。
  话是如此说,武颜终究是把婚嫁这件事放在了心里。因为不知道大神会让自己在这个世界呆多久,万一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不不不,走一步看一步并不是自己的风格。从前作为西梁女国丞相的时候,武颜已经习惯了走一步看三步,虽然她不是天纵英才,可是有大神“雄才伟略,治国安邦、心灵手巧,过目不忘”的加持,也算是没出过纰漏。
  按照武颜想来,如果真到了婚嫁的那一步,最适合自己的人自然是李治:第一,相互知道对方的底细,做事不必瞻前顾后;第二,他品性可靠,做一对形婚夫妻正合适;其三,李治身份高贵,有他做靠山,两个哥哥翻不起风浪。
  不过,摆在面前的问题是:首先,自己的家世不过关;其次,自己的年龄不过关;再次,李治的婚事捏在李世民手里——最重要的就是最后这一点,只要李二陛下点头,家世和年龄都不是问题。
  武颜是想到了就要去落实的性子,当晚就和李治说:“你有没有办法娶我?”
  回应她的是咕咚一下滚下床的声音和一连串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武颜忍不住笑出了声:“李治你干什么呀!我是想着不知道会在这个世界呆多久,你看东阳公主、再看武顺——今年十四就要嫁人了,我担心到时候事情摆在眼前了,要抓瞎。还不如早早考虑了对象——难不成你真的打算在这里结婚生子、开枝散叶做个潇洒王爷或者皇帝了?”
  听到武颜细细讲了一通的原委,李治这才冷静下来:“姑娘、不不、元华、不不不、静姝姑娘,你说的是。”
  “好啦,名称不过是代号,我现在习惯武颜、武元华了,未免说漏嘴,喊我元华,或者还像之前那样,直接你我就可以了。我知道你叫陈祎,可是这不也没办法喊你陈祎吗,委屈你继续做好李治、做好雉奴吧。”最后的雉奴二字,武颜说的轻轻巧巧。
  李治偏偏就听出了她忍笑的意思:这个名字又不是他自己取的……小包子嘟了嘟嘴。
  “对了,我刚才的提议也是该考虑起来。总比事到临头手足无措要好。”武颜正色道。
  李治连连应下。
  因为这么一番话,李治在断了通话之后还有些愣神:娶妻生子?这是自己从来没想过的事情。可是元华刚才的那一番话未尝没有道理,现在自己是六岁,稍大自己几岁的李泰已经定下了妻子。没几年就要定轮到自己被定下王妃人选了——再然后就是成家。
  李治又不自觉地在床上滚了几个圈,该怎么办才好呢?
  …………………………
  该怎么办才好呢?
  太医建议长孙皇后做双月子,幸好东阳只是赐婚而已,等到出嫁还需得大半年。不然长孙皇后是怎么也不会答应做满双月子而把女儿的婚事交给杨妃等人去办的。
  东阳公主的婚事落定了、青雀在两年前就定下了阎家的女儿阎婉,剩下的雉奴虽然年岁尚小,也该留意起来王妃的人选了。
  长孙皇后经此难产,深感世事无常,若是自己一朝殒命,最担心的不是夫君而是几个孩子。高明(李承乾)好强而敏感,因为足疾日渐暴戾;青雀聪慧却不服气高明;雉奴心地最善,可是不够果决。尽管目前高明的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的,可是陛下身体强壮,太子这个位子,并非是坐得越久越牢固。君不见武帝的戾太子便是——
  长孙皇后不担心自己的几个女儿,因为无论日后如何,女儿们都是李世民的嫡出女儿,除非是大唐不在——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自然是不会出现在长孙皇后的脑海里。可是儿子与女儿不同,儿子大了,会有野心,那青雀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的雉奴宽厚和善,却是不知日后会如何。
  正是因为青雀定下的阎家女儿出身名门望族,给青雀增添了岳家的助力,在学子中名声日胜。那阎婉曾祖为阎庆,曾是魏龙骧将军、太安公;祖父是阎毗,曾是隋殿内监、右保公;父亲是大唐着名画家阎立本之兄阎立德,阎立德出任工部尚书、赐大安公。阎婉是阎立德的长女。身份显赫不必多说。
  长孙氏想给雉奴找的岳家是这样子的:不需是权贵人家;顶尖世家的长房女儿连太子妃之位都嗤之以鼻,更何况是晋王妃;所以,小世家的女儿是最好的人选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另类的“母子连心”,长孙氏与李治都在想同一件事。
  虽然此事还不急。
  如今近在眼前的,却是武颜的大姐武顺要在十一月八号出嫁。
  据说这是托高人算出来的好日子,武颜觉得整个大唐,李治若是称为高人第一,也只有袁天罡敢称第二了。
  恰好这个好日子就是袁天罡算出来的。看来贺兰家的面子也不算小。
  武颜早早就开始和武颖准备了一份送给大姐的贺礼。
  是两人各绘制六副绸缎扇面,交由匠人制好了宫扇,一共一十二柄,装在松木描漆的盒子里。
  武颖所绘的是仕女,端庄优雅,隐约有几分武顺的样子。
  武颜所画是山水风景,俊秀大气。
  不论往日里三姐妹有如何相互的小矛盾,等到武顺出嫁这一日,三人都红了眼眶。
  杨氏更是不用说,武顺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在生下大女儿之后一连四年都没有再次怀上,于是杨氏在武顺身上倾注了最多的心血。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今日就要为人妇了,杨氏忍不住背过身去揩眼泪。
  因为嫡亲姐姐出嫁,武颜得到了两三天的假。
  不然么,总不能说老李家这么不近人情,做了公主伴读就不能送自己姐姐出嫁吧?
  看来袁天罡算出来的真的是个好日子。
  虽然没等到武顺回门,可是年后武顺领着贺兰安石来拜年的时候,看得出来他们甜甜蜜蜜、你侬我侬。
  贞观八年就这么平顺地过去了。
  元宵之后,武颜才需要继续上岗做伴读。
  …………………………
  立政殿。
  “哦,你说雉奴最近迷上了老子的《道德经》?”长孙皇后去岁中秋生产之后,不是没有听说当时小儿子李治在偏院给自己抄经祈福——可是没想到小小孩童才七岁,居然开始沉迷道家的学说。
  不可否认的是,世上真的有神通之人存在,比如袁天罡。可是到了自己儿子的身上,这沉迷道法怎么看着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来汇报的是承庆殿大总管胡公公。
  其实胡公公最近已经很久没有来汇报有关晋王殿下的日常了。
  毕竟皇后才生下小公主,难免不能分出心神去照顾原先的孩子;再有,晋王殿下这近一年来成熟了许多。
  有时候,胡公公会生出几分心思:自己毕竟是被分派给了晋王殿下的人,即便皇后娘娘是晋王殿下的生身母亲,日后晋王羽翼渐丰,也是不乐意身边人不奉他为主的。
  于是胡公公才如此这般,拖到年后才汇报。
  长孙皇后闻言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情况。
  当晚,承庆殿。
  李治嫩生生地说:“起身吧。”
  胡公公低头谢恩:“谢过殿下。”
  “哦,胡公公你已经把此事汇报给了母后?”李治轻描淡写地问。
  阿保恭恭敬敬地站着旁边,不敢吭声。
  胡公公吸了一口气:“回禀殿下,已经按照殿下吩咐的,把此事告知了皇后娘娘。”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胡公公办事,我放心。你先退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