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寡人有病> 第112章 此功赏谁

第112章 此功赏谁

  钢炮一但制造出来,就了去了朱载坖的一块心病。
  大明的火器虽然并不落后,但相对于现在的西方也并不先进。而后世的满清占有天下之后,就真的开始全面落后了。
  有相对轻便的钢制重炮,朱载后的布局就能更加顺利的完成。
  “何林,你且起来。”朱载坖伸手将何林扶起,“何林重炮,乃是国之重器。而且此炮的造价,相对于铜炮要低了许多。如何奖励你都不为过。”
  “孟冲,你等下去支五千两银子,奖于何林一千两银子,剩余四千两银子奖于众工匠、工人。”朱载坖对孟冲吩咐了一声,接着道:“只要大家用心尽力,我又何吝于重赏?若是将来,有谁能做出如何林一样的功绩,我依然会重重的奖赏。现在是钱财,未来未必不能成为朝廷命官光宗耀祖。”
  在大明朝,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人,都是抱着一种官本位的思想。似乎这辈子最荣耀的事情,就是当官。这是自开科取士之后,这一千来年在天下百姓心中深种的情节。
  朱载坖现在和这些工匠和工人,用不着讲大道理说教,只要许好处就是。
  “殿下,此种重炮可以铸造,那以前的弗朗机炮,制造起来也就方便许多。”何林抹了抹脸上的泪痕,感激道:“弗朗机炮轻便快捷,行军作战的用处更多一些。小的除了铸造重炮,这弗朗机炮要不要也多制造一些?”
  朱载坖目光扫向这些在场的工匠们,点点头:“每制造弗朗机炮五门,便制造何林重炮一门。另外,将此次参与制炮之人都集中一处,再建一座作坊,专门制造火炮。此事也交给孟冲你来办,莫要耽误。”
  孟冲不敢怠慢,立时应下。他心中暗道,也就是皇庄的地方足够大。要是小一些,只怕都不够殿下折腾的。
  朱载坖觉得,既然制造火炮的技术已经有了,那就应该成立炮厂。皇庄这里有一千五百亲军看守,铜铁作坊火器场都在这里,非常方便。
  与顾承光的信一起送到的,除了报捷外,还有五百匹蒙古马。
  这些马都被朱载坖安置到了马场之中,那里最能掩盖这么多的马匹,也没谁会闲的去问马场为什么有马。
  他这里倒是很顺利,可是广宁的报捷文书送到了内阁,却起了波折。
  如此大捷之事,严嵩自然当仁不让的抓在手中。可是看到上面顾承光和李成梁的名字,却犹豫不决起来。这两人和裕王走的很近,如此大的功劳,难道就轻易的让他们拿走?
  严嵩与严世藩父子两人,都是景王一党。这功劳归谁都不能归裕王的人啊,这就是严嵩心中所想。
  略一寻思,这老家伙便有了主意。将报捷文书塞入袖中,直接进宫面圣去了。
  嘉靖这些日子倒也轻闲,自从有了裕成的股份,每月至少都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进帐。别看嘉靖是天下共主,可是每月这么多银子,也不是以前能比的。
  除了对于各个道士的赏赐加倍,就是自己也重新置办了许多豪华法器。宫中的妃嫔们,也给予了更多的胭脂水粉之物。
  宫中除了景王生母卢靖妃,几乎没一个不承裕王的情的。
  不过,这也加重了嘉靖对于朱载坖的忌惮。自己的儿子能干,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之前低调平庸,突然之间就象变了个人似的,难道是城府太深装出来的?
  嘉靖心中尽管有着不少疑问,却都没有表现出来。至少目前朱载坖表现的象个纨绔,也在城外养病,并没四处联络朋党,这就足以让他安心。
  但当严嵩入宫,将那份捷报放在嘉靖眼前之后,嘉靖皇帝就有些不太淡定。
  “陛下,这李成梁听说是裕王在通州读书之时认识的。虽然是武官,可是也是读过书的人,能有此大捷也不奇怪。”严嵩不动声色的点出李成梁与裕王是旧识,又接着道:“顾承光,是镇远候顾寰的侄子,也是裕成商号的股东之一。此人带着护矿队,与官军一起立下大功。毙伤三千余人,大半都是裕成商号的护矿队所为。不愧为镇远候后人,果然将门虎子也。”
  嘉靖听到严嵩说出这两人的背景,立时沉默下来。这样的人,都与裕王相交深厚,又立下如此大功。如果升官晋爵的话,所靠成的影响可是不小。
  朝中之人会不会觉得,只要与裕王交厚,便可飞黄腾达?或者是在朝中军中,都给裕王埋下得力的助力?嘉靖身为一国之主,尤其是涉及到了身后大位之事,不得不慎重许多。
  而且嘉靖对于朱载坖并不怎么喜欢,他更喜欢的是景王。裕王虽然老实听话,但是疏离而深沉,让嘉靖总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他是真心不想将太子之位交与朱载坖。
  由于卢靖妃经常陪伴左右,嘉靖觉得景王与自己,才有那种父子之情。但这完全是建立在嘉靖与卢靖妃的感情之上,爱屋及乌下自然觉得景王更亲近。
  “严阁老。”嘉靖瞥了一眼严嵩道:“你说,这两人年纪轻轻,又是头一次新临点阵,有可能立下如此大功吗?”
  闻弦歌而知雅意,严嵩心中一松,此事成了。
  “陛下所言甚是,是老臣考虑不周了,竟没看出此点。”严嵩先认个错把责任揽过来,才接着道:“定是赵国忠这位辽东总兵提携后进,便将这么大的一场功劳,让与了这两个年轻人。这个赵国忠啊,还怕功高震主不成?他岂知陛下胸怀广大,最是能容有功之臣。自己鬼鬼祟祟的将功劳送人,却让陛下为难。”
  嘉靖哈哈大笑,还是严阁老善解人意,只两句话便能将事情讲的合情合理。
  微微摆手,嘉靖道:“这也没什么,人都难免会有危机自保之心,赵国忠这么做也情有可原。但是他能这么想,朕却不能当瞎子。如此前所未有的大功,不重赏是不成的。自庚戌以来,朝廷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一定要重赏才可,只是此功赏谁?”
  庚戌之变,就是数年前俺答汗带人杀到京城之下,让大明君臣都狠狠的丢了一次脸。真到嘉靖答应与土默特互市,俺答汗才退兵而去。
  “一切都凭陛下定夺,老臣也以为应该重赏。”严嵩一直在揣摩嘉靖的心思,他斟酌道:“此功虽大,但是多靠将士用命。若专赏赵国忠爵位,恐其余众将士不满。不如赏银万两,也好让边镇的将士都能得些实惠。”
  “阁老果然是谋国之言,就如此去办。”嘉靖点头赞同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