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重回80之大时代>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卷阅读_64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卷阅读_64

  徐明生深深看了李铮一眼,“有把握就好,有把握就好。”
  ☆、第四十三章
  生物制药大会一共举办三天,每天十位学者上台做学术报告。第一天大会结束的时候, 已经有不少人上来和李铮攀谈。
  李铮游刃有余地与一众学者交谈着, 丝毫看不出他仅仅是一个不到十七岁的少年。
  “李,可以这么叫你吗?我是理查德.埃里克森, 你可以叫我理查。”理查德被人簇拥着,从会场中走出来。
  理查德.埃里克森,四十六岁第一次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提名。后来三十年间,他曾八次被诺奖提名, 却始终没有真正获奖。李铮上辈子猝死的那年,理查德已经八十一岁高龄。
  “我的荣幸。”面对众人注视的目光,李铮礼貌地笑笑。
  “我听埃克斯提过你。aks, 你知道的, 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实验设备都出自那。”
  他顿了顿,随即笑眯眯地开口道:“有兴趣来伦敦大学进修吗?我负责替你申请全额奖学金, 若是你毕业后想留在伦敦, 我可以做你的担保人。”丝毫不顾徐明生几欲冒火的眼睛, 理查德笑着向李铮发出了邀请。
  李铮挑了挑眉毛,“理查, 非常感谢你的邀请。你知道的,我的实验室马上就要建成了,他就在薄扶林道东。”
  “哦!”理查德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居然忘记这个了。”他的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
  理查德转头看向徐明生,“徐,你的运气不错。”
  徐明生回给他一个得意而又矜持的笑容。
  理查德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他给李铮留了联系方式,随后才礼貌地告辞。
  只是短短半个小时,李铮手里就拿到了无数张名片。这也是众多学者热衷于参加各种学术大会的原因,扩展交际圈子。
  做研究是不能闭门造车的,有时候一个同行的电话,能节省无数时间。
  不过这次大会最高兴的不是李铮,也不是香江大学的诸位教授,而是……张跃军。
  因为张跃军站得离李铮近,两人的年纪又差不多,很多人在看李铮的名片的时候,也顺带给了他几张。张跃军已经在这些名片中看到了好几个sci作者甚至审核员的名字!
  与李铮这边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华国学者一行了。
  以前因为政.治环境,华国学者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种大会,人际关系自然就薄弱些。
  “孟老,我们要不要上去打招呼?”陈安邦犹豫地开口道。
  孟家荫摇头,“晚些吧。小陈,你给国内去个电话,查查李铮的外公究竟是什么人。”
  他叹了一口气,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们华国还没有一款自己的原创药呢。”
  一众华国学者均是沉默。
  香江大学一行坐车回到了酒店,一路上,徐明生的嘴巴一直是咧着的。
  “哈哈哈,你们有没有看到约翰逊的脸色真是好笑极了!那老小子一定是故意的,明知道我们这次可能做有关rese病毒的报告!尽出这种阴招!他没想到吧,我们还有一个小天才。”
  “李铮,你真给我们香江大学长脸!”徐明生用力拍拍李铮的肩膀。
  这力道,真重!
  因为学术报告做完了,香江大学一行人感觉一下子卸下了重担。吃完晚饭后,包括徐明生在内的一行六人,都没有回房间。
  徐明生和赵教授、王教授一起去东京有名的茶道教室喝茶,美其名曰:放松心情。
  至于李铮三人……
  “张跃军,我们去逛街吧,这里很多东西,都是香江没有的。”见几位教授离开,杨柠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张跃军想都不想就摇头拒绝,他今天为了专利的事,跑得命都没了。他觉得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回房间好好去睡一觉。
  “你找李铮吧。”
  杨柠冷冷瞥了他一眼,“李铮学弟的手是用来做实验的。”
  张跃军……
  哦,他的手就活该拎东西。
  张跃军看了李铮一眼,李铮的手骨节分明,手指关节出显出淡淡的青色,细腻的皮肤纹理在酒店橘黄色的灯光映衬下,仿佛是该放在展览台上的艺术品。
  他又看了看自己黑壮粗的手,竟然觉得杨柠说得蛮有道理的……
  …………
  华国国内现有的药物生产线,大多集中华京、天津、武市、郑市,这些药厂都是国企,吃大锅饭,因为政.府严格控制药物利润,所以生产积极性极其底下。
  而且这些药厂的生产线都是不完整的。一条完整的药物生产线应该包括从原材料提供到包装所有步骤。而许多药物生产需要的基础原料,国内是没有能力提取生产的。
  这个时代国内的药厂说是制药厂,其实实质上就是药物的代加工厂。好比后世的富士康,承担某个零部件或者手机组装的工序。但苹果的核心技术及大部分利润是与它无缘的。
  李铮边饭后散步边思考着,等他回到房间门口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人等在他房门门口了。
  “孟教授、陈教授?”李铮吃了一惊,他快走两步打开房间门。
  “两位怎么有空过来,该是我去拜访你们的。”他说着,身子微微侧开,对着两人做了个请的动作。
  孟家荫和陈安邦也不推拒,直接进了房间。
  两人在房间里的沙发上坐下,李铮拿出杯子,替两人倒满了水。
  “李铮啊,你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一款原创药!华国生物学界的学者们奋斗了多少年,都没有一款真正的原创药面世!”孟家荫看着这个年轻人,神色不由有些复杂。
  华国学者的理论知识,可谓是非常扎实的。孟家荫回到房间后,仔仔细细分析了李铮的药物分子式,对这款新药的真实性已经信了六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