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造车> 第454章 孰对孰错

第454章 孰对孰错

  按照惯例,新车上路前必须到信息产业部备案,待验证批准后才能够合法行驶。
  只不过中华集团此次打了一次擦边球,将鲲鹏公交以试验车名义先行运营,因为江州地方法规特意增设了允许新能源车辆上路行驶条款。
  其实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太过迅速,国家还未来得及进行统筹监管,对新能源汽车如何管理没能出台具体文件。实践证明,凡是新技术新事物的应用,监管都要落后于其发展步伐,大多是事后才跟上。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如此迅速投入实用,许多车辆虽然挂着新能源名头但大多只是在实验室附近徘徊。
  几个月前中华集团才进行内部测试,一晃眼就联合江州市政府正式宣布投入营运,如此猝不及防的大手笔让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对此,更多的人持怀疑态度,觉得是中华集团和江州市政府为了争夺全球第一的称号,联合起来进行的炒作。
  尤其在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还不确定情况下,到底是走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或是纯电动模式,一直没有可靠说法。就算是纯电动模式也有锂电池、铅酸电池之分,而且锂电池下面还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以及中华集团采用的三元锂类别之争。
  未来新能源汽车采用何种标准,全世界都莫衷一是,大争之世下谁也无法说服谁!
  考虑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华集团高调宣传纯电动公交已经投入实用的消息,就连国内最乐观的新能源专家都对此打上了双引号。
  既然有人举报,信息产业部就组建了一个专家评审团赶赴江州,实地查看这个鲲鹏公交是否名符其实。
  可以说,现在的中华集团已非吴下阿蒙,足以跟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平起平坐,因此主管部门对其某些小瑕疵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华集团每次都不会无的放矢,这次会不会骄傲起来放了卫星呢?
  如果确实达不到运营标准,那就要叫停这样不合格的产品上路营运。万一真如中华集团所宣称的话,那就真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里程碑,足以改写中国的汽车发展方向。
  “中华集团在内燃机领域追赶成绩做得不错,但就怕拔苗助长直接在新能源领域栽了跟头。
  我们这次到江州,还是以正面鼓励为主,年轻人为出风头一时冲动可以理解。大家多提正面积极意见,不要打消人家的研发热情。”
  由信息产业部组建的专家评审团中,一位对中华集团颇有好感的专家特意为同行提前打预防针。
  “老李,你是副组长,我们可以听你的。但中华集团也不能胡来乱吹牛,得实事求是,他们公布的各项参数都高得可怕。反正我发现他们造假的话,可不会违心签字,会向有关部门直接反映。”
  另一位专家组成员,也是国内某知名大学新能源领域的权威人士,他旗下实验室的电动样车可是怎么样都无法达到鲲鹏的标准。听了同伴的话后,语中带刺回答道。
  自己辛辛苦苦干了4、5年,别人半年时间就搞定还超越自己,这当然无法服众。
  还有一个潜规则是话语权的问题,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权威解读还是在学院派专家手中,如果中华集团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成果,话语权将会转到中华集团手上。
  要知道每年国家科研支持资金中可是有一大部分流到了大学院校场所,话语权的变动可是会产生实实在在利益冲突。
  总之,这次专家评审团就是专门挑刺而来,因为鲲鹏的性能超出了他们实际认知的范围。
  国际汽车巨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国内汽车厂家率先实现,这其实一点都不符合常理。因为一贯来中国汽车工业都是在国际巨头身后追赶,当前莫名其妙在另一个赛道直接领先了,这无法让大家接受,或者应该说不敢相信是真的!?鲲鹏为何发展如此之快,这真的要感谢特斯拉提供的技术,他们在电池组和电机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脱胎于特斯拉技术,中华集团将以本地化改进,同时用在了具有更大可操作空间的公交大巴身上,创造了当前的奇迹。
  汽车行业有句话叫造卡车是小学生,造轿车才是大学生;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大巴是小学生阶段,而特斯拉则一步到位直接读大学造轿车,技术难度上更甚。
  实际上特斯拉属于本硕连读,他们瞄准的是高档跑车领域,比轿车还要高级,导致产品一直难产未能推出。
  而中华集团则老老实实把小学开始就读,先在大车上验证纯电动技术的可靠,随后再慢慢过渡向轿车领域发展。
  一下车,曾一年前到访过中华集团的几位专家就发现这里的场景又发生了变化。
  原本空荡荡的周边土地上又建起了整齐划一的厂房,整个中华集团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扩张。
  “说实话,每次来到这里都感觉自己年轻好几岁,这里充满了青春积极向上的气息。
  如果年轻几岁,说不定我也想到这里工作。”
  其中一位专家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技术人员进进出出,不由感叹说道。
  “所以说世界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掌握着未来。”
  另一位有同感的专家笑着回应道。
  韩皓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亲自出席了接待午宴。
  用餐结束后,专家们开始在会议室听取中华集团对鲲鹏纯电动大巴技术的汇报。
  “从我们内部测试看,t1行驶5万公里后,电池衰减不超过5%,超过5万公里达到10万公里之前,衰减程度增长率有限,只在7%之间。从理论估计,达到50万公里后,我们的电池组依旧能保持80%充电容量。”
  中华集团的技术讲解人在台上说出了内部测试数据,这些成果都是大半年时间内收集而来。
  采购特斯拉电池管理技术,18650电池组发挥出超出想象的功效,续航能力达到惊人的数字。
  “这不可能!”
  如此结论让一直持怀疑态度的专家找到了破绽,他举手大声说道。
  “我们实验室曾对18650锂电池进行过长期跟踪试验,发现其循坏寿命很差,多次充放电后就马上出现了衰减现象。按我手头掌握的资料看,在2万公里后18650电池就已经不堪重负,无法再继续进行使用!
  甚至强行使用的话,我们的样品3万公里不到就产生了起火燃烧现象。”
  此番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全场一阵哗然,该教授号称国内新能源领域权威专家,明显他说的话不会掺假。
  明显冲突的两大结论摆在大家面前,让台上的讲解员一时之间语塞,他不由看了现场坐镇的老板韩皓一眼。
  “我可以保证,刚才所说的数据都经过原始论证,两台样机现在依旧在台架实验室里跑着,大家待会可以实地观看。
  电池衰减程度如何,跟其管理系统有关;至于燃烧危险,也跟散热方案相关,这些都可以在后期进行优化改进。”
  得到韩皓鼓励的颜色,讲解员鼓起勇气为自己辩解道。
  “嗯,请小伙子继续介绍,有分歧过后我们再坐下来讨论。今天我们先带上耳朵听,改天再带上嘴巴讲。”
  另一位姓李的专家见状,站出来打圆场说道。
  跟传统三大三小国企相比,中华集团进取心更强,就算新能源汽车真有瑕疵,这位专家也愿意出来帮忙说好话。
  “事实说明一切,到底谁对谁错,相信经过几天调研后,会有初步的说法。”
  那位质疑专家并不服气地坐在位置上说道。
  对比中华集团给出各种完美的数据,他更相信自己手下团队试验的结果。
  这样的插曲,让鲲鹏t1更加笼罩在造假的质疑声中。
  结束介绍会,专家组就强烈要求到位于中华集团总部门口外面的公交站,查看鲲鹏的具体运行情况。
  来到现场,他们才发现自己确实把中华集团想得太过简单了,一座现代化的充电站屹立在眼前,有工人正把旧电池拆卸下来换上新的,而另外还有待命的公交插着快充接头在充电。
  得益于江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电网江州分公司跟中华集团组建了这个充电站点,成为国家电网的示范新项目。
  想想看,如果现在遍布全国公路网络的加油站,将来换成充电站,对国家电网意味着什么?
  只要能从石化垄断双雄中咬下一块肉,就足够电网获得新的增长点,这也是他们极力配合中华集团的原因之一。
  “汽车加速快不快,跟普通公交有什么不同?”
  “充电时间怎么样?电池有衰退迹象吗?”
  ……
  专家们首先围住公交司机,向他们询问以求获得第一手资料。
  “鲲鹏t1的加速性能比汽油车要强多了,动力真是随踩随有。之前我也担心电动车不靠谱,没想到充满电行驶下绝对不掉链子。”
  “这车空间大,地台低,最关键是没有汽油味,许多老人专门等着指定搭乘我们这种新公交。”
  “充电时间快,就算直接插电快充,半小时也足够跑一趟来回了。换电池的话就更简单,15分钟完成全部工序,车子又满血复活了。”
  ……
  公交司机们七嘴八舌回答,纷纷说起自己的感受,基本上都是赞誉之情。
  “充满电情况下,一辆车实际能跑多少公里?中途有熄火掉链子的例子吗?”
  那位一直质疑鲲鹏造假的专家,不甘心开口问道。
  “跑个150公里不成问题,实际上我们都达到了170公里,最夸张一次达到了196公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都觉得电动车绝对无法做到。但事实就是如此,公司有不少公交司机下班后专程过来蹭车,说要看看电动公交表现如何,坐了一趟后纷纷说服了。”
  一位领头的公交司机接话回答道,从他龙飞凤舞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是真的喜欢上开电动大巴了。
  会不会当地提前做了思想工作,这些司机都是托啊?
  一致好评让专家们的疑虑更加浓厚,
  反正还有好几天时间现场调研,专家组们集体乘坐上了一辆鲲鹏t1公交,打算实地体验上路感觉如何。
  舒适、安静、加速性好,鲲鹏t1公交确实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跟旧款公交相比属于领先一个时代的产品。
  唯一的缺点嘛,就是行驶中有顿挫感,看来电机跟速度匹配还没有完善,不过这完全可以接受。
  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公交车被限定了60公路的最高时速,一旦超过将会有鸣笛示警,这是中华集团为了安全特意做出的新功能。
  理论上看似不靠谱,但实地亲身体会下来,发现鲲鹏t1还真超过大家的想象,不是样子货而是真正敢于上路运营,确实达到中华集团宣传的标准。
  有专家还找了半途上车的老人家询问,看看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这公交好啊,宽敞大气又舒适,我坐了一趟后就喜欢上了。宁愿多等一段时间,也要坐上来。”
  “什么电动,什么汽油,我都不懂。反正这车坐上很舒服,我们坐过的人都说好。”
  ……
  这些中途载客的老人家总不会是托了,他们更有发言权。依旧是一致好评,让不少专家的负面印象不断消退。
  这也让专家组不少成员庆幸自己还是老道,之前本想开腔质疑的话没说出口,不然就丢尽面子。
  至于那位一直质疑的专家,一路上都黑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