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其他>汉天子> 第555章 势在必得

第555章 势在必得

  伏胜据说是伏羲的后人,老爷子活了九十九岁,经历了周、秦、汉三朝。
  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时候,伏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尚书》偷偷藏于自家的墙壁里。
  秦亡汉兴之时,伏胜才把自己私藏的《尚书》挖出来,不过有部分《尚书》已经毁坏,只保存下来二十九篇。这也是世间仅存的一套《尚书》。
  文帝继位时,听说了伏胜这个人,向他求《尚书》,不过当时伏胜年事已高,九十开外,已经不能走了。文帝体谅,派晁错去到伏胜家中,跟着伏胜学《尚书》。
  因为伏胜的年纪太大,连话都已经说不清楚,他的话,也只有他的女儿羲娥能听得懂。羲娥作为翻译,通过伏胜的口授,将《尚书》传于晁错。
  可以说但凡是《尚书》大家,那都是伏胜的亲传弟子,但凡是学《尚书》的人,那都是伏胜的徒子徒孙。
  刘秀上太学期间,主修的就是《尚书》,他能不知道自己的祖师爷伏胜吗?
  听说伏胜有后人伏湛,那不用问,必是《尚书》大家。刘秀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腰身,问道:“伏湛先生现在何处?”
  王梁说道:“在青州平原郡……”
  这位伏湛,也堪称是位奇人。王莽篡位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到绣衣执法。
  绣衣执法,也就是绣衣御使,因为穿着绣衣的关系,因此而得名。
  绣衣执法的工作主要是镇压地方起义军,持节和虎符,拥有一定的调兵权,哪里出现了起义军,就去哪里镇压。
  在王莽期间,伏湛连续五次升迁,一直做到了都尉。再后来,王莽亡,刘玄入主长安,伏湛又被刘玄任命为平原郡太守。
  平原郡位于山东,离长安着实是挺远的,伏湛任平原太守期间,生活的可谓是逍遥自在,轻松惬意。
  处理完政务后,有了空闲时间他就去教教书,授授业,至于自己做太守的俸禄,他都拿出来买粮,请挨饿的百姓们来自家吃饭。
  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家一同在他家里吃饭。
  赤眉军攻陷长安,天下变得更乱,这时伏湛家中有武艺高强的仆人便动了心思,打着伏湛的旗号,四处号召百姓,让大家都来投奔伏湛,跟随伏湛一同起兵。
  伏湛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抓了那名家仆,将其斩首,首级悬挂于城中示众。伏湛的为人,让平原百姓都深感敬佩,也深得百姓们的拥戴。
  正因为有伏湛在平原做太守,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兴兵,都在打仗,只有平原郡这里,十分的安宁,由始至终也未发生战乱。
  可以说伏湛是以一人之力,庇护了全郡的百姓免受战祸之苦。
  听完王梁对伏湛事迹的讲述,刘秀对伏湛其人更加欣赏。他问道:“伏太守可愿到洛阳为官?”
  王梁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这……恐怕不太容易?”
  “哦?为何?”
  王梁说道:“不久前,梁王刘永册封他的幼弟刘少公为御史大夫,并加封为鲁王!”
  刘秀闻言,眯了眯眼睛,同时也下意识地握了握拳头。
  梁王刘永,是出自于梁孝王刘武一脉,刘秀出自于景帝一脉,景帝和刘武是同母的亲兄弟。
  王莽篡位后,刘永已无法再继承梁王王位,直到刘玄登基,刘永前来拜见刘玄,刘玄依照西汉旧制,准许刘永继承王位,册封他为梁王。
  刘玄入主长安后,治政混乱,导致三辅怨声载道,这时候刘永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以自己的梁国为根基,招兵买马,广招部众。
  等到赤眉军攻陷长安后,刘永更是没了忌惮,四处出兵,先后攻占济阴郡、山阳郡、沛郡、楚郡、淮阳郡、汝南郡等二十多座城邑。
  刘永为了拉拢地方的割据势力,又封占据东海郡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封占据齐郡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封占据西防的佼疆为横行将军。
  这些地方割据军阀接了他的封,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人。通过自己的扩张,加上对其它割据势力的拉拢,现在的刘永,已经控制了包括山东在内的关东地区。
  由于刘秀在河北,刘永在关东,双方只有过小规模的接触,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争端。
  不过现在刘永册封刘少公为鲁王,这事可就不简单了。王不能封王,只有天子才能封王,刘永封刘少公为鲁王,其欲在关东称帝的心思,已昭然若揭。
  一旦刘永在关东称帝,那么对于刘秀集团而言,将别无选择,只能与刘永集团决一死战。
  别看现在刘秀已经称帝,定都于洛阳,但所面临的局势,仍很不乐观,群雄割据,谁能笑道最后,真就不一定呢!
  当前全国的局势是,刘秀打着刘汉旗号,占据河北,定都于河南洛阳;赤眉军打着刘汉旗号,占据关西,定都长安;刘永也同样打着刘汉旗号,占据关东,欲在关东称帝。还有霸占蜀地,已经称帝了的公孙述。
  这时候全国上下,遍地是皇帝。
  除此之外,还有地方割据势力,比如占据西凉一带的隗嚣等等。
  除了这些外在的敌人外,刘秀势力的内部也没有十分稳定,闹得最厉害的还是河北各地的起义军,像铜马残部、尤来残部、青犊残部、五校残部、檀乡残部等等,死灰复燃,还在河北各地四处作乱。
  书归正传。刘永已经显露出要在关东称帝的心思,对于伏湛这样的人才,刘永能不看重吗?能不去积极争取吗?
  己方若派出使者到平原,请伏湛来洛阳,估计使者都未必能走到平原郡,在半路就得被刘永的人截杀。
  即便平安到了平原郡,到了平原郡城,也成功说服伏湛到洛阳任职,可刘永能放伏湛走吗?
  平原郡在山东,而山东正处于刘永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在王梁看来,己方想邀请伏湛来洛阳,是挺困难的一件事。
  听完王梁的顾虑,刘秀也陷入沉思,仔细琢磨,王梁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过了一会,他点点头,说道:“此事,我也需要再想一想。”
  接下来,刘秀又与大臣们商议了近期的政务和军务,等朝议结束后,已经快到中午。刘秀出了却非殿,去到清凉殿,手拿着书简,在殿中来回踱步。
  伏湛身为伏胜的后人,其学识自然毋庸置疑,听其事迹,品行也高尚,如果这样的人才不能召来,反而被刘永得去,于自己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损失。
  可是要如何招揽伏湛,这也的确是个问题。刘秀正在殿内心烦意乱的时候,张昆走了进来,轻声轻语地说道:“陛下。”
  “嗯!”刘秀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非烟姑娘求见。”
  “请她进来。”刘秀终于停下脚步,于案后坐了下来。
  时间不长,花非烟从外面走入,向刘秀福身施礼,说道:“非烟见过陛下。”
  “非烟不必多礼。”
  “谢陛下。”花非烟走到刘秀一旁的桌案后,提着裙摆,跪坐下来。有内侍上前,给她递了一杯茶水。
  等到内侍退下后,花非烟说道:“陛下,河内的修武、获嘉一带出现檀乡贼军,修武和获嘉的秋粮,皆遭受损失。”
  稍顿,她又道:“修武、获嘉那边的消息,应该很快也要传到洛阳了。”
  云兮阁的消息,还是比官方的消息更快一步。
  刘秀轻拍了下桌案,说道:“贼军之害,犹如蝗灾,甚至比蝗灾更甚!”
  此时刘秀真有冲动,亲自去往河内,平定贼患。想到亲自去往河内,他心中顿是一动,突然问道:“非烟对平原郡可熟悉?”
  花非烟一怔,不明白刘秀为何这么问。她说道:“云兮阁在平原郡没有据点,我们的人,也很少会到平原郡。”稍顿,她不解地问道:“陛下为何会有此问?”
  刘秀想了想,说道:“我打算借着去河内平定贼患的机会,亲自去平原郡走一趟。”
  花非烟心头大惊,平原郡可是在青州,不属己方控制的范围,而是属刘永的势力范围,己方与刘永的关系并不好,曾经还发生过小规模的冲突。
  她问道:“陛下为何要去平原郡?”
  刘秀说道:“平原太守伏湛,是治世之能臣,我当收为己用。”
  花非烟说道:“陛下何不派使者前往?”
  刘秀摇头,说道:“寻常使者,只怕难以胜任。”先不说会不会被刘永拦截,只怕使者见到伏湛,也未必能说服他到洛阳。
  只有自己亲自前往,邀请伏湛,才最有把握。
  花非烟眉头紧锁,说道:“只是,陛下此行太过凶险了。属下以为,陛下当三思。”
  刘秀说道:“伏湛本身已是贤能之士,而且他还是伏生(伏胜之尊称)之后,门下子弟,数以百计,倘若能将伏湛收入己用,之后吸引来的贤能,将不计其数。”
  最起码,伏湛的那些门徒弟子们便会纷纷来投,精通于《尚书》的良才贤士,也会纷纷慕名而来。
  天下大乱,群雄并逐,四方割据,争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争民心,争人才。谁能争取到民心,谁能争取到大量的人才,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伏湛,刘秀已经打定了主意,势在必得!
  看出刘秀已经下定了决心,花非烟沉吟片刻,斩钉截铁掉说道:“属下当与陛下同行。”
  刘秀说道:“非烟刚才也说了,此行凶险。”
  花非烟正色说道:“正因为非烟知道此行凶险,所以,非烟务必要与陛下同行。”
  刘秀与她对视片刻,含笑点点头,说道:“那么,就烦劳非烟了。”
  花非烟欠身说道:“陛下客气了,这是属下当尽之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