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郑屠> 第337节

第337节

  听着这么不伦不类的话,众人都是哄堂大笑。
  但就在这时,却突然听到一个人说道,“公孙大哥的办法的确是对外族极好的攻心办法,但小弟还有一点疑虑,契丹人是咱们的世仇,霸占咱们的燕云十六州已有数百年之久,百姓听之莫不咬牙切齿,统帅迎娶一名契丹公主之事若不小心传扬出去,百姓会怎么看咱们?咱们敌人也可能拿着这事大做文章,让天下的汉人都觉得咱们背叛了汉人,只怕会对咱们今后的行动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为防得不偿失,此事最好还是从长计议。”
  众人顺着声音看去,说话的人原来是杨志,此时的杨志,原本因那一大片青红胎记而吓人的脸上更是堆满了阴沉之色,杨志是杨令公杨业的后代,杨令公是抗辽名将,“杨无敌”之名威震辽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辽国攻宋时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但后来由于宋太宗赵匡义在攻辽时的错误指挥,导致杨业身陷重围,杨业率众拼死血战,自日中至日暮,辗转退至陈家峪,见无援兵,再率部下力战,受伤数十处,士卒也死伤殆尽,终因寡不敌众,坠马被俘,杨令公英勇不屈,绝食三日,于986年6月18日壮烈殉国。他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等也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从此拉开了杨家将一门忠烈的传奇故事,其子杨延昭,其孙杨文广,也皆是大宋抗辽的名将,杨家儿女前仆后继的牺牲在了抗辽的战场上,一直持续到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两国的战争自然结束为止,此后,失去了用武之地的杨家便逐渐被大宋遗忘并抛弃了,只是即便如此,杨家的后代仍旧视辽国契丹为国耻家仇的敌人,一听契丹之名莫不是咬牙切齿,所以杨业能有如此反应倒也不足为奇了,刚刚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站在朱武、吴用等人一方坚决反对与辽国联姻的武将之一。
  不过虽说杨志是话中有气,但他所说的也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考虑清楚的事实,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哪怕是与大宋打了百余年仗的西夏愿意嫁给郑飞一个党项公主也没关系,可偏偏就是契丹人不行,因为契丹人霸占了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契丹人是世仇,这是所有宋人都知道的事。此事万一传扬开来,势必会对郑飞和天道军的形象造成巨大的影响!万一因此而影响了“清君侧”的行动甚至对日后攻击宋国造成影响,确实有些得不偿失了。
  郑飞随即看向公孙胜,公孙胜既然能想出这个法子并说出来,以他的才智他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他一定也早已有了对策。
  但这一眼看去,正巧看到公孙胜满脸犹豫的看了一眼满脸阴沉的杨志,再转头看向自己时,眼中尽是为难之色,郑飞心中一动,他知道公孙胜和杨志的私人关系一直很不错,公孙胜也必然知道杨志如此不高兴的原因,想必因为如此,才让公孙胜犯了难吧,继续说下去,就要破坏与杨志的感情,不说,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郑飞心中一叹,照理说,公孙胜这样做是不对的,公是公,私是私,公孙胜已经有些公私不分了,郑飞也完全可以强迫公孙胜说下去,但他不想这么做,所以还是先安抚一下杨志比较好。
  郑飞想了想便对杨志说道,“杨志,令租杨令公乃我华夏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日后待我攻入辽国,我会专门派人查遍辽国典籍与史料,尽全力把杨令公与的埋骨之地和埋首之地找出来,让杨老英雄尸首合体之后再另择吉日厚加安葬!以告慰杨老英雄与无数抗辽将士的在天之灵!”当日杨业死后,只听说,“(杨业)伏四起,中流矢,堕马被擒。疮发,不食三日死。遂函其首以献。”意思就是杨业死后被金人割掉头颅拿去邀功了,他的尸体与首级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却成了一个谜,此事也成为了杨家人数代人的遗憾。不过郑飞相信像杨业这种令辽国无比头疼乃至胆寒的对手即便是死了也不会随意把他的尸体处理掉的,尤其是作为他的对手的契丹将军,只要那些契丹人是真正的战士,就必然懂得尊重自己的对手就是尊重自己这种浅显的道理,就算他们不见得会厚葬杨业,也至少会好生安葬他。郑飞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彻底的查清楚辽国的所有典籍记载,说不定就真能找出杨业的埋骨之地!
  果然,一听这话,杨志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满脸无比激动的对郑飞抱拳道,“属下多谢统帅!属下代杨家的列祖列宗感谢统帅的大恩大德!”
  郑飞轻轻点点头,这才说道,“杨家为我华夏满门忠烈,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过杨志,请你记住,杨令公为何要抗辽,他的目的是要杀光所有的契丹人吗?不是,他老人家与所有的抗辽将士之所以能舍身忘死、前仆后继的抗辽,为的就是保卫我华夏,保卫我百姓不再受到外族的侵扰,但事实证明,咱们和外族的敌人你杀我,我杀你,杀了几百上千年了,谁也没把谁杀光,死在彼此刀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冤冤相报何时了,敌人是永远杀不完的,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敌人彻底的变成自己的人,让他们放下武器,拿起锄头,和我们的百姓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不为杀戮,只为了永久的和平而战,这才是战争的最高目的!等到了那一天,杨令公与杨家满门忠烈,以及所有抗辽将士的鲜血才不会白流!”
  杨志没有说话,他低下头去,双拳紧握,但所有人都看得到,两行热泪悄悄的滑落了他的脸颊……
  662,联姻风波(7)
  (两更合二为一)
  看起来杨志似乎是被说服了,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今天人又比较齐,郑飞决定把话再说开一些,郑飞所做的一切努力的最根本目的是保卫华夏,避免靖康之耻及以后中原大地的那些悲剧再度发生,但有一个问题却也在困扰着郑飞,自己现在可以努力使汉族避免一场浩劫,但如何才能永远的避免类似浩劫的发生呢?
  公孙胜今日的话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想办法促进民族大融合!将现有的各民族融入进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去,大家都成为了一家人,自然就不存在民族分歧的争斗了。
  汉族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汉族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同化力,历史上攻入中原的民族,只要敢在中原久住下去,其结果往往是逃脱不掉被汉人,或者说被汉族文化同化的结果。
  同时,这也与郑飞一直想采取的对外策略不谋而合。
  从古至今,若只笼统的划分,那国与国、势力与势力彼此之间的防御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防御,一种则是主动防御。
  被动防御很好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等到别人进攻自己的时候才进行反击。被动防御的关键是自己要足够强大,越强大,外部的敌人就越不敢轻易招惹自己,甚至等自己强大到天下无敌的程度时,自己不去进攻外部的那些敌人就足够他们为之烧高香了。反之,自己如果不够强大,那早晚还免不了被人进攻,或者将面临无休无止的骚扰。
  被动防御的优点是可以在下一次战争来临前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缺点也很鲜明,就是“被动”这两个字,就算是自己再强大,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并且在敌人进攻才会做出反应,在战争初期难免会落人之后,甚至可能被敌人抓住己方出现某些重大问题导致实力大损的空子突然发动进攻,导致严重的后果。
  中原历代王朝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是采取的这种防御策略,等开国的头几代君主去世,国家的疆域基本上稳定之后,后面的几代君主就会渐渐失去开疆扩土的雄心,将军队只放在国境线以内做防御,迎接塞外游牧民族的轮番攻击和骚扰。
  现成的例子就是北宋,自从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面的几代皇帝就松弛了下来,搞得天下百万军队只有否则防御宋国的西北军还剩点战斗力,其余的几十万大军如一盘散沙,被金国轻易灭了国。
  所谓主动防御,就是主动的采取某些带有主动性的措施去代替被动的防御,可以近似的理解为“以攻代守”,即主动走出去攻击敌人,把敌人消灭、赶走或统治起来,消除一切隐患,等打的周边没有敌人了,当然就再也不需要担心了。这种策略的代价很大,比如会因连年征战、穷兵黩武阻碍自身的发展,但如果成功了的话,所取得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上中原王朝皇帝中的佼佼者很多都是采取的这种策略,比如汉武大帝和唐太宗。汉朝在成立初期一直饱受北方匈奴族的侵扰,汉武帝在继位后就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匈奴的威胁,他派名将卫青、霍去病发动了三次针对匈奴的大型战役,收河套地区、夺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将匈奴族一举赶到了漠北,从此匈奴一蹶不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解决了塞外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所以后来的汉朝虽经历过严重的国家内乱,却也没同时遭遇外族的入侵,与汉武帝对匈奴的打击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比之汉武大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太宗李世民刚继位时也是突厥族最强大的时期,突厥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他们与曾经的匈奴一样,突厥也是时刻不忘觊觎中原,不停的骚扰进攻大唐,甚至在李世民刚刚继位时,突厥颉利可汗竟率军二十万攻到了长安边上,距离长安不过四十里,差一点把大唐给灭了,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大唐!
  这一次的威胁也让李世民痛下决心要解决突厥,在经过长期的准备后,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领大军突然出击突厥,痛奸突厥主力,活捉了突厥的最高统治者颉利可汗,将其抓到了长安,取得了大唐外战最辉煌的一战!
  活捉颉利可汗的意义非同小可,他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次活捉草原超级大国的统治者,其效果基本等同于未来某国攻进美国活捉了美国总统一样。此战基本解决了来自突厥的威胁,为大唐后世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实施主动防御的成功案例,而宋朝在建国之初其实也曾实施过主动防御,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国曾主动发动过数次针对辽国的大型战役,但很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从此才不得不转为了被动防御,可以想象,假若宋朝在建国初期真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即便从那里再开始实施被动防御,也要比在失去燕云十六州的情况下实施被动防御要强得多,至少不会被金军毫无阻碍的杀进中原,历史也必然会改写。
  郑飞决定效仿汉武帝和唐太宗,待到击败大宋统一中原之后,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将可能威胁到中原的三大势利,辽金夏三国也彻底消灭掉,为中原扫除一切威胁!
  不过,虽然汉武帝和唐太宗的主动防御策略虽然都成功了,但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彻底成功,在他们之后,塞外势利又逐渐复苏过来,并重新对汉唐形成了威胁。究其原因,正如公孙胜所说,汉武帝和唐太宗只是在分别战胜了匈奴和突厥后统治了他们的子民,兼并了他们的国土,却并没有想办法把那些塞外民族与汉族融合在一起,匈奴、突厥等塞外民族仍旧是独立的民族,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思想和信仰,通婚仍旧是以民族内为主,老一代人或许被汉唐给打怕了,但新一代人并不惧怕汉唐,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重新造反,赶走汉唐的军队,重新复国。
  满清在这方面就很聪明,他们一入主中原就推行“剃发易服”,命令统治下的各个民族,尤其是汉族必须改穿满服,该剃满发,为的就是削弱汉族人的民族意识,方便统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此举引起了汉族人强烈抵.制,但在满清的血腥镇压下,汉族最终还是被迫接受了,其结果是才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汉族就接受了满族的统治,乃至到民国时,民国政府下令剪掉大辫子,大批的汉人还痛哭流涕不肯就范。
  不过,满族仍旧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并没有借机一起摧毁汉族的文化,甚至是大力推崇,结果是到了最后,满族倒一个个比汉族还像汉族了,清朝初期,满族内还是满汉语通用,但到了乾隆中期,满族内就出现了汉语要代替满族的趋势,乾隆四十年(1775年),盛京满洲旗人果尔敏考取笔帖式补放户部,由吏部引见时,乾隆帝因果尔敏是满洲旗人又考取专事翻译满汉文的笔帖式,就用满语同果尔敏交谈。然而果尔敏除背诵履历外,其他一概不知,乾隆帝深感“实出意外”,到乾隆末年,连盛京的满族官员都不会写满文了。为此清廷赶忙下令采取措施挽救满语和满文,却仍不能扭转满族人使用汉语文的趋势。再到清朝后期,天下识满字会说满语者,已是寥寥可数。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训,正如公孙胜所说,外战同样需要攻心,甚至比内战的攻心更关键更重要,而这个攻心的最终目的,就是想尽办法促进民族大融合!或者说,是对所有异族发动“文化大侵略”,消灭他们的信仰,消灭他们的文字,消灭他们的语言,消灭他们的习俗,消灭他们的服饰,总之,消灭他们除肉体之外的一切东西!
  当这一切的目的都实现的时候,就算异族与汉族长着不同的容貌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外族人不是傻子,他们不会那么容易接受来自外族的文化入侵,如同清初时汉人为抵制“剃发易服”所做的流血抵抗,郑飞当然也可以采取高压政策,用屠刀逼迫外族人就范,但郑飞不想那样做,一来于心不忍,二来风险也太大。
  所以,公孙胜的“联姻之策”就显示出了它的独到之处,首先,在日后进攻辽金夏等国时,任命他们族人的公主为三军主帅,则自己所发动的战争就不再是侵略战争,而是内战,必然会减少来自族人的反抗。
  随后,在占领各个国家之后,任命公主们各为本国的女皇,然后通过以本国女皇的名义有步骤的下令本国国民一点一点放弃本民族的习俗,再大力推行国民教育,让他们一点点的接受汉族的文化,如此不但能减少他们的抵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改变他们,及至最终完成文化大侵略!
  这将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会实现的过程,但郑飞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做,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各种显而易见的困难也是必须的,比如需要时刻提防皇族余孽的反扑,比如也需要提防各个“女皇”的野心,这也正常,世上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郑飞也会为此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虽然这一切看似还很遥远,但其实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更好的实现他,最好就是从现在就开始准备。而首先要准备的第一步就是要统一全军的思想,因为燕云十六州的缘故,宋人犹恨契丹人,今日杨志的反应就是一个证明,这些将领和他们手下的士兵在自己的领导下虽然都能做到爱民敬民,但这个“民”仅指的是汉族老百姓,等他们走出国界,若都以杨志那般仇视契丹人,势必会做出血洗契丹人的举动,这是郑飞极不愿意看到的,也会对民族大融合的计划造成严重的影响。
  郑飞想定,环视满堂众将一眼,只见众人似乎是被刚刚所发生的一幕触动了,都正在凝眉若有所思着什么,郑飞开口道,“诸位兄弟,咱们天道军自建立之初,我就要求大家不准做出任何祸害老百姓的事情,这一点大家做的很好,我也是心存感激!”
  说到这里,郑飞站起身来,很认真的对满堂所有人抱了抱拳。
  众将都赶忙站起身来。
  郑飞示意众人重新坐下后继续说道,“刚刚公孙胜问我,我志在哪个天下。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我志在整个天下!待到消灭宋国,一统中原之后,我必带着大家挥师塞外,重现汉唐版图!”
  重现汉唐版图,这是汉人多少代的梦想!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郑飞如此肯定的回答,禁不住心中热血翻滚,刚有人要说话,却听郑飞继续说道,“到那个时候,在咱们的版图内,将不只有汉人,还会有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奚人、室韦人等等各种异族,刚刚我给杨志所说的大家也都听到了,敌人是永远也杀不完的,对待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敌人变成自己的人,我的目的也并不只是要恢复汉唐版图,还有就是要把在这个版图上的所有人,都变成我们的一份子,唯有如此,才能永远的消除我们子孙后代的危险,到时候,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亦或是党项人、奚人,都将只成为历史的一个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族,中华民族!都记住了吗?”
  中华民族……,众人在心中默念几声牢记于心,齐声道,“是!”
  郑飞满意的点点头,重新看向公孙胜。
  公孙胜此时也已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包袱,毫不犹豫的对郑飞说道,“刚刚杨志老弟问我要如何解决与契丹人‘联姻’会对统帅造成的影响,在下也已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下认为,此事绝不能特意加以隐瞒,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事也根本隐瞒不下去,一旦传扬出去,倒更显得咱们是‘做贼心虚’,更容易被敌人利用大做文章。所以,与其隐瞒不下去,倒不如大大方方的直接承认,最好搞得从一开始就天下尽人皆知才好!”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林冲奇道,“若是这样,天下百姓不仍旧会误会咱们吗?”
  公孙胜一笑回道,“当然,若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诉他们倒还真不如不说,所以咱们得想个别的,让百姓们都能接受的法子告诉他们。大家请想一想,宋国的百姓为什么那么恨契丹人?因为他们霸占了我们的燕云十六州,宋国又打不过他们,还和他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和约,百姓们觉得屈辱!而我的办法就是要从改变百姓们的这种屈辱感上下手,咱们不如广告天下,就说宋廷被咱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为了对付咱们,他们竟向契丹人求援,请求契丹人派军来攻打咱们,只不过辽国不敢帮助宋国,为了不得罪咱们怕引起咱们的误会,他们特意将一名契丹公主和亲嫁给咱们统帅,以此来作为保证。如此一来,不但再一次打击了宋廷的形象,也能让这件事变得合情有合理,百姓不但更加厌烦宋国的无耻行径,同时还会从此事中感受到我们的强大,竟吓得辽国主动和亲,真是扬眉吐气呢!”
  郑飞听了心中一动,看向了朱武和吴用,只见二人在沉思片刻都一起朝着自己点了点头,朱武笑道,“统帅,我认为公孙兄此计可行,老百姓哪有什么机会分辨真假?而且宋国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之事天下皆知,宋国既然能做出此等丧权辱国之事,那他现在去他的盟友那里寻求援兵也很说得通,百姓必定会相信!剩下的关键问题就是辽国的态度,辽宋之间因为宋国秘密结盟金国一事已是貌合神离,辽国也根本无需站出来反驳这件事,他们只要做出一副沉默的态度,就等于默认了咱们的话,那宋国这个黑锅就是背定了!而已那耶律淳如此迫切的请求统帅接受这门联姻来看,要他答应配合咱们应该不是很难。”
  郑飞点了点头,是时候做出决定了,虽然他一直很反对毫无感情基础的各种形式的联姻婚姻,但事到如今他才感觉到,有的时候这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如果只因自己接受了一桩婚姻,就能在日后避免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死伤,那这其实还是很划算的一件事,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好吧!”郑飞对朱武说道,“朱兄,请你给耶律淳回封信,告诉他我可以接受他的所有条件,但前提是他也必须接受咱们的这个条件,否则,就不用谈了。”
  “哦对了,”郑飞想了想补充道,“别忘了再告诉他,我要真正的公主,而且必须漂亮,若敢用个宫女或者丑八怪应付我,那这件事也不用谈了。还有,陪嫁也不能少!三千……不,五千匹战马,少一匹的话人也不用送过来了!”既然接受联姻已经是必然的选择,郑飞也不想吃暗亏,娶个货真价值的漂亮公主总不过分吧?
  众人听了都是一笑,郑飞也笑了,但笑的有些苦涩,因为他不禁想起了家中的那三位夫人。
  唉……,应该怎么向她们解释呢?
  663,联姻风波(8)
  (既然晚上两更的时间间隔很短,日后这种情况就合为一更吧)
  朱武很快就写好了回信交给郑飞审阅,郑飞看了两遍确认并无丝毫纰漏便派人译成“拼音”发给了花荣。
  此事有了定论,郑飞随即遣散了众人,但他自己却没动,一个人坐在位上长吁短叹,这是所为何故?还能为了什么,就是因为这个纳妾呗。
  上一次战斗结束后,为了更利于号令各地,郑飞将统帅府从潍州搬到了江宁府,三位夫人带着三个小孩也一起跟来了。
  李家姐妹原本就深居寡出,如今安国、安邦那两个臭小子也都三岁多即将四岁了,正是最调皮的时候,哥俩联手把统帅府闹得个天翻地覆,如此一来,她们姐妹更是出不了门了,一心一意的在家中一边看管那两个臭小子,一边教授他们读书写字。
  安馨也快两岁了,更是最离不开人的时候,小丫头很可爱,却也很粘人,要么像个跟屁虫一样整天跟在两个哥哥的屁股后头去捣乱,要么黏着扈三娘,扈三娘也没办法,只好卸去一切军职,一边和李家姐妹一起带孩子,一边稍稍教授安国与安邦一些基础功夫,给他们打打功底。
  三位夫人带着三个小孩,每日嬉戏玩乐、读书写字,统帅府内每天都是欢声笑语。而待郑飞回来后,他便抱着女儿逗两个儿子,检查一下他们的功课,造问问他们今天又惹了什么祸。当然,对着三位貌美如花的夫人也是经常不老实……。
  这样的日子经常让郑飞有一种夫复何求的感觉,他也无比珍惜这一切,每天一忙完公务就回家,应酬能推就推,推不掉的也只是露个面就走。
  同时,他也是洁身自爱,寻花问柳的事一概不做,堪称天道军的好丈夫楷模。
  不过,这也着实苦了天道军的其他兄弟们,他们的老婆这可是都来了劲,谁要想纳妾准会被诸位女中豪杰拿统帅为例堵回去。
  “娘子,为夫想……想……”
  “看我的嘴型……不行!”
  “为什么?!”
  “统帅都不纳妾,你有什么资格纳妾?”
  “统帅是没纳妾,不也有三个老婆吗?”
  “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是统帅一起娶得,就办了一次亲事,老娘也是你一次娶得,谁让你当时不多找个小妞跟老娘我一起嫁给你?”
  “……,不是还有三夫人吗?三夫人总是第二次娶得吧?”
  “那更不一样了。”
  “靠!怎么又更不一样了?”
  “三夫人是大夫人和二夫人一起劝统帅,统帅才娶得,你想再纳一个也可以,也得老娘我‘劝’你之后,你才能娶!”
  “靠……!夫人……,你准备什么时候……‘劝’我一次?”
  “这辈子你别指望了。除非统帅再纳妾。”
  “天哪……”
  这,就是天道军目前的现实情况,同样的场景在天道军诸位将军的家里不知多少次的上映着,所以,谁最盼着郑飞能破戒再纳个妾?当然是军中的那一帮老少爷们。而这一次大多数人之所以都支持郑飞接受联姻,收了那个契丹公主,众人的出发点当然是以于公为主,但这其中究竟还有没有别的于私考虑就很难说清楚了。
  总之,郑飞这次接受联姻后,不管对未来的行动究竟有没有什么有利的影响暂且不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军中一帮子老少爷们总算是等来了一次理由,他们的性福问题至少是终于得到解决了,而军中的大嫂们,只怕也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悄悄咒骂郑飞晚节不保了……
  男人们,欢呼吧!女人们,哭泣吧……
  不过这都不是郑飞现在想要关心的,虽然给耶律淳的回信刚刚才发出,现在那只鸽子应该连江宁府还没飞出去,但郑飞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耶律淳肯定会答应自己的,可他现在不但一点也没有即将娶个新媳妇的喜悦,反而满脑子都是愧疚的感觉,以致现在连往日里最迫不及待想回的统帅府也不敢回了,他有了一种背叛这个家庭与三位夫人的感觉,他怕李家姐妹和扈三娘会伤心。
  最终,郑飞决定先拖几日再去跟三位夫人说一说这件事,说不定……那耶律淳现在已经改变了主意,或者舍不得那点嫁妆,又或者他听了自己的答复后因为自己的女儿实在太丑了所以不敢嫁了也说不定,那样一来当然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
  耶律淳看着眼前的花荣,眼中禁不住又如上次般充满了深深的震惊。
  “你们统帅……已经回复了消息?”耶律淳迟疑片刻才问道,不知怎地,虽然他也很希望尽快得到那郑临风的答复,但他又不想以这样一种方式,因为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些宋人传递消息的速度就太快了,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快!而如果这样的速度能运用到战场上传递消息,必将在传递军情、命令上给军队带来巨大的好处,耶律淳又不禁坪然心动……。
  只见花荣毫不迟疑的微微点头道,“是的,我们统帅已经有了消息。”说着,花荣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交给了耶律淳的一名侍从,这名侍从再把信放在了耶律淳的面前。
  耶律淳却并没有立刻去看这封关系重大的信,而是看着花荣说道,“本王想先问你几个问题。”
  花荣似乎是猜到了耶律淳想问什么,笑了笑,“王爷请讲。”
  耶律淳道,“你们统帅现在是不是已到了宋国的河北三路?”如果那郑临风此刻已到了河北三路,无论他是怎么去的,至少表明他现在距离南京并不太远,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他们传递消息会这么快了。
  花荣毫不犹豫的摇摇头,“不是,我们统帅现在正在江宁府,距此两千余里。”
  耶律淳心中一惊,瞪大眼睛看了看花荣,只见花荣含笑而立,怎么看都不像是在跟自己看玩笑,“那……这封信真是你们统帅给老夫的答复?”
  花荣点点头,“千真万确。”
  耶律淳努力压下心中的丝丝惊骇,终于忍不住说道,“你能告诉我……你们是如何这么快传递消息的吗?”
  花荣想了想,歉意的一笑摇摇头,“很抱歉,不能。”
  耶律淳不由叹了口气,其实他也清楚,问不出来才正常,像这种本领,无论落在谁的手中都会作为绝密保护起来,又怎会轻易示人呢?耶律淳不禁有些小小的后悔,自己上一次怎么就忘了把这件事要作为条件说出来呢?说不定,对方就能答应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