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龙啸大明> 第201节

第201节

  攻城如此顺利就得手了,也是大大出乎亚莉桑德拉的预料,但见琉球军如此不堪一击,在进城之后,亚莉桑徳拉立刻分派出三路的兵力,每一路各四百人,分头去占领其他三座城门。首先将首里城完全控制住,随后亚莉桑德拉命人立刻返回登陆的阵地,令第二分舰队出击,全面封锁首里的港口,不许任何船只出海。自己和成钢带领着剩余的九百人也立刻出击,在俘虏的带领下,直扑首里城内的军营。
  琉球军根本就毫无任何的抵抗之力,商家军杀到的时候,几乎全部都缴投降,到下午的时候,商家军就己经完全控制了首里城。亚莉桑德拉又一次下令,让滩头阵地的士兵立刻都转移进首里城来。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一七二章 琉球之战(三)
  这时在琉球的王宫里,虽然四十余位流球王朝的主要大臣聚集一堂,但都面面相觑,而琉球之王尚贤更是一脸的愁容,全都一筹莫展的样子。
  昨天讨论了一夜没有结果,今天一早尚贤又招集文武大臣们聚议,那里等人刚刚到齐,还没等开始讨论,就收到禀报,原来明军己经兵临城下了。
  这一下亲日派的大臣立刻纷纷跳了出来,一个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扬,都指责明军的行为实在太过份了,完全无视琉球王朝的主权,田此全城上下应该死守首里,与明军决一死战,亲日派大臣为首的是苏文灿,汤其勋甚致信誓旦旦,坚称萨摩藩也决不会主视首里不管,只要坚守最多十日,萨摩藩就一定会派遣援军赶到救援首里。
  但就在苏文灿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的时候,忽然又有人来禀报,明军己经用火炮轰开了首里的城墙。攻入了首里城中。这下满朝俱惊,谁也没有想到,首里城居然连一天,准确的说,是连一个时辰也没有守住,就算萨摩藩要来救援首里,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了。
  到是尚贤还保持着一点清醒,立刻下令,招集待卫军保架,撤离王宫,逃出城去。但马上就有人告之,待卫军早就散了,这时己不足百人,而明军已经控制了首里的四门,根本就逃不出去。尚贤赶忙又下令,从港口逃走,但这时港口也被明军封锁,所有船只都出不了海。也就是说,琉球朝廷根本就逃不出首里城了。
  这一下全朝的人都傻了,就连苏文灿也彻底无语。这时有一个亲明派大臣郑允中这才出列,建议尚贤立刻派人去迎请明军,做出一个归顺的姿态,不管怎么说,琉球也是明朝的藩属,明军也不会太为难琉球王朝,当然前提是琉球王朝要保持一个恭顺的态度,接受明军的条件。郑允中这一说,立刻又得到了几个亲明派大臣的支持。
  而苏文灿又跳出来,还强做嘴硬,声称迎请明军可以,归顺也行,但决不能答应明军的要求,让琉球王朝脱离萨摩藩,同时还建议,不妨使一个缓军之计,假做答应,先把明军稳住,等待萨摩藩的援军赶来。
  但就在他们议讨不绝的时候,只听王宫门口一阵大乱,守门的十几待卫都退进了王宫,一队士兵已肆无忌惮的冲进了王宫里。而为首带头的,居然是从昨天进城劝降的韩建中和刘克军两人。
  不少琉球的大臣都出使过明朝,但现在这支杀入琉球王宫的军队和他们以所见过明军的样子却完全不同,一色都是深蓝色军服,高筒军鞋,有一些人只穿着一件甲心式的甲衣,带一顶半球状的头盔,有人干脆就没穿盔甲,只带一顶单边大沿军帽。拿的武器也不是刀枪剑戟,全是火枪,而为首的还是一个戴着几个带三角帽,穿红色军服的干纟腊女军官。
  尽管琉球的君臣己从韩建中和刘克军两人那里得知,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一个干纟腊女人,但这样的组合方式,还是让琉球君臣觉得十分怪异,不少亲明派的琉球大臣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支军队算不算明军。因此也都跟着其他官员,纷纷向侧后方退让,这一来就把坐在正中的尚贤彻底孤立了出来。
  亚莉桑德拉首先向身边的韩建中问明了尚贤的身份之后,这才上前两步,一手摘下头带的三角帽,微微躬了躬身体,用汉语道:“大明王朝江北都师、左督都、临邑候商毅部下,琉球舰队司令官,亚莉桑徳拉·冈萨雷斯上尉,向琉球国王陛下致敬。”
  琉球的礼仪到是和中国基本相似,因此亚莉桑徳拉的行礼方式也让琉球君臣觉得十分怪异,而且听她的自称,并不是奉大明皇帝的圣旨,而是一个明朝的候爵将军的命令。也让尚贤觉得深感不解,不过从对方的态度上来看,应该不会对自己下手了,因此尚贤也稍稍安心,不禁又问道:“这位女将军,你说你们是大明朝廷的军队吗?”
  亚莉桑德拉道:“回禀陛下,我们当然是大明朝廷的军队,但……”
  “大胆。”就在这时,有人忽然发出了一声怒喝,“我主仍是受大明朝廷策册的琉球之主,位列王爵,为大明藩属,既然是大明朝廷的军队,为何无故进犯我琉球,可有大明的旨意吗?该当何罪?”
  说话的人正是汤其勋,他到厎是武将,还有几分胆量,其实听了亚莉桑徳拉的话之后,琉球大臣中有些明白一点的人己经猜到了,大慨这次出军的并不是明朝的官方行为,而是一个似类于郑芝龙一样的明朝官员的私人行动。而想通了这一点以后,汤其勋不觉也壮了几分气,于是立刻跳出来出言质问。
  亚莉桑徳拉微微一皱眉,而韩建中十分机灵,赶忙过来,告诉亚莉桑德拉,汤其勋的姓名、身份、当然还有政治立场。亚莉桑徳拉听完了以后,微微一点头,扭头向自己身边的一个卫士做了个手势。那卫士立刻举枪,只听“砰”的一声,在汤其勋的胸前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然后仆面栽倒在地上,当场地亡。
  琉球的大臣们立场出发一阵惊呼,都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就连尚贤也吓得脸色惨白,声音也发颤了,道:“你们要做什么?”
  亚莉桑德拉微微一笑,道:“陛下请放心,我们是不会伤害您的。我们这一次出兵琉球,只是想帮助琉球,赶走所有的日本人,保护琉球的安全,没有别的意思,但是……”她的口气也变得严厉起来:“我想请问陛下,为什么刚才我们的军队到达首里城前的时候,你们却要那样对待我们,这是一个藩属国对待宗主国的态度吗?”
  尚贤心里想着,你们根本就不是明朝的正式军队,而琉球朝廷又没有请求明朝出兵,不放你们进城当然也是应该的。但现在汤其勋的尸体还躺在那里,那敢再说,因此一时间满殿寂静,无人答言。
  过了好一会儿,郑允中才出列,亚莉桑德拉施了一礼,道:“将军,我琉球朝廷上下对大明决不任何不敬之情,对贵军也无轻慢之意,只是我琉球近年以来,一直受倭人所制,不得自主。不让天朝大军进城,仍是一些朝中的倭人的党羽阻侥所制,非我君臣之本意,因此还请将军明察。”
  郑允中是个坚定的亲明派,昨天虽然在殿上不敢坚持,但回府之后,和刘克军谈了一夜,对商家军的实力也有初步的了解,也听出了一些苗头,商毅似乎是打算赶走日本人,自己独霸琉球。因此他早就己经清楚了,这并不是明朝的正式军队,但也比日本人要好。
  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如果尽早表明自己的立场,站到商家军这一边来,一但啇家军控制琉球,自己自然也可以跟着攀龙附凤,发达起来,甚致成为商家军在琉球的代理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一但商家军打不过萨摩军,被赶出琉球,那么自己的命也就到头了,不过风险越大收益当然也就越大,因此郑允中心理一直在盘算收益和风险的比数,但在商家军当场击杀了汤其勋之后,郑允中也下定决心,看来可以赌一把。
  亚莉桑徳拉点了点头,道:“很好,那么俱体是那些人阻挠呢?”
  郑允中也知道到了关建时刻,因此一咬牙,一指苏文灿,道:“他是第一个。”
  苏文灿不禁又惊又怒,厉声道:“郑允中,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再这里胡言乱语,小心等萨摩大军杀回来,你的脑袋还保不保得住……”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立刻就有两名士兵过来,一下子就将苏文灿抓了起来。
  而郑允中也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指认了一个人,就不再忽第二个,因此一连指认了十八名大臣,其中大部份确实是亲日派,但也有两个其实是和郑允中有仇,今天也被他假公济私,安上了一个亲日派的头衔。亚莉桑徳拉当然不可能来分辩清楚,但也把郑允中指认的大臣全部都抓了起来,先收押到军队去监押。
  这一下子琉球大臣几乎少了近一半,其他大臣包括琉球王尚贤在内,无不提心吊胆,生怕亚莉桑徳拉一声令下,把自己也抓起来。
  随后亚莉桑徳拉又道:“国王陛下,我们这次出兵,是为了保护琉球的利益不受日本的侵害,因此为了保证我们双方的合作,请您以琉球国王的名议,将这一份文书发布给琉球全国。”
  尚贤接过来一看,大意是琉球朝廷首萨摩所制多年,政不由己,现在正式宣布,与萨摩藩决裂,并邀请商家军出兵保护琉球的利益。号招琉球各地的官员,驱逐所有日本人,接受商家军的命令去云。
  因为现在商毅还吞并不了整个琉球群岛,因此保留琉球王朝,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一个傀儡政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说白了就是用和萨摩藩的方式一样,只是把琉球王朝由萨摩藩的附庸变成自己的附庸,而这一份诏书的公布,也使商家军的行为在名议上是合法的,也有利于商家军对琉球群岛的控制。
  但现在尚贤也是形如木偶,亚莉桑德拉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也立刻照办,把这份文书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向整个琉球王朝发布。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一七四章 琉球之战(四)
  商家军的舰队攻占琉球的捷报送回杭州的时候,商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因为这时商毅、叶瑶瑱、周世奇、王夫之等人都不在自巳的衙门里办公,而是全体出席江淮之战阵亡将士的祭祀大奠,和对有功将士的受勋仪式。
  这个仪式是在杭州的岳王庙前举行,这也是商毅的特意安排,一来岳飞是商毅小时候最崇敬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之一,在商毅上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听刘兰芳先生讲的评书《岳飞传》,而另一方面,岳飞的主要功绩是抗击金军入侵,当时的局面和现在十分相似,而且岳飞敌人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女真族就是满族的先祖,因此把这个大典设在岳飞庙前举行,也有很大的像征意义。
  这时己是七月下旬,离江淮战役结束己快两个月了,大典推迟到现在才举行,除了因为是随后又发起了鲁南战役之外,统计阵亡将士的名单,制做灵牌,还有发给士兵的勋彰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而在大典的这一天,商家军的全部官员都出度参加,而且商毅也允许民众观看,结果全场一共来了近二十万民众,除了士兵的家属之外,大部份都是杭州的百姓,把岳王庙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首先进行的祭祀活动,毕竟在中国人的观念中,都是死者为大。近万个灵牌全部都排列在岳王府的门前,密密麻麻,展开了六十余步,而在灵牌前面,是一排蒲团和香炉,供人参拜所用,并且还无偿提供香馃钱纸等物。
  祭文是由王夫之写成,写得慷慨悲壮,十分动情,商毅朗读完之后,在场的早民人等,已是哭声一遍。商毅将祭文在灵牌前焚化,随后,商毅和叶瑶瑱两人并肩向所有灵牌叩头行礼,拜了三拜,并各自敬香三柱。随后才是其他官员、军队代表,然后才是士兵的家属代表。
  等祭祀临近结束时,商毅才又宣布,阵亡将士的灵位将在岳王庙门口奉立三天,接受百姓的朝拜。等典礼结束之后,所有灵位都移入岳王庙内供奉,每天接受香火。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三天之后,将在岳王庙对面开土修建一座英烈祠,将所有灵位,包括在以前的战斗中死去的将士灵位都请入英烈祠内,永久供奉。以后凡事对抗击异族入侵,为国为民战死的将士,也都供入英烈祠中供奉,让后人瞻仰,永垂青史。
  在中国古代王朝,一般都会有武庙来供奉为国立下大功的武将灵位,但只有少数高级武将能够被供奉起来,像这样供奉所有将士灵位的场所,过去从未有过,尽管这只是一个形式,但对普通士兵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死亡的敬崇,远比后世要大得多。
  祭祀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士兵的受勋,这一次气氛也就欢快多了,而且还专门组织了鼓乐队和献花的小孩,毎个受勋的士兵在上台前都会扎上一朵大红花。同时也由于受勋的士兵们参加过刚才的祭祀典礼,因此人人的心里也都十分激动,而且勋章的做功也十分精细,出席任何场合都可以挂在胸前,做为自巳的荣耀像征,受勋的士兵们也都觉得是无尚的光荣。军人的自豪感也自然犹然而生。己经有不少士兵都决定,把勋章当作自己的传家宝,让子子孙孙都流留下去。
  整个大典一直到下午才全部结束,效果也非常好,最后商毅还趁着气氛正热,向百姓宣布,军校正在招收新生,希望少年能够涌跃报名,日后从年入伍,也为国出力。
  等回到督师府时,天色己近黄昏,商毅这才看到了亚莉桑徳拉发回来的报捷,虽然商毅对这次琉球战役并不太担心,因为萨摩藩的那一点实力远不能和自己相比,说得不客气一点,现在就是合全日本之力,也敌不过自己现在的实力,只不过现在自己的主要对手是清廷而不是日本。
  现在琉球岛也占领了,琉球王朝宣布与日本决裂的诏书也己经发布了,同时向南京朝廷称臣的国书也己经送来,可以说出兵之前的主要目地都已经达到了,致于逼萨摩藩赔款的事情,并不是一定要达到的目地,商毅并不缺那一点钱,而且目前也不打算对日本的本土下手。也就是说如果萨摩方面能够承认在琉球的失败,并且退出琉球的势力范围,那么这一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而巳,以商毅对日本人的了解,这个民族的人在没有遭到惨痛的打击之前,是一定不会善罢罢休,说白了就是这次琉球之战还没有把萨摩藩打得足够疼。因此一定不能对萨摩藩掉以轻心。一是要防止他们会派兵来复夺琉球,二是为了彻底打疼萨摩藩,这一次的战火也很有可能会燃烧到日本的本土去。
  因此在第二天,商毅首先命人将琉球的国书送到南京去,随后下令,驻守黄河入海口的第四分舰队赶到琉球去参战,加强出征琉球舰队的实力,同时还随船带去大量的弹药己及霹雳火箭,还派去了一个步兵团,外籍雇佣兵团以应付未来的登陆作战。
  随后商毅又下令,招见日本商团的代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商毅也基本能够确定,这个日本商团和这一次战斗没有关系。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个日本商团的明确身份,但根据现在的种种线索分柝,商毅猜测这可是某一个与徳川幕府为敌的大名家族,在失败之后,逃到中国来,以经商为名,实际是进行政治避难。
  因此当这个日本商团的出头人大野殿守来见商毅的时候,商毅也没有戳穿他们,但当着大野殿守的面,严厉的谴责萨摩藩对石垣岛和西表岛的侵略行为,并且向他出示了琉球王朝的诏书,证明这一次商家军出兵琉球岛是出师有名,最后以自己的名议,写给岛津久光一份公文,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萨摩军队必须全部撤出琉球王朝的疆土,完证琉球王朝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后不以任何形式侵吞、干涉琉球内政;二、这一次的战斗完全是由萨摩藩首先挑起来的,因此应该由萨摩藩付全部责任,赔偿商毅五十万两白银,以补偿对商家军造成的损失;三、在这一次战斗中被俘虏的萨摩士兵将由萨摩藩用白银赎回,并需要支付在台湾关押时的生活伙食费用。
  虽梨现在商毅不能代表大明朝廷,不过萨摩藩也同样不代表日本的最高统治机构——德川幕府,双方的关系实际也可以算是对等,就是中国的地方割据势力与日本大名,因此商毅向岛津久光发公文,提出条件,都不算不过份。当然在这里面还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琉球,直接被双方都忽视掉了。
  大野殿守到也没有拒绝商毅的要求,毕竟这只是当一个传信的中间人,因此接过了商毅的公文之后,立刻告辞离开。
  ————————————
  这时在琉球,西班牙雇佣舰队也已经到达琉球岛上,与亚莉桑徳拉的舰队汇合,又从台湾调来了两千步兵,这样一来,商家军在琉球岛上的驻军也超过了五千人,完全控制了整个琉球岛以及附近的十余个岛。
  亚莉桑德拉是来自老牌的殖民国家,对于统治殖民地的一套工序非常熟练,在初步控制了琉球岛之后,立刻展开雷霆手段,首先在琉球清除亲日派,要求尚贤以琉球王朝的名议下旨,将十五名亲日派最铁杆的大臣处斩,其他的二十余名大臣都罢职,并驱逐出琉球岛去。而琉球朝廷,也就完全沦为商家军的玩偶。尚容这时那还敢不从,因此在几天内,立刻将琉球朝中的亲日势力几乎一扫而光。
  当然打了一巴掌之后,还得给一个甜枣吃,虽然亚莉桑徳拉没听说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而且商毅的目地并不是只把琉球当自己的殖民地,而是打算逐步吞并琉球。因此必要的示好也是应该的。其实殖民也是一个技术活,不是靠一味杀戮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于是亚莉桑德拉又下命,过去萨摩藩强加给琉球朝廷的进贡,和琉球的税赋,都全部取消,并且免除琉球百姓三年的所有税收。
  琉球朝廷虽然少了三年的税收,但琉球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贸易中传的关税而不是百姓的农税,而且免除了对日本的进贡之后,也省了好大一笔开支,足以低消减税了。因此这个政策上到琉球朝廷,下至琉球百姓,都能从中受惠,也受到一致好评。
  另外商家军的军纪可不是萨摩藩可比,基本能做到秋毫不犯,公买公卖,并不以强凌弱,因此也迅速在琉球岛上建立起良好的名望。不少亲明派的官员更是对商家军大唱赞歌,什么王者之师、仁义之师的名衔,全部都送给商家军了。就连国王尚贤也觉得,看来当商家军的附庸也不错,上面有人罩着,而且这日子比过去可好过多了,比给萨摩藩当附庸可强多了。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一七四章 八旗圈地
  北京,东直门城外的一所庄宅里,一个家丁匆匆走到一个小湖边垂钓的洪承畴身边,躬身道:“老爷,摄政王下旨,招您回京入见。”
  洪承畴微微一笑,手腕忽然用力一抬,随着渔杆的弹起,只见渔丝上挂着一条一尺多长的红色鲤鱼,那家人也十分机灵,连忙凑趣,道:“老爷,好大一条鱼啊。小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鲤鱼呢?真是好兆头,好兆头啊。”
  洪承畴一脸怡然自得的样子,一边收线抓鱼,一边笑道:“什么好兆头,区区一条鱼,不过就是大了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家人道:“回老爷的话,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您才刚刚回来一个多月,摄政王就下旨,又招老爷进京,而这旨意一到,老爷就钓到了一条大鱼,岂不是好兆头吗?您刚回来的时候,还有不少人闲言碎语,说老爷这回可是威风扫地了,现在看他们还敢胡说吗?”
  洪承畴正在将鱼从勾上解下来,听了家人的话之后,微微一皱眉,随手一扬,又将鱼扔回到池塘里。道:“太快了,太快了,非好兆也。”
  家人怔了一怔,道:“太快了?”
  洪承畴忽然起身,道:“给我更衣,迎接来使。”
  清军的南征失败以后,洪承畴也随着多铎回京面见多尔衮。尽管这次南征并没有达到扫清江南的目地,但到目前为止,清廷控制的地区大体包括了整了北方地区,除山东半岛以外的全部地方,而在南方,清军还占据了湖广北部,和淮河以北的地域,大体比当年金宋对持时的金国地盘要略大一些,另外东西的两个战略要点,襄阳和徐州都在清军的手里,也保持着对南方的战略主动权,因此其实来说,这一次进军也并不算完全失败,至少清廷己在中原站稳了脚,占领了半壁江山。
  但在这一次南征中,清军的伤亡极大,加上前期争夺山东的战争,清军共计损失的兵力达二十五万左右,虽然其中大部份是明朝的降军,但满八旗兵的损失也不算小,约为二万七八千人,超过满旗总计兵力的四分之一以上,汉军的损失也超过了五万人,随军的包衣跟役也有六七万人。这在清廷自太祖努尔哈赤起事以来,可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
  尽管现在多尔衮己权倾朝野,没有人敢当面问责他,但这样的重大损失,自然要有人付责,多铎虽然是多尔衮的心腹,但也被多尔衮降为郡王,而被多尔衮寄于了厚望的洪承畴,这次南行也没有力挽狂澜于不倒,则被除去所有官职,只保留一个大学士向虚号,而洪承畴也索性告病,回到在北京郊外购置的田庄里赋闲着,闭门不去,毎天只是看书钓渔,消遣时间。
  当然洪承畴是不会就此罢手,毕竟他今年才五十二岁,远远还没有到告老还乡的时侯,也不甘心永远背负着一个叛臣的名衔终老一生。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被罢职,不过是多尔衮为了一时平息众大臣的怨气,而清廷一定不会满足于划江而止,南北对持,如果是一意要进取江南之地,统一天下,那么也就一定离不开自己,因此自已就必定会有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
  同时洪承畴毎天也是潜心总结这一样南征的经验,仔细研究商毅的用兵之道,思考应对的办法,也下一次被启用的时候,做好准备。
  但在回府才一个多月,就被多尔衮招回北京,洪承畴也不禁觉得有些意外,这也太快了一点,多尔衮可不是这样沉不住气的人,不过他还是不敢怠慢,立刻换好了衣服,随来使赶回了北京。
  ————————————
  其实多尔衮本来也不打算这么快就招洪承畴回京,至少也该先把他凉半年再说,只是现在事情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多尔衮才急招洪承畴进京来。
  现在让多尔衮头疼的事情可不少,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问题,毕竟清廷的领土一下子扩大的几十倍,其他民事、民生、政体等等方面,都有一大堆。
  首先是满八旗民众、贵族的安置问题。
  在清廷入关之后,满族人口,八旗的各户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但却引发了一纟列社会经济问题,因为八旗是一个耕战结合,军民政一体的制度,旗兵的武器、盔甲、马匹还有自己的包衣和跟役的装备费用,都是由自己来承担,而八旗各户的土地都在关外,在关内可没有土地,也就无法进行耕作,别说打仗,连生计也都难以维持,总不能是种地在关外,打仗在关内吧。
  因此为了解决八旗民众的生计问题,安置满族闲散人口,多尔衮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颁布了“圈地令”,在北京附近的地区进行圈地。
  “圈地令”在表面上是冠冕堂皇,要求八旗各户圈占的是战争留下的无主空地,然而,实际上被圈占的,都是有人耕种的良田沃土。而到了当年十二月,北京附近的土地几乎都被八旗各户圈占完了。结果致使北京附近的大批农民无所依傍、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绝大部份农民为了生计,只好被直接转化为八旗各户的包衣。
  而一些汉族百姓为了保障自己的土地被圈之后,不置于无力生存,只好主动将自己的土地投充到八旗各户名下,为八旗权贵们耕地服役,以保障自己有地可种,能够维持生计,这种行为被称为“带地投充”。
  但很快“带地投充”的性质就变了,为了在圈地的范围以外掠夺土地,八旗各户又强迫有土地又不属于圈地范围的百姓“带地投充”,再次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按八旗制度,包衣是没有人生自由的,主人对自已的包衣可以随意的买卖,惩罚、甚至是打杀。因此也造成了投充的包衣大量逃亡。而包衣逃亡了,圈来的地也就没人耕种了,因此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到了现在,满族贵权几乎己经全部都入关了,北京附近的土地己经全部都被圈完了,但绝大多数的满族权贵还不满足,因此要求扩大圈地范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这次南征,满八旗的伤亡极大,各旗都需要补充,甚致还有人提出,扩编八旗的决定,理由是现在南明已经坐稳了南方,未来还有不少征战,因此以现在的八旗目前三百零九个牛录的规模,肯定是不够的,因此有人建议,将满八旗扩大为五到六百个牛录的规模,而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也应该相应扩大,以保证足够的兵力来源。
  但扩旗势必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扩大到多少,而各旗又当如何分配扩充的牛录,新的牛录来源,还有扩旗之后的圈地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清军进入北京之后,北方的汉族世家大族、士大夫等人有大半都选择投靠清廷。而清廷为了维护自己在关内的统制,也不得不启用汉族官员,毕竟这批人在治理地方,处理政务方面比满人都强得多。这一来也造成了大量的汉族官员进入清廷,也引起了不少八旗权贵的紧张,因此在朝廷里要求禁止启用汉官,或是只启用关外的汉族人为官。同时还要求所有汉族人全都薙发梳辫,改习满族风俗。
  而汉族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在新朝廷中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不仅要求清廷尊孔崇孟,作为朝廷正统,反对剃发,而且还拼命鼓吹满汉一体,对满汉各族应当一视同仁等等。
  现在多尔衮是清廷实际上的统制者,这么多事情自然也都要事事过问,劳心费力,因此也希望洪承畴能够帮自己分担一些军务。让自己能够多抽时间,来处理政务。多铎、阿济格等人虽然都能征惯战,但都只是一勇之夫,缺乏大局应变之力,在这方面洪承畴显然要善长得多,另外洪承畴是汉臣,不可能借机独揽军权,让他来处理军务,自己也能放心。
  因此洪承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多尔衮招回北京的。
  进宫参见了多尓衮之后,多尔衮才道:“洪卿,上一次把你罢职,实在是因为形势所迫,我也是不得己而为之,还请你能够体谅一二。”
  洪承畴忙道:“那里,都是微臣无能,不但帮不了豫郡王,进取江南之地,反而损兵折将,挫我大清的锐气,辱摄政王之声威,实在是罪有应得,又岂敢怪怨摄政王。”
  多尔衮摇了摇头,道:“老洪啊,场面说就不用多说了,我这次招你回来,不用说你也该清楚,就是为了收取江南,平定天下的事情,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听说这一个月以来,你都是在家里看书钓鱼,总不该是这么胡乱的混了一个月吧。”
  洪承畴笑道:“臣岂敢不以国事为重,平南大计,臣早己想好,只要摄政王能依此而行,快则三年,迟则五年,必可进取江南之地,统一天下。”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本册子,双手举过头顶。
  多尔衮只是说了一句:“需要三年吗?”然后伸手接过了册子,打开观看。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一七五章 平南四策
  洪承畴的平南之策大体可分四条:
  第一条就是休养生息。因为清廷虽然占据了大半中国,但北方己经屡遭刀兵之苦,十分萧条,而现在南方也不可猝得,无法从漕运中得到补充,因此只能采取积极措施,恢复生产、招集流亡人口、鼓励垦荒,轻徭薄赋,以积累国力。同时也缓和满汉对立情绪,这不仅仅是为了平定南方,就是统一了天下之后,对于稳困清廷的统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洪承畴所说,快则三年,迟则五年的期限,也主要就是针对这一条而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