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都市>有本事,别想我> 有本事,别想我 第58节

有本事,别想我 第58节

  范明宇道:“少管闲事,一会戏演好就行。”
  幸好谢宝南给母亲买完衣服后,登记成为了商场会员。商场工作人员很快联系到了谢宝南。
  她来领奖的时候,眼睛里还有懵懂的天真。商场经理终于明白,这样漂亮的女孩,谁能忍住不动心呢。
  “谢小姐恭喜你啊!”工作人员笑盈盈地对她说,将一大包衣服送到了她的手中。
  谢宝南有些迷糊,有些惊讶,还有些不敢置信。
  她怎么就突然中奖了呢?
  仿佛一场梦,却是美梦成真。
  回到家,黄敏看着那条裙子,欢喜得不得了。立刻穿上,在镜子前看了又看。
  “好看吗?”她问谢振淮。
  谢振淮盯着她,心里觉得好看,嘴上却不屑一顾,“老来俏。”
  黄敏瞪他一眼,又对谢宝南说:“妈妈好喜欢,谢谢小宝。这应该很贵吧?”
  谢宝南笑道:“不贵的,最近我做翻译,赚了很多钱。”
  只不过等谢宝南回到学校时,才发现书包里被偷偷放进了一千块钱。
  一定是黄敏塞进来的。她有些无奈地笑笑,心里却生出无限的温暖。黄敏对她,真的比亲女儿还好。
  谢宝南顺利地完成了大二的学业,大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完了一半。
  而她和陈邺,分开整整两年了。
  他们在一起也不过两年时间。那时的日子,却好像永远比如今漫长。
  大三开学,开始分专业方向。
  谢宝南毫不犹豫地选了口译。孙倩选了文学研究,说要感受文学的熏陶,为她日后创作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李铮选了新闻写作,他说以后想当自由撰稿人,跟着义工组织跑遍世界各地。
  他们的人生开始转入分岔口,从此各有不同。
  临外和当地一家翻译公司慧译是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大三开学不久,系里便开始选拔同学去慧译实习。
  谢宝南因为成绩优异,很轻松地面试上了。与她同去的,除了其他班级的两名同学外,还有丁亦珊。
  大一下学期,丁亦珊受处分后,一直安分守己,好好学习。前不久,还拿到了班上的二等奖学金。她这样优异的成绩,被选上也不足为奇。
  慧译里负责带谢宝南的是老员工罗正阳。四十来岁,人很和善,也是临外毕业的,算是她的学长。
  来慧译之前,谢宝南就无数次听人说起,同传是个体力活,吃青春饭的。过了三十五,身体体力跟不上,只能退居二线,做年轻人的后盾。
  可当她看见慧译的前辈,才觉得这些都是谣言。那么多四五十岁的前辈,经验丰富,身体康健,比她可好太多了。
  中午在食堂吃饭,罗正阳开玩笑地问她怎么选了这么个专业。
  还能因为什么,唯爱而已。
  只是她没想到,到慧译后的第一次出工,就遇见了陈邺。
  第43章  少抽点烟吧(二更)
  每年十一月中旬, 是嘉汇举办一年一度新品发布会的时间。
  今年的发布会,重头戏是嘉汇的新款手机。坊间都在传,新手机采用了嘉汇最新研制的芯片, 这是巨大的飞跃,无疑将在全球引起震动。
  事实如此。
  两年前, 嘉汇收购器宇后,一直没有停止研发芯片的脚步。砥砺前行了两年, 终于有所突破。
  如今嘉汇在全世界独占鳌头, 又有新技术的加持,无疑让这场全球新品发布会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早在五月,嘉汇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寻找发布会的翻译合作方。
  这次发布会规格之高,参与媒体之多, 都是史无前例。这对中标公司来说,不仅是宣传自身的好机会,同时也是证明自己实力的关键。在全国的翻译市场打响名气——光是这一点, 就足以让所有翻译公司趋之若鹜。
  竞标的公司有几百家, 其中不乏名气很大的,最后嘉汇选择了临桑本土的慧译。
  慧译虽然算不上多有名气,但它一直扎根于临桑, 和临桑外国语大学多有合作。公司里的众多译员都毕业于临外, 参与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国际性会议。
  论知名度, 慧译或许不高。但论翻译水平,那是丝毫不差。
  大家听说这次之所以选择慧译,是嘉汇总裁陈邺亲手拍板的。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一切都在陈邺的计算之内。
  他知道临外会选拔英语系大三的同学去慧译实习,也知道按谢宝南的实力, 她一定能面试上。
  他步步为营,只因为他终于做好了准备,再次站在她的面前。
  这次发布会,对慧译来说是重中之重。口译组从九月下旬就进入了准备状态。
  这回发布会时间较长,大约持续四个小时。口译组安排了四组人员轮换,每组两人,罗正阳是项目组长。其中三组都是慧译的资深议员,最后一组是谢宝南和丁亦珊。
  这个学期,同传课才刚刚开始。此前,谢宝南从未实战过。况且是这样大型的发布会,她更是没有参与过。
  安排定下来的时候,她难免紧张,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罗正阳鼓励她:“谁都有第一次。何况我知道你的实力,没问题的。你只是缺少临场经验,到时候还有我们在,不用太担心。”
  组里将发布会相关的专业词汇和背景资料发送到他们的邮箱,让他们提前熟悉背诵。
  其实背景资料和专业词汇对谢宝南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她从前在嘉汇工作过,日常接触的都是这些。但她依然不敢懈怠。对于译者来说,每一次上场都是打仗。
  沈曼打来电话的时候,谢宝南正在看嘉汇的背景资料。
  沈曼约她吃饭,她叹了口气说:“抱歉啊曼曼,最近没什么时间。在准备一场大型发布会。”
  沈曼问:“哪家公司的发布会?”
  “嘉汇。”
  电话那头的沈曼顿了几秒,“陈邺那货的?你会介意吗?”
  谢宝南摇摇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应该抓住。况且这是我的工作。”
  她回答得很坦诚。对于一名大三的学生来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是百年难求。她如果放弃,那才真的是因小失大。
  沈曼道:“如今,你能为自己而活,真的为你高兴。”
  谢宝南和组员一起花了几天时间,反复研究嘉汇发来的演讲稿,最终准备了好几种不同的翻译风格,温和的,强硬的,自信的,创新的。
  因为不确定嘉汇这次发布会对外传达的态度,罗正阳带着谢宝南亲自到嘉汇拜访陈邺。
  因为路上堵车,他们到嘉汇的时候,迟了些。杨秘书领着他们走向电梯。
  两年多过去了,嘉汇还是老样子,连电梯上方的灯都还是当年的模样。
  或许是有些紧张,谢宝南一路都捏着一支笔。笔头被她按得噼啪作响,像是一只计时器,在倒数着她和陈邺见面的时间。
  会议室门推开的时候,她的心脏重重一缩。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久到她以为已经忘了。她的目光微微垂下,手中的笔掉在地上。
  陈邺看到了,俯身帮她捡起来,递给她。
  他似乎瘦了些,眼窝更深了,深邃的眼睛里带着笑意。好似漫不经心的一场会面,却又仿佛藏着千言万语。
  “谢谢。”谢宝南接过笔,却觉得烫,染着他的温度。
  陈邺移开视线,同罗正阳握手。
  罗正阳主动道歉:“陈总,真抱歉。路上有点堵,过来迟到了,耽误您时间了。”
  陈邺淡淡一笑,“不要紧,辛苦你们过来。”
  他几曾这样客气过。从前他最讨厌等人,等了一会就要发脾气。
  岁月磨砺,连陈邺也变了。
  杨秘书替他们斟了茶,几片墨绿色的茶叶沉在杯底,谢宝南盯着那杯茶看。
  会议室的灯光暗下来,罗正阳连上ppt,幽微的光线里,和陈邺探讨这次发布会的基调。
  谢宝南回过神来,投入工作。她没再多看陈邺一眼,专心在一旁用笔记下他们交谈的重点。
  罗正阳大致讲解后,谢宝南走到屏幕前,接过播放器。
  他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把不同翻译方案的优缺点做了详细的比对。她把陈邺完全当成了客户,不带一丝个人感情。
  陈邺全程都在认真听,时不时地提出问题,再和罗正阳讨论一番。
  这场沟通非常顺畅,最后定下了温和派的翻译方案。陈邺要推广嘉汇的手机和芯片,却不想太强势。温声流水的力量,是他从谢宝南身上学到的。
  会议室的灯重新亮起,罗正阳说回去会把几种不同的翻译稿件发过来,让陈邺过目,转头叮嘱谢宝南:“小谢,你记得发给陈总。”
  她心想,陈邺从不看她邮件的。
  他却先她心思一步开口:“你们发过来的,我会认真看。”
  谈话结束时,陈邺提议让人带罗正阳和谢宝南去参观嘉汇的研发部门。研发部的刘经理过来时,看见谢宝南微怔,识趣地什么都没说,领着二人参观。
  在刘经理的介绍下,谢宝南终于了解到这两年嘉汇做的事情。芯片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陈邺憋着一口气,想研制出中国芯片。
  罗正阳头一回见识,叹为观止。
  陈邺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气魄,任谁也要叹一句年少有为。
  离开前,谢宝南去了趟洗手间,出来时,空寂的走廊上站着一个人。
  走廊的窗户开了半扇,陈邺站在那里,手里夹一支烟。没点燃,就那么用食指和拇指揉搓着。
  这里是女洗手间门口,陈邺显然是在等她。可见了她,又不说话,只那么偏过头瞧她。
  深沉冷峻的模样。
  这里是研发部的后面,平时没什么人来。
  谢宝南没有避开他,大大方方地走过去,朝他摊开手心。他默契地将打火机放在她的手里。
  无论过了多久,她为他点烟的默契总不会消失。
  “啪嗒”一声,蓝色火苗蹿出来。她捧着这簇火,递上去。
  白色的烟雾很快四散开来,陈邺吸一口烟,夸赞说:“这次的翻译方案很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