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_分卷阅读_490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_分卷阅读_490

  “四丫头……”端木宪置于案头的右手成拳,看向了端木绯。
  端木绯咽下一口点心,乖乖地答道:“烈火烹油。”
  端木珩一点就通了,扬了扬眉,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端木绯又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把剩下的半句话说出口:“卫国公就要完了。”她笑得眼睛和嘴唇弯成了三个月牙。
  端木宪微微颌首,看着端木绯的眼眸更灼热了。其实他也是昨晚才想明白这一点,但看四丫头信口就答的样子,似乎早就想到了。
  这样卓绝的天姿,这样机敏的头脑……真真是端木家的福气啊!
  “祖父,”端木绯歪着螓首,笑得更愉快了,“您想不想让端木家更上一层呢。”
  “……”
  什么意思?!端木宪和端木珩都被她的这句话惊得呆住了,一时没反映过来。
  端木绯笑眯眯地接着道:“卫国公手掌五军都督府,皇上一时间肯定不敢动他……”
  端木绯慢悠悠地又呷了口茶,心道:若是卫国公接下来能“安份”一些,也许皇帝咬咬牙就忍了。只不过,估计“他们”是不会让卫国公“安份”的……
  “可是皇上心头已经有了刺,必定在想着如何夺下卫国公的兵权。祖父,您要是能够在这个时候提出兵制改革,皇上会不会觉得祖父体察圣意呢?”端木绯眨了眨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纯净明澈,可是说的话却更像是一个在朝堂上混迹了几十年的老狐狸。
  端木宪皱了皱眉,捋着胡须沉声道:“五军都督府手握天下兵马大权,耿海恐怕不会轻易答应改革兵制……”
  耿海绝不可能坐视皇帝削弱他的兵权,而卫国公府百余年在朝堂上盘根错节,耿海一声号令,怕是也有不少官员要出来阻挠。
  端木绯笑得眼睛眯了眯,“祖父,是兵部改制,与五军都督府何干?”
  端木宪怔了怔,面露沉吟之色。
  自太祖皇帝建立大盛朝,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便是相互节制,但互不统属,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武将专权。
  若是从兵部入手,也许可以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想着,端木宪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觉得喉头有些干涩,问道:“四丫头,你的意思是……”
  端木绯含笑提点道:“祖父,自古以来,兵部皆掌管武职选授及兵籍、军械、军令、车驾、驿站、俸粮等,为何与我朝不同?”
  这其中的原因端木宪就可以说出一大堆,大盛朝实行的是屯田制,各地卫所多是自给自足,百余年来,由于五军都督府负责养兵、统兵,因此便也是兼管着俸粮和屯田等事务,连兵籍也是握在五军都督府手里。
  端木宪若有所思,是了,要想从五军都督府分权,就必须先完善兵部的制度、扩大兵部的权利才行!
  端木宪薄唇紧抿,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才维持住表面的平静,心里波涛起伏着:自家四丫头怎么就这么聪明啊!
  端木珩震惊地看着端木绯,瞳孔如星子般明亮而坚定。
  他的四妹妹太出色了!
  他作为兄长,也不能输给自己的妹妹。
  他还需要更努力才行!端木珩在心里对自己说。
  正应了端木绯的一句“烈火烹油”,随着真元观的孙道姑又救回了一个濒死之人,她“活神仙”的美名算是彻底在京城传开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知。
  相应地,前往卫国公府送礼的府邸也越来越多,当然也有像端木家这样不为所动的,有的是打算再观望,也有的是誓当“纯臣”,不打算站队。
  满朝文武都不知道的是,每隔一天,就会有送礼的名单和礼单暗中送到皇帝手上。
  每看到名单上的那些名字,皇帝的脸色就铁青了几分。
  这些名字就像是在皇帝的心口上加了一把又一把的柴火,皇帝的心火越烧越旺。
  皇帝已经快要忍不下去了,他心中唯一的顾忌只有“兵权”二字。
  腊月二十九日,朝堂上按照历年的规矩举行了封笔封宝仪式,群臣们皆是长舒一口气,接下来应该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一年终于快要结束了。
  不仅是早朝歇了,国子监从上午的课结束后也放了假,要等初十才再次开课。
  监生们一个个如释重负,好似放出笼子的雀鸟们般散了,端木珩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不紧不慢地出了厅堂。
  自从他重新回国子监来上课后,这里的监生们都知道他是被理藩院“赶”回来的,这段日子以来,国子监里多少有些私议之声,但是端木珩性格周正,一向人缘不错,所以,并没有多少恶论,同窗们多是有些好奇和同情。
  几个同窗好友和端木珩一边说,一边朝大门方向走去。
  “端木兄,反正下午就没事了,我们要不要一起去青云茶楼喝个茶?”一个青衣公子提议道。
  “刘兄,我与我表哥已经有约在先。”端木珩歉然道,“不如我们改日再约……”
  话语间,前面的鹅卵石小径上走来一个着蔚蓝色云纹锦袍的儒雅青年,正是陶子怀。
  他们几人正好迎面对上,陶子怀脚下的步伐缓了缓,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还是若无其事地上前与端木珩几人见了礼。
  他是听闻今日国子监今日放假,所以特意回来拿过年期间的功课,没想到这么巧就遇上了端木珩。
  “端木兄,刘兄,张兄……”陶子怀对着他们一一拱手。
  “陶兄。”端木珩只淡淡地回礼。
  对他来说,陶子怀是不可相交之人,不必费心应酬。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作敢为。
  那日在平阳街上,他已经说了会一力承担所有的责任,一力承担意味着他会主动承担,而非像陶子怀这般转身就抢先找上官告状,非君子所为。
  端木珩与陶子怀打了招呼后,就毫不停留地继续往前走去,与他擦肩而过,没再多施舍他一个眼神。
  刘姓监生与张姓监生感觉气氛有些古怪,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也追着端木珩去了。
  陶子怀身形微僵,继续往前走去,迎面又走来了三个监生,熟稔地与陶子怀打着招呼。
  陶子怀自打去理藩院帮忙后,已经大半月没回国子监了,那三个监生兴致勃勃地与他闲聊起来。
  “陶兄,你这些日子在理藩院可还适应?”
  “陶兄,看你春风得意,想来颇受重用吧?”
  “……”
  三人说着说着,就把话题转到了端木珩身上:“陶兄,你可知道端木兄为什么忽然又回来了?”一个着柳色直裰的监生好奇地压低声音打探道。
  陶子怀闻言,神情又变得僵硬起来,脑海中浮现端木珩刚刚淡漠的态度,心微微一沉。
  端木珩是肯定知道了。
  知道是自己找吴尚书告状,才会害他被理藩院撵了出去。
  这件事固然是端木珩自作自受,可是传出去,也难免会有人觉得是自己不够磊落。
  不行,他得先发制人才行。陶子怀握了握拳,叹气道:“端木兄年轻气盛,在大街上与西北部族的人起了些龃龉,还任由五城兵马司把西北部族几个世子郡主县主都关进了大牢……”
  陶子怀一边说,一边朝大门的方向望去,寒风瑟瑟,他的声音转瞬就被寒风吹散了。
  第372章 狡猾
  端木珩出了国子监的大门,李廷攸已经等在了大门口。
  两人前几日约好一块儿去望月茶楼。表兄弟俩虽然一文一武,但是都秉性清正,少年人也算是一起打过几架,关系越来越熟稔。
  望月茶楼是京中新开的江南茶楼,里头的苏州评弹还有几分口碑,引来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
  也包括端木珩和李廷攸。
  表兄弟俩没想到的是还没到望月茶楼,就在街上先遇到了几个熟人,皆是一惊。
  两个少年急忙下了马,上前与对方见礼。
  微服出游的皇帝带着岑隐、端木宪、游君集和简王君霁也打算去望月茶楼。端木宪也看到了长孙和李廷攸,脸上难免露出一丝讶色。
  “慕老爷。”端木珩和李廷攸恭敬地给皇帝作揖行礼。
  着一袭宝蓝色织金锦袍的皇帝看来比接风宴时清瘦了一圈,精神倒是不错。
  皇帝养了近半个月的病,在宫里闲得发慌。
  正好今早封宝仪式后,端木宪几人来见他,君臣几人难得不说公事,漫天闲聊。
  当时岑隐提议要不要找个伶人来弹琵琶助助兴,皇帝对于宫里的这些玩意早就厌了,神色淡淡,岑隐便顺势提起望月茶楼的评弹不错。
  皇帝起了兴致,就带着他们微服出宫了,打算出来散散心。
  “这倒是巧了。”皇帝看着两个少年道,嘴角泛起几分笑意,随口问道,“端木珩,朕……我记得你最近在理藩院当差?”
  端木珩不卑不亢地答道:“慕老爷,学生已经回国子监了。”
  皇帝也没在意,毕竟监生的本分本就是读书,回去读书才是理所当然的。
  “我记得你去年院试表现不错,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秋闱榜上有名!”皇帝笑着道。
  端木珩一本正经地应了一声,皇帝又看向了李廷攸,赞道:“李廷攸,盐引的事你办得不错。”皇帝对李廷攸也颇为满意,觉得他虽然是武将门第出身,但连盐引的事也能办好,也算是文武双了。
  “谢慕老爷谬赞。”李廷攸面对皇帝时,自然是一派彬彬有礼的做派,就像是一个儒雅书生一般。
  说话间,他们到了望月茶楼的门口,一个青衣小二从大堂里快步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人里面请,二楼还有雅座。”
  大堂里很是热闹,一男一女正坐在大堂中央,一个手持三弦,一个手抱琵琶,一边弹,一边唱,唱的是一出耳熟能详的《七侠五义》,这一男一女皆是吴侬软语,在轻清柔缓的弦乐声中随口吟唱,抑扬顿挫,娓娓动听。
  “客官,这边走。”小二引着众人上了二楼的一间雅座,雅座一面朝着外面的街道,另一面则对着大堂,打开窗户,就可以俯视大堂的情形,欣赏聆听伶人的表演。
  岑隐随意地点了一桌茶点后,小二就下去了。
  这时,大堂的两个伶人正好唱完了这曲《七侠五义》,引来四周的客人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连声叫好,也包括游君集和君霁。
  “好!”君霁大力鼓掌,评弹柔美,不过这《七侠五义》却是豪气冲天,听得颇为畅快。
  游君集收回了视线,还有几分意犹未尽地对君霁说道:“妙啊妙。君老弟,这两人的功底也算不错了,尤其那个女子特别擅长即兴发挥,偶尔会穿插一些灵机一动的笑料趣事,妙趣横生啊。”
  游君集老家是在江南,说起这评弹就是面泛异彩,口沫横飞,把刚才那两个伶人的表现点评了一番。
  皇帝曾去江南,听得懂江南的吴侬软语,也在江南听过这评弹,如今在京城重听,不禁忆起了江南风光,兴致更高昂了。
  皇帝手里的扇柄随意地在左掌心上敲了两下,琢磨着明年要不要再去江南巡游一番。
  不一会儿,小二就送来了茶点,茶香很快在雅座里弥漫开来,与此同时,歇息了片刻的两个伶人又开唱了。
  这一回,却是一个陌生的曲调。
  评弹可以唱弹传统的曲目,也可以新编书目,推陈出新。
  四周的客人很快就静了下来,凝神听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