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仙侠>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_分卷阅读_41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_分卷阅读_41

  这一场大雨,家家都在家中休息,因为他们村可以烧瓦,成品不少,大部分漏水严重的人家都咬咬牙去定了瓦片,现在下大雨,就算会漏雨,也不至于原先那样外面大雨里面中雨了。
  下雨天,普遍幸福感加强。
  张保国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雨花,双手服帖的放在裤兜处,身体站的笔直。
  他在练军姿,锻炼自己的定力。
  他看着窗户外面的自留地,大部分又种了红薯,但是有一小部分,种上了芸豆,豌豆,油菜等等。
  家里空出来的那间房间,堆了一千斤的红薯,这么多,他们可以吃好久好久了吧。
  这么好的收获,是因为苏茴用灵泉时不时的浇灌,加上红薯的产量本来就惊人。亩产几千斤,他们自留地没有一亩,但也收获了一千斤,这些红薯,放在阴凉处就能放好几个月,但要想要长期保存的话,就要制作成红薯干,或者是制成红薯粉,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制成红薯干来保存,红薯粉做出来是好吃的,但是数量减少的太多。
  原先的红薯还有一些,苏茴索性把磨盘搬到厅里面,打算做一些红薯粉。
  一看有活干了,张保国动了动有些僵直的腿:“我来推!”
  这个磨盘可不轻,苏茴转动起来轻松,张保国也能转一会儿,他现在的力气,比得上18岁的青年了。
  他累了,张卫国顶上,他转一会儿,喘口气,再继续。
  这个看上去挺有趣的,两个小的看他们在弄,也会来推,一起推个几圈。
  平时苏茴用来磨花生做花生酱的时候,他们也会凑趣过来,一起玩。
  新鲜是不新鲜啊,但是一家人一起,自有趣味。
  不过在牛棚那里,就没有他们这么舒适了,他们全都动员起来,用木盆、木桶接着漏下来的雨,晚上睡觉也不能停歇,隔一段时间就要有人出去把满了的盆和桶倒到外面去,一场雨,折腾得他们筋疲力尽。
  这一场连绵的大雨过后不久,冬天正式降临了。
  苏茴被抓了壮丁。
  他们村是有会计的,负责计算工分和分粮等事宜,每年收获过后到即将分粮的这段时间都会特别忙碌,有时候还会抓人去帮忙,苏茴这次就被抓去帮忙了。
  不过不是粮食那一块,而是瓦片这一边。
  每一次出窑,出了多少瓦片都是有记录的,然后谁来定了多少,也都有数,不过他们村的人到现在都只是记数,也就是说,只是拿走瓦片,而没有付出,这个付出会在年底的时候一起计算,而外村人,就是用真金白银来他们村购买了。
  也有人给外村的姻亲之类的帮忙,由自己出面,不过这种张成业都严词说明了,不是自己家用的话,到年底的时候,同样也是要给钱的,从年底分红中扣,不够就延迟到下一年,总能还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么做的,毕竟自己还不知道要出多少钱呢,大部分还在观望。
  而这些瓦片,到底可以用工分抵扣多少,这具体该如何都要拿出个章程来,章程他们已经确定好了,现在就是计算,苏茴就被拉去计算,会计也在算,两个人一起,最后得出一个数,以此作为基准。
  张成业看了总收入,很开心。
  今年大家的积极性都比去年高,收获也更好,另外还有外快,大家今年分到的钱或者是粮食都会比去年更好,他就希望,年年都这样,一年更比一年好,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他知道有好些人家,因为囊中羞涩,孩子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成家,成家了,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各种不方便,他们不想搬出去吗?
  想啊,但是没钱建房子,这起泥砖房省钱没有错,但多少都是要花钱买材料的。
  按照这个年景,攒几年就可以攒出建小房子钱了。
  他想着这样的日子,心里美。
  苏茴原先也不知道烧瓦具体数目,这一出来,她也有些侧目了。
  谢睿,是个有本事的。
  一开始的成品数跟现在的对比,翻了几番,村里很多人用上了瓦片不说,外销的数量也很可观。
  不算村人数,按照户来算,每户都能分个两三块钱。
  别以为这很少,村里有几百户人呢,加起来就上千了,他们烧瓦,可是从五月才开始的。
  有这个成绩,离不开张成业的大力支持,但是谢睿的本事也充分显示出来了,估计三姑六婆上门的要更勤快了,过个两年,成绩稳定了,他要回城,真的不难。
  他会回去吗?
  苏茴想了想,有点不舍,当然不是不舍谢睿,而是不舍谢睿的东西,她用酱换了不少首都的“特产”,离开之后,就难了。
  没有拖延太久,计算清楚了,张成业就把大部分的粮食都按照工分发了下去,至于买了瓦片的,也有了换算,自己算一算自己领走的瓦片数量,就知道自己该粗多少钱了。
  他们惊喜的发现,真的不多,十块钱以内,抵扣掉之后,自己再补个五块就差不多了,这个主要是大家都领的不多,大部分都只是领走漏雨严重的房间用的数量而已。
  而没有领用瓦片的,比如苏茴,比去年分到的钱多了近四块。
  这一下子,会计那边就堆满了人:“我明年要***片!”
  “我也要***片!”
  “下一个是我,我要把另外一个房间也铺上……”
  年底,也是大家伙办喜事的时候,这时候大家都比较有空闲,主人家也是,刚分了粮食,比较宽裕。
  赵夏兰小姑子就是这时候出嫁。
  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了,后面的好日子就是分粮后了,就跟别人扎堆一起用一个好日子了。
  虽然说不封建迷信,但是这种人生大事,没有几个人不看好日子的。
  苏茴给赵夏兰小姑子准备了一罐子香菇酱,一罐子酸笋作为贺礼,赵夏兰嫁的人也姓张,跟张平还是能扯得清的亲戚关系,见面了也是哥哥弟弟的叫的,虽然仔细说起来,整个李村姓张的都是亲戚,不过一代代下来,远的早就跟普通人差不多了。
  她送的也不奇怪,现在这时候送礼没有送钱的,都是送吃的用的。
  或者一小袋米,一袋菜干,亲近的,比如赵夏兰这个嫂子,她就准备了一对毛巾,是大出血了。
  因为那工业毛巾一条一块,她自己根本不舍得买这么好的。
  第46章
  结婚是大喜事,但是这个年代,喜事普遍办得特别低调,大宴宾客是不存在的,赵夏兰她婆婆就开了4桌,请的人一户出一个人去吃一顿。
  饭菜还是可以的,有猪肉,据说这猪肉是男方那边送来的,他们家早就准备好了一只用来做喜事的猪,所以他们的餐桌上有酸菜肉片,虽然那肉片很薄,数量也不多,但基本上每人都能吃到一片,另外每个人还会收到一捧炒花生、炒黄豆、南瓜子等等。
  这些都是常有的,不过因为那薄薄的肉片,来吃席的人都赞不绝口的夸赞,说找了个好人家,席上有肉的,可不多见,不是哪家人家都能准备了一只猪来办席的。
  赵夏兰忙得团团转,作为唯二的两个嫂子之一,厨房要她帮忙,招待要她帮忙,跟苏茴就说了几句话,就被叫走了。
  苏茴看那新娘子,她脸上有着纯粹的喜悦。
  虽然她身上这一身的红色衣服都是借的,这时候红布难得,她妈妈好不容易买到的只能给她做一块红盖头而已,所以就跟其他新娘子一样,衣服去别人那里借,用完了洗干净再还回去。
  这一天下来,赵夏兰累得第二天早上都没起来。
  苏茴给她送了药酒过去,自己做的,对肌肉劳损挺有效。
  随着时间进入腊月,年味一点一点的浓郁了起来,这段时间,凡是养猪的,那是天天都看着,给它们喂吃的,希望它们抓紧时间多涨一些膘。
  看好了一个良辰吉日,张成业就挑了人,把达到重量的任务猪赶去上交,之后,任务完成了,才轮到他们个体和剩余的,陆陆续续的有人把自己家养的猪赶去镇上。
  没办法,他们不准私下宰杀,自己养的也要上交一部分给国家。
  李满芬今年也养了一只猪,一百二十多斤,赵来娣很得意,见人就夸她养的好,这猪大部分猪草都是她和女儿去打的。
  苏茴也被分了一些肉,不过肥膘是没有的。
  李满芬和赵来娣的吝啬一如既往,好东西根本不给,不过倒是把下水给了不少给她。
  苏茴不缺油,所以对肥肉可有可无,对于送的排骨和下水倒是挺喜欢。
  嗯,决定了,排骨清蒸,下水爆炒。
  赵夏兰家养的猪也赶去上交了,她和男人赶去镇上,只带了一副下水回来,他们把自己家的那份也卖给收购站那里了,家里不宽裕,就不留肉自己吃了,全部卖了换钱。
  所以当张成业组织人把剩下的猪统一赶去宰杀大家分肉的时候,她特别激动,今年过年就靠这些分下来的肉撑场面了。
  幸好她去年的腊肉一直节省着,过年还有待客的时候还有,不然到时候就要被人说嘴了。
  今年分的猪肉跟去年持平,分完了猪肉之后,就是捕鱼了,张保国早就蓄势待发,想要去大展身手,张卫国同样期待已久,每次这种时候都是他们半大小子的乐园的,既能玩个痛快,又能给家里带好吃的。
  苏茴分到了一条大鱼,两条小鱼,他们两兄弟“奋战”回了半木桶的小鱼仔,还有一盆的蚌。
  ——
  赵夏兰提前跟苏茴约了一起去镇上买年货,她一大早的收拾好出门,三个孩子一个没带,她是不带小孩去镇上的,除非不买东西,可是一般不买东西她也不会去镇上,互相矛盾。
  可是没办法,拐子让人深痛恶绝,三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哪一个被拐了她都得痛死,所以人多的地方一直都是不带的。
  自从前几年镇上有十几个小孩被拐走之后,村里带去镇上瞧新鲜的小孩数目大大减少。
  苏茴带了张保国,他现在个子长得快,看个头,已经像个十四五岁的小子了,带去镇上可以帮忙。
  她手里拎着个装东西的空篮子,赵夏兰带了十几枚鸡蛋,鸡蛋攒了好久,这因为冬天鸡生蛋生的少,这次去镇上,正好换钱买东西。
  每次到了临近过年的时候,镇上就会更加热闹几分。
  虽然可以买卖的地方只有一个,但是到了这时候,里面的货物会更充足,凡是必要的年货,都能在这里找到。
  站在人挤人的供销社门口,张保国有些懵。
  这、这么多人?!
  苏茴给他塞了一把钱和票:“这个,你就在这里排队,你看着买,然后在门口这里等我们。”
  张保国:“???”
  赵夏兰:“???”
  不是,你什么都不交代,就这么把钱给他了,看那数量也不少,好几毛了,不管了?
  苏茴拉着她去买年货:“没事,他有分寸。”
  赵夏兰:“……好吧,你就不担心他全部买了糖果饼干?”那里就是排队卖这些的。
  “没事,我们快走吧,去的晚了,好的对子就被别人挑走了。”
  张保国捏着一把钱和票,有点紧张。
  家里的钱和票都在妈妈那里,她很少给钱,给的都是吃的,只有他期末考了个好成绩才会给一点零花钱做奖励。
  他都攒了下来,全部存款,就只有两毛。
  这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小孩来说,是一笔巨款,可以去买二十颗糖了!
  但是现在,他快速的点了点,手里有一块多的“巨款”。
  点清楚后,身体都紧绷起来,周围的人全部被他打量了一遍。
  听说人多的地方容易“丢”钱,他要小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