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蜜爱春娇(种田)> 蜜爱春娇(种田)_分卷阅读_95

蜜爱春娇(种田)_分卷阅读_95

  黄大夫有些无奈,向秦春娇莞尔:“春娇姑娘,这孩子打小没了娘,叫家里人惯坏了,你担待些。”说着,就请她落座。
  秦春娇坐下,微笑说道:“玉竹妹子性格活泼,是个好相处的人。黄大夫,您也是我的长辈,咱们之间委实不必像外头那些人一般,还跟往常一样就是了。”说着,又问道:“以往,我怎么没见过这姑娘?她都长这么大了,您好似一次也没带到下河村过。”
  黄大夫听问,神色间便有几分伤感,叹息道:“这也都是我造的孽!当初,我和这孩子的娘住在西寨镇上,她娘连怀了几胎都存不住。我就晓得她的身子骨,怕是不大适合生养的。但我媳妇是个倔脾气,非要养个娃儿不可,我自己心里也想要个自己的骨血。查了许多医书,想了许多法子,终于到怀上玉竹时,胎保了下来。等到生产时,我娘子就赶上难产,孩子倒是生下来了,但她自己却撒手走了。那之后,我再看见这孩子,就想起我媳妇。这要不是我一门心思的想要孩子,又本事不济,我娘子又怎么会早早的就去了?所以,我把她放在了镇上我弟弟那儿,自己一个人常年在乡间行走,施医舍药的,看能不能偿还一些自己的罪孽。”
  秦春娇听着,心里这才明白,这些年黄大夫在村中行医,若是赶上病人是那穷苦人家,必定分文不取,甚而连药也是白陪上的,到底是为什么了。
  思及缘由,也是不胜唏嘘。
  只听黄大夫又说道:“然而这两年,孩子渐渐大了,我弟弟就来信说,她想到我这儿来。我本说,托舍弟在镇子上给她说一门亲事,但这孩子在家闹个不休,一定要来。我想着,到底女儿大了,放在别人家也是不便,今年就把她接来了。我寻思着,看这左近有没有合适的人家,这两年就把她给嫁出去。”
  说话间,黄玉竹已经端了茶点过来,听见她爹说起她的婚姻大事来,噘嘴说道:“我才不嫁人呢,我要守着爹过一辈子呢。”
  黄大夫呵呵一笑,说道:“你们这些小姑娘,都爱说这样的话。等遇见了心仪的男人,你眼里怕就再也看不见老父了!”
  黄玉竹本想回嘴,但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忽然一热,将嘴一抿,退在了一边。
  黄大夫也没往心里去,便将之前试做的面膏拿了出来,递给秦春娇看。
  秦春娇接过去,打开盖子一瞧,只见那小瓷盒子里,一盒雪白的膏脂,细腻润滑。她拿指尖轻轻拈了一点,在手背上抹开,十分的滋润柔滑,且带着一丝的淡淡的药味儿。
  她满心惊喜,向黄大夫说道:“竟然做成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之前,她一直想把七子白、玉容方的药方融在面膏里,但想了许多法子,始终不行。没想到,黄大夫竟然替她做出来了。
  黄大夫轻轻摸着唇上的髭须,淡淡笑道:“其实也不算难,我先把这些药材研磨成粉,拿酒泡上俩月,再将药渣过滤出来。把药酒和茶油合起来,隔水加热,慢慢的把酒焙干了,那药性也就存在油里了,再拿蜡一封,也就是了。往年做药膏,是拿油浸泡药材,但这法子未免太慢,少说要泡上大半年的功夫。若是酒,就快得多。我也是前儿拿药酒给人擦的时候,才想起来的。试着做了两盒,我自己用了一个月,觉得不错,就拿给你了。”
  黄玉竹听到此处,连忙插嘴:“我说爹的脸,怎么变得这么白,跟小姑娘似的,原来是面膏擦的!有这种好东西,爹怎么不给我用?”
  黄大夫一把年纪,被女儿这样说笑,老脸一红,斥道:“你这丫头片子,没大没小,连自己的老爹都戏谑!”
  秦春娇看着这对父女和睦喜乐的样子,既觉得温馨,心中却也有几分感伤。
  这种滋味儿,她是从来没有尝过的。尽管她憎恨秦老二,从懂事起就恨不得他早日死去,但心底里却未尝没有遗憾。
  然而到底是经历过世面的人,秦春娇将这些造作心情尽快收拾了起来,向黄大夫仔细询问了面膏做法。
  黄大夫早已将方子及详细步骤,写在了纸上,交给了秦春娇。
  一旁黄玉竹看着,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春娇姐姐,我听说你开的铺子缺人手,我也去帮你吧?”
  秦春娇微微一怔,尚未开口,黄大夫便先呵斥道:“别胡闹,秦姑娘是做正事的,哪里容得了你添乱!”
  黄玉竹不依:“我哪里是添乱?我也跟着叔叔学了许久的医术药理,这炮制药膏,我最拿手不过。春娇姐的生意那么好,她一个人想必忙不过来,我帮她去做面膏不好吗?”
  黄大夫还是不大情愿,但秦春娇听说黄玉竹学过医术,便有了另一段心思。
  一则,她并不通药理,即便照着黄大夫给的方子做,其实还是吃力。铺子里各样买卖忙碌,吃饭的人也多,她要不时照看灶台,没那么多功夫去做面膏头油。至于余下那几个,也就董香儿火候上好些,其他人还不如她自己。黄玉竹若能来帮手,那真是帮了大忙。
  再说,黄大夫帮了她许多,从最初炮制头油面膏,到手里这盒有美白药效的面膏,都是人家给的方子和法子。她一直想报答,可黄大夫却从来分文不取。说是每月给他一坛自家的油,他来铺子里吃饭也不要钱。但黄大夫一人也吃不了多少菜油,他也从不到易家食肆里吃饭。
  若是黄玉竹来铺子里做事,她就正好名正言顺的回报到他女儿身上了。
  当下,秦春娇浅浅一笑:“黄大夫,既然玉竹妹子愿意来,那就让她来好了,我照着一日五十文给她开工钱。”
  黄大夫哪里不知她心里所想,正想说什么,秦春娇又说道:“我那儿确实缺人手,若是妹子肯来,那是帮了我大忙。我那里,没人会做这个,正需要妹子这样的人才呢。”
  黄大夫听她这样说来,倒也没话可讲了,只得答应下来。
  黄玉竹喜出望外,那张娇丽的小脸,欢喜的粉扑扑的。
  说定了黄玉竹隔日上工,秦春娇便离了黄家。
  黄大夫送她出门,回来见女儿哼着乡间小调收拾茶碗,不由问道:“你咋这么高兴?你叔来信儿,可没少数落你,叫你在家学个针织女红,看你把难为的!这会子,咋想着去人家铺子里做事了?我可告诉你,秦姑娘的店铺,可不是一般的地界儿,那是皇上都赏光青睐的。你既然要去,可要认真做事,别给人家添乱!”
  黄玉竹嘟哝了一句:“哪儿能呢!”说着,又笑嘻嘻道:“爹,等我赚了钱,好好孝敬你,好不好?”
  黄大夫瞅着她,又是无奈又是笑:“爹不指望你孝敬,你别惹祸就好了!”
  黄玉竹将茶碗收拾了,端到厨房里,脸上挂着甜甜的笑意。她洗着茶碗,不由又想起那个人的样子。
  得亏她聪明,听出来那人和春娇姐关系不一般。听说春娇姐的男人有个弟弟,想必就是他了吧?
  她笑着,脸上浮起了一抹红晕。
  京里,易峋从生源货行出来时,心里微有不悦。
  这盛源货行也听说了易家食肆御赐匾额的消息,油自然是照收的,又不知从哪里打听到秦春娇那茶油面膏与头油效果极佳,在京城闺秀之间名声甚广。这货行便以收购油坊的菜油为胁,要求易峋将这面膏与头油也批量卖给他们,且不许易家再往外卖,京里任何人想买,都须得从货行进货。
  易峋如若不愿,这明年的菜油合同,就是两说了。当然,如果易峋肯,面膏与头油,货行都肯给个好价钱,且易家油坊的油,以后无论有多少,货行都照单全收。
  这话面上好听,算是给他们找了个好销路,不用自家一瓶瓶辛苦的卖了,然而底下却是绝了他们往后的可能。
  这给货行供货,是无论如何也赚不来大钱的。菜油这等日常吃用之物倒也罢了,但秦春娇的面膏和头油,显然是利润丰厚的商品。若是都贱价卖给货行,他们家的损失,明眼可见。
  何况,只做个给货行供货的作坊,那是成不了气候的。时日久了,人只知盛源货行,没人知道他们家的牌子,仰人鼻息,靠人施舍。这种干法,不是他易峋的脾气。
  然而,如今油坊的油,主要卖给了盛源货行。
  若是往后他们不肯再收,也是棘手。虽说,货行要收他们的皮子,但油卖给了他们,也算彼此掣肘,毕竟京里能一口气吃掉这么大宗货的,还没有几家。
  第110章
  从货行出来,已是日上三竿。
  易峋只觉得腹中饥饿,便照旧在货行外头的摊子上吃面。
  面摊子的老板,与他是老相识,只问了一声:“还是老规矩?”也不待他回答,便朝锅里下了油,爆炒起了鸡丁辣卤子。
  火光将老板的脸照的通红,他一面翻动锅铲,一面大声问道:“今年头起,你带着的那小姑娘咋样了?”
  易峋看着那跳跃的火舌舔舐着锅底,答了一句:“今年底就办亲事,到时候一定请老板去吃杯喜酒。”
  那老板大笑着答应了一声,又说道:“你小子也是艳福不浅!不瞒你说,我在这儿摆了十多年的摊子,这来来往往的大姑娘小媳妇,见过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模样这么俊俏的,还真是少见。这成亲后,你就等着受用吧,那小娘子的滋味儿,保准错不了!”
  这些路边摊的摊主,都是些粗人浑人,常日里和客人打牙犯嘴,嘴里荤素不忌。
  易峋听在耳里,也并不生气,目光却落在了那装油的罐子上。
  这是一口粗陶坛子,用的了些时日,已有些脏污不堪了,罐身上贴着一块大红纸,被油污了老大一块,勉强还能看清上面写着的“易”字。
  这是易家油坊里出来的油。
  易峋心念一动,问道:“老板,你这罐子油,哪里买的?是从这货行进的么?”
  那店主答道:“那哪儿能呢,货行咋会跟我这小本买卖做生意!这油是从西街那边的杂货铺里买的,店铺老板说是新上的货,我就买来试试。别说,这油味儿正,质地也纯,没有一点儿杂质,比之前买的油都好使。炒出来的卤子,也格外的香。这段日子,我一直买这个。”
  说着,便将一大碗黄灿灿、油汪汪的鸡丁卤子面,放在了易峋面前。
  易峋看着碗中的面,心中忽然浮起了一个主意。
  吃完了面,回到下河村,他便将赵三旺叫到了家中,吩咐了他一件差事——将盛源货行在城中的下家挨家查访出来,再查明白这些店铺有无售卖易家油坊的油。
  赵三旺不明白他大哥为啥叫他做这事,但在他心里,峋大哥要做的事,一定有他的理由,也没有多问,隔日便进城打探去了。
  赵三旺为人机灵,颇为能干。而易家的油坊出售的油,都是装成了小坛子,上面贴了他家的字号。盛源货行原不将这零星买卖放在眼中,对易峋动的手脚,也就没当回事。赵三旺查访起来,也分外方便。
  待赵三旺将这些店铺挨家查明白了,易峋便进城,挨家拜访了掌柜伙计,并许诺每卖掉他家一斤油,便给店铺让一成的利。并且告诉了这些店家,易家油坊就在下河村,往后如果油卖的好,还能直接到油坊来进货,不必再过盛源货行。
  这些店铺卖谁家的油都是卖,得了这些额外的好处,就如天上掉下的元宝,自然加劲儿的推销起易家的油来。
  易家油坊的货正,确实比别家的更好吃些,价格却和一般行价无二,寻常百姓人家买了一回,便都愿意再买第二回。渐渐,回头客多起来,就成了固定的客源。
  而这些店铺,开门做买卖便是为了求财,见易家的油卖的好,当然就会进更多的货。
  盛源货行见指名要易家油的店铺渐渐多了起来,且批量从起初的一二十斤逐渐变成三五十斤,颇为疑惑不解。
  易峋冷眼静观着事态变化,一时按兵不动。
  这段日子里,黄玉竹果然如之前所说,到易家食肆帮忙打下手。
  这姑娘人虽年轻,炮制药膏的手艺却是极好,手脚麻利且勤快。照着她爹给的方子,先炮制了二十瓶的美白面膏,至于寻常的茉莉花头油和面膏,也做了若干出来。
  有黄玉竹帮忙,秦春娇反倒插不下手去了。
  她便托人到宋家集子上的窑厂,定制了一批小瓷盒子。此外,她又找了个不第秀才,给了些银两,画了些花卉侍女图,印在瓶身上。这些图,按着季节不同,画了应季的花卉。她自己的主意,既然自家那块御赐匾额叫做四时一品,那便在四时上做做文章。以后这盛放面霜的瓶子,图案也随着季节而有所变化。
  这些仕女图虽说不是名家手笔,但到底是读书人所绘,比寻常画匠手里出来的,添了一份灵气,少了一份匠气。这些瓶罐,便与坊间常见的颇为不同,更多了一份特色。
  秦春娇还让那秀才给写了些红贴,比如茉莉花头油、茉莉花面膏、玫瑰头油、玫瑰面膏,至于新做的七子白面膏,她给起了个名字,叫做玉容养颜膏。一共写了二百多贴,付了半两的润笔钱。那秀才倒是喜出望外,这一笔酬劳,顶的上他在私塾里半个月的束脩了。
  面膏头油做成封装之后,她和董香儿、黄玉竹一起,将红贴一一贴上,便算完工了。
  这些面膏头油,被摆在了易家食肆东面墙上的一座小架子上。
  城里那些贵妇千金,再打发人来买面膏时,听说上了这样的新货,各家都买了些回去。
  那些女眷一见着这精美的瓶子,便先喜欢了几分,面膏擦在脸上,也极滋润舒适。虽是盛夏,却不油腻。过得小半个月,不少妇人竟觉得面容当真白皙了几分。
  甚而还有更夸张的传闻,武安侯的胞妹跟着祖母出去避暑,在湖上游玩晒黑了皮肤。妙龄少女,又是闺阁千金,正是最爱美的时候,急的火烧火燎。回到京中,便关在屋里不肯见人。有相熟的亲戚,拿了这玉容膏给她使。这姑娘本不大信,但也是抱着急病乱投医的念头,便用了。
  擦了大约小半个月的功夫,被日头晒黑的皮肤,还真就白了回来。这小姐也不是什么藏私的人,得了宝便四处跟人宣扬夸赞。
  如此一来,这玉容养颜膏在京中几乎名声大噪起来。
  来易家食肆买面膏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比来吃饭的还要多些。
  然而炮制这玉容膏不比别的,泡药酒、熬药油,都是花功夫的事,顷刻间也做不出来许多。这些人见买不到,便将店铺里别的东西比如头油一类买了个倾尽,甚而连铺子里的糕饼点心、酱菜风鸡都没有放过。知道是当今圣上御赐匾额的食铺,买了也不会吃亏。
  而这玉容养颜膏,也因着物以稀为贵和贵妇们的有口皆碑,身价倍增。
  起初,铺子里只卖二两银子一罐,渐渐涨到五两,如今竟然要十两银子了。且因买主都是闺秀千金,名门淑女,装的瓶子也从小瓷盒子换成了白玉罐子,罐子上亦绘着侍女图,还题着描述女子容颜的诗句。用一方小小的精致木盒子盛了,里面垫着一块大红丝绸。东西虽说都不算金贵,却给人一种华美感。
  那些淑女们,买起这玉容膏来,银子掏的就更痛快了。
  左近乡镇的人,瞧着易家这店铺,不止皇上赏光,城里的达官贵人也不停的朝这儿奔,更觉得这食肆不一般。
  秦春娇又有意无意的透露,她做菜做点心,用的全是自家油坊里的油。这消息传开,京里那些有名的酒楼饭庄,大厨进货,便点名要易家的油。
  这一下,易家的油销量陡然涨了几倍,京里买不来,这些人打听到了消息,便都往乡下奔。
  易家食肆与易家油坊,每日从早到黑,全无一刻停歇。
  易家多雇了许多人手,村中闲着的小伙子,或者没了生计的妇人,都在易家寻到了差事。
  如今的下河村,风清气正,欣欣向荣,比赵桐生当里正时,真是云泥之别。
  赵氏族里那些人,虽有些不甘心的,还想找赵太太的麻烦,逼她将赵家的地交出来。然而黄大夫当了里正,他为人刚正,容不得这等欺凌孤女寡母的事情,又有易家在后面撑着。这些人只好悻悻作罢,偃旗息鼓。
  时日匆匆,转瞬就是八月底了。
  刘氏出嫁的日子将近,秦春娇总想让她娘在家中待着,静待京里来娶就是。但刘氏说,又不是头婚的大姑娘,没那么多讲究,铺子里这么忙,她哪儿好在家歇着,依旧每日到铺子里去帮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