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闲唐> 闲唐_分卷阅读_185

闲唐_分卷阅读_185

  吴母见儿子当真把贵人带回家中了,当场扑通一声跪到地上,不由分说给李元婴磕了两个响头。
  吴志远见他娘磕头,也跟着他娘跪下。
  李元婴一看这架势,明白自己是猜对了,忙上前扶起吴志远母子,让他们坐下细细说来,别让别人看了去。吴志远便把事情给李元婴说了,那是去年的事了,去年他喜欢上一个女孩,那女孩却是殷家庄子上的佃户,而且是没落籍的佃户,按照大唐律令,她家算是逃户,不能和当地人婚配,他家里人还想把她送到殷家那儿当侍女,到时更惨,毕竟良贱更不能通婚。
  吴志远在县学里听说朝廷下诏让没落籍的人,怂恿人家小娘子劝家里人寻机去入籍。不想一家人才刚关起门来商量完,消息就被人传了出去,第二天小娘子家里人去地里干活时不知怎地摔死了,家里的顶梁柱才下葬没几天,她们家夜里又遭了贼,没丢什么东西,就是小娘子闺房被人闯了,一时间庄子上到处都传起了风言风语。
  没过几天,小娘子就被她新守寡的娘骂得投井自尽。
  她们家本就没个儿子,老的小的都去了,当娘的也没活多久,很快也随着丈夫和女儿去了。
  吴志远给出完主意就回县学读书,过了许久才知道这些消息,简直晴天霹雳。听人说这一家三口是因为想入籍死的,死前还受了侮辱,吴志远悔不当初,再听人说小娘子因着死得不体面,连坟都没立,只草席一卷扔乱葬岗去了,他发疯一样去乱葬岗找着被野兽啃剩骨头的尸骨,悄悄把人下葬了,回县学后仍是魂不守舍。
  当时正巧碰上县令巡视县学,吴志远脑子一热,便把小娘子一家三口的死跟许敬宗说了,想许敬宗给伸个冤。许敬宗当时态度很温和,没过几天,他却被县学的夫子找了个由头逐出县学。等他满心悲痛地回了家,又惊闻的父兄应县衙征调去造桥时被水冲走了。
  大伙都说是意外,谁都没想到水突然涨得那么厉害,转眼间就把人给冲走了!县衙那边也是按这个来结案的,至于小娘子一家,本就是无籍逃户,死了也不会记录在县衙那边,哪个当县令的想在考课时给自己添上个命案?所以,死了就是死了,没人会在意。
  意外年年都有,怎么这么巧都发生在他身边?吴志远一下子明白了,不仅小娘子一家三口是因他而死,连父兄也是被他拖累的。许是因为他在县学读书太过招眼,不好下手,才留他一条命。
  没了父兄,没了恋人,什么都没了,吴志远每日都备受煎熬,人越发消瘦,若不是还有母亲要奉养,他说不准早就活不下去了。
  李元婴没想到还有这等人命关天的惨事。
  那殷家庄子也不在他的行动路线上,不过提到鄠县殷家他就想起来了,他不是才看过二十四功臣图吗?那二十四功臣之中就有一个姓殷的,勋国公殷开山。殷开山没有亲儿子,继嗣的是他侄子殷元,虽没听说这殷元特别出众,但只凭李二陛下数功臣还能数到他头上,便知晓殷家还是有点圣眷的。
  吴志远所说的殷家庄子,难道与勋国公家有关?
  想到许敬宗对自己的殷勤,李元婴觉得哪怕勋国公家不开口,许敬宗怕也会主动把事情“处理”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思及此,李元婴说道:“你手里可有证据?”
  吴志远语塞。
  李元婴明白了,看来是没有。他说道:“你们母子二人与我去太和宫走一趟,我叫人在那里候着,分别后接你们去我庄子上暂住。你说的事我会让人去查,若是你说的是真的,肯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但要是查出没那回事,你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奉养好你母亲,别再想这些了。”
  人在伤心时可能会把事情归咎于无关的人,李元婴觉得还是要查过才晓得。
  听李元婴这么说,还要保他们母子平安,吴志远眼底又燃起了希望,犹豫着说了句:“我还有个妹妹……”
  李元婴道:“那就一道带上。”
  吴志远便把他妹妹也叫了出来,年纪约莫十三四岁,出落得十分水灵,就是有点怕生,出来后攥着吴母衣角怯生生地按着母亲和兄长的指示向李元婴问好。
  李元婴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保证的话,只与狄仁杰他们商量了几句,一个唿哨叫来随着他来鄠县的白头鸟,讨来纸笔写了几点吩咐叫它捎去给董小乙。
  忙活完了,他没在吴志远家多留,带着狄仁杰他们寻里正要手实核实人口。
  里正刚才已经得了衙役通知,很配合地取来手实带李元婴逐家逐户地核查,还试探着问李元婴是怎么和吴志远遇上的。
  李元婴便把吴志远遇到毒蛇的事告诉里正,还反过来问里正吴志远怎地不读书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这乡里乡村的,出个读书人多不容易,不能因为家里穷耽误了!
  里正见李元婴什么都不知道,便说吴志远刚丧了母,读书人的规矩是得守孝三年的,暂时不能再读,还保证往后一定劝他继续读。
  李元婴瞧着对吴志远读不读书不甚感兴趣,没再接茬,而是和里正提起吴志远妹妹:“他妹妹长得真好看。”
  里正一激灵。早前他看李元婴带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过来的,心里就觉得这位小王爷艳福不浅,现在听李元婴这么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李元婴可能看上吴家小娘子了!
  这吴志远莫不是要翻身?
  里正寻了个机会抽身,叫了个信得过的侄子耳语几句,吩咐侄子赶紧跑一趟县里,把李元婴来吴家村、且和吴志远一家有接触的消息告诉许县令。真要让吴志远翻身,许敬宗有没有事还另说,他们这些负责动手的人肯定第一个遭殃!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外面的世界真险恶!
  更新!
  今天更了足足四千二!勤奋如斯!
  殷开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朝巨巨吴承恩觉着这身份挺牛逼,决定把唐僧写成他外孙!于是,玄奘就多了对便宜爹妈和便宜外公。据说大圣在前期的传奇故事里也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吴承恩巨巨觉得能力分散在几个人头上不够牛逼,就把他们糅合成一个人,时髦值就出来了!吴承恩巨巨真聪明,知道人设的重要性!
  130、第 130 章
  人畜都跑不过李靖给李元婴的鸟儿, 董小乙是最先得到消息的。难得李元婴有出国子监的机会, 董小乙也跟着到鄠县来了, 负责为鄠县也张罗一个图书馆,这个他熟, 顺便也带个养殖专家和种植专家过来准备考察鄠县适合养什么、种什么。
  这几件事要么有利于文教, 要么有利于农桑, 许敬宗听了脸上简直溢出了闪闪光彩, 热络地招待了董小乙, 还让董小乙可以便宜行事,看上什么地方只管说, 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董小乙现在好歹是李元婴跟前红人, 没至于被许敬宗哄昏了头,平时都在认真忙活李元婴交待的事,没怎么参与各种宴会和娱乐活动。这天董小乙考察完图书馆场地, 正准备吃个饭歇息一下,却接到了“信使”送来的急信。
  董小乙马上跳了起来,打起精神看完李元婴吩咐的事, 马上寻了李元婴身边的好手出去盯着几处地方, 都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 李元婴在信里让他寻些戴亭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府衙盯梢,看看他们和那殷家庄子有没有接触,还要带一批人去殷家庄子摸摸他们的底,主要看看他们的隐户问题严不严重。
  隐户这事,世家大族都不少, 一个品阶高些的官员身边能配百来个“纳课户”,就是帮他跑腿的、办差的、伺候的等等,这些人只要有这一重身份就能免了正役,所以有许多富户甚至主动向官员投诚,把自己一家挂到官员名下,这样他们就可以花点钱免掉徭役了。
  既然这些名额被不干活的人占了,那田地总要有人耕作吧?杂事宗尧有人去做吧?高门大户要显出气派来,能短了人手吗?当然不能,那这些没有落籍、没有田地的“隐户”必然是要存在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魏征一样有钱不花,争当大唐节俭标兵!
  董小乙虽预料到结果会如何,但李元婴让他去查,他肯定不能不去。反正他正好要带他们的专家团队下去考察,造访殷家庄子的理由很好编,贴上自己人的标签过去拜访的话,董小乙说不定能把他们庄子上实际上有几口人都摸得清清楚楚!
  李元婴在信上说要快,得赶在他们相互串联之前去殷家庄子一趟,董小乙当即觉也不睡了,寻上平时给他领路的衙役说自己想去勋国公的庄子上拜访拜访。以前是没机会过来,现在来都来了,不去看看像话吗?有好事儿当然得先紧着勋贵之后!
  勋国公殷开山的祖父早年就迁到了鄠县,后来大唐立国之后,殷开山也曾退守鄠县休养过几年。那殷家庄子就是殷开山生前置办的,田地很不少,那一带的上等良田都被划了进去。
  董小乙本就是会说话的人,此时别有目的,编起话来那更是一套一套的,直把李元婴说成和勋贵们好得能穿同一条裤子。
  听董小乙这么一说,那几个衙役便觉得这是讨好殷家人的好机会,二话不说就领着董小乙一行人前往殷家庄子。
  另一边,李元婴已经把吴家村里的事儿做完了。他说了要去太和宫看看,所以核改起手实来匆忙许多。落在随行衙役眼里都挺欢喜,觉得李元婴终于不较真了,要去玩了。
  听里正说,李元婴还看上个和他同龄的小娘子,非要拉着人家一起去太和宫逛逛!那架势可真有点人家还没出丧期就想对人家小娘子下手的势头,弄得人家亲娘担心不已,哪怕平时不怎么出门了,这次竟也要跟着一起去!
  到李元婴一行人和吴家三口出了村,里正都没等来许敬宗那边的回应,心里有些焦急,只盼着李元婴玩够了就走,千万别玩什么天潢贵胄看上农家女、非卿不娶的把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