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炮灰也想活(穿书)> 炮灰也想活(穿书)_分卷阅读_76

炮灰也想活(穿书)_分卷阅读_76

  年关越来越近,村里却看不到喜气,也不是买不到东西,实在糖和点心红枣之类的东西太贵,不值得。
  而且,去镇上也不能和以前一样方便了就跑一趟,现在则提前准备,找好结伴的人。来回都和人一起,买点心和糖就太招眼了,都说财不露白,现在天天有人上门借粮食的情形下,谁也不想让人自己家中有余粮。
  倒还真没有人到村西这几户人家来借粮,张采萱和村里最熟悉的就是张全富和虎妞娘,这俩家都是不需要借粮的,尤其虎妞娘,跟秦肃凛他们跑了快一个月,家中的粮食一家人明年都不会饿肚子了。
  也是因为如此,她对张采萱两人很感激,时不时过来看看他们,年前最后一天,她还拎着篮子过来,原是她做了米糕,特意给张采萱送一些过来。
  米糕对于村里人来说,是个稀罕物,毕竟那个得是全白米和糖才做出来,还得舍得放糖的米糕才好吃。就算是丰年,也是得咬咬牙才舍得做的吃食,更别说现在。
  而且这也不是谁都能送的,家中拿出这个东西,就等于告诉别人家有余粮。 虎妞娘拿过来送给张采萱,既是真心感谢,也是相信她的意思。
  张采萱收了,送她出门。
  虎妞娘拎着含笑和她道别,却远远的有马车从村里那边过来,那马车张采萱有点熟悉,来过她家两次。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8点。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过年
  张采萱是记得当初在周府, 每到过年时所有的下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原来也只是针对下人而已。
  如谭归这种主子, 是无论何时都有空的。
  看到马车, 张采萱突然想起,谭归还欠他们一千两银子呢, 已经快一个月了, 这不会是拿了法子试过有用, 然后才想起来付他们银子?
  这个想法有点囧, 想到那块代表谭夫人的玉佩还在她屋子里, 张采萱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人家根本就没有赖账的意思。
  虎妞娘是认识这个马车的,就是他找人挖通了这条路,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养活了整个青山村的人,青山村真正的贵人。
  她有点无措, 低声道:“采萱,我悄摸的走,还是上去打个招呼啊?可我不会见礼啊?”
  张采萱失笑, “大婶, 你要是想打招呼就去唤一声谭公子,当然, 悄摸的走也行。”
  虎妞娘点头, 等马车停下, 谭归下了马车,她才上前,微微弯腰, “谭公子。”
  谭归手中折扇点啊点的,随意点点头,虎妞娘见他没生气,忙不迭走了。
  谭归是真的没注意虎妞娘,此时他的眼神已经落到了院子里,看向张采萱身后的秦肃凛,道:“秦兄。”
  他这一回又抬了一个箱子,和上次那个一样大。
  张采萱把玉佩拿出来,秦肃凛接了递还给他,谭归接过,系在腰上,笑道: “法子很好用,我已经种出了菜了。”
  还真快,才一个月时间,他可是现造房子呢。
  谭归似乎很满意,笑容淡然,满身温和,“我还种了荞麦,看长势还行。”
  张采萱有点惊讶,没想到他还真想在里面种粮食,说不准真的能成功。
  谭归这一次似乎有点着急,拿了玉佩又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了。
  张采萱两人也没留他,送他到院子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离开。 正准备关门进屋时,看到已经上了村里那条路的马车被拦住。
  杨璇儿。
  远远的看到是杨璇儿拦住了谭归的马车,秦肃凛一点都不好奇,关上了大门。
  两人进屋,继续收拾猪肉,秦肃凛昨天杀了一头猪,卖了些给涂良还有顾家,早上还送了些给元管事,还剩下一半,两人刚才正在厨房腌猪肉呢。
  秦肃凛把肉串上绳子,这肉腌起来必须要挂起来才不会坏。
  他看向灶前烧火的张采萱,笑问,“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吗?”
  张采萱双手撑着下巴,看着秦肃凛的动作,自从她有孕后,大部分是秦肃凛做饭,如今他做这些活越发熟练了。
  闻言认真想了想后,摇头,“我什么都不缺。”
  秦肃凛动作顿住,认真看着她,火光映衬得她的眉眼柔和温暖,他的心全是满足,“采萱,我很高兴。”
  这话没头没脑的,张采萱疑惑的看着他。
  秦肃凛继续手中的动作,“能够让你觉得没什么想要的,我很高兴。”
  张采萱失笑,“如果真要有什么想要的话,我想要和你一起过年。”
  秦肃凛的耳朵热了起来,看着她的眼睛,无比认真,“我也是。”
  把肉腌起来后,又炖了一锅骨头,天色暗了下来。翌日早上,张采萱醒来时,外头天色大亮,自从秦肃凛开始去镇上卖菜,他们很难得有这样睡懒觉的时候。
  她一动,秦肃凛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采萱,再睡会儿。”
  张采萱想要翻身,突然身子顿住,与此同时,秦肃凛也僵了僵。
  屋子里安静,只有两人浅浅的呼吸声,半晌,秦肃凛才低声问:“采萱,方才是孩子在动吗?”
  原是他的手刚好护着张采萱的肚子,感觉到掌心下有动静。
  张采萱轻轻嗯了一声,听得到里面满满都是喜悦。
  秦肃凛坐起身,想要掀开被子,又怕冷着了她,到底又躺下,手重新覆上她的肚子,“采萱,我有新年愿望了。”
  张采萱笑着询问,“是什么?”
  秦肃凛的声音里满是憧憬,“我想要明年过年的时候,孩子也能陪着我们一起。”
  白天两人高兴的准备年饭,基本上是秦肃凛在准备,张采萱看着火就行。
  等到两人坐上桌子,外头天色还早,不过天色雾蒙蒙的,看起来似乎要下雨了。今年秦肃凛没有准备酒,张采萱自从有孕,就再不喝酒了。
  对着桌上的饭菜,屋子里气氛温馨,秦肃凛端着一碗鸡汤和张采萱面前的鸡汤碰杯,“采萱,我希望你好好的。”
  张采萱歪着头,嘴角笑容温柔,“我也希望你好好的。”
  大年三十,张采萱没有出门去看别家,不过青山村众人应该都过得不错,就算是不敢去镇上换粮食的人,从谭归那里换到的粮食,也能好好过个年了。
  晚上,外头下起大雨来。
  半夜里,张采萱被打在房顶上噼里啪啦的雨声惊醒,秦肃凛已经抱住她,“睡,下大雨了。”
  张采萱嗯一声,迷迷糊糊道:“明天早上别去送菜了。”
  秦肃凛不答,伸手拍拍她,“睡。”
  翌日早上,大年初一,外头的雨势极大,虽然还是很冷,已经没有了那种寒冷彻骨得感觉了。
  这种天气,回娘家是不可能了,不过众人却很高兴,只要天气回暖,雨停之后,就可以收拾地撒种了。
  张采萱没有亲戚可以走,张全富他们家她不打算去,大家就这么淡淡的,她觉得挺好。
  午后的时候,虎妞娘却披着蓑衣到了,这么大的雨,如果没事她是不会来的,秦肃凛去开了门后,忙带了她进来。
  虎妞娘满身都是水,不愿意进门, 张采萱起身,“大婶,可是有事?”
  虎妞娘点头,叹口气道:“你大伯把你姑母赶出去了。”
  张采萱疑惑。
  真的收留了,是没那么容易走的,尤其是张全芸被休了,也没地方去。
  虎妞娘说起来也满是叹息, “你姑母可真是,她偷拿了你大伯母的粮食去村口给儿媳妇……”
  张采萱有点意外,又觉得这样才正常,她为了柳家辛苦几十年,任劳任怨的,岂是张全富几句话可以醒悟的?
  虎妞娘继续道:“你大伯母的粮食少了,她立刻就知道了,再找你姑母,发现家中没有人,她立时去村口,刚好看个正着。”
  张采萱无语了。
  张全芸如果不把柳家几人负担起来,真的就这么离开柳家,和张全富一起过日子,李氏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和离归家的小姑子赶出去的。
  虎妞娘重新拿起斗笠戴上,“这么大的雨,你姑母不肯走,张家这会儿正闹着呢。我得回去做午饭了,不多留了。”
  张采萱站在屋檐下目送她离开,心里只余叹息。
  张全芸放不开柳家,谁也没办法。
  她放不开柳家,当初和柳姑父吵架和离时就隐隐可见端倪。一是她说和离说得太轻易。二就是柳姑父怒极之下说休了她,她一句争辩都无,丝毫不介意,还伸手要拿休书,柳家刚被打劫,身上一张纸都没有,哪里能写休书?
  如果她真能离开柳家,只是她一个人求助的话,她勤快不怕苦。不只是李氏,就算是几个侄媳妇,哪家都不会把她拒之门外的。
  张全富在大雨天只给了蓑衣将妹妹赶出门的事情被村里众人知道后,众人也只叹息一声,却没有人说他不对。
  实在是如今哪家都不富裕,这粮食可不能拿来养家贼。
  年过了之后,雨势不见小,借住在青山村的几家落水村人也焦急起来,如果雨势再不减,只怕又要淹了房子了。
  与此同时,刘兰芝的爹娘再次找了村长,要落户青山村。不知怎么说的,村长答应了,只是没有他们家的地基,得自己买地。
  消息一出,许多人都往村长家去了。
  刘家的买的地,在抱琴家隔壁。说是隔壁,其实已经离得有点远了,当初抱琴可是买下了三亩地,她又是紧靠着杨璇儿的地造的房子,刘家再是离她近,也得三亩地开外,不能造到她的地盘上来。
  村西这片荒地,张采萱这边算是离村里最近的,后来秦肃凛买的地就把左边全部量完了,所以,以后村西搬再多的人过来,也只能往右边去。
  而右边已经好几户人家了,顾家,杨璇儿,再过去是抱琴,如今再加上刘兰芝的爹娘。造好房子这几户人家还买了地,等刘家量过地方,村西的荒地,可能就没了。
  事实上刘家只买了一亩,都量了一小半林子进去,村西没地了。
  衙差来量地时,已经是初五,雨势渐小,村里人可以出门了,现在才开始回娘家走亲戚。
  张采萱有孕,没有亲戚走,外头还在下雨,路上泥泞,走起来滑溜,一不小心就要摔跤,她反正是没打算出门的。
  哪怕刘家量地时许多人去看热闹,她也没出门。
  孩子的衣衫她已经备下许多,小被子都备了三床,鞋子和帽子都没落下,就怕没有备上到时候生完孩子,她可能没这么空闲了。
  最近孩子经常动,秦肃凛夜里睡觉时,最喜欢将手放在她肚子上。有时候兴致来了,还对着肚子说话。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孩子很期待。
  刘家量地,许多人往抱琴家那边去了,等衙差走了,抱琴居然跑过来了。
  秦肃凛将他们带进来时,张采萱都替她捏了一把汗,“你可真是胆大。”
  抱琴笑了,“我坐马车过来的,你还真以为我走路?”
  张采萱瞅她一眼,亏她想得出。
  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涂良对她,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12点,居然没发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