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民国路人甲> 民国路人甲_分卷阅读_44

民国路人甲_分卷阅读_44

  “就是这样,等哪天大哥有空了,咱们也叫他带着出去逛逛,听说这城里的女人都兴出门逛街的,这里不仅有夜戏听,那说书唱曲的茶楼更是数不甚数,您不是最爱这些个么,只怕到时候乐得都舍不得回家呢。”
  “你倒是打听的清楚,我看你是被这花花世界迷了眼,自己想出去玩吧。”陆老太太嗔怪的说道,冬秀本以为她是敲打儿媳妇呢,正琢磨着要不要学林妹妹,谦虚一点,说她也不过是略出去过几趟,免得别人觉得她不安分守己,却听她继而又笑道:“不过不说你这样的年青人了,就连我老婆子也想出去见识见识那不重样的吃喝玩乐呐。”
  众人聊着天,王妈这个老北京人也适时的给出些游玩建议,气氛倒很是融洽,直到陆家大太太拿了摞报纸进来递给周老太太,冬秀这才惊觉那一直当着背景板的大太太居然已经完全被她们给忽略了,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去取了趟报纸回来,这才被发现。
  她还从没见过存在感这么低的人呢,她站在那儿就好像墙上的一块皮,地上的一块砖那么自然,倘若自己不动不出声,估计都没人能注意到她的存在。
  “快把我那花镜儿拿来。”周老太太眯缝着眼,一脸欣喜的盯瞧着那张报纸。
  一时二儿媳取来个类似小号放大镜一样的物什给她,若是冬秀猜得没错,应该是片老花镜无疑了,把柄上面还缀着根细长别致的银链子,很像电影中西方贵妇们用来看赛马、听歌剧的小巧望远镜。
  现在那老太太便举着眼镜贴到眼睛上去看报纸,居然有种说不出的奇异魅力。
  就现在高达百分之□□十的文盲率,举国上下,会买报纸看的人本就是那么一小撮读书人,其中女人又只占十之一二,而像周老太太这般年纪的女人,那绝对就是凤毛麟角。
  冬秀定睛一瞧那报纸的封面,大大的《申报》两字就映入眼帘,这老太太莫非还对各类国内外新闻感兴趣么?
  “我们老太太现在就指着这报纸解闷呢,那上面有个话本子写得极好,每天不看一段简直连饭也吃不香了。”二儿媳对冬秀解释道。
  嗯?话本子,连载小说?
  “胡太太上过学没有?可认得字?”老太太找着自己要看的内容,强压下立马去看的冲动,可不能怠慢了客人,依旧笑眯眯的与她说话。
  “倒是跟着家里的兄弟们上过几年家塾。”
  “哦,那你平日里看书读报吗,这报纸可是个好东西啊。”
  王妈听得老太太这么问,没忍住在旁边笑着插嘴道:“老太太您不知道,我们太太可是个大大的书痴呢,就这报纸,每日都有五六份不重样的送家来,我们先生也是读书人,两口子经常比着赛的往家里买书哪。”
  老太太闻言十分惊喜,忙抖着报纸一脸迷妹相的跟她安利道:“那这报纸上登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你看过了么,这可是现在最红火最好看的话本子啦。”
  冬秀还没想到要怎么回答,旁边的王妈却拍手笑道:“哎呦,老太太,原来您也爱这个话本子哪,我们太太前些天才带着我到茶馆里听了一回呢。”
  接着又把那听书的乐趣大大夸耀了一番,北京人本就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京话又极具韵味和美感,真要认真夸起一样东西来,那真是天花乱坠般叫人心生向往。
  两个仿佛找到组织般的老太太就这样旁若无人的交流起小说剧情来,一边说一边兴奋得嘎嘎大笑。
  临了,还约定了日后要一同到茶馆去听书。
  回去时是大太太送的她们,冬秀其实有点怵她,也不主动与她说话,快到前门时,那个一路沉默仿似影子般的女人却开口了:“你没裹脚?”
  与她整个人的打扮和气质不同,这位大太太的嗓音居然意外的轻柔绵软,只听这声音,必定能叫人联想到娇怯温柔的江南美人。
  冬秀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问的什么,看看自己的软底绣花鞋,又看看对方同样大小,却形状怪异的黑布宽口布鞋,顿时了然了:自来到北京,她就不再往鞋里塞棉花装样了,反正胡竞之也知道她的底细,她憋屈了二十多年的双脚总算迎来了解放的春天,可对方的脚却是货真价实的小脚,即便套在正常大小的鞋子里,可那高高拱起、扭曲肿胀的形状还是分外醒眼,与正常的天足形状简直天差地别。
  “是,我没有裹过脚。”冬秀大大方方的把脚亮给她看。
  对方却不再言语,只是十分疑惑的打量了一会儿,便继续低头缩脑的往前走了。
  回到家里,王妈便与她八卦道:“这家的老太太倒是个爽快人,好相处,二太太也不错,虽然过分多嘴精明了些,倒也热情实诚,就是那位大太太,有些个,有些个过分沉静了。”
  冬秀点头表示同意,这位大太太是个完完全全的旧派女子,不是说她的打扮穿着,而是整个人散发出来的那种陈腐气息,封建的卫道士们叫人愤怒鄙视,而她却只叫人感到憋闷和无语。
  怪不得胡竞之说他那位朋友婚姻生活十分不幸福。
  “那位大太太听说如今都有三十五六了,却还一无所出,这岂不是要叫那家的大老爷断后么,啧啧,亏得那家大老爷赚得这大院高房,以后还不知便宜了哪个侄子呢。”
  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到了那个年纪还没有生育,几乎就等同于不会生、生不了了,怪不得她看着那般郁郁,一个孩子,特别是一个儿子,对这些后院女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她没有孩子,也没有丈夫的爱重,就连最后的依靠,她的娘家人也远在天边,这个女人活在热闹繁茂的大家庭里,却像个无根的浮萍般,无依无靠。
  冬秀想,她应该也是努力争取过的,那双可怜巴巴的套在大鞋里的小脚就是证明,没有哪个像她一样年纪和出身的女子会主动去放脚的,除非她的丈夫极其厌恶小脚,为了讨好丈夫,只得违背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道理,忍着难以站立的疼痛和他人嘲讽的目光,解开那陪伴了几十年的裹脚布。
  她已经什么都没了,不能连名分和这个家也失去!
  冬秀越想越觉得那个女人可怜可悲可叹。
  或许等她跟着走出家门,去见识见识这不一样的世界,就能走出那个困境,找到新的精神支柱呢。
  冬秀倒不是圣母心发作想要去拯救别人的人生什么的,只是,只是有些心有戚戚罢了,其实她们的境遇何等相似,都是小脚村姑高攀大学教授,只是她到底没有真裹脚,胡竞之也是个十足的真君子温良人,说到底,她和胡竞之只是千万个旧婚约中的幸运儿而已。
  第74章 重开
  因为答应了周老太太的邀约,冬秀便分外关注起那女子茶舍的动向来。
  那老板倒真是个爽利的行动派,既拿定了主意,当下便找了工人来修缮茶舍,又照冬秀提醒的,去警察厅办了许可证,还大手笔的请人写了些软文在报纸上打广告,这文章立意十分高远,通篇不说女子茶舍装修多么精致、价钱多么公道、节目多么精彩,而是上升到女子之平等、解放、独立等层面上来,将女子进茶舍一事与全国女性之进步等同起来,说得是冠冕堂皇、大义凛然,就连冬秀看了,也觉得一定要到那茶舍里去转一圈,以此来证明自己是追求进步文明的新女性。
  原本因为那些笔杆子们无甚名气,这些软文也就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只小范围内引起了一阵议论而已,恰好王稚萍来找她,带着录制好的几张黑碟唱片,冬秀便拜托她,请她们报社帮忙刊登一篇文章。
  要说那些软文,意思是有了,却不够洗脑,不够亮眼,跟后世公众号里的那些软文比起来简直是没法看,未免生硬和刻板了,真正的洗脑软文那是能一瞬间抓住你的眼球,在润物细无声中扭转你的观点,迅速调动起你的情绪和躁动,最后把你变成一个无脑吹!
  当然,冬秀不是要做什么指鹿为马毁人三观的事情,她只是用现代软文的各种先声夺人、明夸暗贬、以点及面等等各种手段,将那些文章进行了加工和美化,叫它更有说服力和逻辑性,叫它彻底变为一篇燃文,让人一读便忍不住起激动得起一身鸡皮疙瘩,恨不得举双手双脚来赞同作者大大的观点。
  这篇文章无疑是成功的,因为王稚萍读完后那夸张的反应已经说明了这点。
  很快,这篇文章便在《申报》上被刊登了出来,是的,不是在副刊《自由谈》上,而是在影响力遍全国的《申报》上。
  文章内容本身足够抓人眼球,女权又是一直大热的话题,再加上“支付宝”这个十足响亮的名头,甫一刊登便荣登话题版头条头位,引起了全民热议,各路名人学者也都加入进讨论群,以《申报》为阵地,大肆探讨起国内女子的思想、教育、生存、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来,呼吁女性解放,做一个有理想有学识的新青年,当然,这时候的观点很多都是一刀切的极端观点,最后新旧两派不免又干了一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本是一篇为女子茶舍造势的文章,经过不断的发酵和演变,最后居然引起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女权□□运动。
  最大的得益者自然是赚足了眼球的《申报》和那家敢为天下先的女子茶舍,现在那家茶舍的老板俨然已经是位尊重女性、拥护新思想的改革派急先锋式的人物了,也幸亏他家里没什么三妻四妾,否则那些把他奉为女子权益拥护者的女粉丝们能叫他立马就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说也没料到,这次的女子□□运动会被载入史册,作为女性崛醒的新标志而存在,那个原本泯然众人的老板也因此成了位眼界开阔、思想自由的女权派重要人物,而那家茶楼直到后世依然存在,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世界里依旧散发出渺渺茶香和鼎鼎人声。
  这些都是后话,眼下茶舍已然修缮完毕,老板在蒙逼的心情里举办了盛大的开业仪式。
  他可从没想过自己的茶楼还能有这样辉煌的一天哪,看着眼前挤挤挨挨看热闹的人群,和那架着相机、举着镁光灯咔嚓咔嚓拍个不停的各报记者,老板只觉得自己脚下都在打飘。
  怎么就火了呢。
  哎,肯定是祖先保佑,这茶楼还是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呢,幸亏他没把它给卖了!
  冬秀带着周老太太婆媳三人,看着眼前沸反盈天的热闹场面也是有些懵。
  那门口不仅有常见的舞龙舞狮、吹拉弹唱,居然还有一队西洋乐队在演奏,几派人各自为政,你吹我唱,本该是不伦不类、喧闹嘈杂的,配着现场挤挤挨挨的人群,却居然显出别样的热闹和喜气来。
  “哎哟,真是好大阵仗,不愧是京城啊!”周家二儿媳扶着婆婆的胳膊,一脸震惊的感叹,她们那县里商铺开业多是放几挂鞭炮完事,讲究些的才请个舞龙舞狮队来热热场子,哪像这里啊,不说其他,那门口居然都被鲜花蓝给围满了,还有那拍照的,跟不要钱似的,围着拍个不停,真是好气魄好热闹。
  感叹完,又不无期待的问道:“咱们今儿还能进去吗?”
  她们一行人来得略迟了些,现在只能站在那桥上看热闹想突破层层人墙走到茶楼门口都是妄想,更别提进场了。
  冬秀有些懊丧,早知道她就不约今天了呀,她是真没想到今天能搞这么大个场面。
  她的那篇文章发出去,的确引起了不小的动静,也炸出了不少女权主义和进步民主人士,然后,就歪楼了,这些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既达到了替茶舍正名的目地,也没有过分显出她了,对这一结果她是再满意不过了。
  可没料到这件事余热未消,各大报纸闻风而动,想借着茶舍开张再狠赚一波民众的眼球,茶舍老板的助兴队还没开始他们的表演,记者们的相机镁光灯一闪,便吸引了大批前来观瞧热闹的群众,等那锣鼓音乐声再一响,看热闹的人便海了去了,像冬秀她们来得稍晚些的人,便只能站在瞧看看风景了。
  周家婆媳三个都是小脚女人,不能久站,况且她们几个女人也不好一直待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万一被人扒窃了还是小事,就怕被那无赖趁机揩油,而且陆家大太太已经皱眉抿嘴,明显对这环境很不舒适的样子了。
  于是崔有粮和带弟在前开道,王妈负责断后,又护着她们退回去了。
  深秋的天气已经很凉了,穿着夹层小袄的冬秀却被折腾出一身薄汗来,她都如此,更遑论年纪一大把的陆老太太呢,冬秀一路提心吊胆,生怕出个什么事,那她可罪过大了,幸而老太太精神矍铄,没有丁点不适,还一直乐呵呵的,直道:“哟,这可比咱们老家的庙会还热闹哪!”
  几人寻了湖边一处长椅坐下,等着崔有粮去叫几辆黄包车过来,冬秀正想着一会儿要不要请周家婆媳去酒楼里或那西餐厅里用顿饭,毕竟是她没有安排周全,叫人家兴冲冲来,又蔫呼呼走,到底不好意思,却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原来是王稚萍。
  “您怎么在这儿呢?”
  冬秀努努嘴,示意道:“本想去凑个热闹,哪知人忒多,压根挤不进去。”
  王稚萍却笑道:“您想进去听书?嗨,您早说呀,我带您进去!”
  说着还冲她亮了亮胸前别着的记者牌。
  哟,这是有门路哇,来得可真及时,冬秀也不客气,忙问道:“我们多去几个人成吗?”
  王稚萍听罢,这才知道那一张椅子上坐着的几个人原来是一起的,也不怪她眼拙,实在是那三位中老年妇女看着与宝先生太不搭了,不过既然是随着先生一道来的,那就是再多几个人也不成问题的,要知道这茶舍能有如今这番光景,可全靠他们报社从中出力,并给了不少支持和指点,她这个代表报社的记者不说是贵宾,弄几张座位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下子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行人忙兴冲冲的跟着王稚萍沿着湖边绕行。
  周二太太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惊奇,悄悄拉了王妈缀在后头,低声询问道:“那位,倒是个男的女的啊?”
  看面相、听声音分明是位年轻小姐,可看穿戴却活似那留洋的小公子,二太太心里真是好生疑惑。
  王稚萍今天穿了一身西洋装,准确的来说是穿了一身西洋男装,米色针织薄背心,工装背带裤,宽松西服外套,英式格纹贝雷帽,整一个假小子打扮,这在老派人眼里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别看现代电视剧里动则会出现什么女扮男装的戏码,好似这种情况很稀松平常一般,其实不然,这时候可是连国外的女人都不准穿着裤子上街的保守时代,遑论国内这些刚刚有机会走出闺阁的女子呢。
  王妈不说别的,到底是这皇城根下的骄民,见识就比一般人多得多,闻言便掩嘴笑着轻声解惑道:“那位小姐是我们太太闺中密友,您刚才没瞧见她胸前的那个小牌子嘛,那是记者证,她可是那大报社的编辑呢,哦,编辑就是编写报纸的人,您家老太太每天要看的那份报纸就有她的功劳呢!”
  听了王妈的话,二太太顿时不明觉厉,丝毫生不起轻视的心,只觉人家跟她真真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行人绕着湖边走了一小会儿,最后居然来到了茶楼的另一边,也就是专管男客接待的那边茶楼,与女子茶舍门前那人声鼎沸的热闹相反,这边居然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无。
  王稚萍上前敲了门,很快便有茶楼的伙计把门打开,只扫了一眼王稚萍胸前的牌子和相机,便什么也没问就请她们进去了。
  等走进去冬秀才发现里面的玄机,原来这茶楼共有两层,一楼已经被老板分隔开来分别作了男女茶舍,二楼则原是老板一家生活的地方,现在经过重新修缮,已经变作了待客的雅间。
  她们的座位则恰好正对着说书台,视野是一等一的好。
  等她们桌上摆满各类零嘴小吃时,楼下的大堂里总算陆续放人进来了,不大会儿便坐的满满登登的,冬秀还瞧见了上次那个骂人的霸气妇人呢。
  一时女先生登台,敲了一阵鼓点儿,众人便安静下来,说书正式开始了。
  女先生尚未开口,却先从幕后飘来一阵音乐,楼下的人还没甚反应,冬秀却一下子愣住了:这不是那个片头曲《巧解姻缘天作合》嘛。
  果然,音乐响了一会后女先生便开口唱到:世事艰辛多磨难,独自少欢乐,说是会心一笑更难得,千万别错过,当轻松时且轻松,不要苦心去琢磨……
  那种新颖别致的唱腔和歌词瞬间震住了满场宾客,那悠扬婉转的歌声顺着敞开的窗子、借着湖水流淌到岸边,听着好似天边仙乐般悦耳动人,果然叫那些围在岸边瞧热闹的人群驻足静听起来。
  “先生,咱们的唱片肯定会大卖,借着这次茶舍的新闻,正好给咱们做了免费宣传呢!”王稚萍与她咬耳朵。
  唱片?
  哦,对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着,冬秀仔细回忆了一下,前段时间王稚萍的确是给她送了几张唱片来着,不过她家里也没有那留声机,便只能搁置在一边了,却原来就是她之前告诉她的那几首曲子啊。
  她们报社倒真是会想,借着这热度免费打广告啊,不过,报社还能兼职卖唱片?
  台上一曲悠悠结束,楼上楼下掌声连成一片,众人无不欢呼喝彩,完全没有讲究什么女子的矜持,就连周老太太都鼓着巴掌叫了几声好。
  这还不是更妙的,后面那两先生在说书时,居然还有背景音乐天衣无缝的穿插进来,而且还那样的巧妙精准,也不知他们排演过多少遍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而背景音乐不愧是渲染气氛,烘托情绪的最佳工具,那或活泼喜庆、或泫然欲泣、或诡秘恐怖的音乐叫听众更加入戏和享受了。
  此次茶舍重开可谓大获全胜,得到了女客们一致的好评点赞,这时候的口碑可不是被吹出来的,那都是靠自来水们的口口相传一点点积攒起来的,而这女子茶舍不仅自身口碑过硬,还屡次作为进步的象征被上报宣传,逐渐的居然也成了北京城一景。
  周老太太一家对这次的茶舍之行自然是极为满意的,并且当天就雷厉风行的在茶舍办理了会员卡,打定主意要来此每日一游。
  冬秀对这样的效果自然也是很骄傲的,认真说起来她算是给京城百姓带去了新的娱乐方式呢,自带bgm的说书方式可足够他们新鲜个一二年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