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清穿之德妃日常> 清穿之德妃日常_分卷阅读_49

清穿之德妃日常_分卷阅读_49

  第79章
  话分两头说, 再说大军出征之后,皇太子处理全国政务、筹备粮草一应妥帖。虽然大阿哥占去了头功, 但是到底他才是太子。胤礽也不会嫌弃自己将来继承的疆域太大, 吃饱了撑的准备割让一部分给噶尔丹。
  所以太子这几个月可谓殚精竭虑, 每日鸡鸣时分便起身处理政务,一直到月上枝头才回到毓庆宫歇息。饶是这样, 每天等着他做主的事情,仍在案头积成小山, 总也处理不完。
  头一件便是天气渐渐炎热,皇太后的病总也不见好。后宫的妃子吃斋念佛,除了拜关公、秦琼之外,又多奉了一尊药王孙思邈在殿里。
  第二件便是前线战事不顺, 朝中人心浮动, 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太子在朝会上大发雷霆,引经据典驳斥众人:“准格尔区区边缘部落,不过借熟悉地形之便才能跟我朝大军周旋一二, 何足为惧?再有不战言退、动摇军心之人,视同叛国。”
  为了体现自己的孝心与战胜噶尔丹的信心,太子宣布一切节日庆典照旧,大张旗鼓地庆祝了皇太后的寿辰, 令百官出席宫宴献寿添福,规格甚至远超康熙在京之时。同时宣布十月份的秋闱与明年二月的春闱照常举行。
  一番姿态做得从容不迫, 终于安了百官的心——有皇位要继承的储君都不怕打败仗,咱们这三瓜俩枣的家当还怕什么呢?于是百官各司其职, 中枢权利机构井然有序地运行着。
  皇太子一腔热血尽数灌注在江山社稷、祖宗家业上,然而前线索额图不断送回来的密报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泼下,瞬间叫他从头凉到脚。
  皇阿玛夸赞大哥,说胤褆是“吾家千里驹”“有乃父之风”;老三老四侍奉在皇阿玛身边,皇阿玛作诗称“金戈铁马阵,帐中父子情”,感叹有两个儿子的陪伴,即便是刀剑无眼的战场上,都能感觉到一丝温情。
  太子把那张纸条置于烛火上点燃了,随着字迹慢慢化作灰烬,好像连那建功立业的雄心也灰了一半似的,内心只剩下极度的酸楚和疲乏。
  永和宫,九月节蒸发糕,玩了一个上午,好容易看到自己亲手捏的小猫小狗上了蒸笼,两个格格早已困倦至极。
  绣瑜吩咐嬷嬷们抬了冰盆、拢了纱帐、放下竹帘,安置了姐妹俩歇晌。见九儿和瑚图玲阿头挨着头地睡着了,她才带着宫女们款款散了,只留两个乳母在屋里给格格扇扇子。
  正殿内室里仍是欢声笑语,却是宫女们在打发十三十四洗澡,两个人为了个木头鸭子争了起来,一个人攥着头,一个人拽着尾巴,谁都不肯放手。
  绣瑜被吵得满头包,一气之下,让宫女们放了满满一篮的鸭子在水面上,结果两个小子还是只抢原来那只,最后以十四趁嬷嬷不注意,一口咬在哥哥胳膊上告终。
  竹月走到窗沿底下,刚巧就见绣瑜把十四从水里捞起来,捏了一把小屁股,笑骂道:“牙还没长全呢,先学会咬人了!”又吩咐宫女:“再拿桶来,把两个阿哥分开洗。”
  竹月掩嘴笑了一回,转而吩咐小桂子:“殿里冰放得太多了些,十四阿哥受不住凉。你找人抬两盆出来。还有热水勤添着些,虽然是夏天,着凉也不是玩的。”
  小桂子领命而去,没多久就带了两个小太监进来,添了热水。
  绣瑜正看着两个孩子玩水,余光一瞥,却见其中一个瘦高个的小太监面生得很,便在心里留了意。
  那边十四已经穿了大红双龙抢珠肚兜,撅着屁股往额娘床上爬,迅速在里侧占据一个位置,揪着小被子盖在自己身上,假装睡着了。
  绣瑜笑着上去挠挠他的小肚子:“十四该回房午睡了。”
  “痒。”十四扭着身子咯咯地笑起来,抱住了她的胳膊,“额娘睡,额娘睡。”
  “这小子,跟个姑娘似的,比两个姐姐小的时候都要粘人。”绣瑜半真半假地嫌弃着,又把他按在怀里揉搓一番,才叫睡下;余光掠过墙角,却见那边十三扶着柱子站着,巴巴地看她。
  绣瑜就冲他招了招手,笑道:“胤祥也来,跟额娘一块歇晌。”
  “是。”胤祥响亮地应了。绣瑜也亲手替他除了外裳,散了发辫,抱上床去。十四见了,不高兴地嘟嘟嘴,翻了个身双手双脚伸展,呈大字形占据尽可能多的位置,排挤讨厌的十三。
  遗憾的是,他现在仍不满两岁,小胳膊小腿不伸是个短,伸开还是个短。胤祥毫无察觉地挨着弟弟和额娘一觉好梦。
  绣瑜午睡起来用了盏茶,就问起那小太监的事:“几时永和宫多了这么个人?”
  竹月说:“今年天气热,咱们宫里小茶房的刘太监、管花木的小李子,后殿洒扫的小宫女芳儿都病了;内务府怕出役症,全叫挪出去修养,然后又拨了几个新人过来。”
  绣瑜因问:“新人都是什么来路,可查清楚了?”
  竹月说:“眼下看着都还好,来历清清白白的。”
  绣瑜略一思索:“那就先叫他们在外头做粗活,另外小桂子带了银子药材去役人所打点一番,别宫的人咱们管不着,永和宫的人不能出去就没了着落。”
  三伏的时候她人在畅春园,永和宫又没有主子,内务府为何不等她回来,急急忙忙就补了人?
  此刻阿哥所里,胤祚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有一搭没一搭地逗弄着怀里的小吉祥。然而小吉祥丝毫没有体会到主人的愁绪,它呜呜地叫着,探头探脑地想要爬上桌去吃满桌的美味佳肴。
  胤祚舀了一勺子水晶鸡喂给它,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这傻狗,就知道吃,一点都不随主人。”
  然而傻狗吃完了鸡又抬着亮晶晶地眼睛看他,胤祚很快又屈服在它湿漉漉的眼神中,又捡了块糖醋排骨喂给它。
  胤禛走之前把屋里的两只狗、廊沿底下的鹦鹉和两只喂得肥嘟嘟的仓鼠全都托付给了他。可惜这些小东西只在搬家的前三天成功地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新鲜劲儿一过,胤祚就开始闷闷不乐起来。
  一方面因为自己形单影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前线战事不顺,军队每日行进数十里,十分辛苦,他为四哥和皇阿玛忧心不已。
  好在他并没有郁闷多久,魏小宝进来通报:“爷,九爷十爷来了。”
  康熙这次出征带走了大点的三个皇子,但是无逸斋里上课的总人数并没有减少。老九老十也到了入学的年龄,这两个小霸王,一娇气一蛮横。康熙不在,整个上书房的师傅都治不住他们俩。
  太子没空管教两个奶娃娃,就把他们打包丢给大点的老五老六,美其名曰让他们指点弟弟的算学。
  胤祺连汉话都说得不利索,何况西洋算学?只待了两天就告病不来,就剩下胤祚一人应付俩。好在仰仗四哥的余威,老九老十在他面前还算收敛。相处时间长了,两个小的惊讶地发现原来六哥也是“同道中人”,比他们会学会玩更会装正经,瞬间拜倒在胤祚的马蹄袖下。
  这不,遇到事情两个小的就期期艾艾地开口找六哥帮忙了。
  “出宫看社火?”胤祚哭笑不得,“你们堂舅舅表舅舅两姨舅舅,一大堆亲戚在宫里做侍卫,只管跟娘娘们撒撒娇不就行了?”
  从两个小阿哥脸红的速度来看,他们肯定早就撒泼打滚地求过了。果然,胤禟瘪瘪嘴:“郭络罗家的人大都跟皇阿玛出征,剩下的恰好调走了。”
  胤祚不以为意:“那是你额娘哄你呢,哪那么凑巧?”
  “真的真的,我亲自去看过了,同班的侍卫都说他们调走了,”胤禟生怕他不答应,急得直跺脚,“不信你问老十,老十的舅家也都调走了。”
  “嗯嗯。”胤俄拼命点头,还瞪圆了真诚的大眼睛增加可信度。
  胤祚撸狗的手顿了一下。这就奇怪了,郭络罗家势力平平也就罢了,老十的舅家钮祜禄氏一族人丁兴旺,在宫里做御前侍卫的少说也有小二十人吧。怎能同时调走?
  胤祚当即撇下两个小的,想去回额娘。结果还未起身,就见魏小宝连滚带爬地扑进来,叩头道:“爷,不好了。前线八百里加急,皇上病重,现在正在鹰庄修养。太子命您和五爷七爷立刻收拾行装,随他前往探视。”
  胤祚猛地站起身来:“皇阿玛怎么会突然病危?前线战局如何了?”
  “来不及解释了。”门口有人朗声道,却是绣瑜带着一众宫女进来,众人七手八脚开了柜子,开始给胤祚收拾行李。
  绣瑜则拉了儿子到内间,替他整整衣领袍角,嘱咐道:“你还小呢,叫你去只是给你皇阿玛侍疾,尽为人子的孝心而已。战局、胜负、功过都与你无关,去了鹰庄记得少说多看,什么都别打听,跟你四哥商量着行事。”
  胤祚下意识咬了嘴唇,拧着眉毛,颤声道:“可是皇阿玛生病,竟然千里迢迢紧急召了太子去,莫非......”莫非病得不轻,是去送行的吗?想到康熙平日里对他的好,胤祚顿时红了眼睛,一头扎在母亲怀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声。
  古代通信欠发达,传回来的消息支离破碎。饶是绣瑜知道此行平安无事,但是夫君长子亲弟,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在战场上不知音讯,她抱着儿子也掉了两滴眼泪。
  同样泪流满面的人还有皇太子。胤礽在奉先殿长跪不起,祈求祖宗保佑康熙平安。与此同时将太医院药库里的珍贵药材搜刮一空,匆匆点了最好的御医随行,顶着秋老虎的余威一路驰行,不到人困马乏不驻马休息;即便偶尔下马,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出京不过一两日的功夫,太子就熬得脸庞凹陷,嘴角边冒出两个青疙瘩,疼得食不下咽。
  随行的詹士府少詹士、太子的嫡系汤斌见了,忍不住劝道:“微臣斗胆说句大不敬的话,其实......其实晚些去,说不定更好。”
  太医院能者众多,雪莲虫草人参样样齐备,如果早早赶到,万一真把皇帝给医活了呢?太子岂不是又要多等许多年?
  胤礽正被勾起过往父子间的种种温情回忆,闻言不由大怒:“如此悖逆之言,孤不想再听第二次。”
  汤斌双膝落地,叩首泣道:“殿下三思啊,秦有扶苏,唐有建成。大阿哥眼见要立下大功......”
  胤祚胤佑夜里睡不着,相携在营地走动,没想到却听到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话。胤佑想走,却被胤祚死死拖住,蹲下来细细一听,却听见太子掀了营帐里的家什,木板翻滚破碎的声音之后,是鞭子入肉的刷刷声。太子冷了声音:“滚吧,念在你侍奉多年的份上,孤准你高老还乡。”
  汤斌垂头丧气地出来。
  胤祚长舒一口气,心里稍感安慰,二哥终归还知道为人臣、人子的本分。他这才回营睡了个好觉。
  太子披星戴月,昼夜兼程。然而比他更早到达鹰庄的,是前线的捷报。
  八月二十九日,清军统帅福全率军在乌兰布通大破准噶尔军,将噶尔丹精心布置的用三万头骆驼绑缚而成的“驼城”从中截断,从而大破敌军,缴获无数。噶尔丹逃亡的时候,身边仅余数百骑人马。
  康熙于病中惊坐而起,喜极而泣。
  太子风尘仆仆地赶到御帐门口,就听见康熙朗声大笑:“来人,备酒肉。用天子所用的明黄食器分装牛肉,送往前线,赐给裕亲王、恭亲王和大阿哥。”
  第80章
  第一晚, 太子当仁不让地守在康熙床前,打发了几个年幼的弟弟去休息, 他独自望着病中的父亲心头滋味莫辩。
  胤禛晚上在灯下看书, 特意嘱咐苏培胜别关门, 果然胤祚在康熙床前守到酉时末就带着小太监过来,笑道:“夜不闭户, 四哥久等了。”他说着先缠上去撒了一回娇,才叫魏小宝把手上的包袱放桌上:“瞧瞧吧, 都是额娘给你的。最多不过一月就要回京了,还费这些功夫。”
  胤禛就在桌边翻看起来。包袱里整整齐齐的三套秋衣鞋袜,俱是额娘的针线;七八个手制的香囊,针脚有粗有细, 上面的图案也换了简单些的竹叶、小鸟;调配的各类药品都用瓷盒严严实实地封着, 套着永和宫的封条;几样酱菜用小瓦罐子装着,贴着红签子。
  一封书信上用熟悉的字体写着“四阿哥亲启”,朱漆的封是个小小的猫爪。唯有最后两样, 一把藏银小匕和一张满是黑墨手印的白纸不知何意。胤禛就拆了书信,白纸黑字,正是绣瑜的笔迹。
  书信很长,先叙述了他走后永和宫的一些趣事, 然后叮嘱道:“......你皇阿玛历经大劫大难,心智坚定非常人能及, 绝不会被区区寒症打倒。你们年纪尚小,切勿争功出风头, 妄言军政大事;只管一心孝顺皇上,保重自身。衣裳带得不多,勤加减着些;香囊是你两个妹妹做的,尚可一玩;匕首是胤祥送给四哥的,最后一张是小十四的‘即兴之作’,寥做一笑。望照看老六,平安归来。”
  满语是表音文字,看到“尚可一玩”、“廖做一笑”的评语,耳畔仿佛听到额娘的轻声笑语,胤禛顿觉有趣,不由自主露出微笑。
  宫人抬了锅子上来,他才折了信纸叹道:“额娘真是料事如神,皇阿玛病情虽重,但却不险,大清且乱不了呢。”
  胤祚正摆弄着胤禛扣下的各类战争纪念品,挥挥前锋营的令旗,时不时拨弄一下弓弦,抬起厢金火铳瞄准桌上滚沸了的锅子,口里发出“砰”的声音:“你又不是头一天认识额娘了。可叹太子身边那群狗屁谋臣,还比不上一个深宫女子。”说着就把汤斌挑拨太子之事说与胤禛听。
  胤禛冷了脸,久久沉默不语,半晌才低低地说:“赵匡胤能‘黄袍加身’是因为周恭帝七岁继位,主弱臣强。可咱们皇阿玛是什么人?上一个觉得他年幼好欺的人是吴三桂,再上一个是鳌拜。二哥且翻不出皇阿玛的手心呢!”
  “英雄所见略同,”胤祚笑着给哥哥夹了一块白萝卜在碗里,问道,“打仗好玩吗?”
  胤禛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好玩,好玩死了。”
  “咳咳。”苏培胜清了清嗓子,一边添酒布菜,一边云山雾罩地说着那些英雄事迹。如何杀敌啦,如何寻路,路遇野狼,一会天降大雨一会又起了几人高的沙浪等等。
  胤祚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久别重逢又是在军营这样豪气冲天的地方,兄弟俩喝了几杯烧酒。结果用完膳漱口净手的功夫,胤祚回头就见哥哥趴在膳桌上睡着了,烛光照得他的脸庞微微凹陷。
  胤禛平日里虽然量浅,也不至于被三杯白酒放倒。打仗好玩吗?只怕未必。胤祚叹了口气,轻手轻脚扶了他,往床上睡了。
  前线大胜的消息将康熙心头郁积的阴霾一扫而空,他见了几个儿子,太子自不必说,是他病中最思念的儿子;其余的老五忠厚,老六伶俐,老七纯良,久未见面,哪个都叫康熙好一阵稀罕,比什么良医仙药都要管用。
  胤佑头一次被皇阿玛这样关注,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胤祺又是个笨嘴拙舌锥子扎不出一声响来的。好在胤祚素来主意多,又不藏私。他来头一日就从侍卫口中,把鹰庄周围的大小山头摸了个遍,这天清早就邀了两个兄弟往山上采了许多野生山桔,混合粗粮熬了粥,奉到康熙面前。
  梁九功差点摔了手中的浮尘。宫里虽然不准议论主子的口味偏好,可御前伺候的人,谁不知道皇上长了个满族传统舌头——喜欢甜食,吃不得酸。
  那酸桔熬的粥,康熙只闻一下便笑着搁了碗,口头褒奖儿子们:“你们有心了,今儿兵部送来一批上好的御马,你们一人挑一匹去吧。”
  岂料胤祚谢了恩,却固执地待在帐子里不肯走:“儿子服侍皇阿玛用完膳再去不迟。”又说:“太医说山桔清肺降火,消气宁神,治发热是最好不过了。就是关外水土不好,这桔子酸了点,儿子还备了蜜饯。”
  说着叫魏小宝捧上一个白瓷彩绘小盅来,那盅做成个猴儿抱着大蟠桃的样子,桃子内部掏空,盛着满满的葡萄干、杏脯,颇有童趣,一看就是哄小孩子的玩意儿。
  康熙皱眉道:“你当朕是三岁小儿吗?”
  胤祚这回却较真起来了:“您似乎不爱食酸,额娘说病人就如同小孩儿一般,妹妹们经常拿了蜜饯哄皇太后吃药......”
  康熙顿时微微拔高声音:“胡说,良药苦口的道理,朕岂能不懂?你尿裤子、光屁股的时候朕都见过,朕还要你哄?”
  “万,万岁爷......大臣们来了。”梁九功忍笑打断了他的话,一般康熙跟皇子说话的时候,他是不敢进来打扰的。可这别馆的墙薄得很,咳嗽一声外头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这个话题再讨论下去,万岁爷的龙脸可往哪儿搁。
  胤祚低着头拄在原地,一副你不吃我就不走了的样子。胤祺胤佑吓傻了,下意识跟着他行事。
  康熙微微叹气:“好的不学,犟起来倒随了你四哥。”说到底还是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把那粥喝了。
  回到关内,每日七八个太医轮流诊脉,又有了几个活泼的小儿子整日在御前闹着,康熙的病很快就有了起色,才三日的功夫就能批衣起身处理军政了。
  这天清晨早起的时候,康熙突然觉得身上又重新有了力气,兴致勃勃地要出去走走。梁九功忙上来劝住了:“清晨寒气重,皇上不心疼自个儿,也该心疼心疼几个阿哥。”
  康熙闻言一笑:“也罢,到窗户边瞧瞧便是。”
  早有人卷起了窗户上的毛毡子,康熙往外一望,只见雨后初晴,入目皆是清新翠绿的颜色,御帐旁的空地上竖起了个怪模怪样的木桩子,约莫一丈高,正有侍卫爬上去,端了满满一海碗水下来。
  康熙诧异道:“这是做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