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回到前夫刚死时> 回到前夫刚死时_分卷阅读_105

回到前夫刚死时_分卷阅读_105

  “什么?”
  李曼青气结,嘟着嘴在玻璃柜台上拍了两下,“租铺面的事啊!”
  “哦,你想租就租吧,没钱我拿给你,等十月份回去帮你看看,别吃亏了。”
  李曼青算是知道了,这男人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呢,什么都“随你”“我没意见”,想要从他这儿听取到建设性的语言是不可能了。
  “好吧,那我不说了,跟你闺女讲吧。”她把话筒凑到小双耳朵旁。
  小丫头以为妈妈拿玩具逗她玩呢,“啊啊哦哦”叫起来,哭过的眼睛还水汪汪的,像两粒漂亮的黑葡萄,又黑又亮。
  也不知道那头爸爸说了什么,小丫头又委屈起来,小声的哼唧着。李曼青掏出手帕给她擦眼泪,一面擦一面叹气,这丫头也不知道随了谁,怎么这么爱哭。
  谁知电话里男人却道:“真是随了你妈,小娇气包。”醇厚的嗓音里,又无奈,又庆幸。
  李曼青嘀咕,“谁说的随我,你见我哭过没?”
  唐丰年没说话,心里却道:你哭的不比她少,从嫁来我家就会哭,想家了哭,一个人没伴儿也哭,办事儿时弄疼了你也哭……嗯,不过,那种时候的“哭”他更喜欢!
  像是战场上冲锋的鼓点,胜过最好的春.药。
  请原谅初中毕业不太会写作文也不太会说话的丰年大兄弟,他实在形容词匮乏了。
  一个人在外头真的很寂寞,那些曾经的美好都够他好好的,细细的,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咀嚼。有时候嚼着嚼着,人也馋起来。
  真想早点回家。
  *****
  第二天,李曼青带了六十支电子手表上小广场。
  虽然才两天没来,却像好久不见了一样。
  “小李又来卖手表了?你们婆媳俩可真勤快,你婆婆也老早就来卖面包了呢!”有相熟的老太太跟她打招呼。
  李曼青一愣。
  婆婆不是摩拳擦掌要回大平地“大干一场”吗?她起床的时候没在家里见到她,还以为回去了呢。
  “曼青来了,把手表放着,现在没生意我把你看着,回去把孩子带来。”不然老头子一个人在家只能放她们在地上玩,玩着玩着不注意,又要被狗舔一身。
  最可恨的是狗毛。三大只癞皮狗,大双一揪耳朵就顺势爬毛毯上去,打滚摇尾巴挠肚子……一会儿就折腾得满地狗毛!
  就因为狗毛,毛毯都已经扔了三四块了。
  李曼青想要看看手表生意怎么样,没回去,反正在家里,大门一关,狗一放,又安全还晒不着太阳。这儿等太阳出来可就热起来了。
  她倒是想给她们补补钙呢,但人家孩子爹在电话里交代过了,别让她们出来晒太阳。她们皮肤跟她一脉相承,一晒太阳就容易发红。
  “让她们多睡会儿吧。诶妈不是说今天要回大平地吗?”
  老太太不自在的咳了一声,“嗯哼,生意忙,过两天再说。”其实是睡一觉气消了大半,老伴儿也劝了她大半夜。
  上次住院做手术不就是因为跟个卖菜的吵了两句嘴嘛,老爷子怕她又情绪激动闹出事来。
  李曼青也担心这个,反正罗有秀这次肯定会得到报应就是,老人能自己想开最好,没必要非得上门吵架。其实,老太太真是色厉内荏的老实人了。
  今天星期天,广场上的孩子比平时更多,见到卖手表的漂亮阿姨又来了,赶紧拽着爷爷奶奶的手,蹲下挑拣起来。
  米老鼠的好漂亮,唐老鸭的也可爱,就连小企鹅的也憨态可掬……都想要!
  “小李来了,我们家这臭小子,在家死磨硬磨,说什么全班都有电子手表了,就他没有,拖着我来看了两次,你们都不在。”
  “前几天出门了,昨天刚回来。小孩子嘛,这也不是玩具,不止耽误不了他们学习,还能帮着提高学习效率呢,加强时间观念,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
  老太太就喜欢听对孙子好的话,五块钱买个学习用品,也还在承受范围内,痛痛快快就给买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一天下来,居然卖了五十多块手表。老爷子怕她们热,在树下给搭了一把大伞,再把孩子带来,放伞下泡沫垫子上,随便爬,随便玩。
  因为生意太顺利,李曼青居然都没什么时间带她们,全由着她们自己玩。也有锻炼的老太太喜欢她们小模样,抱起来逗两下。
  用她们奶奶的话说:“这俩丫头算是被众人带大的,跟旧社会时吃百家饭长大的一样!”
  后来回来的唐丰年,一听这话,脸都黑了。他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成吃百家饭的了?!
  慢慢的,手表生意顺风顺水,接下来两个月,李曼青又拿了几回货,直到九月份,小学生开学,整个暑假,净赚一万二。
  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凭着几块电子手表,她居然提前成了万元户。虽然这时代的万元户已经没什么“含金量”了,但对于一个打了一辈子工,混了四十年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到最后算账的时候,李曼青都难以置信。以前觉着遥不可及的一万块钱,现在居然已经早早的,静静的躺在她名下账户了。
  老两口虽然知道她能挣不少钱,但都没好意思问,只是大姑姐忍不住悄悄问的时候,李曼青随意带了一句——“挣了三四千”。
  谁知这句话当天晚上就传到公婆耳朵里,可把他们欢喜的,吃饭都吃了糖似的,一个劲的夸儿媳妇能干,丰年福气好。
  她能挣钱,老太太愈发儿媳妇说什么她听什么了。以前买菜买肉喜欢太阳落山再去捡便宜的,现在曼青只要一说要新鲜的,她就天天去赶早市,什么新鲜买什么。
  以前双们买新衣服她念叨,现在也只字不提了。
  老人家终于意识到,他们以前一直以为的“只会花儿子钱”的媳妇,早已经不需要儿子帮扶了。说不定啊,比儿子还能挣钱呢!这媳妇娶对了!
  李曼青心道:只说了个零头呢,要知道真实情况,还不得把我夸上天去?
  有卖洋芋的前车之鉴,老太太一听能挣钱,立马催着让再叫唐丰年拿一批,赶紧的多赚一点是一点。
  李曼青却知道,宣城县的电子手表,可能再卖不动了。
  能戴那些花花绿绿塑料手表的,只有小学生。而县里基本每一所小学的学生,都来买过了,连下头富裕点的乡镇,大渔乡、连安乡也卖过去不少。
  现在走县城大街上,随处可见戴手表的学生。
  市场已经饱和了。
  县里有人跟风批来的,现在都不太卖得动,得亏她一开始趁热打铁把“牌子”打出去,不然现在压手里卖不出去的就得是她了。
  再次说明,做生意还是讲究个先机,谁先进入市场,谁就能先占有市场。
  这算是给李曼青上了积极的一课。
  第88章
  清晨的阳光撒在嫩绿的菜叶上, 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雨,雨水未干, 化作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挂在叶子上,折射出阳光的颜色。
  李曼青慵懒的伸个懒腰, 把头埋进暖暖的被窝里,舒服得喟叹出声。
  宣城县的雨季在夏秋, 尤其夏天的尾巴上, 雨水出奇的多,白天艳阳高照,风和日丽, 到了夜里就雷声大作, 雨声滂沱。有这雷声,大双小双时不时会被吓醒,夜里要哄她们几次。
  等天亮了反倒睡得小猪猪似的,动都不动一下。
  李曼青却要出门卖面包,没办法陪她们睡觉, 她依依不舍的呼吸了一口棉被上的清新空气,刚把被子掀开,就见自己面前有一张放大的小脸。
  “臭丫头,又不声不响的醒了, 吓你妈一跳!”她在大双屁股上拍了一下,惹得小丫头笑起来。
  “呼呼……啊……呼呼……”小手手指着窗外, 不知内情的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别叫了, 你姑姑开学去学校了, 要到过年回来才能见到咯。”
  小丫头发音不准,“姑姑”被她叫成“呼呼”。丰梅放暑假这两个月,天天带着她们出门玩,县城里哪儿都去过,足记遍布各大小学门口,篮球场,百货商场,批发市场……附近她有同学在的几个村,也带她们去玩。
  孟玲玲家更是,姐俩恨不得就在人家家里再不回来了。
  因为,孟家有一只大狸花猫,脾气非常温和,不抓不挠,还会陪她们玩毛线球。狸花猫洗过澡,她们能跟猫儿玩一天。
  孟家两个儿子又跟着唐丰年挣钱,孟家上下待她们俩“丰年的掌上明珠”都极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脑拿出来,姐俩就乐不思蜀了。
  “木……妈妈!”
  自从上个月会说连词后,口水流得更厉害了,一张嘴就滴滴答答顺着下巴淌。
  李曼青用帕子给她擦了,亲亲粉嘟嘟的小脸颊:“嗯,不错不错,等你们爸爸回来,应该会叫他了。到时候啊,让他奖励你们个好东西!”
  小丫头捕捉到“爸爸”两个字,又仰着脑袋“爸”的叫了一声。
  小双也醒过来,跟着叫“爸”,一面叫一面拱李曼青的胸脯。
  只可惜那儿已经“弹尽粮绝”了,以前还能早晚吃两口安慰一下,现在连安慰的都没了。
  曼青赶紧给她们把屎把尿,刚穿好衣服出房门,就见老爷子扛着把锄头要出门。
  “爸要去哪儿呢?外头路烂,穿上雨靴吧。”
  “不用穿,就去孟家地里瞧瞧,看他们包谷啥时候能掰了。”老爷子走了两步,又道:“早饭在灶上热着,你妈卖面包去了,待会儿中午饭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这半年来,也不知道是上头已经下了“撤县改市”的指标,还是怎么回事,县里新建了好几个工厂,有冶炼厂,纺织厂,饲料厂,造糖厂……孟家老两口在饲料厂找到份工作,专门打扫车间卫生,每人一个月能有一百二十块钱。
  就是上班时间长,每天得上足十二个小时。
  自此,孟家只有起超媳妇在家带孩子,家里的田地自然是再种不了。
  不止他们家不种地了,莲花村好几户,一家老小都在工厂里找到工作的,地也不种了。
  唐德旺一听,居然有人不种地了,顿时是又心疼又惋惜。
  心疼的是那么好的地那么肥厚的土壤,说不种就不种,但凡荒过一季,再想捡起来可就麻烦了,野草都能有人高。
  野草多不说,还把土壤里的肥料给吸收没了,把土层串起来,以后再怎么除草都难断根。
  他们以前在大平地,那是想种没地种啊,现在他还十天半月回去一趟侍弄庄稼呢!县城周边这些人家倒是好……他看着就像自己亲儿子亲闺女被抛弃了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李曼青见老人家心痒难耐,知道他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刨食,对土地有种天然的热爱与渴望。
  就主动支招:“要不爸去问问,哪家不种了的,租过来,咱们自己种。”每年出点农药化肥钱,就当给老人家找个打发时间的事。
  当然,最主要还是给他们排解心情。
  工厂来招工的时候,老两口也去“应聘”过,可惜人家嫌他们年纪大了,眼见着一起去的孟家两口子和隔壁邻居都进厂了,就他们被落下,老太太又闷闷的气了半个月。
  老爷子也一个劲的念叨“生不逢时”,要是能晚生几年就好了,好歹也能过过吃公家饭的瘾……嗯,虽然,那些工厂都不是国营的。
  但在老人家心里,进工厂就是当工人,当了工人就跟农民不一样了!
  一听这主意,他倒是心动得很,李曼青又连着劝了几句,当天他就上孟家问去了。
  孟家人一听每年还能给他们三百块钱,哪有不乐意的道理?拢共二十亩地,说是等秋天包谷收完就给他种。
  所以,老爷子过个几天就要去看看他们包谷,仿佛二十亩地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盼着赶紧把包谷掰了他就能“大展拳脚”。
  李曼青怕他们上山下地的雨天路滑,给买了两双防滑雨靴,连雨衣帽子也配全套……万事俱备,只欠秋收了。
  等唐丰年回来就去选铺子,有了固定铺面,他们去种他们的地,她也能够自己带孩子了。
  老爷子一出门,李曼青先把孩子放垫子上玩,她去面包房把揉好的面切块塑型放夹心,等全放进烤箱了,这才去厨房端早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