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钟意> 钟意_分卷阅读_22

钟意_分卷阅读_22

  她这话已经带了刺,不止钟意听得不悦,何毓华更是心头怒起。
  胜人三分,却不得不屈居人下,去做妾室,正是一向自负的她心中最为难过之处,现下被太子妃戳中痛处,怎会不怒?
  “也许是仙鹤通灵,会分辨清浊吧,”何毓华话里带了三分讥诮,:“王妃毕竟是二嫁过的,同我们不太一样。”
  这句话落地,便有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反应过来,匆忙掩口,但钟意还是听见了。
  她嫁与李政之后,风言风语从未断绝,可被人当面提起,还是第一次。
  与那位自觉掩口的夫人一样,何毓华说完便后悔了,这样的当口得罪秦王妃,对她没什么好处,一屈膝,歉然道:“我这张嘴,惯来没有分寸,王妃福泽深厚,不要见怪。”
  太子妃似笑非笑,也劝道:“县主一时失言,弟妹不要放在心上,倘若计较,别人该以为那是真的了。”
  好话坏话都叫她们说了,她再计较,倒成了小人。
  钟意心中冷笑,偏要任性一回,不给她们情面,敷衍的话都不曾说,便拂袖而去。
  事情过去那样久,她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今日被人生生将伤疤揭开,才知道那底下还是血肉模糊一片。
  钟意嫁入秦/王府后,一直都是李政顺着她,从没受过委屈,今日被人说到脸上,又是气恼,又是伤怀,人还没走远,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
  “王妃,”玉夏递了帕子给她,心疼道:“您别难过。”
  钟意也知道在这儿哭会被人笑话,可心里实在委屈,一时收不住眼泪。
  李政在前厅呆的闷了,便去后边寻妻子,一路找过去,相隔老远,见她拿帕子拭泪,心中一跳,赶忙过去。
  到了近前他才发现,她眼睛都哭红了。
  李政变色道:“怎么回事?”
  钟意见了他,满心委屈都有了发泄的地方,伸手打他一下,又觉得不该迁怒,心里一酸,伏在他怀里哭了。
  李政见她哭成这样,着实心疼,搂住她肩,向玉夏道:“你说。”
  玉夏不敢遮掩,将方才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了。
  “你们送王妃回去。”李政听罢,神情森寒,却不多说,见钟意哭的差不多了,才拍拍她肩,将她交付给一众仆妇:“我去去便回。”
  钟意在他怀里哭了一场,平息下来之后,倒有些脸红,哑声问:“那你什么时候回去?”
  “很快,”李政道:“叫人备饭,我回去用午膳。”
  钟意轻轻应了一声,回府去了。
  她离开倚江园时,已经临近午间,便吩咐人准备午膳,察觉自己眼睛红肿,实在难看,又回房去,用脂粉遮了遮。
  李政还没有回来,她心里却很安宁,歪在塌上,不知不觉间竟睡着了。
  崔氏过府时见她如此,又好气又好笑,将她摇醒,道:“秦王殿下一直没回来,你倒不担心。”
  钟意转醒,揉着眼睛道:“什么时候了?”
  玉秋道:“已经是未时初了。”
  “啊,”钟意惊呼一声:“他人呢,没回来吗?”
  玉秋轻轻摇头。
  “短时间是回不来了,”崔氏在塌边坐下,自乳母怀里接了景宣,道:“秦王殿下被陛下叫进宫了。”
  钟意不明所以:“发生什么了?”
  崔氏打量她神情:“你一点都不知道?”
  钟意摇头,有些赧然:“我回来没多久便睡下了,怎么会知道?”
  “秦王殿下把齐国公的寿宴闹垮了,”崔氏道:“陛下把他叫进宫,问罪去了。”
  钟意心头一跳:“他干什么了?”
  崔氏敛了笑意,低声问道:“我听说,嘉德县主以仙鹤躲避你为由,取笑你二嫁?”
  钟意再回想起,还有些怏怏:“嗯。”
  “快别气了。”崔氏忍俊不禁,安慰道:“秦王殿下叫人把那只鹤杀了,拔毛之后就地煮汤,按住嘉德县主,灌她喝了半锅才肯罢手。”
  “啊?”钟意瞠目结舌:“他、他怎么……”
  “若非如此,怎么会闹得齐国公下不了台?”崔氏道:“嘉德县主的痛哭声传出好远,我在前院都听见了。”
  “焚琴煮鹤,”钟意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亏他想得出来!”
  “陛下为全齐国公情面,还不知会如何责罚他。”崔氏握住女儿手掌,温声道:“秦王殿下今日做的荒唐,但任何一个女人,能叫男人这样荒唐一回,都不负此生了。阿意,你要好好珍惜。”
  钟意有些脸热:“阿娘,我明白。”
  当日傍晚时分,李政才从宫中回府。
  钟意吩咐人摆饭,抱着女儿去迎他,看他一眼,禁不住笑了,景宣也咬着小手,很吃惊的“啊”了一声。
  李政脸上印了两个掌印,跟她之前那种无关痛痒的巴掌不同,一见便知是用了力气的,这会儿肿的老高。
  而天底下能打他的,也就那两个人。
  李政横她一眼,没好气道:“很好笑吗?”
  钟意笑完,又有些心疼,把女儿交给乳母,又吩咐人去取膏药。
  “一点也不好笑。”她按他坐下,顿了顿,弯腰到他耳边,低声道:“谢谢你。”
  李政哼道:“总算还有点良心。”说完,又伸臂去抱景宣。
  渭河县主没认出父王来,皱着小眉头,一脸抗拒,不肯给他抱。
  “好啊,跟你母妃一样,”于是李政气道:“都不把我放在心上。”
  “你快别说话了,脸还肿着,张嘴不疼么。”钟意自侍女手中接了膏药,动作轻柔的给他抹,又忍不住笑道:“你也真不愧是混世魔头,居然能把事情闹得这么大。”
  “幸亏是闹大了,”李政反倒有些庆幸:“你大概不知道,父皇连圣旨都拟好了,再过几日便要叫何氏入府做侧妃,先斩后奏。”
  钟意回想太子妃今日说的话,隐约明白几分:“你推掉了?”
  “不用我推,”李政忍俊不住,不小心牵动脸颊,疼的嘴角一抽:“何氏哭的山响,说天底下男人都死光了也不会嫁给我。”
  钟意想起母亲说李政叫人灌了嘉德县主一肚子鹤汤就想笑,她若是嘉德县主,这事之后,只怕再不想见到李政,更别说嫁给他了。
  她顿了顿,低声道:“父皇很生气吧?”
  “是挺生气的,”李政摸了摸嘴角,满不在乎:“不过打都打了,过几天就好了。”
  皇帝动手打他,当然不是因为他大闹齐国公的寿宴,更重要的是打他死心眼,一味护着钟意,后院空的不像话。
  儿子有宠爱的女人可以,但若是专宠,并因此妨碍到子嗣,绝对是犯皇帝忌讳的。
  李政当然不会跟钟意说这些,拍拍她手,道:“吃饭吧,我饿了一日,连口水都没喝。”
  有些事他不肯提,钟意隐约也能猜出几分,为他斟了茶递过去,便静静盯着他看,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就像崔氏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女人,能叫男人为她这样荒唐一次,都不枉此生了。
  “今日的事,多谢你,”钟意迟疑一会儿,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俯下身,在他唇上亲了下,低声唤道:“政郎。”
  李政听得怔住,回过神后,握住她手道:“有你这句话,打也挨得值了。”
  第24章 前世(四)
  李政大闹齐国公的寿宴,几乎令何家下不了台,皇帝总不好再偏护他,当着齐国公的面赏了他两巴掌,又叫他改日登门致歉。
  自然,赐婚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皇帝气的狠了,那两巴掌打的也重,怕得有几日才能消肿。
  他有意让儿子长个教训,朝议诸事都不曾免,打算叫李政顶着两个掌印在朝臣面前丢一回脸,既是消齐国公怒气,也叫李政警醒些,日后别再干这种蠢事。
  不过,他未免太轻看李政的脸皮了。
  带着俩巴掌印上朝当然丢脸,这毋庸置疑,然而这两巴掌能叫阿意消去心中芥蒂,唤他一声政郎,李政觉得,再挨上两巴掌也值。
  第二日便有朝会,皇帝一入殿,便见李政觍着脸站在列首,下巴抬得老高,好像脸上带着巴掌印上朝很光荣似的,心头登时火起。
  正常人遇上这种事都知道遮掩点,能不被人看见就不被人看见,李政偏不,下朝之后也没急着走,还客客气气的跟几位宰辅寒暄了几句。
  看他那德行,皇帝都替他臊得慌,可该打的也打了,该骂的也骂了,倒不好再说什么,吩咐去传旨,免了他这几日朝会,便回后殿去了。
  内侍过去传话时,正逢太子也在,恭听皇帝口谕之后,见左右无人,才温声劝李政:“嘉德县主固然有不当之处,你也不该那样对她,闺阁女郎最重脸面,你叫她以后怎么办?再则,那是舅舅的寿宴,更不该胡闹,扫他老人家的情面。”
  “我说话不中听,皇兄别介意,你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李政听得一哂,冷笑道:“就何氏要脸,知道难堪,我的王妃便不知道吗?”
  太子一时语滞,末了,又叹道:“罢了,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皇兄没有要说的,我有。”李政眉毛一竖,道:“阿意性情太软,也爱把人往好处想,我可不是!劳烦皇兄回去跟皇嫂说一声,让她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少往别人那儿插手,下次再煽风点火,昨日的何氏,便是明日的她。”说完,也不等太子说话,便扬长而去。
  太子身侧内侍面露不忿:“君臣有别,秦王殿下未免太过霸道……”
  “好了,青雀自幼就这样。”太子摆摆手,好脾气的笑了笑,又道:“我听他话里意思,太子妃昨日似乎也插手其中。我同青雀是嫡亲兄弟,她与秦王妃也是妯娌,即便有嫌隙,她也不该跟外人站在一起,你回东宫,将秦王方才所言说与她听,一个字都不需要改。”
  内侍垂首,恭敬应声,施礼离去。
  ……
  李政既去上朝,钟意自己也睡不着,索性起身,用过饭后,叫人抱了景宣来,拿了只拨浪鼓,轻轻摇着逗她玩儿。
  景宣出生将近两月,五官也长开许多,鼻子与嘴唇像钟意,那双漂亮的丹凤眼却同父亲如出一辙,平视着看人倒还好,略微抬眼,便是说不出的锋芒。
  钟意也曾同李政讲:“丹凤眼的确漂亮,只是长在女郎脸上,太过凌厉了。”
  “县主便该有县主的威仪,”李政不以为然,低头亲女儿小脸,道:“再过几年,这便是大唐的长公主了。”
  钟意轻轻瞪他:“这也是能随便说的吗?”
  “怎么不能说?”李政道:“早晚而已。”
  见钟意不语,他又去扯她衣袖:“好了,这儿不就我们家三个么,你怕什么。”
  皇帝有意易储,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然而何时易、如何易,这过程当中是否如同昔年玄武门之变一般,又是一片腥风血雨,却是谁也不知道的。
  钟意有些不安。
  景宣躺在母亲怀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咬着小手,笑的口水都出来了,她拿帕子帮女儿擦了,便听外间传来玉帘相撞的清脆声,文媪入内,面上尚有忧色:“王妃,皇后娘娘传您进宫。”
  文媪是李政的乳母,关系极为亲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