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12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分卷阅读_12

  多年以来,数不清的世家豪门都跟司马氏建立起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反观曹氏皇族的地位则日趋没落,曹爽的老爸曹真死得早,人走茶凉,曹爽与那些士族的关系也就淡了。有两件小事可以看出公卿对司马懿和曹爽截然不同的态度。
  每当司马懿见到同乡长辈常林,总是一揖到地,口中自称“晚生”。要知道,司马懿位居三公,常林仅是九卿,官位上差了几个档次。司马懿谦卑的姿态登时赢得所有人的好感。
  曹爽当然也希望争取公卿支持,但他却处处碰壁。他打算跟四朝元老重臣卫臻结成亲家,被卫臻断然回绝。他又推举卫臻担任尚书令,卫臻照样推辞不受。结果,尚书令一职最终落到了司马孚手里。
  曹爽无论干什么都会受到莫名其妙的抨击,他空有录尚书事的名头,但整个尚书台根本没人买他的账,全听尚书令司马孚的。他觉得仿佛有一堵巨大的不可逾越的高墙耸立在自己面前。曹爽很憋屈。对于他来说,满朝公卿,甚至包括郭太后在内,几乎全是政敌。司马懿则不这么认为,他知道所有人都可以争取过来,甚至包括曹爽,就算成不了朋友,至少也能稍加安抚,让对方敌视自己的情绪没那么强烈。
  司马懿很低调,不用他开口,总会有无数同僚主动冲在前头替自己跟曹爽干仗。而他只须表现得尽可能谦逊,与曹爽维持面子上的友好就够了。
  那么,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又处于什么角色呢?
  郭太后干的事很简单,她整天待在曹芳身边,静静地观赏着朝堂上激烈的争吵,然后看哪方人数多就支持谁。曹芳干的事更简单,郭太后恩准了,曹芳便有模有样地跟一句——“准奏!”仅此而已。
  自曹芳继位后的这几天,朝廷里吵架声就没停过。每天吵架的内容都不一样,但吵架的形式都差不多,基本是一票公卿跟曹爽作对,曹爽争得脸红脖子粗,司马懿则躲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
  这天,大批公卿突然联名上奏,请朝廷授予司马懿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的权力。
  曹爽一看这架势就明白根本抵挡不住,再看看旁边的司马懿,依旧是沉着一张死脸默然无语,好像这事跟自己全没关系。
  郭太后听着朝廷里一边倒的声音,目视曹爽问道:“大将军有什么想法?”
  “臣……”曹爽在踌躇。他心想:争怕是争不过了。如果自己同意,或许会缓解一下同僚的敌对情绪吧。他咽了口吐沫,艰难地开了口:“臣,也赞同。”
  郭太后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曹爽会主动放权?她身居后宫多年,明白权力和生存的关系。但听到曹爽这么说,便点了点头:“准奏。”
  曹芳像往日一样扯开喉咙紧随其后喊道:“准奏!”
  曹芳登基的第一个月,在政治斗争中尚显稚嫩的曹爽架不住满朝公卿的舆论压力,授予司马懿跟自己等同的军政权力。曹叡临死前帮曹爽营造的优势地位就这么没了。
  散朝后,曹爽垂头丧气地回到府邸,把一肚子苦水都倒了出来。
  “这帮公卿,只认得司马懿,根本瞧不起我!”
  弟弟曹羲言道:“依我看,兄长不如索性就拜司马懿为太傅和大司马。一来彰显兄长尊崇长辈,公卿肯定说不出话;二来,司马懿为人低调谦逊,料也不会把咱们怎么着。”这位曹羲是曹爽最依仗的嫡亲。他是个著名的文化人,相当有学问,但政治谋略上实在比曹爽还嫩。
  曹羲话音刚落,一旁的散骑常侍丁谧(mi)开口了:“把司马懿抬上高位不是不可以,但我们也得换来好处才行。依我看,不如借机夺了司马懿录尚书事的权力。给他来个明升暗降。”丁谧跟曹爽私交甚笃,是曹爽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而且,他与性格柔弱的曹羲不同,主张以退为进。
  曹爽皱着眉头,心里迟疑不决:“这么干,公卿肯定又会抨击我贪恋权力。”
  丁谧满不在乎:“何必在乎公卿的抨击?再说,先帝临终前可没让司马懿录尚书事,往好听了说,这权力本来还是您让给他的呢。”
  曹爽点点头:“这么讲也在理……”
  丁谧又接着说:“还有件事。让他当太傅没问题,他和大将军一文一武,尚算平衡。但让他当大司马却不太妥当。大司马是武官,又掌兵权,将来肯定跟您冲突不断。您别忘了,当年公卿嚷嚷着要让司马懿当大司马,先帝想了个辙,愣是搬出柏人和彭亡的典故让司马懿做了太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话是没错,可只拜司马懿为太傅……”先前,魏朝只有钟繇担任过太傅,这是一个比三公还要高的官,但和三公一样都是属于养老用的荣誉官位。
  丁谧知道曹爽又在顾忌朝廷舆论了。他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上朝,大将军奏请朝廷拜司马懿为太傅、大司马,卖他个人情,然后由下臣出面,驳回大司马之议。”
  曹爽、曹羲颔首应允。
  翌日上朝,曹爽、曹羲联名推举拜司马懿为太傅、大司马。奏疏中有这样几句话:“……臣曹爽以低微的名望跃居太尉之上,天下人都说这全因我身为曹氏宗族,又指责我不懂谦恭退让。臣请拜太尉司马懿为太傅、大司马。一来昭明陛下举贤任能,二来彰显司马公文武韬略,三来令臣免于受到贪图权力的讥讽。”这几句话,真实道出了曹爽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
  曹爽、曹羲话音刚落,丁谧紧跟着上奏:“近日尚书台政务迟缓,臣建议减少中间环节,录尚书事的重臣还是应该遵循先帝临终前的安排为妥。另外,先帝也曾想拜司马懿为大司马,但因顾忌柏人和彭亡的典故才作罢。再者,历届大司马都死在任上,也不大吉利,臣建议拜司马懿为太傅!”
  丁谧这理由比当初曹叡的理由还要牵强,历届大司马死在任上不假,但钟繇还死在太傅任上呢。不过,丁谧把先帝曹叡抬了出来,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司马懿官拜太傅、大司马的事不再提,录尚书事的权力也蔫不出溜地削除了。丁谧在这起事件中主动唱了黑脸,正因为此,在曹爽的几个亲信里,他是最被司马懿痛恨的一个。
  史书中对曹爽一党的诋毁比比皆是,基本都定性曹爽为一个沉溺于物欲的腐败官僚,可是,倘若真如史书中的记载,曹爽又何必那么在意舆论?他的为政理念到底跟司马懿及众公卿有什么冲突?我们从《三国志·夏侯玄传》中大约能找到些线索。
  夏侯玄是曹爽的姑姑的儿子,二人之间有这样一层亲缘关系。多年以前,夏侯玄身陷“太和浮华案”而致仕途惨淡。随着曹爽执政,夏侯玄总算迎来了曙光,他历任散骑常侍、中护军(执掌皇宫外围禁军兵权),官位一路飙升。
  毫无疑问,夏侯玄是曹爽坚定的政治盟友,而他的政治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曹爽。
  沉寂已久的夏侯玄怀揣满腔抱负,与司马懿针对时政展开过一番讨论。夏侯玄提出三项改革措施。
  其一,自九品中正制建立以来,各地中正官一手包揽本地士人的选拔权,造成地方世家豪门势力膨胀,建议削弱中正官权力,将士人选拔交由尚书台执行。
  其二,郡太守权势过重,建议取消郡制,只保留州和县,这样不仅能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限制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
  其三,改革服饰车舆制度,严格限定级别,禁止奢华逾制,改善社会风气。
  夏侯玄这篇议论原文甚长,名为“时事议”。《时事议》中的三项改革,其主旨无不是强化中央权力,矛头更直指士族。不用想也能猜到,夏侯玄的满腔热血根本得不到支持。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夏侯玄正是曹爽的喉舌。若曹爽只顾沉溺于物欲,夏侯玄又怎会说出禁止奢华的话?
  根据《春秋》中的礼法规定,皇帝驾崩后必须等到第二年才能改元。于是,在公元240年,也就是曹叡驾崩的翌年,2月8日,正值农历立春这天,魏朝宣布改年号为正始。随着正始年的开始,司马懿与曹爽的斗争也将正式拉开序幕。正始年会持续十年之久,这十年将成为魏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正始年:樊城解围
  魏国在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执政下度过了两年,这表面上的平静突然被吴国打破了。
  正始二年(241)夏,吴帝孙权派出四路大军分别入侵魏国扬州和荆州境内。
  第一路,全琮攻打扬州淮南郡;第二路,诸葛恪攻打扬州庐江郡;第三路,诸葛瑾、步骘(zhi)攻打荆州襄阳郡以南;第四路,朱然攻打荆州襄阳郡以北。
  首先说第一路,全琮进军至淮南郡的芍陂(今安徽省淮南市以南四十公里处)。这个时候魏国的扬州都督名叫王淩,他没用几天就把全琮击退,结束了芍陂之战。顺便提一句,这位王淩正是几十年前刺杀董卓的汉末名臣——王允的侄子。王氏家族是个极其庞大的家族,称为太原王氏,这一家族,包括王淩都会在后面的故事里占据重要分量。而芍陂之战在多年后更会牵扯进一场惨烈的吴国政坛倾轧,在此留下伏笔。
  全琮败退后,另外两路——诸葛瑾、步骘与诸葛恪也都无功而返,唯一对魏国造成威胁的只剩下吴国名将朱然这支军队。
  此时,朱然已经成功包围了襄阳郡重镇樊城。
  魏国荆豫都督夏侯儒并不在樊城驻扎,他收到樊城军情告急,火速出兵救援,但进军至樊城七里远的地方却停住了脚步。
  “驻军!鸣鼓示威!”
  樊城守军见到远处夏侯儒的大军顿时士气高涨。但很快他们便发现,夏侯儒根本没打算跟吴军开战,只是摇旗呐喊而已。
  鸣了大半天鼓,夏侯儒撤离战场,樊城守军傻眼了。第二天,夏侯儒又这样敲锣打鼓地来,敲锣打鼓地去。一连数日,到最后,无论魏军还是吴军都不再搭理夏侯儒,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支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的啦啦队。
  樊城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远在洛阳的朝廷不能这么干等着。公卿展开讨论——到底该不该派中央军救援?
  不消说,这又是司马懿与曹爽两派的吵架干仗。
  曹爽认为樊城守备坚固,夏侯儒又在城外牵制吴军,以目前的形势看,吴军很快会撤退,没必要出动朝廷中央军。
  这次,司马懿不再保持缄默,他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积累战功的机会,当场站出来驳斥曹爽:“边境军心不稳,朝廷不能袖手旁观!臣决定亲自率军救援樊城!”
  或许曹爽的判断没错,但很遗憾,他没有机会去验证了。几天后,司马懿率中央军出征。
  司马懿抵达樊城后,朱然连夜撤军。司马懿对吴军展开掩杀,取得巨大战果。因为此项战功,他受朝廷赐封五千户食邑,算上之前的食邑,总计高达一万户。另外,司马家族子弟十一人都被封侯。
  这里大概介绍一下食邑与俸禄的区别。俸禄即薪水,与官位挂钩,做什么官拿多少俸禄,有严格规定不能乱改。食邑则是官员立功后的额外奖励,即一块地区老百姓的税租,这相当于分到了国家的原始股,永久享受股份红利。一万户食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让我们列举几位魏国重臣的食邑数量就清楚了。
  在王淩之前的扬州都督名叫满宠,他是四朝老臣,镇守扬州淮南郡十余年,一生战功累累,死前食邑九千六百户,这个数额曾是魏国所有功臣中拔尖的;以机智变通著称,在雍州多次成功抵御诸葛亮的名将张郃死前食邑四千三百户,远远超越与他齐名的张辽、徐晃、乐进、于禁,也算魏国中型股东。
  再来说那些宗室重臣,曾手握扬、豫、荆三州兵权的曹仁死时食邑三千五百户,他在同族重臣中拔得头筹;曹丕临终时托孤的四位辅政重臣里,曹真死前食邑二千九百户;曹休死前食邑二千五百户;陈群更少,他在曹叡即位时一千三百户,后来直到死都没再增加过,这完全是因为他处处跟曹叡作对。
  最后不得不提那些可怜的曹氏藩王。其中命运最跌宕起伏,最受曹叡信任,又主动弃权的燕王曹宇,在往后几十年中累次追加食邑,死时达到五千五百户,位列藩王之冠。其他藩王基本维持在两三千的水平。
  由此得知,司马懿这一万户食邑不仅超过当时所有顶尖的功臣名将,更远远超越所有曹氏藩王,绝对算得上是魏国大股东。而樊城一场胜仗就给司马懿带来了五千户的食邑,相比其他功臣毕生才积累几千户(事实上,司马懿之前打过无数胜仗,也只有五千户食邑),这实在太不正常了。究其原因,只能说朝廷里有一大票人在抬他。
  正始年:等价交易
  樊城解围令司马懿的声势空前高涨,他决定趁热打铁,把碍眼的夏侯儒从荆州连根铲除。几天后,铺天盖地的谴责纷纷指向夏侯儒。夏侯儒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坐镇荆州了,很快就被调回朝廷做了闲职。
  那么继夏侯儒之后,荆、豫二州都督由谁来担任?司马懿不失时机地提拔了一位重要的政治盟友——王昶(chǎng)。
  这并不是司马懿第一次帮王昶的仕途铺路。早在五年前,曹叡下过一封《求贤令》,那时司马懿就举荐过王昶。司马懿与王昶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曹丕还是世子的时代,二人都当过曹丕的幕僚,关系处得相当不错。如今,司马懿凭借救援樊城的功勋,掌握了优先话语权,顺利让王昶当上荆豫都督。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从此,魏国三个重要军区之一被司马懿的亲信掌控了。
  王昶上任后干劲十足,他一改前任龟缩在荆州北部的传统,将驻军地点南迁以离前线更近,同时加紧厉兵秣马,几年下来成绩斐然。补充一句,扬州都督王淩和荆豫都督王昶乃是同族兄弟,都属于太原王氏。一个家族控制了魏国半壁江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然而世事难料,很多年后,这两兄弟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
  从夏侯儒倒台到王昶上任,这难道是司马懿预谋好的吗?很难讲,或许一切都只是顺势而为吧。
  原先,曹爽把司马懿抬到太傅位子上,是想把他像钟繇那样高高地供起来养老,可没料到司马懿的进取心谁也挡不住。对于曹爽来说,司马家族的势力就像魏国内部一个恶性肿瘤,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曹氏势力。曹爽愈发不安,隐约察觉到了危险的苗头。
  “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洛阳令李胜向曹爽提议,“大将军也得建立军功,否则很难打破这局面。”
  这位李胜,正是当年“太和浮华案”中遭到罢免的“四聪八达”之一,正始年间,他经曹爽提拔才得以重返政坛。
  建军功说起来简单,真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曹爽没打过仗,在军界一点根基没有,可是,他要用兵就必须得跟地方军事统帅配合。曹爽把魏国三大主战区的统帅逐个捋了一遍。
  东战区,扬州都督王淩,年逾七十,魏国四朝元老。
  南战区,荆豫都督王昶,刚刚上任,干得顺风顺水,且跟司马懿关系铁瓷。
  西战区,雍凉都督赵俨,年逾七十,魏国四朝老臣。
  这三位,无论谁他都支使不动。曹爽颓了。
  李胜早有对策。
  “那些都督们不配合,大将军可以考虑换掉……”
  “换掉?换谁?”
  李胜分析道:“王淩刚刚在芍陂大败全琮,风头正盛,肯定换不了。王昶是司马懿提拔的嫡系,一时间也换不了。唯有赵俨可以考虑。这几年西线风平浪静,而且我听说赵俨有心逊位。索性顺势召他回朝做三公吧。”
  “嗯……那赵俨之后让谁担任雍凉都督合适?”
  “太初(夏侯玄字太初)可以。”
  李胜提议让夏侯玄出任雍凉都督,一来是因为他和夏侯玄私交好,二来也是因为夏侯玄官任中护军,在曹爽为数不多的亲信里,这是唯一能跟军事沾点边的。
  几天后,赵俨官拜司空,回京养老,雍凉都督空了出来。下一步,就是如何把夏侯玄抬到这个位子上了。魏国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州都督多由州刺史提拔上来,可夏侯玄是京官,直接空降到雍州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再加上司马懿肯定从中作梗,这事要想办成也不简单。
  不给司马家点好处,夏侯玄怕是做不成雍凉都督啊……
  曹爽苦思冥想,最终决定与司马懿进行一项交易。他要把夏侯玄现在的官位——中护军让给司马师,可谓下足了血本。
  在这里,我们要讲到两个后文会频繁提到且权势极重的武官——手握皇宫内外禁卫军兵权的中领军和中护军。
  东汉末年,曹操为有效控制汉朝皇帝,任命亲信担任中领军和中护军,手握皇宫禁卫军兵权。中护军驻守皇宫外围,中领军驻守皇宫内,他们不分昼夜监视着汉献帝刘协的一举一动,是曹操秉政的两把利器。到了魏朝,因为汉朝已不复存在,中领军和中护军改为负责护卫曹氏皇室安全,成为皇宫内外两道安全屏障。自然,历任中领军和中护军者无一例外都是皇室亲信或权臣党羽。
  夏侯玄成功当上了雍凉都督,司马师则得到中护军的官位。这起人事变动为将来的一系列变故种下了隐患,但曹爽没别的办法,一来,在藩镇重臣的配比上,他必须要与司马懿持平;二来,他也要为自己下一步计划铺平道路。
  随后不久,中领军一职又空了出来,曹爽趁机让弟弟曹羲获得了这个炙手可热的位子,以此跟中护军司马师平衡。
  至此,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司马懿的嫡系王昶任职荆豫都督,曹爽的嫡系夏侯玄任职雍凉都督。曹爽的弟弟曹羲任职中领军(执掌皇宫内禁军兵权),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任职中护军(执掌皇宫外围禁军兵权)。双方在军界就这样你争我夺地角逐着。
  正始年:背后的阴刀
  李胜主张让夏侯玄担任雍凉都督的初衷是为弥补地方军事统帅与曹爽不配合这个先天缺陷,但这就意味着曹爽只能选择在西线讨伐蜀国。按理说,讨伐敌国的最好时机是等敌国出现破绽,可李胜、曹爽的思路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只有西战区统帅赵俨能被夏侯玄替换,也只有夏侯玄会支持曹爽,所以只能讨伐蜀国,进而必须讨伐蜀国。
  根据这个逆向思维的神逻辑,正始五年,公元244年2月,曹爽上疏伐蜀。
  不用问,两派又开始了争吵。司马懿持反对态度。李胜等人则鼎力支持。
  最后,伐蜀计划还是敲定了。曹爽要率军出征,但他一想到把司马懿留在朝廷心里就不踏实,于是,他给司马懿次子司马昭挂了个征蜀将军的名头,命司马昭随军同行,算作提醒司马懿安守本分的人质。
  3月,曹爽率中央军进驻关中长安城,雍凉都督夏侯玄极配合地调集了七万雍州驻军,统一归曹爽指挥。
  在三个国家中,最弱小的蜀汉能矗立不倒,重要原因就在于占据地理优势。从关中连通汉中只有斜谷、子午谷、骆谷三条路。当年曹真伐蜀兵分两路,经子午谷和斜谷攻向汉中,不期遇上瓢泼大雨致使无功而返。这次,曹爽大概是想刻意避开斜谷和子午谷这两条晦气的道路,故决定从骆谷走。
  进攻路线选定后,夏侯玄亲自率领司马昭及雍州诸将开进骆谷。曹爽则以总帅的身份坐镇长安城,担任夏侯玄的后援。
  此时,驻守汉中的诸将听说魏军势大,纷纷提议把军队收缩到临近盆地中央的汉城和乐城,等蒋琬、费祎的援军赶到后再发起反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