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阅读网>书库>穿越>谢家皇后> 谢家皇后_分卷阅读_144

谢家皇后_分卷阅读_144

  往常要是青荷带着青珠上夜,好些活儿青珠都会抢着干的。
  “青珠晚间着了凉了,我已经让她去歇着了。”青荷面不改色的说:“主子没看见吗?她给皇上递块手巾都没有拿稳。”
  谢宁在溅水那事的时候就觉得奇怪,现在听青荷说她病了,倒是释然了:“那就让她歇着吧。这几天天气冷,过年事情又多。你多照看一些,要是她病的重,赶紧找药给她服,要不就请人来给她看一看。”
  青荷一口应下了:“主子尽管放心,我心里有数。”
  青珠要是能听见主子这样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羞愧难当?只怕不会的。她能干出今天这样的事来,足见她有多么忘恩负义了。就算听见主子说的这些话,也绝不会真心感恩。
  主子一天有多少事,现在宫务慢慢都上手了,每天从用过早膳送走大皇子,主子也清闲不下来。用过午膳之后,下午还得陪着小主子们,连读书练字的时间都得挤出来。青荷想起以前在萦香阁的时候,主子带着她和青梅一起琢磨三顿膳食吃什么,裁彩纸做窗花,还用收集来的芦杆柳条编东西。
  现在的日子当然不是过去能比的,青荷只是觉得,主子那时候虽然一无所有,可是却不用现在一样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第二天谢宁用过早膳还问起青珠来,青荷和方尚宫已经统一口径了,两人一致说:“青珠发起烧了,怀疑是什么恶疾,只好先挪出去。”
  谢宁吃了一惊:“恶疾?”
  “主子不用担心,下处的几个人已经都查过了,没人有病状。现在是与不是还在两可之间。因为小主子们多,近来时气又不好,才将她挪出去的。倘若过两天好转了,自然就会再让她回来。”
  谢宁这才松了口气:“这就好。”疫症的可怕谢宁知道,这几年京城大疫没有,但每年到春天了,也总会有那么一波病症爆发,让人惶惶不安。
  “青珠挪出去有人照看她没有?外头的铺盖、炭火、吃食、衣裳这些,那些人未必会替她打点,你要多想着些,可别让她在外头受罪。”
  “主子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
  方尚宫这话让青荷满心里佩服。
  这就是老江湖,话说的滴水不漏。在主子听来,那自然是安排好了。可是方尚宫一个字的实话也没承诺,她说的安排好了和主子说的安排好了完全是两码子事。
  可你也不能说方尚宫说的瞎话。
  她只是没跟主子说全部实话而已。
  这样再过几日,大年下不好让她就“病死”,等出了正月十五告诉主子青珠没了,也就是了。
  永安宫的这一点动静不大,外头的人不可能知道,但这可不包括白洪齐师徒。
  对白洪齐来说这样的事情他在宫里多年可没少见。皇上为人板正,这样的事也没少碰见。白洪齐既然是贴身伺候的,当然也跟着见了。皇上刚登基那几年,在皇上面前崴了脚的,隔着花树唱歌的……那些造作的媚态看得白洪齐这个太监都觉得反胃。
  昨晚那个宫女把水溅到皇上身上,要换在长宁殿,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白洪齐管的多严啊,皇上不会对御前的宫女、女官们动心思的,这个白洪齐可以担保。先帝那时候实在太乱套了,有好些事让皇上都恶心着了,御前的宫女、尚宫们个个都老实着呢,她们不敢有什么心思,就算有,在白洪齐的眼皮子底下也绝不可逞。
  这事儿肯定是方尚宫所为,要不就是她授意人干的。白洪齐看的十分准,方尚宫看似和气好说话,实际上把永安宫的一亩三分地看得死死的。想毒死贵妃的人为什么非提得挑那么个时候下手?还不是因为平时找不着机会嘛。永安宫被把持得密不透风,周禀辰来了之后更是双多了一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日夜盯着。没法子,这里不但有贵妃,还有三位小主子,哪一个有闪失他们都担不起这样的罪责。
  贵妃出了这一回事之后,以后只怕那些人再也找不到一丝机会了。
  小叶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在白洪齐耳边说了句话。
  白洪齐脸色一变:“怎么出的事?”
  “刑司的老姜一疏忽,被他咬了舌头了。”
  白洪齐没有多问,进了书斋。
  皇上正在里头同人说话,声音并不高。白洪齐一直等着,直到里面的人出来,白洪齐还和人笑着打了个招呼:“吴大人。”
  “白公公。”那人对白洪齐也十分客气。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白洪齐这样的人最得罪不起,皇上身边的人给你使起坏来,那才叫防不胜防。明面上的招数没什么,暗地里的阴招儿层出不穷。
  白洪齐招呼他徒弟把人送走,自己进了书斋向皇上回话。
  虽然是底下人没办好事情,可是那些人又到不了皇上面前,白洪齐进去以后先跪下请罪,轻声把事情回禀了。
  “姜顺久已经把口供送来了,两个人都咬死了是高婕妤指使,一个受刑不过已经断气了,之前没人知道他有心疾,后来查清楚这人就算不受刑,也没有多少时间好活了。另一个……瞅人不备咬舌头自尽了。皇上并没发怒 ,反而露出了笑容:“你们查了几天,就给朕来了个死无对证?要真是高婕妤干的,他何苦供出来才咬舌头?”
  白洪齐连忙说:“奴才无能,请皇上责罚。”
  “罚是要罚的,不过暂且寄下,先把眼下的事情办好。”
  白洪齐心里明白,皇上说的肯定是宫里放人的事。
  白洪齐叩了个头退了出来。
  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指向高婕妤和陈婕妤,现在活口没了,白洪主觉得那种似曾相识的憋屈的感觉又浮上来了。
  去年整倒了淑妃之后,白洪齐觉得已经一雪前耻了。
  可是想不到宫里还有一个比淑妃更内敛,更细密,更有城府会布局的人物。
  这样老辣,难道是高婕妤故布疑阵?要不然就是别人有意嫁祸了。
  方尚宫正和谢宁一起翻名册,商量放人的事情。
  方尚宫笑着说:“这事儿不难,主子也不必想的太多。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也不可能一件事是让所有人都得利的。您看,宫里历次放人,都是捡着年纪大的往外放。因为这些人老了,油了,干活儿不行使坏一流,谁也不愿意身边净是这种人伺候不是?可这些人,恰恰不想出宫。因为能出去,有着落,有能耐的,人早就出去了,这些人要么是宫外无处投奔,要么是在宫里混得好,他们哪里想出去?出去了说不定立刻落魄街头了。就拿奴婢来说吧,我就不想出去,家里没人了,无亲无故,出去了之后靠着那一点遣散银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这把年纪要谋生计也难了。”
  谢宁让方尚宫这自嘲的说话逗乐了:“瞧您说的,必不会把您放了的,放了您我这里可现抓瞎了。”
  方尚宫也笑,接着说:“太监十有**都不想出去的,宫女、尚宫们还好,毕竟不象太监一样。想出去的人要么是年轻,还有嫁人的本钱,要么就是有家人可以投奔……可这些人,宫里一般不放。”
  ☆、二百二十三 上元
  方尚宫说的有理。
  这些人能出力,不象才进宫的新人,做事不熟手,也不象已经那些进宫多年人,已经年老力衰无法再出力了。
  这样一想谢宁顿时笑不出来了。
  “离开的人,都会去哪儿呢?”
  “有老家的回老家,回不了的就谋个生计。”方尚宫了解谢宁的心事,安慰她说:“还有个去处,就是皇家的寺庵。”
  那里也不是什么好去处。
  谢宁再看手里的名册,顿时觉得重逾千斤。
  她和方尚宫都明白,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自幼进宫,多年来连宫外什么样儿都忘了。放人的风声传出去,保不齐就有人寻短见也不肯出去。反正出去了也没着落,在宫里没了,指不定还有相识的人肯花几个钱给他一领草席埋了呢。
  “主子,可是这些人盘根错节,已经尾大不掉,皇上出此下策,也是没有办法。”方尚宫开解她:“大不了您多慈悲些,遣散的银子再给加个两成就是了。其实这些银子,出去后只要会打算,做个小买卖,置上几亩薄田,糊口是尽够了。更别说这些人里头多办都有私蓄,这些他们可都是能够带走的。”
  谢宁问:“我以前在后苑的时候,从荣安堂门口经过,就是……没进去过。”
  方尚宫点头:“荣安堂也得有点关系才能进去。可是那儿虽然有个睡觉的地方,有一日三餐,要不是走投无路的人,也不愿意进去。要是宫里的奴才过了五十都进荣安堂去,那里也早就撑爆了。”
  谢宁点点头。
  荣安堂里时常有些怪声响,象狂笑,又象哭。谢宁有次还听见有人在里面弹琴唱曲,唱的还相当不错。
  可是在那种地方听到情致缠绵的曲子,简直比听到尖叫声还惊悚难受。
  听说里面的人有病的,有疯的,有瘫的……谁也说不清里面有多少人,也不知道那些人几时进去的,几时死去。
  这座宫城看上去锦绣辉煌,但这锦绣之下枯骨累累。
  方尚宫轻声说:“其实当年,我也差点就进去了。”
  谢宁微微一惊。
  “您?”
  “主子想也知道,我当年也伺候过主子,就是现在旁人说的贺太妃。贺太妃曾经有孕,但是孩子没能生下来。之后她身子就垮了,我伺候完她最后一程,守了灵送了终,当时宫里风雨飘摇的,想要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着实不易。要不是当时有人伸手拉了我一把,我可能就收拾个小包袱进荣安堂了。谁都知道进去了出不来,就是在里面象活死人一样耗着。什么时候耗到油尽灯枯了什么时候算。”
  谢宁看着方尚宫头顶的华发,不知道她过去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鼻子也不禁一酸。
  “人哪,都是这样。要是当年有人跟我说,我还会再出来伺候嫔妃主子们,我一定不信。那时候我想的就是后半辈子安安生生再也不要有一点儿起伏了。”
  “那您怎么到我这儿来了呢?”
  谢宁头一回问这个。
  方尚宫想了想:“投缘吧……除了这个,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了。”
  想来应该还有别的缘故。
  但是方尚宫不愿意全说,谢宁也就不追问了。
  谁心里还没点儿不愿意和别人说的事情呢?
  谢宁定定神,再仔细看那本册子。
  其实送到她这儿来,已经是内宫监差不多决定好了的。这些人都是要放出去的。当然谢宁有那个权力将其中一部分人圈住,圈住就代表他们可以留下来。
  谢宁想到自己在受到皇上召幸之前,也曾经梦想自己能出宫去。
  可是现在不行了。
  她就象一粒被风吹来的种子,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她这辈子都要在这里生活下去了。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又是正月十五了。这一天倒比过年还要热闹。去年这时候,皇上带着谢宁去同乐园了。今年一大家子人,可是弱得弱,小得小,经不起折腾,所以就在宫里过年了。
  过去十来天的动荡象是没有发生过,除了告病的陈婕妤,宫里的嫔妃都出来了,妆饰华贵,争奇斗艳。御园中处处彩灯,映亮了一园子的雪。去赏灯的时候,雪又细细碎碎的落下来,落在那些绢花和彩灯上头。
  谢宁已经不是去年的小婕妤了。以前看到这种热闹,都是叹为观止,十分赞叹。而现在看到这些繁华锦绣,谢宁第一先想到:钱!
  什么热闹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这些彩灯,这些扎在树上的绢花,这些堆塑的冰雪景致,全是银子啊。
  皇上在桌下握着她的手:“怎么了?眉头皱起来了。”
  谢宁闻言一惊,赶紧让自己将脸颊松展开。
  “臣妾是在想,怕是花费太过了……”
  这种时候说这个实在煞风景,皇上笑着说:“不打紧,宫灯是旧货,绢花也都是压库底的了,其实费不了多少。”
  这样她就放心多了。
  她也知道皇上不是那么铺张浪费的人,断不会为了一晚上的虚热闹就白抛费银子。
  明明过了年,一开春,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工部报来的折子都积了厚厚一撂了,每个都是要钱的。虽然说那些银子都是从国库支,但内库的银子也不是能随便挥霍的。
  刚煮好的汤圆送了上来。这汤圆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可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人们都认为上元节吃这个是团圆喜庆的事。里面的馅儿一定是甜的,当然,也有咸鲜馅儿的,但还是吃甜的人多。团圆时自然是甜甜蜜蜜的,嘴里甜,心里也甜。
  大皇子吃了五颗,多了不敢再吃,糯米面儿总归是不好克化的,他可不敢吃多。玉瑶公主和他吃的一样多。但是考虑到两人年纪的差异,玉瑶公主吃的这也不算少了。
  连二皇子都吃了半个,他倒好象不喜欢这种甜腻腻的黏乎乎的吃食,含在嘴里半天没有咽下去。
  谢宁很喜欢。
  蜜豆馅儿的,吃着热烫甜糯,格外的香。
  其实在宴前,她已经吃过两颗了。
  那是还在永安宫的时候人,皇上让人端了一碗来,亲手喂了她一颗,然后谢宁礼尚往来也喂了他一颗。两人到了一处,险些将刚换好的吉服重新再穿一回,是看着时辰确实不早了,两人才不得不约束自己,先赴了宴再说其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